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例题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55.50 KB
- 文档页数:20
家庭电路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例1】小明同学学习了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在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家用电器。
(1)如图所示,他发现自己家洗衣机用的是三脚插头,其铭牌上标有“10 A 250 V”字样,其中的“10 A”表示什么意思?(2)小明同学仔细观察三只插脚,又有新的发现:标有“E”字的插脚比其他两脚稍长一些。
他又查看了其他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是这种情况。
他比其他两脚稍长一些有什么好处?答案:(1)“10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它比其他两脚稍长一些,插插头时能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先接地,拔插头时能使金属外壳后离开地线,即使家用电器因绝缘不好“漏电”,人也不会触电。
【例题2】关于家庭用电及安全常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B.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在电路中的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该用电器和零线之间D.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用三线插头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答案:D解析:(1)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2)串联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3)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4)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接地线,三脚插头的第三个脚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A.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A错误;B.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它们是并联的,故B错误;C.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C错误;D.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D正确。
【例题3】如图,要求开关控制螺旋灯泡,将图中元件分别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图所示。
【例题4】当代家庭的生活离不开电,但也时常因为用电不规范造成火灾,以下用电措施不可能造成火灾的是()A.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用电器B.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普通胶带包裹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D.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答案:C解析:大功率电器电流较大,若多个电器同时使用,会使导线上电流过大,而发生事故,A 错误;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专用胶带包裹,不可用普通胶带包裹,B错误;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接地,故应使用三孔插座,C正确;铜丝的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铜丝不能及时熔断,D错误。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第一部分:例题剖析触发器分析例1在教材图6.1所示的基本RS触发器电路中,若⎺R、⎺S 的波形如图P6.1(a)和(b),试分别画出对应的Q和⎺Q端的波形。
解:基本RS触发器,当⎺R、⎺S同时为0时,输出端Q、⎺Q均为1,当⎺R=0、⎺S=1时,输出端Q为0、⎺Q为1,当⎺R=⎺S=1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当⎺R=1、⎺S=0时,输出端Q为1、⎺Q为0,根据给定的输入波形,输出端对应波形分别见答图P6.1(a)和(b)。
需要注意的是,图(a)中,当⎺R、⎺S同时由0(见图中t1)变为1时,输出端的状态分析时不好确定(见图中t2),图中用虚线表示。
例2 在教材图6.2.3(a)所示的门控RS触发器电路中,若输入S 、R和E的波形如图P6.2(a)和(b),试分别画出对应的输出Q和⎺Q端的波形。
解:门控RS触发器,当E=1时,实现基本RS触发器功能,即:R=0(⎺R=1)、S=1(⎺S=0),输出端Q为1、⎺Q为0;R=1(⎺R=0)、S=0(⎺S=1)输出端Q为0、⎺Q为1;当E=0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
输出端波形见答图P6.2。
例3在教材图6.2.5所示的D锁存器电路中,若输入D、E的波形如图P6.3(a)和(b)所示,试分别对应地画出输出Q和Q端的波形。
解:D锁存器,当E=1时,实现D锁存器功能,即:Q n+1=D,当E=0时,输出保持原态不变。
输出端波形见答图P6.3。
例4在图P6.4(a)所示的四个边沿触发器中,若已知CP、A、B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对应画出其输出Q端的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
解:图中各电路为具有异步控制信号的边沿触发器。
