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主义文论的一般特征 1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3
启蒙运动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主张理性、科学、人权和对抗专制。
在文学上,启蒙运动体现了一系列独特的特征:1.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文学倡导理性和科学,主张通过理性思考来认识世界。
这一特征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解决问题的方式。
2.启蒙主义小说:启蒙运动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启蒙主义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慕罗斯的忏悔》。
这些小说强调理性、个体的权利和对抗不公正的社会结构。
3.对教育的关注:启蒙运动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对教育制度的批评和对公共教育的倡导。
4.讽刺和批判: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经常通过讽刺和批判来揭示社会不公、专制和愚昧。
许多作家通过描绘荒谬的社会结构和角色,以嘲笑并提醒读者思考。
5.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文学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注重个体的权利、人类尊严以及自由平等的理念。
6.启蒙期刊和杂志:启蒙运动时期涌现了许多期刊和杂志,成为启蒙思想传播的平台。
这些期刊通过文学作品、评论和论文传递启蒙理念,推动社会进步。
7.对人权的强调: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反对专制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在一些政治讽刺作品和社会小说中得到了体现。
8.社会改革的呼声:启蒙运动文学呼吁社会变革,提出建设更加公正、平等、理性的社会。
这一特征在一些启蒙运动作家的政治论著和小说中得以体现。
总体而言,启蒙运动的文学特征反映了对理性、教育、人权和社会改革的强烈关注,为后来的现代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启蒙主义文论1、启蒙运动,即指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即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由于它打破传统观念,启迪人们的思想、传播新的概念,所以称为“启蒙”。
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君主制度、贵族特权,揭露教会的黑暗腐朽、偏见与狂热,批判唯心主义,反对门第、等级观念,提出永恒的理性原则和正义、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在实质上是一个按照资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的运动2、《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文献。
3、启蒙运动的思想特点:(1)突出理性,“理性”是指启蒙运动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
“启蒙”是从封建的、宗教的意识中解脱出来。
①文艺复兴的理性主义主要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依赖的是古典思想家的引导;启蒙运动不是文艺复兴的简单重复,是它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提出了反封建、返教会的口号。
内容有实质性变化。
②启蒙主义的理性主义以学尚科学为核心。
(2)两个重要理论:①自然神论:上帝是一位神秘的钟表师,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但上帝创造一个完美的宇宙和自然之后便让自然和人类按照自然和规律运行,不再干涉自然和人类事物。
②主权在民说。
狭义:国家主权在于人民;广义:包含自然权利学说,自然说,契约论,以及权利制衡等重要内容。
4、启蒙主义基本特征:①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
②以描写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描写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狄德罗1、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百科全书》的出版为核心,形成了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高潮,以狄德罗为首的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资产阶级的革新主张,在历史上统称为“百科全书派”。
2、文论思想:(1)“自然原则”与“真实原则”①狄德罗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戏剧理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真实与否是衡量艺术美的首要标准。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的文字运动,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思潮。
它追求自由思想,理解自由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重新评价宗教和传统,以鼓励个人努力不懈地实现自身伦理价值。
启蒙主义文学在关注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同时,也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欺凌。
它着重以客观分析、理性诠释和社会现象为导向,关注从几何学和天文学到历史学、自然学和宗教学的科学知识,鼓励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生活。
启蒙主义的文学代表作有培根的“新科学”、伏尔泰的“新教义”、蒙田的“新哲学”,也有梭罗的“新热情”、伏尔泰的“新友谊”。
这些思想作品赋予文学和审美艺术一种自由的气氛,鼓励人们在追求自由、平等、友谊的方向上大胆地前进。
同时,它也为抗议暴政、反抗无理和欺凌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理性支撑。
总之,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旨在探讨改变世界的理性和正义方法,让人们根据完全自然与自由追求极致。
它从而影响着18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也成为后来民主变革斗争的强大动力。
启蒙主义的文学特点与人文主义文学关系摘要: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2.启蒙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2.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三、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1.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联系2.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区别正文: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启蒙主义文学是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它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强调个人主义和理性思考,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
启蒙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理性:启蒙主义文学主张用理性思考问题,反对盲目跟从传统和权威。
2.注重个人主义:启蒙主义文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利益。
3.崇尚自然:启蒙主义文学认为自然是美的,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真实的生活。
4.反对封建专制:启蒙主义文学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呼吁社会改革和民主自由。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重视人的尊严: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2.追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文学主张自由、平等和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3.注重现实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强调现实主义,主张真实地描绘人物和生活。
4.崇尚自然:人文主义文学认为自然是美的,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真实的生活。
三、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1.都强调理性:启蒙主义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都强调理性思考,反对盲目跟从传统和权威。
2.都追求自由:启蒙主义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都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
