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调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25
语调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指现代中国人使用的语言形式。
它作为官方语言被广泛使用,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等地被主要使用。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基础,具有标准化的语法、词汇和发音。
语调是指语言中的声调和声调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语调对于词义的区别非常重要。
汉语拥有四个基本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是指发音时声调平稳,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上声是指声调上升;去声是指声调先上升后下降;入声是指声调先下降后上升。
这些声调的运用可以改变词义,因此在学习汉语时,掌握正确的语调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基本声调外,现代汉语还存在语调变化。
在口语中,常常出现音调的升降以及高低变化。
例如,当表达疑问或感叹的时候,会有语调上升;而在陈述句中,语调相对平稳。
这些语调变化可以传达情感和语气,使语言更加生动。
对于非母语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语调可能是一个挑战。
然而,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听力训练,学习者可以逐渐熟悉并掌握正确的语调。
现代汉语的语调特点丰富多样,不仅仅限于声调的变化,还包括语速、语气、停顿等方面的变化。
因此,学习者需要注重整体的语言表达,而不仅仅是声调的准确性。
总之,语调在现代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准确使用语调不仅可以传达准确的词义,还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
语调是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的关键之一。
语调理论与汉语语调 ----兼谈汉英语调对比林茂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linmaocan@263.net摘要本文分三部分。
简单介绍两种语调理论:调群理论和自主音段-节律理论;着重论述我们从AM理论出发研究汉语语调的结果: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的声学表现,以及焦点的声学特性;简单讨论汉语和英语语调的共性和个性,指出语音对比研究重要性。
关键词:语调 边界调 音高重调 调群理论 AM 理论1.语调理论1.1 两种语调理论:语调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题目,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已经采用过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这个问题,目前用得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有些语调分析家,特别是英国传统的语调分析家,把话段中有区别性的音高或音调序列,称为“调群(tone group)”,从“调群”出发研究语调称为“调群理论”。
调群是一个语调单位,它的重要特征是必须含有一个调核,视话段的长短,调核还可附带一些其他成分,例如调冠,调头和调尾。
一个调群通常对应于一个小句或句子,但也可对应于任何一个句法单位。
(Halliday,1967,1970;Tench,1996,转引自陈桦,2005)图l是调群理论的语调单元示意图。
另一种是“自主音段-节律”理论(autosegmental-metrical theory,简称AM理论)。
AM理论从突显(prominence)出发研究语调。
AM理论将语调曲拱分析为音高重调和边界调。
一个语调单元有一个或多个音高重调,每个音高重调与韵律词内一个突显音节相(L a d d,1996)图2是A M理论语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联系;语调单元边界的音调,称为“边界调”。
2 两种语调理论的比较:调群理论的核心是调核,调核跟焦点直接联系起来,而调冠,调头和调尾的语言学意义较隐含。
AM理论的边界调跟疑问等语气联系,它们有断言、提问、续说等功能;音高重调跟焦点联系,来自突显(promi ne nce);AM 理论还认为,突显等的分布受韵律结构制约。
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序言:语气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情感、意见、态度等。
在汉语中,语气成分包括了语调、语助词、句式、情感词语等多种形式,本词典将会简单阐述现代汉语中的主要语气成分的用法,供学习者参考。
一、语调语调是说话者的音调起伏变化,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
在现代汉语中,语调一般可以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降调、升调、上升-下降调和下降-上升调。
其中降调一般表示肯定或者断定的语气,升调多用于疑问句,上升-下降调则表示附加语气的语调,而下降-上升调则常用于感叹句。
二、语助词语助词是在语言中起到辅助语气的作用,一般以单字为单位存在。
在现代汉语中,语助词数量众多,常见的有“吗”、“呢”、“啊”、“阿”、“了”等。
不同的语助词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气和意义,如“吗”用于疑问句,表示询问对方;“呢”可以表示追问或者询问对方的状态;“了”可以表示变化或者强调。
三、句式句式是指语言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句式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语气。
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有倒装句、省略句、强调句、反问句等。
倒装句可以用于表示强调或者疑问的语气;省略句可以表现出简洁、干净的语气;强调句则是通过强调特定语句来表达强烈的语气;反问句则通过反问来表示强烈的疑问或者否定语气。
四、情感词语情感词语是用于表达情绪、情感、感受等的词语,也可以体现出语气。
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情感词语有“可惜”、“幸运”、“可爱”、“悲伤”等。
通过不同的情感词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语气和态度。
结语:语气是语言中重要的方面,它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情感、意见、态度等。
在现代汉语中,语调、语助词、句式、情感词语等是常见的语气成分。
通过认真学习这些语气成分的应用,将会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准确、有说服力。
朗诵技巧之语调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语调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语调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语调一、什么是句调(语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我们也称之为语调。
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语调是有声语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语音标志,任何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
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
