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4
打心底里希望购买便宜货——《安全边际》作者塞思卡拉曼最新访谈斯蒂芬·陶博(Stephen Taub);叶茂青(编译)【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年(卷),期】2008(000)008【摘要】谁也不会认为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是一名赚快钱、想法多变的投资者,他在1982年用从四个家庭中所筹集的2,700万美元成立了位于波士顿的Baupost Group公司,并效仿价值投资模范沃伦·巴菲特以及已故的本杰明-格雷厄姆。
他购买低估的股票和破产或者出现财务危机企业的证券,且通常不会使用杠杆和做空。
尽管去年他从信贷保护中大赚了一笔,并取得了自己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回报率(年增长率达52%),卡拉曼将此归功于自己“非常强大的团队”,并强调他甚至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尽管他只接受具有法律专业资格的投资者并根据业绩表现收取20%的费用)。
然而,他近20%的年化收益率打败了那些管理着更大规模资金且承受着更多风险的同行。
如今51岁的有着学者气质的卡拉曼管理着120亿美元资金,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并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他的成功在许多方面都受益于华尔街上的两位前辈——麦克斯·海因(Max Heine)和迈克尔·普莱斯(Michael Price)。
【总页数】2页(P24-25)【作者】斯蒂芬·陶博(Stephen Taub);叶茂青(编译)【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相关文献】1.择善固执的塞思·卡拉曼 [J], 张志雄2.择善固执的塞思·卡拉曼 [J], 张志雄3.信任:神奇的催化剂(巴西)里卡多·塞姆勒《塞氏企业传奇》 [J],4.信任:神奇的催化剂(巴西)里卡多·塞姆勒《塞氏企业传奇》 [J],5.193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拉曼效应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全边际》读书笔记《安全边际》1000字读书笔记根据我近20年大量阅读投资书籍的经验,让读者感到投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的书和人,凤毛麟角。
塞思·卡拉曼虽然没有超越巴菲特,却牢记了他最重要的法则——“不要亏钱”,在25年中有24年成功地做到这个法则。
塞思·卡拉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坦承从不为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他首先关注的是风险,只有那时他才会判断,是否所承受的`每一种特殊的风险会带来回报。
具体到今天的中国人,面对高通胀,如果你为了战胜通胀而急于出手买房或买股票,这就是为投资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
若具体到各种基金与理财产品,在你的印象中,又有几家不是暗示自己可能达到某某回报目标的 ?而结果又有几家能持续地在业绩不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获得如卡拉曼那般优异的回报的?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投资不简单》的读书笔记,而《安全边际》还是告诉大家,投资真的不简单。
(段永平说:投资其实很简单。
张志雄说:投资不简单。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论断,实际上却一脉相承,合起来表述应该是:投资其实很简单,但能做到简单投资却不容易。
投资不简单,甚至是个危险的行业。
其他所有行业的有效性均逊于资本市场,投资其实是最难的。
投资的难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估值是重要一环。
常常有人说:买股票心里没底。
这个“没底”说的就是不知道值多少钱。
投资是否赚钱在买入时就已经决定了,而不是卖出的时候,讲的就是估值。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成功的投资人远远少于成功的企业家。
)价值投资被人概括成“买入(好公司)持有”,多么简单啊。
要找好公司还不容易嘛,任何一家商业媒体上都会介绍一些好公司,它们往往是行业的龙头或老二、老三,认同度极高。
持有,更是简单,那就是安心睡大觉不卖啦。
问题是,买入后股价暴跌怎么办?尤其是买入的股票价格被过分高估,一路下跌个50%乃至70%怎么办?这些,“价值投资者”照样有办法,他们高喊考验自己信念的时候到了,现在如果谁动摇了,把股票卖了,就是“甫志高”(叛徒)或是“伪价值投资者”。
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最这几天刚看完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自己感觉一气呵成非常流畅,过去对塞思•卡拉曼并不熟悉,国内对国外投资大家的介绍对象主要是巴菲特、芒格、林奇、索洛斯、罗杰斯等,塞思•卡拉曼这人其实不简单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上周四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举行了一场价值投资会议,以纪念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修订版的出版,波士顿Baupost Group的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是本书的编辑,他也是美国赫赫有名的价值投资者之一,能成为《证券分析》修订版的编辑证明塞思•卡拉曼在价值投资界的杰出地位、而且在25年的长期投资实践中获得了20%复利的杰出收益,由这位“知”与“行”都杰出的价值投资者来演绎价值投资确实不同凡响。
在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那里跌倒:这部分内容让我联想到另一部经典名著《客户的游艇在那里?》,“华尔街的本质”或“机构之间的博弈”都趋向于将普通投资者推到输家的位置,真如本书主编张志雄所言“投资真的不简单”。
第二部分、价值投资哲学:这是本书最经典的部分,塞思•卡拉曼对价值投资及其核心内涵“安全边际”的演绎即简单朴实又深刻实用,下面我将重点记录下一些主要观点及我的思考,我希望自己能进入一种与塞思•卡拉曼面对面的交流情景。
第三部分、价值投资过程:这是第二部分价值投资哲学在实践中的实证分析,每个价值投资者都应该在价值投资哲学体系下演绎属于自己的实证。
我先记录下塞思•卡拉曼对价值投资的演绎过程: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一门以大幅低于当前潜在价值的价格购买证劵、并持有至价格更多的反映这些价值时的学科,便宜是这一投资过程的关键。