图(a)为边沿D触发器,CP上升沿触发,Q1n+1= A,异步控制端S D接信号C(R D=0),当C=1时,触发器被异步置位,输出Q n+1=1 ;图(b)为边沿JK触发器,CP上升沿触发,Q2n+1= A⎺Q2n +⎺BQ2n,异步控制端⎺R D接信号C(⎺S D =1),当C=0时,触发器被异步复位,输出Q n+1=0;图(c)为边沿D触发器,CP下降沿触发,Q3n+1= A,异步控制端⎺S D接信号C(⎺R D =1),当C=0时,触发器被异步置位,输出Q n+1=1;图(d)为边沿JK触发器,CP下降沿触发,Q4n+1= A⎺Q4n +⎺BQ4n,异步控制端R D接信号C(S D =0),当C=1时,触发器被异步复位,输出Q n+1=0。
第一部分 直流电阻电路一、参考方向、功率U图1 关联参考方向图2 非关联参考方向在电压、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下,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 =UI ;在电流、电压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时,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 = -UI 。
例1、计算图3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该元件是提供能量还是消耗能量。
u u = -u =10(a)图3解:(a)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A 吸收的功率为 p=ui =10×(-1)= -10W<0 A 发出功率10W ,提供能量 (b)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B 吸收的功率为 p=ui =(-10)×(-1)=10W >0 B 吸收功率10W ,消耗能量 (c)图中,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 p=-ui = -10×2= -20W <0 C 发出功率20W ,提供能量二、KCL 、KVLKCL :对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节点,在任一瞬时,流入或者流出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为零,即Σi =0;KVL :对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瞬时,沿着任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行一周,该回路中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
即Σu =0。
例2、如图4中,已知U 1=3V ,U 2=4V ,U 3=5V ,试求U 4及U 5。
解:对网孔1,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 1+U 2-U 5=0得 U 5=U 2-U 1=4-3=1V 对网孔2,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 5+U 3-U 4=0得 U 4=U 5+U 3=1+5=6V 三、电路元件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受控源电容:q=Cu ,,,tu C i d d =ξξ+=ξξ=⎰⎰∞-d )(1d )(1)(00i Cu i Ct u tt2c )(21)(t Cu tW =图4电感:ΨL =Li ,,,t i L t Ψu d d d d L ==ξξ+=ξξ=⎰⎰∞-d )(1d )(1)(00u L i u L t i tt 2)(21)(t Li t W L =例3、电路如图5所示,试写出各图中U 与I 之间的关系式。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例题1】如图1所示电路,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图1 图2A.两灯是串联连接的 B.流过L1的电流是 0.6AC.流过L2的电流是2.6A D.干路电流是3.2A【解析】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关键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指针的位置确定量程.(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故A 错误.(2)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流过L1的电流为0.6A,故B正确;(3)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干路电流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2.6A,干路电流为2.6A,故D错误;(4)由于并联电路电流规律:I=I1+I2,故通过灯L2的电流:I2=I﹣I1=2.6A﹣0.6A=2A,故C错误.【答案】B.【例题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以正确选择电流表或电流表的量程。
(2)小方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
(3)小方将以上电路连接完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1和A2有示数、电流表A示数为零。
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为了探究这个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再进行实验。
答案:(1)试触;(2)如图;(3)电流表A短路;(4)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
