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园林
- 格式:ppt
- 大小:19.66 MB
- 文档页数:32
法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法国古典园林是由法国王室和贵族在18世纪晚期开始的花园设计风格,它是欧洲古典花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法国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志之一,使园林设计艺术开始朝向它的曙光。
法国古典园林包括宫殿园林和地方园林,它们都是遵循古典主义的基本原则,欧洲中央花园设计的综合调性,以及在花园设计中驾驭自然、表达人文的设计理念。
法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大多集中在以宫殿园林为主体的完美设计构思上,结合了欧洲中央花园的阵型和相互接触的艺术形式。
它们的特点是规划精致,营建复杂,强调控制自然的外观,以及表现出精致而精美的格局形式。
它们的花园布局以米拉格形式、罗马景观和巴洛克风格为主,以洁净、统一的古典路线进行营建,整个花园表现出一种贵族宫殿的完美设计构思,使人仿佛置身于贵族宫殿的内部。
宫殿园林中丰富的装饰性陪衬装置,彰显了它独特的文化气质,是宫殿园林的精粹。
它们以精美的花灯、精致的图卷、宏伟的凉亭和乔叟廊桥为主,并借助精巧的宝塔、古怪的塑像和风景性的水池湖塘,使原本普通的花园变得充满异国情调。
此外,法国古典园林景观还强调营造连续的空间情境。
法国古典园林的植物装饰特点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植物都是对建筑最好的装饰,法国的古典园林会如何运用植物来装饰园林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法国古典园林的植物装饰特点,欢迎阅读!法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西古典园林的起源、自然环境、造团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已有很多,但涉及中西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方面的分析研究尚不多见,笔者着重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比较和研究。
无论园林的种类多么繁多,风格如何迥异,植物都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共性元素,在园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植物又同样受到中西方两种完全不同体系的哲学观、自然观的影响。
中国古典冈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对于植物选择的依据,乃至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植物的配置方式。
中西方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差异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形成依赖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禅师语:“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天与人决不是相对抗的,相反,人应该尽力体察天道,践履天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于天道。
从汉以前的园圃式或自然山水式,到唐宋之际,诗歌、绘画等的发展,所展现的都是人与自然的情与理,即使是明清的皇家园林,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力图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甚至植物造景的侧重点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应用形式大面积草地的运用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富牧业较为发达,而人们对具有田同诗般浪漫景色的天然牧场情有独钟,所以绿毯般的草地。
便被铺进每个角落。
除园中大路和水面以外,甚至铺进林间。
在起伏的山坡上、山谷问,绿草地带给人无限的诗情画意。
随着光线的变化.草地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
近处的嫩绿.远处的墨绿,光下的鲜绿和阴影中的暗绿,形成不同层次的变化。
如培根所说:“绿草地有两种乐趣:第一,再没有比剪得整整齐齐的绿草地更为悦目者;第二,这绿草地将在中间给你一条人行道,由此你可前进到一片堂皇的篱垣之前,这篱垣是用以围绕正中的花园的。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的典范。
凡尔赛宫又称凡尔赛宫殿、凡尔赛宫堡,是法国的一座皇宫,位于法国巴黎西面22公里的凡尔赛市。
凡尔赛宫园林占地面积达到139万平方米。
在18世纪中期之前,凡尔赛宫是法国国王的住所,也是王权的象征。
现在作为世界遗产名录和法国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而被广泛认可。
凡尔赛宫历史悠久,最初为路易十三的猎宫。
后来路易十四在此处加建宫殿,成为王室的宫廷。
凡尔赛宫被赋予了王权的象征,是王国权力和荣誉的集中体现。
凡尔赛宫和其附属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体现了对对称和调和的许多细节和极致的质量控制。
凡尔赛宫的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之一。
在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对称性和对调性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要素。
凡尔赛宫园林采用非常精细的设计策略,以构建出一个对称和和谐,美丽而令人舒适的环境。
园林分为主宫殿和次宫殿两部分,主宫殿绝对是整个园林的核心。
主宫殿前面的大广场,最初只是一片草地,后来被加宽并做成了以法国王室为主题的浮雕。
进入凡尔赛宫园林的人们可以看到很多精心建造的喷泉,这些喷泉被认为是该园林设计中的重点。
园林内的喷泉做工精细,造型优美,设计独特,令人赞叹。
喷泉有很多种,包括铅喷泉、石喷泉、青铜喷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拉蒙塔涅喷泉,它是一个壮丽的喷泉,代表着法国金色时期的最高水平。
拉蒙塔涅喷泉采用了大量的青铜、石头和花岗石等材料,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喷泉旁边有一个带有铁栏杆的小阳台,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园内最美的景色。
凡尔赛宫园林是一个完美结合了人类文化和自然美的园林。
这里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渴望,也同时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美的追求。