其实对价值投资的最初定义来源于格雷厄姆、这也是奠定格雷厄姆成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根本原因,价值投资哲学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的,这虽然是个简单的定义但也是一个模糊的定义,比如何为“大幅低于”?何为“更多的反映”?又何为“便宜”呢?价值投资其实只是一个原则性的定性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适当的或公认的标准来区分概念中的这些模糊性、价值投资演变为价值陷阱或价值骗子也就难以避免。
《安全边际》第八章企业评估艺术2013-09-08价值投资第八章企业评估艺术许多投资者总希望给自己的投资给出一个精确的评估,一再让自己在不精确的世界中寻找精确,然而,我们无法对企业给出精确的评估。
财务报表中公布的账面价值、收益和现金流等仅仅是使用了一系列相对严格的标准和规则的会计师们给出的最好的猜测,而那些标准和规则的设计初衷更多地倾向于让财务报告做到统一,而不是让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
预测出来的结果也是不精确的。
你对自己房子的估价无法精确到几千美元。
为何对复杂的大企业进行评估那么难呢?企业价值不光难以被精确地衡量,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以及市场因素的波动而改变。
因此,尽管投资者无法在某个时刻明确判断企业的价值,他们还是必须得时刻重估自己对企业价值的预测,以体现所有那些可能会给自己的评估带来影响的已知因素。
任何想精确评估企业价值的尝试都将带来不准确的评估。
问题是人们很容易将作出精确预测的能力与作出正确预测的能力混为一谈。
只要有一台简单的计算器,任何人都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净现值(NPV)和内部报酬率(IRR)。
对将未来现金流的预测通过贴现的方法折算成当前的现金流。
使用未来现金流预期和支付价格的内部报酬率法就是计算投资报酬率,并精确到你所希望的小数点后几位。
似乎可以给出精确价值评估的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能让投资者对确定性产生一种错误的感觉,因为只有当他们对现金流的预期是正确的时候,他们以现金流预期为基础的评估才是正确的。
计算机化电子数据表的出现让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并让人产生了能够进行全面且细致分析的错觉。
投资者通常只认为最终的评估结果很重要,而对进行评估时作出的假设没有给予多大的关注。
“垃圾进,垃圾出”是对这一评估过程的形象描述。
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在对一系列给定的现金流计算回报时,能分别从绝对值和百分比的角度作出很好的总结。
当现金流像合同一样被确定了下来,如债券中的现金流,以及当债务到期时所有的款项都已经得到了支付时,那么内部报酬率法可以给投资者提供精确的报酬率,而净现值法可以在给定贴现率的情况下给出某项投资的价值。
安全边际导言读后感《安全边际导言读后感》读《安全边际》的导言部分,我感觉像是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认知之旅。
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首先被作者探讨安全边际这个概念的方式所吸引。
安全边际,这是个在金融投资领域常常被提及的词汇,但作者开篇引入时并没有直接生硬地给出定义,而是用一种很隐晦且引人入胜的方式让我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涉足股票投资的经历,那时候总是盲目跟风买卖,完全没有去想过所投资的公司是否存在所谓的安全边际,也就是那种能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保障。
比如,曾经我看到一个股票价格节节攀升,于是就在高位买入了一部分,当时只想着还会涨,根本没有考虑如果市场突然转向自己的损失会有多大,结果自然是在股价大幅下跌的时候被套牢了。
看到导言中的一些描述时我才恍然大悟,我那时候的投资就是完全缺乏对安全边际的认知。
特别触动我的是导言里提到的投资者不应该仅仅关注眼前的盈利情况,而更要考虑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安全边际更多是基于对实质价值的深入了解。
在市场情绪高涨时,很多股票价格会虚高,远离它真正的内在价值。
而我自己恰恰曾经就迷失在这种虚高的狂热中。
后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安全边际应该是像一道坚固的防线,当经济形势恶化、市场情绪低迷或者公司出现意外状况时,靠着这个边际,可以让投资者的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或者甚至依然能够获利。
对了还想说,作者在导言里提及的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安全边际这个概念也让我印象深刻。
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指标去衡量一家公司的安全边际,而是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竞争环境等诸多复杂因素。
这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评估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一样。
举个例子,假如要开一家小店,不能仅仅看到现在这个地段可能人流量大一点(类比股票价格看起来偏高一点),就决定投资开店(买入股票)。
我们还要去调查周边店铺的经营情况(就像公司的同行竞争情况),预测未来这里的商业发展趋势(类似于公司的行业前景),如果仅仅考虑单一的元素,就像是在没有考虑安全边际的情况下进行投资。
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安全边际》有感唐朝/文本文发表于3月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股神巴菲特年复一年的告诉全世界投资者:「投资没那么复杂。
你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就可以了,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价值,一门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动」。
著名价值投资人赛思.卡拉曼在其经典著作《安全边际》当中也谈到:「投资没有什么神秘的。
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的内在价值,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扣买进。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如何才能知道一家企业的价值呢?塞斯.卡拉曼说:「虽然存在许多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但我发现只有三种方法是有用的。
