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调节器
- 格式:docx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
YWT液压微机调速器(说明书)长沙市立川水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51、型号说明YWT系列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是新型水轮机调速器,它采用了可编程技术、现代液压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最新成果。
该调速器不仅技术指标先进,功能齐全,而且较常规油压的水轮机调速器结构更为简洁,机械液压部分由标准的工业液压件组成,运行可靠性高,维护简单。
由于这种采用标准液压件构成的调速器技术已经成熟,正在取代常规油压的中小型水轮机调速器。
YWT系列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的规格型号详见下表:不同操作功(牛·米)对应的型号5000030000180001000060003000YWT-50000—16YWT—30000—16YWT-18000—16YWT—10000—16YWT—6000—16YWT-3000—16YWT的意义是: Y代表组合式-油压装置及执行部件在一起; W代表可编程调节器; T 代表调速器.型号的第二部分代表操作功。
型号的第三部分代表高油压。
见(图 A—1) Y W T-18000—16油压等级操作功(N. M)调速器微机或可编程组合式2、调速器组成a、 YWT系列可编程调节器:主要功能是测量机组和电网的频率; 按 PID规律对频差进行运算,产生具有PID规律的调节信号,实现频率、开度和功率多种调节模式,实现开停机操作和电气开限等功能.b、液压随动系统:其功能是将微机调节器的输出电气信号,通过数字阀及油缸成比例地转换机械位移信号;推动水轮机导水叶机构运动,控制进入水轮机水量,实现对转速和负载的调节,是调速器的执行机构.该调速器由三大部分组成, 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可编程调节器YWT 系列数字式高油压水轮机调速器系统框图3、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整机主要技术性能及主要参数: a 、技术性能本调速器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技术条件” GB/T9652. 1—1997的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转速死区 i x <0.08%导叶静态特性曲线非线性度<3%甩25%负荷时, 导叶接力器不动时间 tq <0。
VVT工作原理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工作原理VVT是一种引擎技术,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需求。
它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动力输出、降低排放和燃油消耗。
一、VVT的基本原理VV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调整进气和排气的正时,以优化燃烧过程和提高发动机性能。
这是通过控制凸轮轴的相位来实现的。
1. 凸轮轴相位控制凸轮轴相位控制是VVT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固定凸轮轴相位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工况,无法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需求。
而VVT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转速、温度等参数,实时调整凸轮轴相位,使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得以改变。
2. 油压控制系统VVT系统中的油压控制系统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控制凸轮轴上的液压调节器,调整凸轮轴的相位。
油压控制系统通常由油泵、油管、控制阀和液压调节器等组成。
当系统接收到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指令时,油泵会将油液送入液压调节器,从而改变凸轮轴的相位。
二、VVT的工作模式VVT系统根据不同的工况和发动机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
1. 进气相位调整在低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需要更多的进气量来提高动力输出。
此时,VVT系统会延迟进气气门的关闭时间,使气门开启时间延长,增加进气量。
这样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发动机的扭矩输出。
2. 排气相位调整在高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需要更好的排气能力,以降低排放和提高动力输出。
VVT系统会提前排气气门的关闭时间,使气门开启时间缩短,加快排气过程。
这样可以降低排气阻力,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3. 双进排气相位调整在某些情况下,VVT系统会同时调整进气和排气相位,以实现更好的动力输出和燃烧效率。
这种模式通常在高性能发动机中使用,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和更高的功率输出。
三、VVT的优势VVT技术具有多种优势,使得它成为现代发动机中的重要技术。
1.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VVT可以优化燃烧过程,使燃料更彻底地燃烧,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皮带张紧度调节方法(一)皮带张紧度调节方法皮带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常见的元件,它连接着两个或多个轴,用于传递动力或扭矩。
调节皮带的张紧度能够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长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皮带张紧度调节方法。
1. 手动调节法手动调节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皮带张紧度调节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松开紧固螺栓:找到皮带张紧轮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扳手,松开螺栓使得皮带张紧轮可以自由移动。
•调节张紧度:用手轻轻拉动皮带,调整张紧度至合适的程度。
适当的张紧度是指可以通过手指稍微向下按压皮带,但太松以至于无法转动皮带的时候。
•固定螺栓:调节好张紧度后,紧固皮带张紧轮上的螺栓,保持皮带稳定。
2. 调节器调节法调节器调节法是一种通过调节器进行皮带张紧度调节的方法。
调节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装置,具备可以调节张紧度的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找到调节器:在传动系统的适当位置找到皮带调节器,它通常由一个螺杆和手动或自动调节机构组成。
•调节张紧度:通过调节器旋转螺杆,使皮带张紧度适当。
具体操作请参考调节器的使用说明书。
•检查张紧度:调节完毕后,用手检查皮带的张紧度,确保张紧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3. 弹簧张紧法弹簧张紧法是一种根据皮带所需张紧度自动调节张紧力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安装张紧器:在传动系统中适当位置安装弹簧张紧器,它由一个张紧轮和一个连接到轮上的弹簧组成。