园林的建设符合了它的设计初衷,对所有来此游览的游客都有种特殊的魔力。
这里的每一株树,每一道景观,都别有一种魅力。
在园内漫步,人们可以欣赏到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全世界各地各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园活动,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欢迎阅读!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法国园林主要以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主要园林有: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杜伊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普拉弗朗什的大竹林La Bambouseraie de Prafrance布勒特伊城堡Le Château de Breteuil古典园林经典之作凡尔赛花园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
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
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
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330多年的历史。
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法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几何布局:法国古典园林强调严谨的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
园林中的道路、花坛、喷泉和雕塑都是按照几何学原则精确布置的,形成直线、弧线和对称的图案。
2.建筑和景观的完美融合:法国古典园林将建筑物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是宫殿、别墅或凉亭,它们的外观和布局与园林中的其他元素相协调。
建筑物通常被布置在园林的中央位置,成为园林的焦点和中心。
3.投影与反映:法国古典园林经常使用水体来制造投影和反映效果。
水池、喷泉和人工湖泊被布置在园林的不同位置,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景观元素展现出来,又可以反射园林中的建筑物和景色,增强园林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4.镜面对称:法国古典园林运用镜面对称的布局来创造出无尽的空间感。
园林中的各个元素和景观通常在水面上得到镜像,使整个园林看起来比实际面积更大。
这种对称的布局还能够产生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5.剪艺和雕塑:法国古典园林注重修剪和雕刻。
园林中的植物如树、灌木和草坪都经过精心修剪和塑造,形成各种形状和图案。
此外,在园林中还设置了大量的雕塑和艺术品,它们的形状和位置都是为了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
6.花卉和花坛:尽管法国古典园林注重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但也保留了丰富多样的花卉和花坛。
园林中的花坛常常以统一的色调和形状来布置,以增加整体效果的协调性和美感。
7.多层次空间:法国古典园林通过不同层次的布局和高差来创造多层次的空间。
园林中的道路和小径连接起园林中的各个景点,形成了一个层层推进、逐渐展开的景观序列。
总的来说,法国古典园林以其几何形状、对称布局、与建筑和景观的完美融合以及严谨的修剪和雕塑艺术而闻名。
它不仅是一种园林风格,更是对美学和艺术的追求的体现。
法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法国传统园林中造园的要素:1、花坛;2、小林园或丛林;3、树篱;4、花格墙;5、喷泉;6、水壕沟;7、水镜面;8、运河;9、雕塑;10、“建筑物”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饿构成要素之一。
从把花园简单地划分成方格形花坛,到把花园当作整幅构图,按图案来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的宫殿相匹配的气魄,是法国园林艺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法国园林中刺绣花坛真正的开创者是克洛德.莫莱。
其在法国古典园林中最有成就的勒-偌特尔发展下,把花坛分为了以下六种:刺绣花坛、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柑橘花坛和水花坛。
刺绣花坛是以黄杨作成图案,也是最美丽的花坛,主要用在主体建筑的前方。
组合花坛是指由涡形图案植坛、草地、花结和花丛等四个对称的部分组合而成的花坛。
英国式花坛即草坪植坛,边缘镶有花带,是不太显眼的花坛形式。
分区花坛是由完全对称布置的黄杨篱构成,其中看不到出草地或刺绣图案。
柑橘花坛就是以柑橘等灌木组成的几何形植坛。
水花坛是将几何形草地与水池、喷泉组合而成的形式。
此花坛为维兰德里庄园中的装饰性花园。
其以四组图案代表四种爱情:1、“温柔的爱”,图案为心形和面具,代表化装舞会上的相遇;2、“热烈的爱”,图案是激动的心形;3、“不忠的爱”,图案是角状和扇形,象征书信往来;4、“悲惨的爱”,图案为匕首,以红色花卉表示鲜血。
第二个:小林园或丛林通常是方块形经过修剪的树丛,作为花园的背景,内有各种几何图案的园路,或者是简单的草坪。
勒-偌特尔将丛林改变成充满娱乐设施的小林园,成为法国花园中最吸引人的场所。
第三个:树篱树篱是作为花坛或园路与丛林之间的过渡,高度不等,它围合着丛林并设有入口,避免人们随意地进出林园。
第四个:花格墙盛行于17世纪末,它一改中世纪木制格墙的粗糙形象,用来分隔丛林中的园路及菜园等。
第章法国古典园林-V1法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细的发展过程,在建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法国古典园林进行重新整理,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过程。
一、法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法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进入了法国,对法国花园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法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1. 对称与平衡: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注重对称和平衡。
同时,它在形式和色彩上也体现了这种对称性和平衡性。
2. 镜像效应: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还体现了镜像的效应。
它是从园林的一侧重复翻转到另一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3. 形式简洁: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以简约而著称。