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①谁是班长?——我。
(语调平稳,句尾稍抑)②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③谁负得了这个责任?——我!(语调降得既快又低)④你来当班长!——我?!(语调曲折)可见,朗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二、四种基本的语调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只有以下四种。
(一) 平调(→)——语调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
(语句音高变化不明显)。
一般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庄严等思想感情的句子。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一件珍贵的衬衫》)2、在一个睛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
(刘坚《草地晚餐》)3、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朱德《回忆我的母亲》)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已》)(二)升调(↑)——语句音高由低逐渐升高(句子开头低,句尾明显升高)。
常用于表示疑问、反诘、惊异、命令、呼唤、号召的句子:1、“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契诃夫《变色龙》)2、“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杨沫《坚强的战士》)3、……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高尔基《海燕》)4、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沙叶新《陈毅市长》)(三)降调(↓)——语句音高由高逐渐降低,末了的字低而短。
汉语语调的走势总体有两种基本类型:抑调(下降调)和扬调(上升调)单个句子说完时语调自然下降,这是终止型的调子。
几个句子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时,最后面的句子是终止型的调子;前面的句子是接续型的调子,调子下降程度减弱趋平,显示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A simple sentence is naturally falling when finishing. It is an intonation of stop. When there is a group of sentence for one meaning expression, the last sentence is the intonation of stop while the others are continuing intonation. When the falling extension is lighter and lighter, it shows the continuing relation between sentences.1.陈述句statement ↘下雨了。
下雨了,妈妈在收衣服。
我爱吃香蕉。
我爱吃香蕉,他爱吃苹果。
今天天气很好。
今天天气很好,爷爷和奶奶去散步了。
2.疑问句Question↗那个女孩很漂亮吗?那个女孩是不是很漂亮?难道那个女孩不漂亮吗?那个漂亮的女孩是谁?那个漂亮的女孩在哪?那个漂亮的女孩什么时候来?那个漂亮的女孩怎么过来?那个漂亮的女孩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那个漂亮的女孩还没来?3.祈使句Imperitive↘表示禁止:不许在这抽烟!把犯人带上来!别让我再见到你!表示劝阻:请帮我把菜单拿过来。
小心点儿!别紧张!到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吧。
4.感叹句Exclamative↘表示喜悦、赞叹、惊讶、讽刺、恐惧、愤怒、厌恶等我成功了!他赚了两千万!你太棒了!你太傻了!太可怕了!他怎么能这样!你真脏!语调和声调的配合1.声调和语调都需要下降时(非疑问句的末尾是个四声的音节),句尾的下降显得很自然。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语音、语调和声调是构成汉语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语音是指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语调是指语音的音高变化,声调是语音的音高走势和音高层次。
本文将从汉语的语音特点、语调模式以及声调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声音系统。
汉语语音有丰富的辅音、元音以及声调的组合,可以通过调节发音器官产生多种不同的音素。
其中,辅音在汉语中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b、p、m、f”等。
而元音则是汉语语音的主体,不同的元音组合形成不同的音节,如“ai、ei、ou、ia、ie”等。
这些元音和辅音的结合形成了汉语中的音节结构,如“bai、biao、fen、mang”等。
汉语音节的结构和音节的长度、重音以及语音的发音方式等都会对汉语的语调产生影响。
其次,汉语的语调模式很丰富多样。
汉语的语调有四个基本模式,即仄声、平声、上声和去声。
这四个模式在不同的位置和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语音变化。
仄声是指声调的音高从高到低的变化,如“梦、买、脉”等;平声是指声调保持平稳不变,如“是、的、这”等;上声是指声调的音高从中低到高的变化,如“歌、她、一”等;去声是指声调的音高保持较低不变,如“孩、下、见”等。
这些语调模式的不同运用使得汉语在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变化和抒发情感的能力。
最后,声调在汉语中起到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汉语的声调系统是一种音节语言,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意义。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音节的意义,因此在汉语中掌握正确的声调非常重要。
以汉字为例,一个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往往与它的声调密切相关。
例如,字母“ma”在汉语中有四个不同的发音和意思,如“妈、麻、马、骂”等,这些字的意义和发音的不同就决定了它们的声调。
因此,掌握正确的声调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语音、语调和声调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语音决定了汉语的音素系统,语调模式丰富多样,而声调则在汉语的发音中起到了具体的意义转达作用。
汉语语音语调练习本文档旨在为研究汉语的学生提供一些语音语调练。
通过进行这些练,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和语调技巧。
1. 声调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正确的发音和使用声调对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声调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声调的发音和应用。
1.1 发音1. 一声:用高平调发音的音节,如"mā"。
2. 二声:用高升调发音的音节,如"má"。
3. 三声:先用中平调,然后用低降调发音的音节,如"mǎ"。
4. 四声:用高降调发音的音节,如"mà"。
1.2 练1. 听音辨声调:听录音,辨别每个音节的声调。
2. 朗读句子:读出给定的句子,并正确使用声调。
2. 语音练除了声调外,正确的语音发音也对于汉语的研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语音练,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语音发音。