一是对连续经营价值的分析,也就是现金流折现法。
通过计算一家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全部现金流折现值来计算企业价值。
第二种是分析一家企业的清算价值。
第三种是股市价值法,通过预测一家企业或其子公司分拆后,会在股市上以怎样的价格进行交易,来评估企业价值。
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不及前两种方法,它只会偶尔成为有用的价值准绳。
」抛开赛思.卡拉曼认为不太可靠的第三种方法,剩余的两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化出了价值投资的两大流派:一种更传统,更注重企业清算价值。
他们寻找那些售价在重置成本以下的机会;另一种更注重现金流,他们寻找售价低于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值的机会。
早期的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信徒,更偏重于企业的清算价值。
后期的巴菲特,受菲利普.费雪(代表作《怎样选择成长股》)和查理.芒格的影响,逐渐转向了现金流折现法,完成了他自己所称的从猿到人的进化。
自由现金流如何测算?运用现金流折现法,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自由现金流、折现。
自由现金流,是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里,减去为了维持生意运转必须进行的资本投入,余下的那部分现金。
折现的概念不难。
如果确认年收益10%,那么一年后的110万和今天的100万等价。
换句话说,一年后的110万,按照10%的折现率折算,其现值为100万。
理论上,可以将企业未来每年的自由现金流,按照某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补偿)逐笔折现。
塞思卡拉曼《安全边际》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一、投资者和失败的投资者1、投资与投机:①对投资者来说,股票代表的是相应企业的部分所有权,而债券则是给这些企业的贷款。
②当投资者评估是错误的。
②人们从来不清楚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些未来事件被投资者预期到了,并且已经反应在今天的价格之中,所以,投资者必须在证券价格之外看到企业的价值,并且总是把对两者的比较作为投资过程的一部分。
4、失败投资者和他们昂贵的情绪:①极度的贪婪有时会导致市场参与者提出新时代思维来证明买入或者持有估值过高的证券是合理的,人们给出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次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
当现实被扭曲时,投资者的行为就失控到极点。
②当债收益率低的不可接受时,部分无知投资在“能想象的最坏的时机”将钱砸向股市。
这些投资者未能明白债险过高的证券。
(华尔街对承销业务的喜欢甚于二级市场交易业务,因为整个华尔街中承销中获得的总费用为融资总额的2%-8%,经纪人可以获得佣金占总费用的15%-30%)4、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人的动机也让人怀疑,买家必须全面调查这一动机。
长期前景明朗而短期内缺乏资金且别无选择的企业,才会发行新证券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IPO就是将希望和梦想用高估值转换成资本的地方。
5、投资者:在面对精明能干的证券发行人和贪婪的承销商时(发行人和承销商不仅拥有信息优势,还掌握对时间、定价以及股票或债券分配的控制权时),如何才可能获得成9、华尔街有强烈的看涨倾向,华尔街所做的研究大部分给出买入建议,而不是卖出建议:一份乐观的研究报告较之一份悲观的报告能带来更多的经纪业务。
(任何持有现金的人都可能买入一只股票或债券,而只有那些已经拥有了股票或债券的人才有可能选择卖出)10、华尔街的分析师不太可能给出卖出建议。
分析师可能会因为写了一份卖出报告而得罪上市公司,丢了工作等等。
11、政府监管者也对市场持有看涨倾向。
限制许多机构做空股票或债券。
12、1987年股票大崩盘后,推出“熔断机制”,限制一天内功。
卡拉曼之《安全边沿》卡拉曼之《安全边沿》卡拉曼在《安全边沿》中再三重申的一个看法就是,将来是不行展望的,因为没有人知道经济将是萎缩仍是增添,通胀率、利率以及股价将是上升仍是下跌。
所以那些试图防止损失的投资者一定让自己在各样状况下存活下来,直至实现繁华。
投资者一定意识到这个世界将会发买卖想不到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特别强烈,所以投资者一定为黑天鹅的到来做好准备。
投资者都可能犯错,好像河水漫过堤岸。
投资者假如要为自己的投资设定详细的回报率目标,那将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设定目标其实不会对实现目标供给任何帮助。
更况且投资者没法经过更努力的思虑或工作更长的时间来实现更高的回报。
投资者所能做的全部,就是遵照一种一直遇到纪律拘束的严格方法,跟着时间的推移,终将获取回报。
投资者设定详细回报率目标只会使眼光更多关注到上升的潜力上,从而忽视了风险。
相反,他们应当做的事情是对风险设定目标,而不是回报率。
价值投资一定对潜伏价值进行守旧的剖析,并且只有在价钱较潜伏价值足够低时才购置的这种必不行少的纪律和耐心联合在一同。
价值投资者在找寻廉价货时需严格恪守纪律,这让价值投资法看起来特别像是一种风险躲避法。
价值投资者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这种所需的纪律。
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常常意味着独出心裁、挑战传统智慧,并反对时下贱行的投资风,所以它是一项特别孤单的任务。
当投资者没有迫于压力过早投资时,所获得的成绩是最理想的。
在惊慌性的市场中,被低估的证券常常会好多,并且低估程度也愈来愈大,但是投资者一定认真从这些廉价货中找到最吸引人的投资机遇。
而在牛市中,低估证券会更加稀罕,价值投资者则一定严守纪律,以保证价值评估过程的完好性,并限制所支付的价钱。
实质上所谓“安全边沿”就是以守旧的态度评估公司内在价值,并将其与市场价钱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这一差距的大小。
安全边沿的重要性在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那边获取了极高的重视,并视为价值投资的“基石”。
卡拉曼认为,确认公司内在价值是很困难的,并且不会千篇一律。
——一读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阅读指南》一书的主要作者,一位对价值投资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师级投资家。
他的《安全边际》一书出版于1991年,此后就没有再版,据说有人在eBay上偶尔看到它,标价超过了1000美元,可见其十分珍贵,难得。
目前我读到的是由张志雄先生主编、叶茂青先生翻译的译本,它只以内部报告的形式让《Value》的读者独家分享。
