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语音一、概说1.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物理属性: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高:(声调)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2)生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发出➢呼吸器官:气流是语音的动力➢喉头和声带(嗓子):声带振动,控制音调➢咽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扩大声音(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2.语音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又叫字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vs元音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2)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音的基本单位,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3)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4)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5)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6)音位: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3.记音符号:用汉字记音用“注音符号”记音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二、辅音与声母1.辅音(22个)(1)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①双唇音:b、p、m由上下唇阻塞气流形成②唇齿音:f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形成③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作者:杨文昌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10期从本质上说,重音是语言所共有的,是一种语言所不可或缺的内在固有成分,汉语当然也不能例外。
重音掌握不准确,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现程度。
外国人学习汉语,重音的错误更为普遍和典型,在克服了难音难调以及语调的困难之后,重音就成为语音不能继续提高的最大障碍。
对汉语重音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减少口语歧义现象。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说出来的句子即便没有语法错误,但听起来却语不达意的现象。
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很多都是因为重音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
留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
重音的得当处理,明显有利于对留学生汉语口语中洋腔洋调的矫正,从而使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更纯正、更地道一些,真正做到无误交际、高效交际。
另一方面,对句重音的感悟,有助于解决句子语义以及段落意义的主次问题。
重音恰切的语句,语言目的明确,表达重点也突出,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相反,如果重音不准确,那么,语义表达便会出现偏误。
最后,重音与句子的语气和节奏密切相关。
“声音的和谐乃是由三种东西构成的,即:声音的音量,声音赖以前后接续的音程,以及节奏。
”所以,“语言必须有重音语调,以决定嗓音之升高或降低;最后,由于其音节的长短参差不齐,语言才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节奏来。
”①由于重音的最重要的声学征兆就是音长,所以,语句重音的混乱,势必造成语气的模糊和节奏的扭曲。
一、汉语重音的实质一般认为,汉语非单音节词中的一个音节读得比较重,相对地比较长,这个音节就叫词重音。
大部分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句重音就是:一句话中,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比较重要的,因而读得也重一些的某一成分。
一般情况下,句重音落在表示这个成分的词的重读音节上。
其实,大部分词的词重音之所以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也正因为那个音节所代表的语素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比较重要。
所以,这两个定义可以合并为一体,重新定义为:重音就是词或句子中的意义信息中心的承载音节。
汉语普通话的语法重音重点往往是下力气部分,也就是该作品中写得具体、生动、深入的部分。
朗诵目的的落实主要是依靠重点部分、重点段落、重点层次和重点句子等。
重点的分布有时集中,有时分散。
找准了、处理对了,才干真正把意思表达清楚。
从语音学上看,重音是由音高和音强的结合来显示的,重音往往音强加大、调子提升或压低使调域得以拉宽;从功能方面看,重音具有聚焦性和鉴别性,它能引导听者更好地把注意力投向特别结构和意义重点。
1.重音的分类:情绪重音、情绪重音和信息重音。
2.重音的处理(1)重音重读。
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重读其中的"更猛烈'一语,以特别"海燕'呼唤革命风暴来临的炽烈愿望,抒发革命战士的激越情感。
(强弱对比)(2)重音高读。
如"祝大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这一句中祝词部分的四个短语全部高声朗诵。
(凹凸对比)(3)1重音轻读。
如"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这欢乐的随时。
'这一句歌词中的"梦'字就应该轻轻地读出,才干表达深情。
(虚实对比)(4)重音慢读。
如"军港之夜呀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这句话里的"摇'字可以稍拖,以给人动作感,同时语速放慢也有助于表情。
(快慢对比)(5)重音顿读。
这是指利用停顿进行强调,在必须要强调的词前停一下以引起注意。
如"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在"怀念'前停一下既引人注意,又表现了怀念的长期。
又如"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都德《后一课》)"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是肺腑之音,应该一字一顿地读,表现内心的极度压抑。
