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工作由哪个部门主管?由谁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动物防疫法规及知识考试复习题之一2021-08-23 21:54:45 来源:阳光畜牧网浏览:8838次1.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开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平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3.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的其他动物,合法捕获的动物除外。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7.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9.县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0.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13.省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14,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制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标准。
〔〕15.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
〔〕16.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内容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一、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相关基本概念1、行政: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行政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用以调整拥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与不拥有行政职权的相对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各种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畜牧兽医行政:畜牧兽医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社会的畜牧兽医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既具有国家行政的特征又具有独自的特点。
4、畜牧兽医行政法:畜牧兽医行政法是调整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畜牧兽医行政主体:我国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行政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1)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我国国务院所属的农业部,是全国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生产、动植物内外检疫、动物防疫、动物药品及其他畜牧兽医管理工作。
(2)地方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包括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地市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三个层次。
另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之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所和草原监理站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畜牧兽医行政管理的范围:–种畜禽管理–草原管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动物防疫管理–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兽药药政管理–兽医医政管理第二章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学习要求1、掌握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熟悉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手段和生效要件,了解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部门配合。
2、掌握畜牧兽医行政许可的概念及实施程序,熟悉畜牧兽医审验、报告和技术监测。
3、掌握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
第一章入侵江西的有害生物:桔小实蝇、稻水象甲、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柑橘黄龙病、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豚草植物检疫主管部门: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口岸检疫2、农业部:国内农业检疫3、国家林业总局:林业检疫植物检疫执行部门:1、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疫2、植保植检站:省际或省内调运检疫3、森林保护站:林业检疫4、动植物检疫所:检疫技术研究依据什么开展检疫?动植物检疫法规:1、国际法规公约:IPPC、SPS协定2、地区性法规3、各个国家的法规、规章与条例FAD(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联合国粮农组织(1951)SPS: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APPPC:亚洲和太平洋植物保护委员会RPPO: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PPPO:太平洋地区植保组织NAPPO: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EPPO:欧洲和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动植物检疫法规是为了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保护农林渔牧业的生产安全,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我国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动物、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7年1月1日实行检疫程序:说明检疫的步骤,一般包括许检、报检、检验与检测、处理与监管等检疫具以下特点:1、实施手段的法律性2、涉及范围的社会性3、机构职能的行政性4、所起作用的防御性和技术要求的特殊性植物检疫的目的与任务:1、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及扩散2、保护农林渔牧业生产、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动植物检疫条款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是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
进口植物或植物产品时,检疫条款一般做出下列规定 P5①进境的植物或产品不能携带哪些输入国家规定的危险病、虫、杂草。
②输入的植物或植物产品应符合双方签订的植物检疫协议、协定或备忘录及贸易合同中的规定。
动物检疫⼯作⽅案2019-08-07⼀、⼯作⽬标(⼀)全⾯实施动物产地检疫⼯作。
全县产地检疫覆盖⾯达到100%,规模养殖场、养殖⼩区产地检疫率、检疫出证率均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7%以上,检疫出证率达到100%。
(⼆)严格动物产地检疫操作规范。
坚持检疫项⽬、检疫程序、检疫标准、检疫处理和检疫记录“五个”到位。
(三)严把动物产地检疫重点关⼝。
做到患病动物、患病动物的同群畜、疫区内易感动物、未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和未佩戴动物标识的动物“五个不放过”。
⼆、主要内容(⼀)建⽴健全产地检疫三级⽹络由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县动物产地检疫⼯作的整章建制、组织实施、监督执法及⽇常管理⼯作。
由各乡(镇)结合实际,按照⽅便群众、利于⼯作的原则,合理设置本辖区内的产地检疫报检点和村级申报点,确定好检疫员和协检员,并做好相关培训和考核管理⼯作。
原则上每个报检点⾄少配备2名检疫员,每个⾏政村(社区)⾄少配备1名协检员,形成县、乡、村(社区)三级产地检疫⽹络,满⾜动物产地检疫⼯作需要。
全县要设⽴完整的报检点和申报点分布图,并将报检点和申报点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单位、⼯作地点、检疫⼈员、报检电话)向全县公开。
产地检疫报检点要有固定的地点(场所)、⼈员、联系⽅式,配备检疫、消毒器械。
报检点统⼀挂牌,并将报检电话、检疫⼈员、申报时限、受理程序、检疫程序、检疫内容、出证条件等上墙公⽰。
(⼆)严格执⾏产地检疫⼯作流程1、各⽣产经营业户必须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上市交易、运输、屠宰动物。
2、动物养殖场(户)、动物贩运的单位或个⼈,出售、购买动物要提前三天主动向所在辖区产地检疫申报点的协检员报检。
3、动物产地检疫协检员在接到报检申请后,必须到场(户)根据养殖档案、动物免疫和畜禽标识佩戴情况,对经临床健康检查合格的动物,开具《村级动物产地检疫报检证明》,并签字或盖章。
4、畜主或货主需持有协检员签字盖章的《村级动物产地检疫报检证明》到所在地动物卫⽣监督机构或乡(镇)报检点,由动物检疫员查证验物,作临床健康检查,按规定收取检疫费,收回《村级动物产地检疫报检证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出县境、省境的动物,畜主或货主需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到当地动物卫⽣监督机构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可出省,并收回《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动物检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检疫活动。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规程由农业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五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官方兽医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检疫工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
第六条动物检疫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检疫申报第七条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动物检疫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
第八条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九条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十条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第十一条申报检疫的,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当同时提交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中华⼈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5年修正)第⼀章 总则第⼀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体健康,维护公共卫⽣安全,制定本法。
第⼆条本法适⽤于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中华⼈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原⽑、绒、脏器、脂、⾎液、精液、卵、胚胎、⾻、蹄、头、⾓、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产和⼈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类疫病,是指对⼈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扩散的;(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预防为主的⽅针。
第六条县级以上⼈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作的统⼀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作。
第七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作。