•调节张紧力:根据所需的张紧度,选择合适的弹簧。
弹簧越紧,张紧力越大。
•安装皮带:将皮带放置在张紧轮上,确保张紧力适合皮带所需的工作条件。
•固定张紧器:将张紧器固定在适当位置,确保张紧力保持恒定。
4. 液压调节法液压调节法是一种通过液压机构对皮带进行张紧度调节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安装液压调节器:在适当位置安装液压调节器,它包括一个张紧轮和一个连接到轮上的液压缸。
•压力调节:通过调节液压缸内的油液压力,控制张紧轮的张紧力。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液压压力来调节皮带的张紧度。
油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油压调节器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控制装置,它主要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油压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油液供给:液压系统中的一个泵将液体油液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油压调节器。
2. 压力调节阀:油压调节器内部配备了一个压力调节阀,这个阀门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的压力控制范围。
通过调节压力调节阀,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可以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 弹簧机构:油压调节器内部还配备了一个弹簧机构,它与压力调节阀相连。
弹簧机构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以便对压力调节阀进行压力调节。
4. 压力感知装置:油压调节器还配备了一个压力感知装置,它可以检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并传递给压力调节阀进行开关操作。
在工作过程中,当油压调节器感知到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过高时,压力感知装置会传递给压力调节阀一个信号,压力调节阀会打开,将多余的液体排出,从而使液压系统的压力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相反,如果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过低,压力感知装置会传递给压力调节阀一个信号,压力调节阀会关闭,阻止液体的流出,从而增加系统的压力。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油压调节器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进行及时、准确的调节,从而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液压调节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压力的装置,通常由调节阀和传感器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液体输入:液压调节器通常与液压系统相连,接收来自液压源的液体输入。
液体通过管道进入调节器。
传感器检测:调节器内部配备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变化。
传感器可以根据设定的压力范围来感知液压系统的压力情况。
压力调节阀控制: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压力调节阀。
压力调节阀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
调节阀操作:当检测到的压力超过设定的上限压力时,调节阀会打开,允许液体从系统中释放出来,从而降低系统压力。
相反,当检测到的压力低于设定的下限压力时,调节阀会关闭,阻止液体从系统中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系统压力。
压力稳定:通过不断调整调节阀的开闭程度,液压调节器可以使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
液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机制,通过传感器检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并通过调节阀来控制和调整系统压力,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稳定控制。
这样可以保护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并确保系统在所需的压力范围内工作。
有关“液压节流阀”的调节方法
有关“液压节流阀”的调节方法如下:
1.手动调节法:这是最常用的调节方式,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开启主液路通道,加压至系统要求的工作压力;
●通过手动旋钮调节阀口的动作,以控制流量或压力的大小;
●调节完成后,应检测输出的流量或压力是否符合系统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直至满足
要求。
2.机械调节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外部的机械装置(如调节盘或螺丝)来改变阀芯的位置,
从而改变阀口截面积,实现调节。
具体步骤包括:
●关闭气源或液压源,拆卸液压节流阀;
●旋转阀芯上的调节部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阀口面积;
●重新组装节流阀,并接通气源或液压源进行测试;
●如有必要,再次进行调节。
3.电子调节法:这种方法利用电子元器件来实现调节,具有高精度、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等
特点。
具体步骤包括:
●安装液压节流阀和电子调节器,并将它们连接到液压系统中;
●设置电子调节器的参数,如流量和压力的设定值、PID参数和控制模式等;
●启动液压系统并开始控制,监测压力和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能包括参数的修改和PID参数的优化。
事业单位汽车驾驶技师考试题答:防止汽车动力性下降的措施包括:1)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保持发动机的清洁;2)保持车辆轮胎气压正常,避免轮胎磨损过度;3)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滤清器,保证发动机进气通畅;4)避免长时间怠速和高速行驶,减少发动机负荷;5)使用高品质的燃油和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保证燃烧效率;6)保持车辆的定期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1.为了保持汽车的良好状态,应尽量让发动机在中等转速下工作,并保持良好的进气和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保持正确的气门间隙和正常的工作温度和润滑。
底盘也应加强维护,正确调整润滑底盘及其各部位,保持轮胎气压正常,前轮定位准确无误,制动系工作良好。
2.为了防止汽车经济性下降,可以改善发动机结构,提高传动系的传动效率,采用流线型车身外形和子午线轮胎,采用专用节油装置,保持良好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状况。
此外,合理地操作车辆也很重要,包括预热保温、中速行驶、正确换档、轻踏缓抬油门、两快一慢一停顿离合器操作等。
3.为了防止汽车操纵稳性下降,可以降低汽车重心位置,控制车速,增大转弯半径等。
