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之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9.88 KB
- 文档页数:2
启蒙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启蒙主义文学被视为18世纪欧洲文化运动的核心,旨在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来推动社会变革和个人解放。
它在文学领域中出现的标志性特征,对于理解西方文学史和思想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启蒙主义文学的起源与特点启蒙主义文学起源于17世纪晚期的英国,当时的欧洲社会正经历着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
在这一时期,启蒙主义文学代表了人们对于旧有体制的挑战和对于自由和平等的强烈追求。
启蒙主义文学的核心特点在于强调理性、科学和普遍人权。
作为一种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反叛,启蒙主义文学主张人们不应该迷信宗教或崇拜权力,而应该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知识来认识世界。
二、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启蒙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以下是其中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影响:1.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亚当·斯密)该作品由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撰写,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解释为经济利益和合作的结果。
它提出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工商业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告别欧洲》(伏尔泰)这部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卡拉斯塔的旅行和经历,批判了当时欧洲的政治腐败和宗教偏见,呼吁人们追求真理和自由。
伏尔泰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该作品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3. 《异端宗教的精神》(埃曼努埃尔·康德)康德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信仰的束缚,以理性和自由的方式思考问题。
他主张个体应该根据自己的理性自主地行动,而不是盲从传统或权威。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启蒙主义文学的影响与局限启蒙主义文学的影响深远,它为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一种更新的创作范式,并影响了西方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然而,启蒙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启蒙主义文学的普及面有限,尽管启蒙思想传播之广泛,但大多数作家和读者仍然只是受过教育的精英。
其次,启蒙主义文学对于权力和统治制度的批判仍然受到限制,作家们常常需要保持审慎,以避免遭到当时政府或宗教机构的迫害。
启蒙主义的文学特点与人文主义文学关系摘要: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2.启蒙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2.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三、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1.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联系2.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区别正文: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启蒙主义文学是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它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强调个人主义和理性思考,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
启蒙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理性:启蒙主义文学主张用理性思考问题,反对盲目跟从传统和权威。
2.注重个人主义:启蒙主义文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利益。
3.崇尚自然:启蒙主义文学认为自然是美的,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真实的生活。
4.反对封建专制:启蒙主义文学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呼吁社会改革和民主自由。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重视人的尊严: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2.追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文学主张自由、平等和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3.注重现实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强调现实主义,主张真实地描绘人物和生活。
4.崇尚自然:人文主义文学认为自然是美的,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真实的生活。
三、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1.都强调理性:启蒙主义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都强调理性思考,反对盲目跟从传统和权威。
2.都追求自由:启蒙主义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都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
然而,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之间也存在区别:1.时期不同:启蒙主义文学出现在18 世纪,而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2.背景不同:启蒙主义文学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兴起的,而人文主义文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
启蒙主义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介绍外国文学史,必然要提及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是18世纪欧洲
所流行的一种思想运动。
它强调自由、理性、进步、人权等价值观,
认为人类有能力进一步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文学领域,启
蒙主义提出了一些颇为有影响的新观点和新表现手法。
一、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它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重
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并认为人类的兴盛和繁荣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努
力和智力充实。
在文学史上,人文主义通过大量以人为本的作品,为
文学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和美学观。
二、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9世纪末的一种文学思潮,提出了文学应该回归人的内心
体验,追求非凡、超自然的境界,热爱自然、人民和自由。
浪漫主义
的出现,拉开了一幅多姿多彩、充满变化和丰富感情色彩的文学画卷。
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关
注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强调文学要呈现真实的生活和人性,为真正
的改变现实作出贡献。
现实主义在强调真实和生动的同时,也提出了
文学和社会意义的连接。
四、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
它将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
强调环境、遗传及社会上层建筑等因素对人生命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自然主义借助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描述。
总之,启蒙主义为外国文学史上的不同流派、思潮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和参照。
它的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激发着世界各地的文学大师们勇
于挑战传统,开拓创新。
一、启蒙主义文学概述18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打破了它和封建贵族阶级势均力敌的状态。
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主潮是启蒙文学,它是欧洲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背景:英国:已经建立其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扫荡清除封建势力残余。
法国:呼唤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