县级以上地⽅⼈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作。
县级以上⼈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动物的防疫⼯作。
第⼋条县级以上地⽅⼈民政府设⽴的动物卫⽣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作。
单项选择题•卫生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主管部门•激素类药•原料药•生物类药•抗生素药•激素药品•抗生素药品•磺胺类药品•呋喃类药品•穿着统一服装,佩带统一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乘坐统一车辆,佩带统一标志•穿着统一服装,乘坐统一车辆•文字•表格•数字•电话•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市畜牧兽医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人民政府•检疫•消毒•健康检查•隔离观察•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二五倍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兽医主管部门•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林业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结论•检疫结果•检疫证明•检疫行为•60•30•15•10•检疫员•监督员•官方兽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罚款•强制隔离•行政拘留•责令停产停业•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二倍以下•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下•一千元以下•成本•利润•成本加利润•费用•畜主•动物防疫机构•政府•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2•3•4•5•签名章•无害化处理专用章•委托检疫专用章•验讫章•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5•10•15•20•10•15•21•3•5•7•15•1•3•5•10•15天•1个月•两个月•6个月•简易程序•特别程序•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六个月以内•一年以内•一年以上•3天•7天•10天•15天•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环保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下属的企业•下属单位•指定单位•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使用•兽药注册机关认为可以披露的•兽药注册机关强制披露的•为正当商业目的•3•5•7•9•3•5•7•9•出境货物通关单,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通关单•品质证书,出境货物通关单•品质证书,出境货物换证凭单•5•7•10•15•行政处罚•行政处理•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决定多项选择题•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封锁区•受威胁区•疫点•疫区•生产•经营•研制•进出口•瞒报•谎报•漏报•迟报•无害化处理•采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保证兽药质量•加强兽药管理•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判断题• A.√• B.ו A.√• B.×主观题。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法律法规)-试卷4(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
(分数:2.00)A.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农牧局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E.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解析:2.国家对( )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分数:2.00)A.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B.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动物体健康的疫病C.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D.严重危害动物养殖业和畜禽体健康的疫病E.严重危害动物生产和畜禽健康的疫病解析:3.采集保存运输动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当( )。
(分数:2.00)A.遵守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B.遵守国家关于病原微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C.遵守病原微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D.遵守兽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E.遵守兽医病原微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解析:4.下列哪个部门在认定重大动物疫情( )之列,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分数:2.00)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E.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解析:5.下列哪些人员在官方兽医之列( )。
(分数:2.00)A.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B.负责检疫的兽医站的兽医人员C.负责防疫的兽医站的兽医人员D.负责诊疗的医疗机构的兽医人员E.负责保健的医疗机构的兽医人员解析:6.小李从遵义来荣昌购进5头荣昌种公猪,20头荣昌种母猪,1000枚种鹅蛋,按规定他应当向( )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分数:2.00)A.遵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B.贵州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C.重庆市兽医监督机构D.荣昌兽医行政主管部门E.荣昌人民政府解析:7.从执业兽医概念角度看,下列( )活动属执业兽医执业范围标准描述(分数:2.00)A.动物诊疗、动物保健√B.宠物医疗、保健C.动物防疫、美容D.宠物美容、经营E.畜禽诊疗、保健解析:8.某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县内养牛场及养猪场的动物疫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给养殖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按规定应给予适当补偿,问下列哪种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补偿之列( )。
农业农村部发布《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国兽医发布2022-09-09 16:43发表于山东《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8月22日经农业农村部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物检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陆生野生动物检疫办法,由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另行制定。
第三条动物检疫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负责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检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官方兽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为动物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第五条农业农村部制定、调整并公布检疫规程,明确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程序。
第六条农业农村部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动物检疫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动物检疫信息的可追溯。
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信息数据管理工作。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隔离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要求在动物检疫管理信息化系统填报动物检疫相关信息。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检疫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本办法以及检疫规程等规定实施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实施检疫,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并对检疫结论负责。
第二章检疫申报第八条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出售或者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货主应当提前三天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试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一、选择题1、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于(D )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0月1日;C、2007年12月30日;D、2008年1月1日2、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 A )检疫合格后,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A、动物卫生监督机构B、野生动物保护部门C、林业部门D、兽医主管部门3、《动物防疫法》规定,在动物检疫时,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 D )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A、检疫员B、监督员C、官方兽医D、动物卫生监督机构4、国家对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实行( C )制度。
A、长期聘任 B定期鉴定 C、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D、临时评估5、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拒不改正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对之处( B )以下罚款。
A、五百元B、一千元C、二千元D、五千元6、( A )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
A、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B、省级兽医主管部门C、省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7、下列动物防疫活动中属政府行为的是(A )。
A、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监督行为B、养鸡场场内兽医给本场鸡只注射新城疫疫苗的行为C、屠宰加工企业对本企业屠宰的生猪实施的肉品品质检验行为8、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当发生二、三类动物疫病时,应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
(D )A、散发B、季节性流行C、流行D、爆发流行9、根据防疫法规定,当发生(A)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A、一类动物疫病B、二类动物疫病C、三类动物疫病10、《动物防疫法》规定,实施现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应当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者盖章,并对( B )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