它的美学理念是在奢华和浪费之外的优美。
4. 树木的修剪: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非常注重树木的修剪,使其成为了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种修剪技术还涉及到建筑和景观中的其他元素。
三、法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1. 安多花园:安多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其特点是对称、平衡和简约。
并且马克西米利安.德.伊波利特采用严格的几何形式和修剪技术来强调花园内的几何形式。
2. 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它以壮观的喷泉、对称的花草和修剪的树木为特点。
其设计至今仍被广泛地模仿和借鉴。
3. 圣克鲁法花园:圣克鲁法花园是18世纪最重要的花园之一,其设计特点是对称和平衡性。
它是通过绘制对称图案、建造对称建筑和种植对称花卉来达到对称效果。
四、法国古典园林的现代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现代化和创新化。
一些新的设计理念被引入,如自然主义和现代极简主义。
总之,法国古典园林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设计理念和特点对当代的园林设计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形成于16世纪中叶,并在17世纪下半叶达到了造园水平的巅峰。
在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园林作品,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着欧洲造园艺术的发展。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产生与法国王室权力的强大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花园艺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此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发展还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和17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开阔,河流众多,森林成片,这些自然条件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章法国古典园林(1)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是指受法国16至18世纪的宫廷文化影响,以法国风格为主导创建的花园。
其中,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国风格。
一、什么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源于17世纪,在法国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规划方式。
它的建筑风格以对称性为主要特征,注重形式之美和空间之美的统一。
第章法国古典花园主要被设计用于大型皇家、贵族庄园的建设,是当时欧洲最富盛名的园林之一。
二、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有哪些?1.对称性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以对称性为主要特点,整个花园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
对称性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统一。
2.人工构造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追求完美和规则,因此人工构造是其重要特点。
景观中包括了大量的立体造型和建筑物,如等距的树林、对称的喷泉、均匀划分的草地等。
3.印象主义景观尽管第章法国古典园林强调对称和规则,但其整体风格仍融合了印象主义的元素。
设计师们常常利用花园中的颜色、绿色植物、水景等元素,创造出一种充满自然气息的景观。
4.形式化的景观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中,规划和构造过程非常严格,主要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规则性。
这种形式化的景观格外适合大型宫廷和贵族庄园的修建,体现出其华丽、宏伟的特点。
三、哪些第章法国古典花园值得一提?1.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被誉为“园林的楼级大师”。
花园以对称和规则著称,景观中有许多富有大气势的水景、喷泉、花坛等。
2.维千斯宫花园维千斯宫花园,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代表,与凡尔赛宫花园齐名。
花园设计规矩严谨,构造精美独具。
其最大的特色是双森园,即由两排约500棵的树组成,两排树叶轻轻碰撞的声音,透着古典与宁静的情致。
四、为什么要了解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了解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欧洲园林文化的发展历程,更也可在我们自身的建筑设计、庭院规划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风格布局17世纪后半叶,传统的西方几何式园林风格在法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这种风格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
“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是怎样被用来进行园林布局的?它的开创者又是谁?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是法国的造园家勒诺特开创的,勒诺特由于完成了沃勒维孔特城堡(也叫子爵城堡)花园的设计和建造,从而一举成名,该花园的建成也奠定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基本特征。
勒诺特后来成为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造园家,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可称得上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巅峰之作。
法国园林在高卢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中世纪附属于修道院或寨堡的园林已经具有绿廊和修剪整齐的树木等。
