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语音学
- 格式:ppt
- 大小:705.50 KB
- 文档页数:67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店铺整理的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供参考!(一)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
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
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
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
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二)普通话的吐字归音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
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
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
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三)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
《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
平时作业(四)
语音联系
一、声母:
1.清辅音b d g 练习朗诵下列不送气音节,注意声带不要震动。
1 2 3 4 5 6 7
1)拔bō得dé哥gé八bā搭dā告gào 逼bī
2)低dī不 bù都 dū姑 gū白bái 杯bēi 别bié
3)包bāo 代dài 得děi 跌diē刀dāo 都dōu 多duō
4)对tuì该gāi 高gāi 给gěu 够gòu 刮gā国goó
5)贵duì丢diū表biǎo 掉diào 怪guài 大dà尬gà2.送气音ptk练习朗读下列送气音节,注意送气量
3、区别不送气与送气音练习,朗读下列字词,注意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的区别
4清辅音b p d t g k 缩合练习朗读下列词语注意发音和声调
5唇齿音f练习朗读下列字词注意f [f] 的发音:上齿接触下齿
6.区别f 、p练习朗读下列词语,注意f [f]与p[p h]的区别
7.清辅音j、q、x 练习朗读下列字词,注意j、q、x 的发音
二、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声母练习)。
普通话语音分析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标准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准音。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一、声母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
(拼音后为例字,下同)b 巴步别p怕盘扑 m门谋木 f飞付浮d 低大夺t太同突 m南牛怒 l来吕路g 哥甘共k枯开狂 h海寒很j 即结净q齐求轻 x西袖形zh 知照铡ch 茶产唇sh 诗手生r 日锐荣z 资走坐c慈蚕存 s丝散颂“零声母”安言忘云普通话22个声母中有21个由辅音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辅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给声母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b、p、m 。
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
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z.c.s。
(也叫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d、t、n、l(也叫舌翘音)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zh、ch、sh、r。
(也叫翘舌音)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j、q、x。
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声母有3个g、k、h。
2、按发音方法分类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有以下五种: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英文名称:Pronunciation of Standardchinese 学时:16(理论)+32(实践)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一、课程教学目标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学习的启蒙课,主要解决播音主持创作的“硬件”问题,将贯穿播音主持创作学习的全过程。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了解普通话语音体系,掌握普通话语音发音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运用普通话语音发音技巧,改进不正确的语音和不好的语音习惯,从而达到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普通话语音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1、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规范。
汉语方言复杂,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
3、普通话语音特点普通话语音特点是简单、清楚、表达力强。
主要表现在: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听觉感觉清脆、响亮;声调系统比较简单;音节之间区分鲜明,具有节奏感;词汇多为双音节。
4、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因此它具有声音的物理属性。
可以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要素进行分析。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振动与调节发出的。
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9级教学档案罗霄1语音的产生和接收理解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5、语音基本概念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
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总结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准确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对于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普通话的语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内容。
一、声母声母是一个汉字的发音的基础音。