国内目前尚未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副标题——“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可以说为本书做了一个很明确的注脚,揭示了本书的主题思想。
这本书字数不多,译成中文也就是13万字,但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却相当重要,它与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相得益彰,是《聪明的投资者》的补充和延伸。
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价值投资的方略。
为什么卡拉曼会写这么一本书呢?这是因为卡拉曼亲眼目睹了许多投资者尽管其投资方法种类繁杂,但这些方法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为他们长期成功提供帮助,更多的情况下只有可观的损失。
更要命的是,许多方法缺乏前后一致性,更像是投机的变种,或者更彻底地说就是赌博。
许多人常常被快速而容易的收益所诱惑,但是最终却都成为华尔街时尚的牺牲品。
因此卡拉曼写作本书目的就是:1、指出了投资者所面对的种种陷阱,通过指出这些错误之处,使得投资者能够避免采取这些失败的投资策略。
2、介绍了价值投资哲学,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交易的价格在其内在价值的适度折价时买入,才能够让投资者在承担有限下降风险的同时,提供丰厚的回报。
3、展示了价值投资理念,说明其背后蕴含的逻辑性,揭示了为什么只有价值投资能成功,而其他的方法却都失败了的原因。
但是,卡拉曼认为,他的真实的意图还在于,他被许多不理性的,不自律的投资人所遭受的灾难性的后果所深深地刺痛。
最好的价值投资书:塞斯.卡拉曼的《安全边际》原创 W安全边际 W安全边际 2019-04-12《安全边际》一书的作者塞思·卡拉曼是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人物,他的这本书已成为重要的投资经典著作。
1982年,卡拉曼从4个家庭那里筹集到2700万美元,成立了投资公司Baupost Group。
他仿效沃伦·巴菲特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专注于购买低估的股票或者出现财务危机企业的证券,并且从不使用杠杆或者做空。
Baupost Group实际上是一支对冲基金,卡拉曼入行时是1982 年,他的基金从建立起到2009年底的27年间年均收益率为19%,而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仅为10.7%。
卡拉曼说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1是阐明了诸多投资者面临的陷阱,进而避免投资中的错误。
2是推荐投资者遵循一个特定的价值投资哲学。
价值投资是以可观的折扣买入内在价值低估的证券交易策略,以最小的风险获得较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这本书解释了为什么当别的方法都失败的时候它却成功了。
”卡拉曼劝告人们从事价值投资,这是一种在所有投资环境下都是安全和成功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是知易行难!卡拉曼也表示:“单凭一本书是不可能将任何人转变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的投资视角。
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而价值投资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成功。
”确实,价值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价值投资的道理简单的用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但是做到知行合一却非常难!价值投资很辛苦,也很孤独,很少有人愿意坚持下去。
即使是一些表面看起来是“价值投资者”的人,但是还是会经常性的失去理性、缺少耐心,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不多,也永远都不会多。
巴菲特说:“价值投资不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让人逐渐学习和采纳的理念,要么立即领会和付诸实施,要么永远无法真正学会。
安全边际之道作者:徐凤俊整理:价值投资金镝如果非要给一项优质的长期投资找一个支点的话,企业品质无疑是最适合的答案,很难想像一个平庸的企业会给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那么给这个支点提供成倍放大力量的杠杆一定是价格。
塞斯·卡拉曼曾经说过:没有一种证券或者一家企业天生就具备了成为诱人投资的因素,投资机会与价格有关。
除了极少数伟大公司外,优秀企业所取得的回报与投资这家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所获得的回报可能没有联系。
投资者的回报由支付的价格决定,而不仅仅由公司的业绩决定。
也就是就长期投资来说,要想获得满意的复利回报,价格是除了企业品质外影响长期投资结果的最大变量,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战胜企业的原始股东极端困难,哪怕战胜企业的长期ROE水平也非易事,芒格也有过相关表述,这些都依赖于价格,有很多价值投资者对优秀企业股权垂涎三尺,但因为价格的原因,迟迟下不了手。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优秀企业的股权很难有便宜的时候,但企业经营起伏不定,市场风云变幻,每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以下几个途径,提供给价值投资者以非常诱人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股权的投资机会,等待有远见的投资者拾取。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机会总会出现,而且往往到了那个时候,竞争者会大幅的减少,财富就躺在那儿,市场反而视而不见,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可以悠闲的从容买入。
一、黑天鹅事件当行业出现黑天鹅事件,行业领头羊公司的股价出现雪崩式下跌时将是极好的介入时机,特别是消费或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尤其明显。
这类行业虽然受黑天鹅事件冲击严重,但在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此时全行业受到打击,正是龙头企业整合行业,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绝佳时机。
零八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伊利股份股价曾跌到六元多,市值仅有50亿元,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不可能整体消亡,此次事件反而给予长期投资者一个极好的介入时机。
