综合生产计划实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在2024年的生产计划案例实训中,我们深入分析了目标企业的生产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并进行了全面的实训操作。
以下是我们实训报告的主要内容:一、企业生产现状分析我们首先对目标企业的生产能力、设备状况、人员配置、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
结果显示,企业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但生产流程有待优化,库存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的设备维护问题。
此外,员工培训不足,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生产计划:1.生产目标设定: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我们确定了2024年的生产目标,并分解为月度、季度目标。
2.生产能力规划:通过对现有设备能力和生产负荷的评估,我们制定了设备升级和维护计划,以确保生产能力的稳定提升。
3.物料需求计划:我们优化了物料采购流程,建立了安全库存和定期补货机制,以减少物料短缺和库存积压的风险。
4.生产排程: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排程软件,结合客户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了最优的生产顺序。
5.质量控制措施:我们加强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实训操作与效果评估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模拟了生产计划的执行,包括生产指令的下达、生产进度的监控、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发现生产计划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了15%,库存周转率降低了20%,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问题与改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生产计划的灵活性不足、员工对新系统的适应性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增强生产计划的动态调整能力、加强员工培训等。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生产计划制定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生产计划的执行能力。
我们建议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同时引入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性。
六、附录附录中包括了实训过程中的详细数据记录、图表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电器公司生产计划案例分析报告(运筹学作业)《数据模型与决策》电器公司成产计划案例分析报告工商管理学院MBA学习中心班级:2017级MBA全日制1班******学号:**********电器公司产品计划1 案例描述1)问题背景某公司从事电脑配件的生产销售业务,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市场需求及价格产品电源线硬盘线软盘线打印机线CD线最低销售数量200000 70000 45000 30000 35000 单价 6.5 15.3 12.2 14.5 3.2 单位产品生产需要的成品材料或元件如表2所示。
表2 单位产品生产需要的成品材料或元件成品材料或元件单位主要产品电源线硬盘线软盘线打印机线CD线塑料包皮克60 120 80 100 201#铜芯线克120 180 160 150 602#铜芯线克—30 20 30 10触头个 4 48 36 48 8 塑胶卡壳克10 40 30 40 5 合金插头根 4 48 36 48 8合金螺丝根——— 4 —各种产品单位成品材料(或元件)所需要的原材料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单位成品材料(或元件)生产需要的原材料情况成品材料或元件单位原材料(克)塑胶粒铜清洗剂焊丝金精钢塑料包皮克 1.0012 0.051#铜芯线克 1.0125 0.006 2#铜克 1.0082 0.004芯线触头个0.002 0.012 0.0005 0.15塑胶卡壳克 1.005 0.002合金插头根0.025 0.005 0.005 2.05合金螺丝根0.215 0.125 25.1产品生产需经过冲压、成型、清洗、组装、喷漆和包装6道工序,各种产品没单位生产加工工时占用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单位产品生产加工工时占用情况(分钟)工序电源线硬盘线软盘线打印机线CD线冲压0.085 0.365 0.28 0.38 0.45 成型0.05 0.125 0.105 0.16 0.02 清洗0.24 0.275 0.25 0.26 0.12 组装0.152 0.125 0.105 0.185 0.075喷漆0.062 0.1025 0.0985 0.0855 0.025包装0.05 0.055 0.055 0.06 0.025由于设备及人力等因素影响,各工序可利用的工时数量和单位工时的费用情况如表5所示。
综合生产计划讲义一、综合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综合生产计划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等基本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一种最佳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的确定、生产资源的配置、生产时间的安排等内容,以实现生产目标和提高生产效率。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作用1. 实现生产目标。
综合生产计划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的生产目标,有效地指导生产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2. 优化资源配置。
综合生产计划可以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增强生产管理能力。
综合生产计划要求对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4. 保证生产进度。
综合生产计划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生产时间和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的按时交付。
三、综合生产计划的流程1. 收集信息。
综合生产计划的第一步是收集有关市场需求、生产能力、资源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计划。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资源配置、生产时间等内容。
3. 实施计划。
制定好的生产计划需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包括对生产活动的组织、协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4. 监督检查。