普通话中的声母共有21个,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其中,b、p、m、f、d、t、n、l、g、k、h为单个辅音,发音时不需要与其他辅音搭配;而j、q、x、zh、ch、sh、r、z、c、s为复合辅音,发音时需要与后面的韵母搭配。
二、韵母韵母是一个汉字音节的核心部分。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8个,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种。
单韵母包括a、o、e、i、u、ü;复韵母包括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三、声调普通话中的声调对于一个汉字的发音非常重要。
共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在标准的普通话中,声调符号分别为1、2、3、4。
平声是指声调平稳、音调固定的声调,例如"爸爸"的声调就是平声。
仄声是指声调有起伏的声调,例如"妈妈"的声调就是仄声。
上声是指声调由低到高的声调,例如"奶奶"的声调就是上声。
去声是指声调由高到低的声调,例如"姥姥"的声调就是去声。
四、儿化音儿化音是普通话的一种特有现象。
当韵母er跟在声母之后时,可以形成一个特殊的音,例如"妈妈"中的"妈"字发音时会有一种儿化的音。
五、口语语音规范为了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口语语音规范:1. 清晰地发音,口齿伶俐,避免吞音、咬字不清等问题;2. 动静音和鼻音的区别要清楚,在读音时正确区分;3. 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要准确,发音要标准规范;4. 注意声调的运用,遵循正确的声调走势;5. 注意语速抑扬顿挫,避免口吃、结巴等问题。
中文语音学知识点一、声母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个音素,指在发音时,在元音之前叫出的辅音,也称声音。
声母是一个音节的头部,用来区分和鉴别不同的音节。
1. 单声母:单个辅音构成的音,如b, p, m, f等。
2. 复合声母:由辅音和韵母i, u结合构成的音,如zh, ch, sh等。
二、韵母韵母是汉语音节的核心部分,由声母和声母之后的元音构成。
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种形式。
1. 单韵母:由单个元音构成的音,如a, o, e, i, u, ü等。
2. 复韵母:由辅音和元音构成的音,如ai, ou, ei, an, en, ang, ing等。
三、声调声调是在汉语拼音中用虚线表示,用来区分不同意思的音节。
汉语普通话中的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声调是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音时要根据正确的声调来区分意思。
1. 阴平:声调符号是一条水平线,不做标记。
2. 阳平:声调符号是一个向右倾斜的虚线“ˇ”。
3. 上声:声调符号是一个向上的斜线“ ”。
4. 去声:声调符号是一个向下的斜线“ ˋ”。
四、声音的发音部位声音的发音部位是指在发音时,声带、舌头、嘴唇等器官的位置。
声音的发音部位直接影响音的清浊、音的高低、音的前后等音质特点。
1. 清音:声带发音,不带气,如p, t, k等。
2. 浊音:声带发音,带气,如b, d, g等。
3. 牙音:舌尖与上齿接触或接近的音,如z, c, s等。
4. 唇音:嘴唇为发音部位的音,如m, f, p等。
五、声音的发声方法声音的发声方法是指在发音时,声带振动和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产生声音的方式。
声音的发声方法直接影响音的声调、语音音色等特点。
1. 清辅音:喉头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产生声音,如p, t, k等。
2. 浊辅音:喉头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产生声音,如b, d, g等。
3. 鼻音:声带振动,气流通过鼻腔产生声音,如m, n, ng等。
4. 复音:声带振动,气流同时通过口腔和鼻腔产生声音,如z, c, s 等。
汉语语音学《汉语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汉语发音的学科,与语言的文字而言,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声音,主要关注语音的发音、系统和形态特征。
汉语语音学主要是研究口头传播语言音韵、音节结构及调音等音频特征。
最初的汉语语音学发展衍生自古典汉语声调解析,形成了独立的学术学科。
《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内容覆盖了汉语的声调、口语语音、语音学习技能、声学、声码学、语音语义理解等。
在古典汉语声调解析中,中国古代汉语的语言学家们把重音、抑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介音(介母)以及和声等概念概括出一个语音学系统,这就是古代汉语声调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声调”和“声母”、“介母”的概念,把声调视为古典汉语的一个核心组成。
此外,还有关于语言的音韵、音节结构及调音的研究,也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汉语音系、声调、发音、语音环境、音节结构、调音等。
古典汉语声调解析仅仅是进行汉语语音学研究的基本,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内容更多还与现代汉语及汉语方言有关,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汉语口音、语言学习技能;汉语发音历史及变化;音系、音义、调音及节奏的研究;汉语调音模式的多样性;声学、语调的研究;汉语发音的语言学解释;外来语言影响下汉语音韵及其他普通话方言的特性及语音学特征等。
汉语语音学也涉及许多相关学科,比如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计算机科学等,以及语音技术应用,比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
目前,汉语语音学的研究范围涉及的已经越来越广泛,比如汉语发音学、声学、调音学,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音和语音结构特征,也极大地有助于汉语口语教学与学习,更深入地理解汉语传统文化,进而有利于汉语的传播与发展。
总之,《汉语语音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中国汉语发音特征,研究内容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古代汉语语音及普通话方言、声学、调音学和语音技术应用等多个学科,研究结果有助于汉语口语教学、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加强了人们对汉语发音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汉语的传播与发展。
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在现代汉语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帮助学习者提升口语水平,训练语音基础,增强汉语沟通能力。
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一、意义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意义在于:1.提升语音水平。
汉语的发音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交际顺利,也会影响个人口语水平。