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对待单个企业的黑天鹅事件要特别慎重,它和行业不同,单个企业受黑天鹅事件打击而一蹶不振的案例多如牛毛,这极端依赖投资者的商业洞查力,首先要确定黑天鹅事件影响是暂时的,并没有动摇企业的根本,即商业竞争力。
赛思·卡拉曼和他的“安全边际”赛思·卡拉曼和他的“安全边际”赛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是美国对冲基金Baupost Group 的老板,30年间,他把这个最初的家族基金规模从2700万美元变成了250亿美元。
Baupost自从1982年成立以来,只有两个年度(1998年和2008年)亏损,而且该基金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可以跻身为历史上最成功对冲基金榜单的前五名。
但你或许并不认识他。
赛思?卡拉曼的为人低调异常,说话也是轻声轻语,很少在行业聚会上发言,他甚至还把公司总部都设在了远离华尔街的波士顿。
不过,既然能做到19%的年化收益率,怎么看卡拉曼都是业内的顶尖高手。
卡拉曼出生于巴尔的摩的一个犹太家庭,按我们的话说,他算书香门第,父亲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母亲则是一位教英语的中学老师。
也许是这个原因,卡拉曼的教育背景相当优秀——本科读的是康奈尔大学,商学院读的是大名鼎鼎的哈佛。
可是,卡拉曼说他在哈佛学到的东西远不如在一家名为Mutual Shares的价值投资型公共基金工作时学到的多,这家公司有两个投资界的知名人物:麦克斯?海恩(Max Heine)和迈克尔?普莱斯(Michael Price),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查这两位的简历,这里就不冗述了。
大学时代,卡拉曼在Mutual Shares基金做过实习生,哈佛毕业后就加入了该基金。
最重要的是,那里让卡拉曼成为价值投资的信徒,而且找到了自己的资金管理哲学。
他对价值投资宗师格雷厄姆和多德十分尊崇,还编过《证券分析》第六版的阅读指南,当然卡拉曼也认为价值投资才是投资的正途。
所以,卡拉曼总是在股市中寻找便宜的股票。
但是在每次投资中,他都希望支付的价格与其认可的价值之间的差距足够大,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让投资者有足够的空间来应对突发事件或错误。
后来,一位他此前在哈佛的教授雇用他为自己和其他三个家庭运营2700万美元的家族基金(Baupost就是这些家族姓氏的缩写),这是卡拉曼创业的开始,那一年是1982年。
卡拉曼之《安全边际》卡拉曼之《安全边际》卡拉曼在《安全边际》中一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因为没有人知道经济将是萎缩还是增长,通胀率、利率以及股价将是上涨还是下跌。
因此那些试图避免损失的投资者必须让自己在各种情况下存活下来,直至实现繁荣。
投资者必须意识到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非常剧烈,因此投资者必须为黑天鹅的到来做好准备。
投资者都可能犯错,如同河水漫过堤岸。
投资者如果要为自己的投资设定具体的回报率目标,那将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设定目标并不会对实现目标提供任何帮助。
更何况投资者无法通过更努力的思考或工作更长的时间来实现更高的回报。
投资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遵从一种始终受到纪律约束的严格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获得回报。
投资者设定具体回报率目标只会使目光更多关注到上涨的潜力上,从而忽略了风险。
相反,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对风险设定目标,而不是回报率。
价值投资必须对潜在价值进行保守的分析,而且只有在价格较潜在价值足够低时才购买的这种必不可少的纪律和耐心结合在一起。
价值投资者在寻找便宜货时需严格遵守纪律,这让价值投资法看起来非常像是一种风险规避法。
价值投资者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这种所需的纪律。
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往往意味着与众不同、挑战传统智慧,并反对时下流行的投资风,所以它是一项非常孤独的任务。
当投资者没有迫于压力过早投资时,所取得的成绩是最理想的。
在恐慌性的市场中,被低估的证券往往会很多,而且低估程度也越来越大,但是投资者必须仔细从这些便宜货中找到最吸引人的投资机会。
而在牛市中,低估证券会越发稀少,价值投资者则必须严守纪律,以保证价值评估过程的完整性,并限制所支付的价格。
实际上所谓“安全边际”就是以保守的态度评估企业内在价值,并将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这一差距的大小。
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在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那里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并视为价值投资的“基石”。
卡拉曼认为,确认企业内在价值是很困难的,并且不会一成不变。
塞思卡拉曼《安全边际》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一、投资者和失败的投资者1、投资与投机:①对投资者来说,股票代表的是相应企业的部分所有权,而债券则是给这些企业的贷款。
②当投资者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不关心或者宁愿忽略的事情时,他们就会买进交易。
③投机者则是根据证券价格下一步会上涨还是下跌的预测来买卖证券。
2、投资品和投机品:区别投资品与投机品的一个重要区别:投资品会为持有人带来现金流,而投机品不会(是否是生息资产,即是“公”的资产还是“母”的资产)。
收藏品(例如:艺术品、古董、稀有硬币、棒球扑克牌、大师绘画、中国瓷器等等)归类于投机品。
收藏品的价值完全随供求关系而波动。
3、市场先生与有效市场假说:①当你买入一只价格随后下跌的股票,多数投资者自然会变得焦虑,他们开始担心“市场先生”也许比自己知道得更多,担心或许他们最初的买入评估是错误的。
②人们从来不清楚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些未来事件被投资者预期到了,并且已经反应在今天的价格之中,所以,投资者必须在证券价格之外看到企业的价值,并且总是把对两者的比较作为投资过程的一部分。
4、失败投资者和他们昂贵的情绪:①极度的贪婪有时会导致市场参与者提出新时代思维来证明买入或者持有估值过高的证券是合理的,人们给出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次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
当现实被扭曲时,投资者的行为就失控到极点。