对实施的生产计划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通过本讲义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综合生产计划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综合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流程,以及制定综合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综合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很好,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综合生产计划的相关内容。
四、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1. 生产目标的确定。
制定综合生产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生产目标,这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企业生产能力、产品特点等因素,确立合理的生产目标是制定综合生产计划的基础。
工厂综合计划
为了应对未来几年产能需求的增长,公司将对现有工厂进行一个全面升级改造。
该综合计划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设备升级。
主要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将逐步升级,增加产能。
其中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冲压机、焊接机、成型机等。
二、新增生产线。
针对一些新产品,将新增几条完全自动生产线,以满足新产品的批量生产需要。
三、仓储扩容。
由于产能增长,原仓储空间将不敷使用。
计划新添几座自动高层仓,总库容将增加30%。
四、环境整改。
针对工艺改进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计划对工厂内部的通风系统、排污系统等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更新完善。
五、生产管理系统升级。
将现有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倒数优化,升级为新的管理软件,更好地支持综合计划后更复杂的生产管理需求。
通过这个综合计划的实施,公司将在未来3-5年内提升总产能约30%-50%,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计划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预计需要1年时间完成。
执行这个计划将需要重大资金投入,但将给公司长期发展带来很好的效益。
生产计划分析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生产计划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实际生产情况和计划生产情况,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生产计划执行偏差的情况。
如果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分析偏差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设备故障、人力资源不足、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还是由于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生产过程管理不到位等内部因素造成的。
只有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其次,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
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生产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避免盲目跟风或者盲目扩张,导致生产计划执行困难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同时,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企业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最后,需要对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生产进度、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比如,生产进度是否存在滞后情况,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成本控制是否做到了最优化等方面。
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客观地评估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生产计划分析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于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标题:关于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一、成功案例的背景
企业是一个从事家居建材生产的企业。
该企业产品种类较多,生产作业复杂,同时产能有限,容易出现生产任务调度不合理的情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采取了制定细致的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
二、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
1. 分析产品种类及每种产品所需原材料、生产工序等信息,建立产品清单。
2.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每个产品的销量趋势,预测近期每个产品的销量需求量。
3. 根据设备产能和可利用时间,确定每个设备每日的生产任务量限额。
4. 根据1-3的数据,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为每个产品安排生产任务及顺序,保证所有的生产任务在设备产能限额内实现。
5. 将生产计划表下发给生产车间,作为日常生产调度的依据。
三、计划实施效果
实施该生产作业计划后,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1. 各产品的生产数量都保持在客户需求量以上,能及时满足客户订单。
2. 设备产能得到充分利用,没有产线空闲损耗时间。
3. 生产任务明确安排,事半功倍地提高了日常生产管理效率。
4. 生产周转效率提高20%,单位产值同比增长10%。
以上成功案例证明,制定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很有利。
它有效解决了生产任务调度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产能最大限度释放。
生产计划1 为某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并计算年成本,需求预测为:秋季10000件、冬季8000件、春季7000件、夏季12000件。