2.1 声母练练正确发音以下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2.2 韵母练练正确发音以下韵母:- a, o, e- ai, ei- an, en, in- ang, eng, ing, ong- u- ua, uo, uai, ui, un, uan- ü, üe2.3 练句子朗读给定的句子,并注意正确的语音发音和语调。
结束语通过坚持进行语音语调练习,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
建议学生们每天进行一些练习,并定期自我评估。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汉语语调的走势总体有两种基本类型:抑调(下降调)和扬调(上升调)单个句子说完时语调自然下降,这是终止型的调子。
几个句子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时,最后面的句子是终止型的调子;前面的句子是接续型的调子,调子下降程度减弱趋平,显示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A simple sentence is naturally falling when finishing. It is an intonation of stop. When there is a group of sentence for one meaning expression, the last sentence is the intonation of stop while the others are continuing intonation. When the falling extension is lighter and lighter, it shows the continuing relation between sentences.1.陈述句statement ↘下雨了。
下雨了,妈妈在收衣服。
我爱吃香蕉。
我爱吃香蕉,他爱吃苹果。
今天天气很好。
今天天气很好,爷爷和奶奶去散步了。
2.疑问句Question↗那个女孩很漂亮吗?那个女孩是不是很漂亮?难道那个女孩不漂亮吗?那个漂亮的女孩是谁?那个漂亮的女孩在哪?那个漂亮的女孩什么时候来?那个漂亮的女孩怎么过来?那个漂亮的女孩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那个漂亮的女孩还没来?3.祈使句Imperitive↘表示禁止:不许在这抽烟!把犯人带上来!别让我再见到你!表示劝阻:请帮我把菜单拿过来。
小心点儿!别紧张!到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吧。
4.感叹句Exclamative↘表示喜悦、赞叹、惊讶、讽刺、恐惧、愤怒、厌恶等我成功了!他赚了两千万!你太棒了!你太傻了!太可怕了!他怎么能这样!你真脏!语调和声调的配合1.声调和语调都需要下降时(非疑问句的末尾是个四声的音节),句尾的下降显得很自然。
声调语(汉语)和语调语(俄语)言者对英语语调的感知与生成影响声调语(汉语)和语调语(俄语)言者对英语语调的感知与生成影响引言:声调与语调是语言中重要的音调组成部分,不同语言的声调语与语调语对于语音感知和生成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声调语(汉语)和语调语(俄语)言者对英语语调的感知和生成影响。
一、声调语与语调语的基本概念1. 声调语: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声调在汉语中起到词义区分的作用。
声调语言通过调高与调低的音高差别产生意义上的区别。
2. 语调语:俄语是典型的语调语言,语调在俄语中起到表达意思和情感的作用。
语调语通过变化音高和音节的显著度来传达信息。
二、声调语与语调语对英语语调的感知影响1. 音高感知:声调语言的母语者在感知英语语调时,更容易对音高进行辨别。
他们对于英语中不同音节的音高差异更为敏感,能更好地感知英语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变化。
2. 音高转移:声调语言的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将自己母语的声调模式转移到英语中。
这可能导致在英语的发音中出现不恰当的音高模式,影响语调的准确传达。
三、声调语与语调语对英语语调的生成影响1. 音高调节:声调语言的母语者在产生英语语调时,可能倾向于在重读音节上使用与自己母语相似的音高模式。
这可能导致英语语调的单调化,缺乏丰富的音高变化。
2. 语气表达:语调语言的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更加注重语气的表达。
他们更注重音节的时长和音高的变化来表达情感,这可能导致英语中过度夸张或不恰当的语气。
四、影响的解决与应对1. 强化训练:声调语和语调语的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对英语语调的感知和生成能力。
练习正确听辨和模仿英语中的音高和语气变化。
2. 语境学习:了解不同语言中的声调和语调特点,理解其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应用英语的语调特点。
结论:声调语(汉语)和语调语(俄语)言者对英语语调的感知和生成会受到母语声调和语调特点的影响。
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应重视对英语语调的感知和生成训练,增强对语言音调的敏感性,以更准确地传达语言的意义和情感。
语调的名词解释语调是语言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它指的是说话者在表达词义的同时,通过声调和语气变化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意图和语言背景。
语调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具有巨大的差异,它承载了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语调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语调是一种声音变化的形式,通过调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强度的不同来传递信息。
在语言中,语调包括音高的变化、音调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
说话者使用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高兴、愤怒、悲伤等;还可以传达语言的重要性、紧急性和节奏感。
通过语调的变化,听话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其次,语调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而有所差异。
在英语中,常见的语调包括升调、降调、平调和上升调。
升调用于疑问句,将句子的结束音高抬高;降调用于陈述句,将句子的结束音高降低;平调用于声明句,音高保持稳定不变;上升调则表示强调或生气的情绪。
而在汉语中,语调的分类则更加复杂多样,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个基本声调。
这些声调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汉语词语的音韵系统,也使得汉语的发音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语调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
例如,当我们在交谈中感到对方的语气生硬或者愤怒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语调变化来断定对方的情绪。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回应,以避免错误的理解和冲突的产生。
其次,语调对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说话者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调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者表达情感。
例如,在演讲中,一个会用语调进行适当调整的演讲者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更易于接受演讲内容。