②当债收益率低的不可接受时,部分无知投资在“能想象的最坏的时机”将钱砸向股市。
这些投资者未能明白债券收益率是公开信息,股市投资已经将当前的利率水平考虑进股票价格中。
当债券收益率低时,股票价格可能会高。
那些当债券收益率低时而盲目冲进股市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不但不能看到免费的午餐,而且很可能在市场最高点或者接近最高点时买入。
(注意)二、与投资者对立的华尔街本质(研究华尔街的行为)1、华尔街有三项主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与国内有差别)2、纪股票经纪人(证券经纪业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动机①销售高佣金证券;②鼓励过度的短期交易。
《安全边际》(塞思.卡拉曼Seth.A.Klarman)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1、价值投资知易行难卡拉曼指出,投资者单凭阅读一本书是不可能将自己转变为成功的价值投资人,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投资的视角。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和能够为成为价值投资人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价值投资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从而取得成功。
一般投资人只是知晓了基本的公式或规则,或者肤浅的表面知识,但对他们所做之事并未真正通晓。
要想跨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捧着一些规则是远远不够的。
在投资世界里面变化太快,因此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以便彻底理解为什么不照规则就会碰壁。
赚取快钱的冲动是如此强烈,关注短期业绩必然不可避免会被市场的流行时尚所吸引,并以这种时尚作为取得业绩的助推器。
许多投资人发现,要做到与众不同真是太难了。
有时候,投资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股价大幅上升时,贪婪驱使投资人参与投机,做出大数额、高风险的赌博,而依据的仅仅是乐观的预期而忽视了风险。
在股价大幅下跌时,情绪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损失的恐惧让投资人只注意到股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而根本不考虑投资标的的基本面。
甚至还有投资人试图使用一个公式来试图追求成功。
价值投资戒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显然,对多数投资人来说沿着这条路坚持下去实在太难了。
巴菲特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让人逐渐学习和采纳的理念,要么你立即领会和马上付诸实施,要么永远也无法真正学会。
(卡拉曼语,不知其真实性)卡拉曼指出,对于一旦坚持价值投资下去并逐步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同价值投资简单但是明白无误的逻辑性相比,原来的投资策略是多么天真幼稚,一旦你采用了价值投资的策略,那么其他的投资行为的确变得如同赌博一般。
2、投资与投机的差异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的一生在两种情况下不应该投机,当他输不起的时候,当他输得起的时候。
安全边际导言读后感《安全边际导言读后感》读到《安全边际》的导言部分,我感觉像是开启了一场探索投资智慧的奇妙旅程。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安全边际这个概念仅有一个非常模糊的认识,只知道大概是和投资的风险控制有关。
当阅读导言时,作者提到安全边际是一种投资中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很莽撞地涉足一些投资尝试的情景。
就像炒股,看着周围人都在赚钱就跟风入场,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安全边际,只是盲目地认为会涨,结果遇到股市波动就损失惨重。
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每一项投资都应该有个缓冲地带,一个可以让自己的资金不至于全军覆没的保护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安全边际啊。
特别触动我的是,导言里提到安全边际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数字或者比率,而是一种深入的投资哲学。
作者似乎想表达,它贯穿于整个投资决策的过程,从选择投资标的,到估算其价值,再到确定买入和卖出的价格。
这让我重新审视之前对投资的看法,我原来只是觉得投资就是低买高卖这么简单的游戏,根本没深入去考虑背后深层次的逻辑。
而且,导言中的一些话语让我意识到,安全边际不是一种精确计算到分毫不差的公式,而是一个范围的概念,它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这个不确定性,我开始是有些疑惑的,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投资应该是很精确的。
可是后来我明白了,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如果局限于精确的数字来定义安全边际是不现实的。
比如一个企业的价值评估,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行业竞争、企业内部管理等,每一个因素都在动态变化,所以这个安全边际只能是一种基于理智判断的大概范围。
我觉得这个导言虽然简短,但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关于投资思考的大门。
它让我认识到,投资不是赌博,不能仅仅凭借运气或者一时的冲动。
在未来的投资或者理财规划时,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考虑安全边际这个概念,无论做何种投资决策之前,都要谨慎地考量风险,尽可能地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边际,给自己的资金加上一道防护锁。
这就好像盖房子,安全边际就像是地基下额外加固的部分,虽然平时看不到它的作用,但在面临风暴或者其他危机的时候,就会发现它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保护作用。
