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80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突破】一、怎样看待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趋势?1.“极”的含义:一“极”政治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
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2.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具体原因: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试图建立,积极推行②、、、、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单独主宰世界。
3.表现(1)美国成为唯一的,试图建立,积极推行(2)、、、、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单独主宰世界。
4.现状(特别提醒):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
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5.影响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二、二战至今,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1.两极格局形成:战后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2.两极格局动摇: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
3.两极格局瓦解:90年代初,“华约”、“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
4.多极化趋势: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又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课堂探究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时并不难保持团结,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彼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破裂。
——斯大林关于雅尔塔材料二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经济政治高度集中,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多次改革末能奏效,戈氏经济改革遇阻。
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同时苏联谋求与美国缓和,(2)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3)主要内容: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大搞私有化政治: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思想:实行普遍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外交:缓和苏美关系,放松对东欧控制军事: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4)重大影响:政局失控、民族纷争、派系争斗、走向解体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
(5)失败原因:改革既不彻底,又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苏联解体(1)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政局混乱“8.19”事件(催化剂)“独联体”(走向解体)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式解体)【拓展】八一九事件起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影响: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明斯克协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1)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2)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直接原因)3)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4)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5)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6)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
(3)影响:苏联的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考试大纲】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梳理】一、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体,东欧巨变。
2.原因:(1)苏联和东欧由于自身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指导思想:“”路线。
(3)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政策。
(4)东欧剧变后,苏联在欧洲构筑的、和体系全线崩溃。
3.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请思考1: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1.背景:两极格局瓦解后,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2.特点:世界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上趋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呈现与并存的局面,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地区冲突和局面战争:(1)原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2)表现:1998年,南联盟爆发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2001年,事件。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1.原因:(1)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但面对和等诸多新问题,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那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3)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影响:(1)有利于。
(2)有利于。
(3)有利于。
请思考2:促使世界由两极格局走向化多极的原因是什么、【思维拓展】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含解析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
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 )A.“冲突加剧了”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 D.“美国人输了”【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88年和1990年”和图中美苏领导人的交往分析,此时处于“冷战”的末期。
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2.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导学号:24940154】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答案】 C4.“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导学号:24940155】A.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C.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D.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解析】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还不足以说明是为了独霸世界;美国虽然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但仍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冷战”后俄罗斯虽然逐渐走出低谷,但还未能有频繁施威的实力,故选C项。
【答案】 C5.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A.俄罗斯走出低谷B.中国的崛起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D.日本、西欧的崛起【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根源是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故选C 项。
【答案】 C[能力提升]6.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