解析:(1)不能估测被测电流情况下,可先用大量程进行试触;(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如图:;(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1和A2有示数,这说明支路中没有故障,干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电流表A示数为零,则故障是电流表A短路;(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普遍性,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第一部分:例题剖析例1.求以下电路的输出表达式:解:例2.由3线-8线译码器T4138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请写出输出函数式.解:Y = AC BC ABC= AC +BC + ABC = C(AB) +CAB = C (AB) T4138的功能表&&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1”T4138A B CA 2A 1A 0YaYbS 1 S 2 S 3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S 1S 2S 3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A 2A 1A 0Y 0Y 1Y 2Y 3Y 4Y 5Y 6Y 70 1 1 1 1 1 1 11 0 1 1 1 1 1 11 1 0 1 1 1 1 11 1 1 0 1 1 1 11 1 1 1 0 1 1 11 1 1 1 1 0 1 1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0例3.分析如图电路,写出输出函数Z的表达式。
CC4512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例4.某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用最少数目的反相器和与非门实现电路。
(表中未出现的输入变量状态组合可作为约束项)CC4512的功能表A ⨯DIS INH 2A 1A 0Y1 ⨯0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 1 0 11 1 01 1 1高阻态 0D 0D 1D 2D 3D 4D 5D 6D 7ZCC4512A 0A 1A 2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DIS INHD1DA B C D Y 0 0 0 0 10 0 0 1 00 0 1 0 10 0 1 1 00 1 0 0 0CD AB 00 01 11 1000 1 0 0 101 0 1 0 1 11 ××××10 0 1 ××AB第一步画卡诺图第三步画逻辑电路图例5.写出下面组合电路的输出表达式,分析逻辑功能。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例题1、分析下图时序逻辑电路。
解:1、列出驱动方程:111==K J1//122Q A AQ K J +== 2、列出状态方程:将驱动方程代入JK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K JQ Q //*+=得:/1*1Q Q =212/1//21//2/1*2Q AQ Q Q A Q Q A Q AQ Q +++=3、列出输出方程:21//2/1Q Q A Q AQ Y +=4、列出状态转换表: (1)当A=1时:根据:/1*1Q Q =;21/2/1*2Q Q Q Q Q +=;/2/1Q Q Y =得:(2)当A=0时:根据:/1*1Q Q =;2/1/21*2Q Q Q Q Q +=;21Q Q Y =得:5、画状态转换图:6、说明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此电路是一个可逆4进制(二位二进制)计数器,CLK 是计数脉冲输入端,A 是加减控制端,Y 是进位和借位输出端。
当控制输入端A 为低电平0时,对输入的脉冲进行加法计数,计满4个脉冲,Y 输出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进位信号。
当控制输入端A 为高电平1时,对输入的脉冲进行减法计数,计满4个脉冲,Y 输出端输出一个高电平借位信号。
2、如图所示时序逻辑电路,试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画出状态图,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解:驱动方程⎩⎨⎧=⊕=1010K Q X J n1J 1K C11J 1K C11Q 0Q CPXZ=1=1=1&FF 1FF 011⎩⎨⎧=⊕=1101K Q X J n 状态方程()()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QXQ Q Q X QQ X QQ Q X Q Q X Q Q X Q 0101011001011011+=⊕=+=⊕=++输出方程()01Q Q X Z ⊕= 1、状态转换表,如表所示。
状态转换图,略。
2、这是一个3进制加减计数器,当X=0时为加计数器,计满后通过Z 向高位进位;X=1时为减计数器,计满后通过Z 向高位借位;能自启动。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规律·例题分析例1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1.60×10-19C,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和4l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1和n2,则:n1/ n2 =分析:设质子源到靶之间均匀的加速电场强度为E,则在相距l与4l两处与质子源的电势差分别为:U1=El,U2=4El.令质子通过这两处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电场力的功与电荷动能变化的关系,即qU=mv2/2, v2=2v1在这两处取极短的相等一段长度,可以认为其间质子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要求满足条件n1eSv1=n2eSv2.所以在这两极短长度的质子流中含有的质子数之比为n1/ n2 = v1/v2=2例2 如图11-1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1、A2和A3的内电阻均可忽略,它们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I3,则I1∶I2∶I3=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从左到右把电阻两端记为a、b、c、d,该电路中共有三条支线:第一支线由a点经A2到c点,再经R到d点;第二支线由a点经A2到c点,经R到b点,经A3到d点;第三支线由a点经R到b点,再经A3到d点.