(停连对比)(6)重音怪读。
这是指利用一些奇怪的音调来进行强调。
词重音(Word stress)单词重音是指人们在单独朗读一个单词时的一套重音规则。
单词重音是单词语音结构的一部分,一个词如果重音读错了,整个词也就读错了。
每个单词的重音在字典里都能查到。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规律。
1.有些拼法相同的双音节词,重音可在第一音节或第二音节上,重音在前是名词,重音在后是动词,且有些词中的元音也有变化。
作为名词的重音在前作为动词的重音在后ˈconduct ['kɒndʌkt] 行为conˈduct[kən'dʌkt] 执行ˈexport [ˈekspɔːt] 出口exˈport[ɪkˈspɔːt] 输出ˈimport ['ɪmpɔːt]进口imˈport[ɪm'pɔːt] 引入ˈincrease ['ɪnkris]增加inˈcrease[ɪn'kriːs] 加大ˈobject ['ɒbdʒɪkt]物体obˈject[əb‟dʒekt] 反对ˈrecord [ˈrekɔːd]记录reˈcord[rɪˈkɔrd] 记录ˈpresent [ˈpreznt] 礼物preˈsent[prɪˈzent] 赠送2.三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个音节上。
例如:ˈorigin; ˈfortunate; ˈindustry; ˈproperty; ˈcarpenter; ˈadvocate; ˈhospital; ˈcritical 但有些三音节词的重音也落在第二音节,即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例如:mosˈquito; comˈposure; reˈmember; deˈfensive; treˈmendous3. 以-ic/-sion/-tion/-ian为结尾的单词重音也大多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例如:demoˈcratic; geoˈgraphic;appreciˈation; destiˈnation; civiliˈzation; exˈcursion; exˈbition; muˈsician4.包含四个音节及以上的多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以-al/-cy/-fy/-gy/-ty/phy为结尾的单词,重音通常会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
语言学概论考点整理(1)一、名词解释1.组合关系说话时语言单位呈线性排列,其中一个语言与其前后的语言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叫做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说话时语言单位呈线性排列,能够替换其中一个语言单位的所有语言单位之间的联系叫做聚合关系。
3.语言变异语音、词汇的选择、句子的构造差异,从共时层面来看是语言的差异。
4.语调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配置的而形成的腔调。
①狭义:指句子末尾语气的声调。
②广义:除了句子末尾语气的声调,还包括重音、句重音、停顿、节奏等。
5.派生词,合成词,单纯词一个十语素加一个或几个黏着语素构成的词叫派生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6.语言语言也叫语言符号,语言包括结构、性质、功能。
①结构: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②性质: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③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
7.语言结构的层次性(二层性)语言结构包括上层和下层次,上层次性有三种,第一层是语素,第二层是词,第三层是句子。
下层次性是首位,它们的特点是每一层都是上下面一层组合而成。
8.语法范畴把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形成的意义类别,称为语法范畴。
9.重音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词重音是一个词中重读的音节,句重音是一个句子中重读的词或者词组。
10.词、语素、句子①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结合体。
③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体现说话人的态度。
11.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
12.隐性结构、显性结构隐性结构:(1)可以是非连续性的;(2)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3)一个成分可以同其他成分发生多种关系。
显性结构:(1)成分之间是连续的;(2)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3)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
二、简答题1.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区别?(1)定义不同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论述题1、试论语言符号的强制性与可变性。
答: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导致了两个矛盾,一方面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不能随意改变,另一方面又是可以变更的。
⑵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语言符号,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它保证了语言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⑶任意性又决定了音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当社会形成新习惯时,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关系是可变的。
⑷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
2、语言内部是怎样一种装置?它是如何运转的?答:一、⑴语言内部是一个成系统的层次装置。
⑵它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体。
⑶上层又分为三级:语素、词、句子。
⑷层级之间依照一定规则组合,数目班班递增。
二、⑴这个装置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
⑵组合指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⑶聚合指各语言结构某一环节能够互相替换具有相同作用的关系。