秋季期初库存为500件,秋季初期现有工人30人,但计划于夏季初雇用临时工,并于夏季末解雇。
另外,已与工会达成协议,如果必须加班以防止季末缺货,则可让正式工在冬季、春季加班,但秋季不能加班。
相关成本是:临时工雇用费100美元/人,解雇费200美元/人;库存成本5美元/件/季;推迟交货成本10美元/件;正常人工成本5美元/小时;加班人工成本8美元/小时;假定生产率为0.5件/工人?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每季为60工作日。
答案:答:总成本=413600美元2 DTA公司要为生产线制定总生产计划,相关数据为:1998年预测为:管理者倾向于保持固定的工人数和产量,用剩余存货和缺货来消化需求波动。
未满足的需求转移到下一个月。
制定一个能够满足需求和其他条件的总计划。
不必求最优解,只要找到一个答案并阐述寻找更优解的过程方法。
可做任何必要假设。
答案:答:总成本=413750美元3. 7个工件全部必须经过A和B两道工序,先A后B,按照第一小时原则制定一个最优的顺序。
工件将用下面的时间按规定的顺序通过各工序。
答案:答:作业顺序:5,6,7,3,1,2,44. 下列矩阵表示分配A、B、C和D4 个人做工作1、2、3、4的成本(单位:千美元)对这些人员和工作进行分配,使得成本最小。
答案:答: A对应3,B对应1,C对应4,D对应2;成本=17000美元5. 某生产工厂要对5项作业进行排序。
下面的表格为每项作业的加工时间(包括必要的等待时间)和其他必要的拖延时间。
假定那天是4月3号,工作的完成日期(单位:天)如下表所示:制定两个排序方案来完成这些作业,其中一个方案用关键比率优先原则,第二个方案用其他任何规则都可以,只要你能说明所用的规则是什么即可。
答案:答:关键比率计划法:5,3,2,4,1最早到期日法,作业优先顺序:2,5,3,4,1最短加工时间法(包括延迟时间):2,1,4,3,56. 工件A、B、C、D和E必须以一定的顺序(例如工序I 在先,工序II在后)通过工序I和II。
某厂2015年生产计划方案决策某厂是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中小型企业。
近年来,家电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康佳、海尔、美的等电器产品厂,他们既生产大规模电器产品,也生产小型电器产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为了生存,即使像本案某电器厂这样的中小企业,在年底制定第二年生产方案时,迫使他们必须建立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精打细算,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进行生产方案的制定与选择。
该厂在2014年11月底,由厂长主持召开了2015年的生产计划方案讨论会,到会的人员有供销科、生产计划科、质检科、设备科、财务科、主辅车间、技术科的干部及有关人员。
会上厂长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2015年生产与销售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做好。
从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明年的税前目标利润应高于今年的目标利润,达到350万以上。
厂长要求大家根据本厂实际情况,献计献策,制定可行的明年生产经营方案。
首先,供销科的同志提出,制造本厂主导产品的原材料,其购买价格预计在明年将会比今年的价格上涨10%,而产品的价格却要下降5%。
会上经过大家讨论,提出了两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生产计划科与车间的同志提出,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降形势下,要使本厂的利润高于去年,一个方案就是扩大生产量。
但从实际看,本厂2014年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2015年要靠现有的设备来扩大产量、增加利润已不现实,并且工厂现有的生产那线的一些设备使用多年,功能降低较大,因故经常停机,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出现不合格品,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他们提出购进几台新设备资金约需40万元,资金来源有银行贷款,根据目前的形势,可以实行税前还款。
投资资金分4年等额归还,年利率为5%,银行方面不会不同意。
经过测算,这样如果销售不出问题,可使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元以上。
购买设备虽然使固定费用从今年的240万元增长到明年280万元,但却能降低废品率与提高生产率,这样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费用降低5%,保证350万元目标利润的实现。
综合生产计划分析
Force-Master 公司是一间中型的制造商,主要产品是汽油引擎驱动的家园工具,公司初期只生产割草机,八年前开始制造除学机,之后还推出几种次要的产品。
由于各种产品的相似度高,因此都在同一厂房内生产。
Force-Maxter的员工都具有多种技能,而且常常轮调工作,公司根据经验与实际量测定制造一部割草机需要1.8人工小时,除雪机则需要2.5人工小时,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几乎是相反的。
本年度已进入最后阶段,Force-Master公司准备拟定下一年度的综合生产计划,此计划以两个月为一期,一月与二月为第一期,其余类推。
公司目前有350名员工,每个员工每期约工作300小时,平均薪资约为$6000,加班的薪资为每小时$28,但公司规定每个员工每期加班时数不得超过60小时。
员工每期的自动离职率约为2%,各级法律与劳资合约规定,员工被解雇时应领取相当于两个月薪资的遣散费($6000),而雇佣新员工时需付出广告、面试、训练等成本,每人约是$2000。
另外,新进员工在第一期的平均生产力是熟练员工的一半,因此可以假设新进员工有效的工作时数只有一半。
Force-Master 公司预估在本年度结束时,库存将有4500部除雪机与500部割草机,割草机每期的库存成本大约是$8,除雪机每期的库存成本大约是$10。
下一年度割草机的制造成本估计为$95,除雪机的制造成本为$110, 割草机的预定出货价格为$210,除雪机则为$250,业务部门据此价格与过去的销售量估计下一年度各期的需求量如下:
每台割草机与除雪机所需的零部件(单位:个)分解如下:
现公司零部件库存情况(单位:个)如下:
另外,零部件订货周期为一个月(即从订到到货需1个月)
Force-Master 公司向来采取保守的人事策略,需求增加时先加班,再考虑增聘员工,而且尽量不解雇员工。
生管主任根据这个策略规划出下年度的综合生产计划:
计划的成本如下:
薪资:(2061+27)×$6000=$12,528,000 加班费:42,712×$28=$1,195,936
雇佣成本:27×$2000=$54,000
制造成本:220,000×$95=$20,900,000 库存成本:39232 ×$8=$ 313856 104500 ×$110=$ 11,495,000 34760 ×$10=$ 347600
总计:$46834392
问题: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如果你有更合适的计划请给出一个新的综合生产计划。
要求:
1.分析该综合生产计划的优缺点,要求有理有据,用数据和相关对比图表来进行分析说明。
2.指出新制定的综合生产计划的特点,并和上述生产计划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3.新的综合生产计划目标应该明确。
4.根据销售计划制定本公司的采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