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最这几天刚看完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自己感觉一气呵成非常流畅,过去对塞思•卡拉曼并不熟悉,国内对国外投资大家的介绍对象主要是巴菲特、芒格、林奇、索洛斯、罗杰斯等,塞思•卡拉曼这人其实不简单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上周四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举行了一场价值投资会议,以纪念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修订版的出版,波士顿Baupost Group的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是本书的编辑,他也是美国赫赫有名的价值投资者之一,能成为《证券分析》修订版的编辑证明塞思•卡拉曼在价值投资界的杰出地位、而且在25年的长期投资实践中获得了20%复利的杰出收益,由这位“知”与“行”都杰出的价值投资者来演绎价值投资确实不同凡响。
在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有思想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避险策略》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那里跌倒:这部分内容让我联想到另一部经典名著《客户的游艇在那里?》,“华尔街的本质”或“机构之间的博弈”都趋向于将普通投资者推到输家的位置,真如本书主编张志雄所言“投资真的不简单”。
第二部分、价值投资哲学:这是本书最经典的部分,塞思•卡拉曼对价值投资及其核心内涵“安全边际”的演绎即简单朴实又深刻实用,下面我将重点记录下一些主要观点及我的思考,我希望自己能进入一种与塞思•卡拉曼面对面的交流情景。
第三部分、价值投资过程:这是第二部分价值投资哲学在实践中的实证分析,每个价值投资者都应该在价值投资哲学体系下演绎属于自己的实证。
我先记录下塞思•卡拉曼对价值投资的演绎过程: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一门以大幅低于当前潜在价值的价格购买证劵、并持有至价格更多的反映这些价值时的学科,便宜是这一投资过程的关键。
其实对价值投资的最初定义来源于格雷厄姆、这也是奠定格雷厄姆成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根本原因,价值投资哲学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的,这虽然是个简单的定义但也是一个模糊的定义,比如何为“大幅低于”?何为“更多的反映”?又何为“便宜”呢?价值投资其实只是一个原则性的定性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适当的或公认的标准来区分概念中的这些模糊性、价值投资演变为价值陷阱或价值骗子也就难以避免。
要回归真正的价值投资就必须回归这个最基础的定义:1、在定义中“证劵价格低于当前潜在价值的部分就是安全边际(空间)”,我一直认为安全空间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内涵,其实从价值投资的定义这不言而喻:价值投资本身就是由安全空间来定义的。
在实务中的很多概念比如特性经营权、伟大公司、长期持有等等如何没有与安全边际发生关系那么它们都与价值投资无关。
2、卡拉曼在对价值投资的定义中很直白:便宜是价值投资过程的关键,所谓的“击球区”就是“便宜区”、就是在安全边际之内的区域,我认同卡拉曼将“便宜”定义为价值投资概念的组成部分,这比特性经营权、伟大公司或长期持有等等概念更朴素也更实在,其实所谓的“便宜”也只是安全边际另一种更通俗的表达方式而已。
价值投资的概念虽然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密布迷雾与陷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易行难”,这也是价值投资难以模仿或巴菲特难以复制的根本原因,那么我的问题就是:价值投资为什么会“知易行难”呢?我认为这有两个原因:1、其实价值投资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不易行更难”,很多时候“行难”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还未知”或“只是自以为是的知、其实只是误读而已”,我绝对不相信读几本关于巴菲特的书就能复制所谓的价值投资,巴菲特一生都喜欢阅读、按芒格的话巴菲特60岁以后的投资技巧大幅提升,其实要完成对价值投资的“知”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2、就算对价值投资体系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实际操作中也困难重重,就连真正大师级的格雷厄姆(也曾在大萧条中破产)、巴菲特或卡拉曼都在实务中犯过不少错误,价值投资其实是与普遍人性进行对抗的过程(如果人性能够被轻易战胜那它就不是人性了)、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行为特征,价值投资的成功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价值投资本身、还有一大部分来自对价值投资进行运作的独特个体(及与其相联系的独特方式与技巧),我们可以复制价值投资体系、但我们无法复制运用这套体系的人。
上面的分析很有些“宿命论”的情绪,价值投资只是指明方向但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走向那个方向,但塞思•卡拉曼的这本《安全边际》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以大量实践为基础的操作理念告诉我们如何“知行合一”,作为一个有长期实践经验的理论家或一个有理论内涵的杰出投资人,这本著作在“知”与“行”两方面都有很多独特的贡献,我未来会慢慢的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除了理解、纪律之外,还有知识,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投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谢谢S兄的分享。
对于安全边际不确定性,应宁可错过,不要做错的心态来对待。
估值的艺术投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投资者需要安全空间。
要想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你必须以低于潜在价值的贴现价格购买证劵,因此对每一项价值投资机会的分析始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塞思•卡拉曼在书中一再强调的主题就是“未来是不可预测的”,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为了进行现值分析你必须对未来进行预测、然而对未来的预测并不可靠。
价值投资者如何通过预测不可预测的事情进行分析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保持保守立场。
塞思•卡拉曼在书中提供了两种具体策略:1、估值过程一定要选择保守的预期而非乐观的预期;2、只能以大幅低于根据保守预期做出的价值评估的价格购买证劵。