4.在购买和接收新车时,应选择技术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故障少、维修费用低和适应性强的优质车辆,并在接收时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验收,进行全面检查和必要的调整,以及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配备必要的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
5.车辆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故处理记录等。
13、车辆技术等级的划分包括三个等级:一级车、二级车和三级车。
一级车使用年限在七年以内,关键项分级的项目达到一级,关键项不分级的项目为合格,项次合格率大于等于90%,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二级车使用年限超过七年,关键项分级的项目达到二级,关键项不分级的项目为合格,项次合格率大于等于80%,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未达到二级车技术等级标准的汽车均为三级车。
航空发动机机械液压式导叶调节器优化设计分析摘要:为进一步确保航空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需要对其导叶调节器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
通过采用适当的调节器,能够调整导叶的倾角,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增加或减少喘振裕度、推力。
在发动机导叶调节器中,不仅有多种信号的相互转化,还牵涉到不同协同结构的相互配合效果等等。
因此,其整体研究的难度和范围实际上比较广。
由于受到应用环境、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叶调节器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导叶角度偏关等,影响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因此,本文以一台航空发动机为例,探讨了导叶调节器优化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通过研究相关内容,最终通过了校验,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导叶调节器;优化设计导叶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而导叶调节器就是决定导叶发挥功效和作用的“开关”。
如果没有导叶调节器,发动机就无法提供动力,因此,导叶调节器的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运行环境及发动机工况的变化,使得飞机涡轮风扇的导叶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前,所有的飞机都是利用航空综合管控系统,将发动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航空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最优性能[2]。
通过导叶调节器,能够发动机导叶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改变发动机工作特性。
在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中,导叶一般通过凸轮来实现对角度的控制,与数字电子控制相比,它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但与此同时,缺少自动化以及精准性也是影响其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航空发动机机械液压式导叶调节器进行优化,能够赋予飞机更好的安全性能,推动航空事业发展。
1.航空发动机机械液压式导叶调节器优化设计要求1.1温度控制由于导叶角度驱动是通过动筒动环得以实现,因此,导叶的角度与动筒活塞的位置成比例,为方便实施该方案,用发动机压气机入口的温度来代表本地的温度,可由下列公式来获得:1.2导叶控制在导叶控制时,利用由毛细管、螺旋管及波纹管组成的螺旋毛细管温度传感器来感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再用离心器来感知发动机转速。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综述摘要:ESP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缩写形式,是电子稳定程序,即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是提高汽车安全性的重要系统。
近年来,汽车行驶速度不断加快,道路的行车密度不断增大,因此,车辆的稳定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车辆稳定性差的原因。
ESP系统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
它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并提高道路安全。
它整合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汽车在转向时滑移、不稳定的现象,有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关键词:ESP系统发展稳定性一、ESP简介汽车高速行驶安全性是当今国际汽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集成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以及主动横摆力矩系统AYC的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简称ESP)能够有效的解决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效能与制动安全性、强驱动过程中的加速性能与驱动防滑以及转向过程中汽车的动力性与转向稳定性问题,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安全事故,成为最重要的汽车高速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
自2012年起,欧美等地区已经通过法规,在新车上强制安装ESP:我国自2013年起亦通过相关法规推荐新车装备ESP。
汽车在高速或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转向行驶或受到侧向干扰时,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很容易达到附着极限而发生侧滑,而使丧失操纵稳定性,进一步引发交通事故。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正是工作于此种工况,通过对车轮主动实施制动,来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驾驶员能够对车辆进行正常操纵,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ESP是一种车辆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加速防滑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AYC(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的结合。
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和转向盘转角传感器,ECU通过庞大的监视网络监测车辆的状态喝家伙寺院的需求,发出各种指令确保车辆在制动、加速、转向等情况下行驶的稳定性。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