通过语音训练,可以提高汉语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使学习者说出一口标准的汉语。
2.建立语音基础。
语音是汉语的基础,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都要建立在语音的基础上。
通过语音训练,可以建立汉语的语音基础,掌握音韵规律和音节构成,提升汉语能力。
3.增强沟通能力。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有着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通过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可以增强汉语的沟通能力,提高交际效果,获得更多的工作和学习机会。
二、方法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方法包括:1.模仿。
模仿是汉语语音训练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模仿音频材料或者老师的发音来训练自己的汉语发音。
模仿音频材料要听准每一个音节的发音,口型要准确无误。
模仿老师发音要注意模仿老师的语音特点、发音技巧和语调。
2.练习发音。
练习发音是汉语语音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
比如说拼音的练习、声母和韵母联合练习、词组和句子练习等等。
3.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汉语语音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大量地听取汉语音频材料和说话来提升自己的汉语听力水平,把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口语水平。
三、技巧汉语言文学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技巧包括:1.找准问题。
在语音训练中,找准问题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即要找到自己的语音问题,找到自己用汉语发音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有意义的地方,学习起来更有效率。
2.一遍过、三思而后再说。
语音训练中,要注意每次练习发音时,尽量说得准确,不要为了速度而牺牲准确度。
大声朗读时要注意需要一遍过但是思考前再朗读一遍,听音时也要重复多遍才能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语音表达能力。
一、什么是普通话语音系统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变等。
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如:普通话pŭtōng huà写下来是三个汉字,读起来是三个语音单位。
音节由声母、韵母构成,每一个音节一定有声调贯穿始终。
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不能缺少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语音的儿化韵如:花儿huār,有两个汉字,但它只是一个音节,这是特殊的语音现象。
汉语的音节共有400多个。
二、声母小常识1、什么是声母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母,如:普通话pŭtōng huà三个音节中,p、t、h 都是声母。
普通话语音共有21个声母,它们的声音所以各不相同取决于发音时口腔里挡住气流的部位(称发音部位)和挡住气流的方法(称发音方法)的变化。
声母由辅音充当。
多数声母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清音,发音不响亮,21个声母中只有m、n、l、r 4个是振动声带的浊音,发音响亮。
2、声母的分类(1)按不同的发音部位21个声母可以分为7类:① 双唇音 b p m 上下唇阻挡气流băobèi宝贝pīpíng批评 mĕimiào美妙② 唇齿音 f 下唇与上门齿阻挡气流fēngfù丰富③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与上齿龈(牙床)阻挡气流àodé道德tuántĭ团体nánnǚ男女lìlǜ 利率④ 舌面后音 g k h 舌面后部(舌根部分)与硬腭后部阻挡气流(舌根音)găigé改革kèkŭ刻苦huānhū欢呼⑤ 舌面前音 j q x 舌面前部与硬腭阻挡气流(舌面音)jīngjì经济quèqiè确切xuéxí学习⑥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上翘与硬腭前端阻挡气流(翘舌音)zhǔzhāng主张chōuchá抽查shèshī设施róuruăn柔软⑦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与上齿背阻挡气流(平舌音)zìzài自在cūcào粗糙sīsuŏ思索(2)按不同的发音方法21个声母可以分为5类:① 塞音——两个发音器官阻挡气流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发而出,其中b、d、g呼出的气流比较弱,是不送气音,p、t、k呼出的气流强,是送气音。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大全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及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ì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语音分析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标准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准音。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一、声母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
(拼音后为例字,下同)b 巴步别p怕盘扑 m门谋木 f飞付浮d 低大夺t太同突 m南牛怒 l来吕路g 哥甘共k枯开狂 h海寒很j 即结净q齐求轻 x西袖形zh 知照铡ch 茶产唇sh 诗手生r 日锐荣z 资走坐c慈蚕存 s丝散颂“零声母”安言忘云普通话22个声母中有21个由辅音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辅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给声母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b、p、m 。
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
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z.c.s。
(也叫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d、t、n、l(也叫舌翘音)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4个:zh、ch、sh、r。
(也叫翘舌音)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有3个:j、q、x。
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普通话声母有3个g、k、h。
2、按发音方法分类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有以下五种: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