⑷这两种关系使得语言装置运转起来,从而以有限的单位和规则,完成人类交际的无限需要。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答:不矛盾。
㈠、⑴两种说法不矛盾,只是认识角度不同而已。
⑵前者是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认识语言的。
⑶后者的认识角度是语言自身的构造。
㈡、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其次语言是人类使用的所有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
⑵语言是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因为首先语言具有符号性,其次语言符号有形式和内容构成。
⑶它的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
最后语言符号是有规则成系统的。
4、产生不同音质的发音条件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论证。
答: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以下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一是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
如敲打木板、石块和金属发出的声音音质不同。
二是发音的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
如敲击和摩擦同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
三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
如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拉,发出的音也不同。
汉语普通话的语法重音汉语普通话的语法重音日本留学生高桥洋我们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往往碰到这样的问题:单念一个字能念得比较准确,但是说起话来却不像中国人说话那样,总带有一种“外国味”。
甚至有时重复一遍方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与此相反,有些中国人语音并不标准,可是一说话,对方就毫无困难地听懂了意思。
这两种现象足以能够说明语调在口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汉字的声、韵、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好,语调却不然。
它是随着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情况相当复杂。
要很好地掌握它,就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语言实践。
本文所谈的范围仅以语调中的语法重音为限。
这是因为停顿、升降和逻辑重音,无论讲什么语的人都在说母语时有所体会,比起语法重音似乎容易些。
而中国人能自然而然学会的语法重音对外国人来说则是最难掌握的。
寻出语法结构和重音之间的关系,并且探索在相同的语法结构中,根据语义关系的不同或充任某种语法成分的词的词性不同,语法重音所在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这就是本文所谈的内容。
一、什么叫重音?什么是语法重音?什么是逻辑重音?重音是指朗读、说话时把句子里某些词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音量大小的不同。
重音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有的人称为强调重音)。
语法重音是指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现象。
这种重音是自然加重性质的,只是跟句子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而已。
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叫做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的强度比语法重音更强些,因此能把需要强调的地方突出出来。
语法重音与逻辑重音除了声音的强弱以外,还有以下两点不同:①语法重音的位置是固定的,逻辑重音的位置则是不固定的。
②每个句子都有语法重音,但是不一定每个句子都有逻辑重音。
例如:今天是星期二.。
(“.”表示重音所在)语法重音总在“二”字上。
如果不强调什么感情,这句话里就没有逻辑重音。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实为音强,在句子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语法结构有关,称为“结构重音”;另一类与说话人强调的某个意思有关,称为“强调重音”。
结构重音是指说话人无特殊需要强调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与语法结构有关的重音。
大致规律如下:1、主谓句中谓语要重读。
如:风停了,雨住了。
大水冲来,房屋倒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动宾句子中宾语要重读。
如:这叫xxxx。
皂荚树像大伞。
3、补语要重读。
如:跑得快,跳得高。
在绿叶间,花儿显得更加艳丽。
大家都乐得前俯后仰。
4、表示特指的疑问词要重读。
如:谁在那里?你的家在哪里?5、修饰语要重读。
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xx高高地飘扬。
强调重音无固定位置,要根据说话人强调的意思决定。
朗读时可通过上下文联系得到启示。
例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中一句:“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离开上下文,便可以赋予多种不同的强调重音: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流的欢快不是吗?)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就是那样的。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花的透明与闪亮。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总是那样。
)但是,联系上下文,稍作思考就会知道,应是第四种情况,重音在“永远”上,这样才能与上文的“没昼没夜”,下文的“永远……不知疲倦”相照应,充分表现原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强调重音切忌割裂句子。
往往在把句子分段之后会产生片面性。
例如“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这句话如果分段来看,很容易误认为重音在修饰成分“凶恶残酷”或者在宾语“借口”上。