然而,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之间也存在区别:1.时期不同:启蒙主义文学出现在18 世纪,而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2.背景不同:启蒙主义文学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兴起的,而人文主义文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智识运动的一部分,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跨越贫穷阶层,因此,启蒙文学鼓励人们接受教育和追求知识。
2. 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时期,人们逐渐实现了从主权神权的观念下离开,逐渐拥抱理性,认为透过理性的探求,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3. 爱国主义: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倡导人类普遍的互相了解和尊重,而在国家的层面上,则坚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建立在强大和知识渊博的文化基础之上,同时对国家的爱和忠诚也是重要的。
4. 科学与自然的重视:启蒙文学鼓励人们尊重科学,强调通过科学和理性探究自然现象,进而发现新的知识。
他们鼓励人们探究自然,获得更多的知识。
5. 大众受众:启蒙文学的目标受众是大众,追求伟大思想普及大众的宗旨,应地址普通人的需求,让普通人学会阅读和思考,以促成整个社会的进步。
以上是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这种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催生了欧洲现代化社会的萌芽,广泛影响了欧洲文化历程,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柏拉图的“模仿说”:(一)简介: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二)柏拉图文艺思想:1.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 d e 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 d e 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需要注意的是:理式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超越于具体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实在”。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艺术作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2.文艺的社会功用论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理想国》应该由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哲学家——武士——百工(普通劳动者)把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部分,即理智、意志和情欲,与前面所说三种人一一对应。
b.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第二,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三,悲剧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同时,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
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柏拉图攻击诗,并非由于他不懂诗或是不爱诗,他对诗的深刻影响是有亲身体会的。
——朱光潜他不是不要诗,而是不要那种摹仿的诗,而对于那种所谓来自神的灵感、培养人的理性的诗,他是非常重视的。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的人。
西方文论教案第一章总论☐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 1、学科性质☐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
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4、研究方法☐(1)、以人为本。
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
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
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
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
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美学等无不如此,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不同而已。
2、作家中心(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浪漫主义文论、唯美主义文论、直觉主义文论、象征主义文论等把作家作为研究的中心,视文学为心灵的产物。
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启蒙主义文学最鲜明地、毫不掩饰地、尖锐地、彻底地批判封建政治势力和教会。
启蒙主义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纲领,即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
启蒙主义文学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最鲜明地、毫不掩饰地、尖锐地、彻底地批判封建政治势力和教会。
我们讲新古典主义的时候说,它虽然对封建势力和宗教教会的腐朽和黑暗有所揭露、批判和嘲讽,但是它有个前提是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
那些激进的启蒙主义者不仅尖锐地揭露封建王朝和教会的腐朽、黑暗,而且明确地提出推翻封建王朝的历史性号召。
启蒙主义文学强调理性,但是这个理性和新古典主义所讲的理性是不同的,新古典主义时代提倡的理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而启蒙主义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纲领,即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
它严正地要求把所有世间存在的事物都提到资产阶级理性的审判台上,来判别它们是否有存在的理由,对于和资产阶级理性相对应的情感,不是束缚而是解放,即解放个人的情感。
它尊重个人自由、个人尊严。
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文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
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启蒙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启蒙文学特点有以下三个:
1、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
2、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描写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3、摒弃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寻求新的文学形式,创作体裁多样化。
启蒙文学是指盛行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启蒙文学”并不是如浪漫主义文学或自然主义文学一样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上的延伸和体现。
启蒙文学并没有独立的纲领,在文学史上对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
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反对封建道德和传统观念: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对传统封建道德和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
- 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启蒙主义文学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 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文体: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潮之一。
启蒙文学的艺术特征
开启蒙文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现力强:蒙文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极强,其语言简洁而又富有感染力。
蒙文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情节、人物、环境等,都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民族特色:蒙文文学作品中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反映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情感强烈:蒙文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极为强烈,作者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植入作品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节奏明快:蒙文文学作品的节奏明快,语言简洁,把情节、人物、环境等描写得细致而又生动,使作品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