因此,画出的等效的电路如图11-2所示.不计电流表内电阻时,三个电阻并联.设总电流为I,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I1`. I2`. I3` 相等,均为I/3过其中,电流表A1测量的是总电流,即I1=I.电流表A2测量的是流过上面两支路中的电流,即I2=I1`+I2`=2I/3,电流表测量两支路中的电流,即I3=I2`+I3`=2I/3 ,所以I1:I2:I3 = I= 3∶2∶2.例3 如图11-3所示,在输入电压U恒定的电路上,将用电器L接在A、B两端时消耗的功率是9W,将它接在较远的CD两端时消耗的功率是4W,则AC、BD两根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为[]A.1W B.2W C.5W D.13W分析设用电器电阻为R,接在AB和CD两端时的电压分别为U和U′,由P=U2/R=9W,P`=U`2/R=4W,得U`=2U/3。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例题分析任务一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例3-1] 如图所示,V U S 10=,Ω=k R 2,开关K 闭合前,电容不带电,求开关K 闭合后,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解:(1)由换路前的稳态电路求得电容两端电压)0(-C u 。
由于换路前电路中电容不带电,所以电容两端的电压为零,即0)0(=-C u(2) 根据换路定律求出)0(+C u 。
0)0()0(==-+C C u u(3)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列电路方程,求出其它物理量的初态。
V U U u U u S S C S R 100)0()0(==-=-=++得 mA kR u i R C 5210)0()0(===++ [例3-2] 如图所示,已知V U S 12=,Ω=K R 21,Ω=K R 42,mF C 1=,开关动作前电路已处于稳态,0=t 时开关闭合。
求:(1)开关闭合后,各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2)电路重新达到稳态后,电容上电压和电流的稳态值。
解:(1)+=0t 时的初始值○1由换路前的稳态电路求得电容电压的)0(-C u 。
由于换路前开关断开,若电容两端存在电压,电容与电阻2R 形成放电回路,使电容电压下降,所以电路稳态时,电容两端电压为零,即0)0(=-C u○2根据换路定律求出)0(+C u 。
0)0()0(==-+C C u u○3根据换路后电路图,求出其它物理量的初态。
+-S USRCCu 0=t R u C i例 3-1图++ ++-S UC Cu 1R u 2RCi 1R+-+ -2R u+ -1i2i 例3-2换路后电路图+-S UKC Cu 0=t 1R u 2RCi 1R例3-2图+-+ -V u u C R 0)0()0(2==++V U U u U u S S C S R 120)0()0(1==-=-=++mA k R u i R 6212)0()0(111===++ mA kR u i R 040)0()0(222===++mA i i i C 606)0()0()0(21=-=-=+++(2)换路后,∞=t 时的稳态值直流电路中,电路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电路如图所示,所以0)(=∞C i A 。
V IHY2=1Y4=110KrLY1=1说明输出YVo ------- Y第四章门电路典型例题分析第一部分:例题剖析例1: TTL 门电路如图,说明各电路的输出状态。
例3. TTL 三态门电路及符号如图,当输入变量A 、B 及E 的状态为已知时,的状态。
V IL -----------Y3=> 110K T 说明各V IHYEF2(a)(b)图P 丄21: A=0、B=1、E=0 时,Y 1 2: A=1、B=1、E=1 时,Y=高阻态第二部分:即学即练第四章门电路自测练习1 .根据教材表441的数据,求一个低功耗 TTL 门最多能带几个低功耗 TTL 门。
2.请写出图P4.2 F i 、F 2和F 3的逻辑表达式。
3.请画出实现如下函数的逻辑图。
假设输入变量的原码和反码均可得到。
并注 意利用每个函数F 的随意条件。
(a ) 用两个或非门实现:~BD^A ~BC ~D (2d=ABC+A ~^D )(b ) 用三个与非门实现:F2= (A+D )(A+B ) ( ~C )(c )用四个与非门实现: F 3= _BD+ "BC+ABCD (匕d=_ABD+A ~^^D )4.写出图P4.4各电路输出 F 的逻辑表达式。
L T %(a)F1(b)UccI(d)图P4・45 .分别写出图P4.5所示电路当X=0和X=1ABC时输出F i和F2的表达式。
(a) (b)P4.5F i —F4的表达式,说明功能。
6 .分别写出图P4.6各电路输出图曲6P4. 8所示。
请估算出输入分别为高电位和低电位2. 4 2. 01. 40. 4逻辑高电平 输出范围逻辑高电UTH输出范围7 .若已知上面题 5各电路输入波形如图 P4.7所示,试对应画出输出 F i 、F 2的波形。
图 P4.78. TTL 反相器噪声容限示意图见图 时的噪声容限U NH 和U NL 的值。
Uo U/V图P4. 8 参考答案:1、解:注意教材表441各种类型集成逻辑门的典型参数表中,第一行是基本TTL 门的典型参数,属于74系列,我们将在第五、六章经常遇到型号为 74系列的中规模集成电路。
四、简单电路故障分析题型一:串联电路故障分析故障原因灯L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R短路亮变大0R断路不亮接近为0 接近电源电压L短路不亮变大变为电源电压L断路不亮0 0例题1:已知下列各个电路中电源电压均为3V,分析下面的两类故障电路中各个电路的电压表的示数是=3V还是=0、电流表的示数I =0还是I≠0,将分析结果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断路表现出的特征:表示该电阻断路、电流不能通过短路表现出的特征:表示该电阻短路、电流只通过与之并联的导线例题2:在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出现了一些故障和错误,试把下表填写完整。
现象故障或错误原因1灯不亮,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较大读数,取下灯泡,状况不变。
灯泡断路2灯不亮,电压表无读数,电流表有较大读数。