但是纵观全句(假设复句)就不难发现,作者愿意是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很显然,重音应该放在“存心”和“很容易”上。
这样,两个分句才能相互响应,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故事的结尾,更不可能仍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提示道理,不是吗?在实际的朗读中,结构重音与强调重音往往并存,相比之下,强调重音更为明显,此时结构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音偏误分析及对策[摘要]由于重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盲点地位,故而对其教学必要性、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都处于相对薄弱阶段。
本文将阐述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字]语音教学;重音;汉语教学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学习者最早接触的便是语音,因此语音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直认为汉语语音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韵调,对于其他诸如轻重音、语调等方面并不重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汉语学习者能把单个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发得非常准确,可是一旦连词成句,就会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
所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还应该在轻重音和语调的教学与训练上多花功夫。
本文重点讲的是重音部分。
1.汉语普通话重音研究现状(一)、重音的分类根据《汉英双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重音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重读指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除了词重音,还有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点重音等。
句法重音是根据短语、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把其中某些部分重读的现象。
这种重音不随语用而改变,是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的特点决定的,每个短语和句子都有句法重音。
句子重音是逻辑重音,是语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变句子的句法重音。
焦点重音是从不同的语用需要出发,选择的表达的重点,称为焦点,一般需要重读。
例如“他又来送信了”,分别重读“他”、“又”、“送信”,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二)、汉语词重音发音规则汉语词重音格式的基本规律是:凡是不带轻声音节的词,双音节多为“中重”,三音节多为“中中重”,四音节多为“中重中重”。
而英语中不带前缀的双音节词(往往是英语的基本词汇),重音多落在第一个音节上,多音节词的重音则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依照习惯把词重音前移,变成“重轻”或“重中”。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从本质上说,重音是语言所共有的,是一种语言所不可或缺的内在固有成分,汉语当然也不能例外。
重音掌握不准确,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现程度。
外国人学习汉语,重音的错误更为普遍和典型,在克服了难音难调以及语调的困难之后,重音就成为语音不能继续提高的最大障碍。
对汉语重音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减少口语歧义现象。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说出来的句子即便没有语法错误,但听起来却语不达意的现象。
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很多都是因为重音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
留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
重音的得当处理,明显有利于对留学生汉语口语中洋腔洋调的矫正,从而使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更纯正、更地道一些,真正做到无误交际、高效交际。
另一方面,对句重音的感悟,有助于解决句子语义以及段落意义的主次问题。
重音恰切的语句,语言目的明确,表达重点也突出,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相反,如果重音不准确,那么,语义表达便会出现偏误。
最后,重音与句子的语气和节奏密切相关。
“声音的和谐乃是由三种东西构成的,即:声音的音量,声音赖以前后接续的音程,以及节奏。
”所以,“语言必须有重音语调,以决定嗓音之升高或降低;最后,由于其音节的长短参差不齐,语言才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节奏来。
”①由于重音的最重要的声学征兆就是音长,所以,语句重音的混乱,势必造成语气的模糊和节奏的扭曲。
一、汉语重音的实质一般认为,汉语非单音节词中的一个音节读得比较重,相对地比较长,这个音节就叫词重音。
大部分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句重音就是:一句话中,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比较重要的,因而读得也重一些的某一成分。
一般情况下,句重音落在表示这个成分的词的重读音节上。
其实,大部分词的词重音之所以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也正因为那个音节所代表的语素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比较重要。
所以,这两个定义可以合并为一体,重新定义为:重音就是词或句子中的意义信息中心的承载音节。
反言之,重音所代表的信息应该是最重要的信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中语音教学法——以汉字词核心重音为例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在一系列的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容易忽视读音的重要性。
究其原因,除了针对知识点进行的取大舍小这一策略,还有就是对汉语中存在的轻音、重音、语流音变现象的不够重视,这几点通常容易造成学习者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