同时,语调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语言材料。
通过词语音调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词义相近但语调不同的词语,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最后,语调还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汉语语调的四种基本类型
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
朗读时有了语调的升降变化,才能让语音有动听的腔调,能够更加细致地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同样的句子,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
汉语语调的四种类型:
1、高升调,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短促的命令句,或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
2、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也可以用于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
3、平直调,常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等句子中;
4、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夸张、强调、双关、惊异等句子里,语调由高而低后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升降曲折的变化。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折叠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
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折叠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
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折叠平调:这种
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折叠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主要由汉语音节和声调构成。
而语音和语调则是汉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以及语调变调规律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韵母丰富多样:汉语的韵母有多种组合,常见的有单元音和复元音,如/a/、/e/、/i/、/o/、/u/等。
另外还有鼻化韵母,如/an/、/en/、/in/等等。
这种丰富的韵母组合使得现代汉语的音节更加多样化。
2. 声母变化较少:相比于韵母,现代汉语的声母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常见的有/b/、/p/、/m/、/f/、/d/、/t/、/n/、/l/、/g/、/k/、/h/等。
不同的声母配以韵母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汉语音节。
3. 声调变化明显: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具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它们分别用平仄、升降、降升和降调来表示。
声调变化对汉语词义的区分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4. 声调 Sandhi 现象:声调 Sandhi 是指在相邻的音节之间,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声调 Sandhi 的存在,许多汉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声调。
二、现代汉语的语调变调规律除了基本的四个声调外,现代汉语的语调变调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1. 一声和三声变调:如果一个一声或三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全读、全闭或半闭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一声变为二声,三声变为四声。
2. 去声变调:如果一个去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阳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去声变为阳平声。
3. 入声变调:如果一个入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非阳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入声变为该字原本的声调。
这些语调变调规律需要我们在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掌握,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结语:通过对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和语调变调规律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汉语疑问语调的韵律分析伍艳红陶建华路继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100080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00074提要汉语疑问语调一直以来是我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从声学特征方面研究分析汉语普通话的疑问语调韵律特征。
本文在分析大量的情景疑问句语料的基础上,并且与其相对应的陈述句的基频、时长进行对比,得出汉语各类疑问句的基本模型。
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1各类疑问句的疑问信息主要由疑问焦点承载,但是其相邻音节由于受到疑问焦点的影响,音高也有所提高。
2 通过与相对应的陈述句的对比分析,疑问焦点影响句子的节奏单位。
3 对实验得出的数据分析表明,使用AM 理论分析汉语疑问语调是可行的。
关键词:疑问句陈述句音高时长Ⅰ引言语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西方学者关于语调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派:英国的曲拱分析法,以及美国的层级分析法和后来Pierrehumbert和Ladd的AM理论。
汉语是声调语言,对汉语语调的韵律特征分析一直是汉语语音学家和言语工程学家研究的重点和难题。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第一个对汉语语调进行系统分析的人。
指出了汉语语调和字调的区别,并用两个经典的比喻——“小波浪加大波浪”和“橡皮条效应”理论生动地说明了字调和语调的关系。
而且说明了汉语语调在于调阶的变化。
沈炯(1992,1994)汉语语调主要是由音高高音线和低音线调节控制,高音线与语义重音相关,而低音线却体现为节奏。
并且指出汉语的疑问语调主要体现为音高上限的渐降和下限的上敛。
林茂灿(2003)汉语的疑问语调主要是 取决于两个变量:音高重音和边界调。
音高重调主要调节疑问和陈述句的基频曲线和时长的种种变化;而区分不同语气则靠边界调。
无疑问词的是非疑问句的疑问信息主要由句末最后一个或两个非轻声音节所承载。
石基琳(2002)通过声学和感知分析,得出汉语疑问语调和陈述语调主要依靠整体基频曲线的抬高以及疑问语调句末音节音高的更强提高区分,边界调不是区分两种语调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