在整个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园林主要受同时期的意大利园林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逐渐发展出一套成熟的传统几何式造园体系,这是一种台地式花园,多建于丘陵地带,有立体的堆积感,需要从高空视点俯瞰。
至17世纪,它发展为巴洛克风格庭园,更加重视奇特、具曲线的人工修剪的树木。
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不再使用台地式花园的布局方式,而是在平地上利用宽阔的园路形成贯通的透视线,并利用水渠等物形成恢弘的景观。
这种园林景观的平面几何图案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形,而且是进行总体布局的重要手段。
凡尔赛宫园林位于巴黎西南郊外,原为国王狩猎的行宫。
路易十四决定在凡尔赛建设自己的王宫,并由勒诺特负责大花园的设计,其由东向西分为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三个部分,其中以大林园面积最大。
主轴线从宫殿开始穿过花园,在小林园处穿过王家大道,大道两端各有一座喷水池,池中分别雕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组合雕像。
大林园中部有十字形的运河,一方面延续了园林的主轴线,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与其垂直的一条辅助轴线。
辅助轴线的南端为动物园,北端筑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
在轴线的重要节点处向外放射出笔直而互相交叉的林荫路,林荫路两侧种有两排到三排修剪过的树木,它们常正对雕像或喷泉,因而形成了明显的节奏感。
中外园林史概论——外国古典园林史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本章重点:•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特点,造园要素•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特点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一、自然与历史背景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河流平原和森林构成了法国国土◆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河流、平原和森林构成了法国国土的自然景色。
◆15世纪末形成了以国王权力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国家。
◆法国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思潮。
因它在文艺理法国国的种潮。
因在文论和创作实践上以、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
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指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17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建筑。
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2.风格特征◆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
◆在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强调轴线对称,注意比例,讲求主从关系,突出中心与规则的几何形体。
◆运用三段式构图手法,追求外形端庄与雄伟完整统一和稳定感。
而内部空间与装饰上常有巴洛克特征。
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3.代表实例巴黎伤兵院新教堂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三、法国勒·诺特式园林1.园林的要素园林的要素A.轴线(axe)凡尔赛中的轴线勒诺特式园林的灵魂,所有造园要素都根据轴线来布置,反映了“古典主义”,反映了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君权的政治理想。
4.法国勒·诺特式园林B.林荫路(allée)和林荫大道(avenue)一般道路两侧列植两三排修剪过的树木,形成园中各景点之间便捷的联系,具有深远的透视效果也是视觉轴线的透视效果,也是视觉轴线.C.丛林或丛林园(bosquet)丛林园是风格多样、主题各异的,是私密和内向的空间,是休息娱乐的场所。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国土总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平面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
由于它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
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多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由于受法国文化、经济、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诺特尔,代表作品有孚-勒-维宫和凡尔赛园林。
但就法国整个古典园林而言,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大约在公元500年,法国就已经有对供游乐的园子的简单描述。
当时在王公贵族们的园子中,以实用为主,如栽种果树、蔬菜等植物,这样的形式可以看成是园林的萌芽时期。
这与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初的园林形式囿--所以域养禽兽也是有所区别的。
不过,从它的使用者来说,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一点上又是相同的。
此后,虽然在它的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的品种,并开始了观赏树木的修剪,但总体来说,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经营处于低级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
12世纪以后,法国领土扩大,王权增强,巴黎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为豪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并出现了利用机械装置设计的类似喷泉的水戏内容和动物园等形式,而且在国王查理五世(1368-1380)的圣保罗的花园里根据记载有利用植物做成的迷宫。
不管它当时代表的历史意义如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造园技艺有所提高,造园内容更加丰富。
1373年.英国向法国发动了战争。
战争初期,法国受挫,加上疾病,致使法国人口减少,经济受挫,造园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