灯泡断路3灯不亮,电压、电流表均无读数,短路滑动变阻器灯亮滑动变阻器断路4灯泡发光较暗,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都不变。
滑变接在下面两接口5灯泡发光强烈,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都不变。
滑变接在上面两接口6刚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发光。
开关未断开7闭合开关,灯泡就强烈发光。
滑变未拨到最大阻值8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
电压表接在滑变两端9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有变化,但灯泡发光始终发光较暗。
电源电压过低10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有变化,灯泡亮度有变化但灯泡亮度始终较大。
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题型二:并联电路故障分析故障原因A1表的示数变化A2表的示数变化A表的示数变化V表的示数变化L1断路0 不变变小不变L2断路不变0 变小不变总结:1、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盏灯亮,另外一盏灯不亮。
说明这个电路可能发生了短路现象,谁不亮谁短路。
2、串联电路中如果所有灯都不亮,说明电路可能中发生了开路现象。
3、并联一灯亮一灯不亮,是开路(因为如果短路,会烧坏电源所有灯都不亮了)题型三:串联电路开路故障检测巩固训练:1、(2-4-1)(2011武汉四月)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发光。
大学电路知识点例题总结1. 电阻和电阻网络1.1 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例题1: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 = 20Ω和R2 = 30Ω,求其串联后的总电阻。
解:串联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 = R1 + R2 = 20Ω + 30Ω = 50Ω。
例题2: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 = 15Ω和R2 = 25Ω,求其并联后的总电阻。
解: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为1/R = 1/R1 + 1/R2 = 1/15Ω + 1/25Ω = 40/375Ω,故总电阻为375/40Ω = 9.375Ω。
1.2 电阻的星形和三角形转换例题3:将一个星形电阻网络转换成三角形电阻网络,其中电阻值分别为R1 = 10Ω,R2 = 20Ω,R3 = 30Ω。
解:将星形电阻网络转换为三角形电阻网络的公式为Rab = (Ra * Rb) / (Ra + Rb + Rc),其中Rab为三角形电阻网络的两点电阻,Ra、Rb和Rc分别为星形电阻网络的三个分支电阻。
代入电阻值即可计算出Rab = (10Ω * 20Ω) / (10Ω + 20Ω + 30Ω) = 200Ω / 60Ω = 3.33Ω。
1.3 电阻的温度系数例题4:一个电阻的初始电阻值为100Ω,当温度升高20度后,它的电阻值变为110Ω,求这个电阻的温度系数。
解:电阻的温度系数α的计算公式为α = (R2 - R1) / (R1 * ΔT),其中R1为初始电阻值,R2为温度升高后的电阻值,ΔT为温度变化量。
代入电阻值即可计算出α = (110Ω - 100Ω) / (100Ω * 20℃) = 0.005。
2. 电压和电流2.1 电压的计算例题5:给定一个电阻为30Ω的电阻器,在5V电压下的电流是多少?解: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 = V / R = 5V / 30Ω = 0.167A。
2.2 电压的串、并联关系例题6:有两个电压源分别为V1 = 10V和V2 = 20V,求其串联后的总电压。
解:串联电压的计算公式为V = V1 + V2 = 10V + 20V = 30V。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典型例题分析第一局部:例题剖析例1.求以下电路的输出表达式:解:例2.由3线-8线译码器T4138构成的电路如下图,请写出输出函数式.解:Y = AC BC ABC = AC +BC + ABC = C(AB) +CAB = C (AB) T4138的功能表&&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1”T4138A B CA 2A 1A 0YaYbS 1 S 2 S 3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S 1S 2S 3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A 2A 1A 0Y 0Y 1Y 2Y 3Y 4Y 5Y 6Y 70 1 1 1 1 1 1 11 0 1 1 1 1 1 11 1 0 1 1 1 1 11 1 1 0 1 1 1 11 1 1 1 0 1 1 11 1 1 1 1 0 1 1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0例3.分析如图电路,写出输出函数Z的表达式。
CC4512为八选一数据选择器。
解:例4.某组合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试用最少数目的反相器和与非门实现电路。
〔表中未出现的输入变量状态组合可作为约束项〕CC4512的功能表A ⨯DIS INH 2A 1A 0Y1 ⨯0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 1 0 11 1 01 1 1高阻态 0D 0D 1D 2D 3D 4D 5D 6D 7ZCC4512A 0A 1A 2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DIS INHD1DA B C D Y 0 0 0 0 10 0 0 1 00 0 1 0 10 0 1 1 00 1 0 0 0CD AB 00 01 11 1000 1 0 0 101 0 1 0 1 11 ××××10 0 1 ××AB第一步画卡诺图第三步画逻辑电路图例5.写出下面组合电路的输出表达式,分析逻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