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1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乌鸦喝水》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
2、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用“渐渐”说句子。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要使学生明白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
2、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1、指名读下面的词语:许多办法口渴喝水到处怎么找水旁边2、读全文,看两幅插图,仔细想一想哪些课文是描写哪幅图内容的。
⑴让学生自己动脑,边读边看边对照。
⑵指一名学生读全文,其他同学还是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让学生从课文整体入手,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⑶小结过渡。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知道一只乌鸦找水喝的过程,那么它到底怎么喝到水的呢?我们逐段学习课文。
二、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
⑴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乌鸦怎样了?从哪儿知道的,引导学生会到书中、到句子中找答案。
会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⑵指名回答:理解“口渴”“到处”的意思。
“口渴”是乌鸦到处找水的原因。
“到处”说明乌鸦为了找水而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
从“到处找水喝”说明这只乌鸦口渴得很厉害,心里很着急。
过渡: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吗?⑶小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画出乌鸦喝不到水的句子,并想一想,你怎样理解句子的意思。
⑷读2-4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①第2句话告诉我们,乌鸦找到水了,水在瓶子里。
②第3句话告诉我们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刚才让同学们画句子,应当画这一句。
让学生再观察图,看瓶子的形状结合句子理解。
瓶口那么小,把嘴伸进瓶里,根本够不到水。
看图口述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学流程:激趣引入复习旧知1、课件:配乐出示课题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
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2、课件:乌鸦站在树枝上,嘴衔生字卡片。
学生读对一个,往下掉一个你会认吗?乌、鸦、石、法、渐、瓶、办(书空,强调点的写法)、喝、渴(怎么分清“喝”和“渴”?)3、你会用吗?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抽生填空后齐读[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生动的形式复习、巩固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情境再现朗读感悟[第一段]:1、课件:乌鸦飞来飞去动画想一想,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2、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
该怎么读呢?请打开书,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读不好,指导;读好,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评价、奖励)。
3、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
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动画片段,刚才,你听到乌鸦在说什么吗?你能感觉到乌鸦的心情吗?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
4、可是,乌鸦喝不着,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此句。
5、课件:看到水,找到瓶子动画,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怎么看出来的?读读第一段3、4句,把乌鸦失望、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乌鸦的特点。
(2)教师导入新课:《乌鸦喝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研读课文,深入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乌鸦口渴找水喝,遇到瓶子里的水很少,它想方设法喝到水的故事。
(3)教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乌鸦将小石子投入瓶中,使水位上升,从而喝到了水。
(5)教师提问:从乌鸦身上,你学到了什么?(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放弃。
4.巩固拓展,提升认知(1)教师出示句子:“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指导学生用“口渴”造句。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5.归纳总结,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6.布置作业,实际演练(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想象乌鸦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乌鸦喝水口渴→找水→想办法→喝到水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研读课文,深入分析”环节中的问题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乌鸦喝水其次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8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乌鸦喝水其次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8篇)》,您浏览的《乌鸦喝水其次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8篇)》正文如下:乌鸦喝水其次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课时要求:1、讲读24小节,使同学知道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水,教育同学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依据不同的状况,实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处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观看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三、教具: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3、录音机四、教学形式:分组教学试验法争辩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五、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小伴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伴侣来读词语。
A、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B、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C、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由于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D、请把书翻到第110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头。
⑴自己做。
⑵沟通:谁情愿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⑶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2、新授:A、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一只乌鸦口渴了,处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伴侣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⑶我们来读读课文。
(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
开头。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慧,找对了。
现在请小伴侣认真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头。
⑵轻声读沟通⑶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句子)①对了,乌鸦观看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观看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情愿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伴侣一起来读第1句话。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区分“渴”“喝”两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演示来理解课文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教学重点】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水瓶、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乌鸦喝水》。
师板书,生书空。
可爱的乌鸦今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还给我们带来了它找到的一些空瓶子,你们能读瓶子上的生字吗?(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抢读、齐读)2、这里还有一对双胞胎词语,你能区分吗?比较区分“喝”和“渴”。
二、学习课文(一)、体会乌鸦喝不着水的着急1、这只小乌鸦口渴了,一心想喝水。
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用完整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一幅图,生观察。
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乌鸦喝不着水(板书:喝不着)3、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呢?快快翻开书第83页,自由读课文,把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用横线画下来。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出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这里呀,老师要给大家一把理解课文的金钥匙,看图理解。
(板书:看图理解)4、乌鸦喝不着水,心情是怎样的?着急,那你着急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难过,那你能难过地读一读这句话吗?5、乌鸦为什么难过呀?那你从课文哪一句话中知道乌鸦好不容易才找到水的?指名回答,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6、大家想象一下,乌鸦可能到哪些地方找水?(山上、田野、河边……)所以文章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到处)7、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水,乌鸦是怎样的心情?很累,那你能读出累的感觉吗?很渴,那你读一读渴的感觉吧。
19《乌鸦喝水》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一、课时要求: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三、教具:1、多媒体2、瓶子及石子若干3、录音机●四、教学形式: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五、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A、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B、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C、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D、请把书翻到第110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选词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⑶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2、新授:A、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⑶我们来读读课文。
(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
开始。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明,找对了。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⑵轻声读——交流⑶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句子)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人物。
3.学生能够模仿乌鸦的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
1.故事情节的理解。
2.乌鸦喝水的动作模仿。
三、教学准备
1.乌鸦喝水故事的图片或视频。
2.模仿乌鸦喝水的实际演示。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2.询问学生对故事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
第二步:讲解故事情节(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并指导学生理解文本。
2.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乌鸦和石头的形象。
第三步:模仿乌鸦喝水的动作(20分钟)
1.教师通过口头说明和实际演示,指导学生模仿乌鸦的喝水动作。
2.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模仿,加强练习。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故事情节和乌鸦喝水的动作。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和动作。
五、课堂扩展活动
1.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行唱歌、跳舞或表演乌鸦喝水的动作。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