德国:反对割据,争取民族统一。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掀起的一场更激烈、更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
启蒙学者崇拜的理性同样受笛卡儿唯理主义学说的影响,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有共同之处,但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而“自然”在启蒙学者看来就是“自由”就是没有受封建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就其思想内涵说,它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教条的理性主义,甚至与之根本对立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人文主义文学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以自然神论或者无神论为武器对教会进行猛烈抨击。
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
3、主人公较以前文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把第三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加以歌颂,成功塑造了诸如鲁滨逊,汤姆琼斯,费加罗,浮士德等形象。
4、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5、在文体形式方面,摒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方面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政论等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外国文学史之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1、18世纪的欧洲文学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启蒙文学,18世纪也被称为启蒙的世纪。
2、着名作家有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及德国的莱辛。
3、启蒙文学家所用主要体裁: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戏剧。
第一节概述
一、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运动中的许多作家观点方面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内在的精神脉搏。
他们都鼓励运用理性或理智,让人们以及人类社会“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运动的实质。
2、启蒙主义文学包括法国启蒙主义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二、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笛福是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这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
除此之外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那》等小说及传记。
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充满机智、活力和个人奋斗致富的精神,明显带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表现出了英国当时的时代精神。
2、另一位很受欢迎的小说家是理查逊。
他的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除此之外,另一部书信体小说是《克拉丽莎,或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
3、菲尔丁是18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曾戏仿查理逊的《帕美勒》,写作了《莎美勒·安德鲁斯夫人生平的辩护》,以此来嘲笑帕美勒故事的呆板和荒唐。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4、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鲜明地拥护民主和自由,把文学作品作为启蒙的工具;取材于日常生活,市民阶层出身的人物更多地成为主人公;在小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5、在英国除了现实主义小说外,还涌现出其它不少探索性的小说创作形式,尤其是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格列弗游记》和以斯恩特为代表的“伤感主义”小说。
6、斯恩特是一位牧师,最主要的成绩是写作了幽默却又不拘一格的小说《项狄传》,这部小说在叙述和写作方面的游戏特征,备受歌德及后世的好评。
7、伤感主义:得名自劳伦斯·斯恩特的另一部小说《伤感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情感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作了铺垫。
三、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在文学方面,他最重视的是悲剧,先后创作了《俄狄浦斯王》《凯撒之死》《穆罕默德》《中国孤儿》等,然而更能让后世不断品味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哲理小说,如《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其中《老实人》是伏尔泰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2、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主持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并以此作为毕生的事业。
此外,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所谓“正剧”。
他还写过两部“严肃剧”《私生子》和《一家之主》。
他创作的小说有《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3、正剧:是指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尝试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它冲破了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喜剧之间画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他写过两部“严肃剧”《私生子》和《一家之主》。
4、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卢梭。
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斯》,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体小说《忏悔录》都是传世佳作。
尤其是他的《新爱洛伊斯》肯定了情感在文学中的地位。
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影响很大。
他也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代表。
四、德国民族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德国的启蒙文学,除了也要象法国一样揭露落后顽固的旧制度外,还肩负着建设民族文学的使命。
在这两个方面,莱辛是当仁不让的领袖。
他在文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具体的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建设德国的民族戏剧,充分利用戏剧的教育功能开化德国的民智。
他号召,德国要摆脱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的依赖,主张创作“市民悲剧”。
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艾米丽亚·伽洛提》和《智者纳坦》。
2、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时“狂飙突进”运动,此时,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德国文学终于以民族文学的姿态开始在欧洲获得认可,尤其以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海盗》、《阴谋与爱情》最为着名。
3、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1770年歌德与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相识与相知,以及1770年《哥廷根文艺年鉴》杂志的出版,吸引了一批青年作家,共同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这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他们在领袖赫尔德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4、在“狂飙突进”运动中还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如席勒的剧本《华伦斯坦》、《威廉·退尔》和文论《论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及美学着作《审美教育书简》,歌德的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和《浮士德》的第一部。
5、席勒的主要创作成就是戏剧。
他早期创作的剧本《强盗》的主题是反对暴政、争取自由,他的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6、《阴谋与爱情》:它是德国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席勒的代表作,是一部市民悲剧。
剧作通过斐迪南与路易斯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