本文辅佐权威教学法著作,试探讨重音教学法在汉语学习者初级阶段的普及可能,并辅佐已面世的教材进行模拟教案写作,探讨重音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字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轻音重音语流音变语言总是属于一定的社会或民族的,汉民族所属的语言是汉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即普通话,也叫华语、中文,它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其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有两种基本思路,即音素教学法和语流教学法,而语音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中容易受到忽视,往往汉语语音教学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可能是由于对学生要求的降低,可能是学习时长不够,也有可能是教师自身的问题。
汉语既分声母、韵母,在声母中又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以及零声母这一特殊现象;而在韵母中,又可将其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汉语整体音节中必须存在的部分;声母、韵母的搭配更谨遵中国传统语音学中的四呼定义;最后再由声调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汉语音节。
所以,大量的语音练习是必要的,而对教师普通话的高要求性也是必须的。
语音教学阶段必须打好语音基础,初期阶段的语音教学更是以模仿、齐读和大量复读的训练为主。
而学生在机械性复读中容易产生枯燥感,需要教师将课堂呈现以一种更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状态,从而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汉语声调、语流音变等技巧,培养学生的语音感。
一、权威著作中关于语音教学的方法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是检验一门语言是否学好的标准,在语言教学中,知识的讲解次于技能的培养,训练是必不可少且主要开展的环节,教师的强化,通常是正面强化,即纠正学生的读音可以起到一种鼓励和纠错的作用,但这里仍对纠错的度有一个严格的要求。
英汉重音对比研究等任何一种语言在利用音段音位组成一个表义系统的同时,也利用一些伴随音段音位出现的语音成素来表达某些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意义,这些语音成素被称为超音段音位,或称超音质特征。
英语的重音就是其中一种。
英语的重音不仅是语音结构的一部分,在由相同音位构成的词语中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功能,而且还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是英语语音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英语被列为重音语言。
然而,不同语言的重音表现形式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它的重音远不如英语的重要,在词语中无辨义作用。
一、词重音重音又叫重读或强调音。
音重与发音时的用力程度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大小有关,重音就是“在话语的部分发音中施加的相对较大的力的总称”。
语音学中的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
词重音的使用范围和功能因语言而异,这种词重音往往伴有元音在重读和非重读音节序列之间的音质上的差别。
词重音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部分,它是历史上规定下来的,不能随便从一个音节移到另一个音节。
词重音在印欧语系的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区别词义或语法意义的作用,在这些语言里,重音是很重要的区别特征。
根据重音位置的不同,还有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之分。
所谓固定重音即词的重音一般都落同一个位置上,如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等基本上都是对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重读,法语的重音一般位于停顿前的词尾音段。
自由重音是指词的重音因词而异,落在不同位置上,如英语、俄语的重音。
二、英汉词重音的规则和差异(一)英语词重音规则英语词重音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说应该逐个词熟练掌握。
下面提供一些大致的规律,帮助读者认识和掌握重音。
1.单音节词本身无轻重对比,单独念时一般都重读。
例如book,car。
2.大多数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只有一个重音。
双音节词的重音通常在第一个音节上,如′apple;但也有不少双音节词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如ho′tel,re′gard。
多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如′hospital,par′ticular;不少多音节词除了主要重音之外,还有次要重音。
汉语语句重音再分析
董洪杰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3)003
【摘要】汉语的语句重音作为一种韵律变化,是一种语音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语法现象.依据语句的焦点,我们把汉语语句重音分为语义重音和对比重音两大类,分别叙述了两种重音的定义,理清了不同重音类别与汉语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论证了新分类的正确性.文中对汉语语句重音的重新定位及其分类能够加深我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并对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董洪杰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汉语句子语序的再思考 [J], 刘钦荣
2.俄汉语句焦点、逻辑重音与词序 [J], 陈国亭
3.汉语重音的出现及重音模式 [J], 李学金
4.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的初步实验研究 [J], 王韫佳;初敏;贺琳
5.汉语被动句日译问题再析——以无生命物主语句为中心 [J], 刘晓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