其实我个人理解所谓的安全边际不是计算问题而是思维模式或投资态度的问题,投资的艺术性正体现与此!塞思•卡拉曼认为“价值”是投资行业中滥用程度最高的术语,各种各样的策略都冒用了价值投资之名,其实根据价值投资的保守原则还是很容易识别形形色色的“价值骗子”的,下面几类就是卡拉曼认定的“价值骗子”:1、只会吹牛;2、破坏价值投资中的保守规则;3、使用夸张的企业评估;4、对证劵支付过高的价格;5、没有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安全边际。
把上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我感觉塞思•卡拉曼阐述具有非常好的逻辑性与连贯性、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文笔流畅值得学习。
★“安全边际(空间)”研究【发布:sosme 2003-09-30 10:35价值投资】安全边际(空间)被格兰姆视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在整个价值投资的体系中这一概念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格兰姆曾写到---要为价值投资做最好的诠释,大概只有“安全边际(空间)”这几个字最合适吧!安全边际(空间)的定义非常简单而朴素: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空间)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空间)或安全边际(空间)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空间)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是不存在安全边际(空间)或安全边际(空间)为负(-)。
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
安全边际(空间)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我不得不再次遗憾的承认,所谓的安全边际(空间)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仅从定义我们不能确定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安全边际(空间)足够了呢?或者说价值与价格的背离程度或幅度达到什么水平才能断定安全边际(空间)足够了呢?对安全边际(空间)的理解与应用也完全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
在理解与应用价值投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对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评估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而且价值与价格一样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价值与价格都是变量---它们的背离关系只能是一个更复杂的变量!而安全边际(空间)这一概念正好能有效的解决价值投资中的这些难题,特别是在以下三个领域特别有效:(1)稳定的证券,比如债款和特别股;(2)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3)如果公司的股价与其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之间的差价足够大,那么安全边际(空间)就能够用来选择股票。
安全边际(空间)较大将使投资者能充分的感觉到对时间变迁的防备,而且能对投资者的误判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所谓的投资信心完全来源于较大的安全边际(空间)!比如当以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七折或六折购买一家公司或其股票,但在随后的发展中该公司的价值下跌了10%,投资者起初的购买价格仍然能为他带来适应的报酬率。
那么安全边际(空间)到底多大(比如是七折、六折或五折呢?)才算较大或足够大呢?这完全因投资者的偏好来决定,理论上说安全边际(空间)当然是越大越好,但面临的问题是可能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对那些有强烈保守趋向的投资者来说预期的安全边际(空间)较大反而会错失很多投资良机。
也许具有可操作的途经是进行比较分析,对价值投资者来说那些具有相对较大安全边际(空间)的对象总是比那些具有较小安全边际(空间)的对象更有吸引力。
安全边际(空间)总是基于价值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中,其中价格的变化更敏感也更频繁而复杂,对一个漫长的熊市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加大安全边际(空间)的过程,常见的程序是:安全边际(空间)从(-)到0再到(+),当安全边际(空间)足够大时总有勇敢而理性的投资者在熊市中投资---这才是没有“永远的熊市”的真正原因。
对目前中国股市熊态的判断:就安全边际(空间)这个概念来说,也许(-)的状态还没有结束而只是趋于减小,或者说中国股市只是被高估的程度已减弱但还不能匆匆的断定中国股市的价值被低估了。
赫赫,我也有这本书,倒有点迫不及待,刚看完林奇的前奏<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宿命论倒让我想起里费默的死,真是令人感叹.塞斯卡拉曼---林奇---芒格学习学习再学习,光知道别人怎么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会他们的思想针对自己的情况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回过头继续看,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然后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先要看,静下心来把3本书读完,抓紧,时间并不富裕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命题之一吧,S兄的帖子很精辟;记得好像主编也谈过他的经典观点。
格雷厄姆“烟蒂论”是在29年破产之后发表的,剩余价值的安全空间是最大的。
空间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逐渐扩大,至于到底多大是合适,恐怕和各人对价值的判断标准有关;判断价值空间的坐标体系,应该如芒格大师所论:和人类的认知体系有关。
巴老的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市场先生”在极度恐惧时,遍地是极低筹码时耐心选择;我不禁想起当前中国满地的收废品的,以极低的价格淘出各种金属,玻璃,纸箱;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种比喻太低速了。
耐心是安全边际的一个重要前提,再喜欢的东西不到自己的安全空间里也要按住自己的冲动!而这是很多人所无法做到的!分等级来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