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G56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
- 格式:doc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2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人口风速与阻力、全效率、分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分级效率的测定与计算,进一步了解粉尘粒径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用条件.二、实验原理(一)采样位置的选择正确地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对采集有代表性的并符合测定要求的样品是非常重要的。
采样位置应取气流平稳的管段,原则上避免弯头部分和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与其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同时要求烟道中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而采样孔和采样点的位置主要根据烟道的大小及断面的形状而定。
(二)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旋风除尘器的性能通常是以标准状态(P=l.013⨯l05Pa,T=273K)来表示的。
空气状态参数决定了空气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烟气状态参数,将实际运行状态的空气换算成标准状态的空气,以便于互相比较。
烟气状态参数包括空气的温度、密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
(三)除尘器处理风量风量计算、流速计算(四)除尘器进、出口浓度计算(五)除尘效率计算三、实验装置、流程和仪器(一)实验装置、流程含尘气体通过旋风除尘器将粉尘从气体中分离,净化后的气体由风机经过排气管排入大气。
所需含尘气体浓度由发尘装置配置。
(二)仪器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l台托盘天平分度值1g l台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托盘天平称出发尘量(G j),分别为150g和300g两组。
2.控制气流的阀门为全开状态,通过发尘装置均匀地加人发尘量(Gj),记下发尘时间(τ),计算出除尘器入口气体的含尘浓度(Cj)。
时间分别为3min 和5min。
3.称出收尘量(Gs),计算出除尘器出口气体的含尘浓度(Cz)。
4.计算除尘器的全效率(η).5.改变调节阀开启程度为半开、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确定除尘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的性能。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性能实验一旋风除尘器1.1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除尘器的常用结构型式和性能特点。
2.掌握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用质量法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1.2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1.3设备及用具1.旋风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托盘天平;3.锯木屑或米糠;4.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4实验步骤1.用托盘天平称出发尘量(Gf);2.同时启动风机和发尘搅拌器,进行除尘,记下除尘所需要的时间 (T);3.除尘结束后,称出被捕集的粉尘量 (Gs);4.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100⨯=fs G G η1.5思考题1、画出旋风除尘器除尘原理示意图;2、简述旋风除尘器主要应用领域及处理何种含尘废气。
二 袋式除尘器2.1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
2. 掌握袋式除尘器基本操作方法。
2.2实验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通过逆气流清灰的方式,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
2.3设备及用具1.袋式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木屑或米糠3.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4实验流程1. 过滤除尘关闭阀门T1、打开阀门T2,如下图所示,前后两个双开开关扭至双开位置,两布袋同时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2. 左清灰右过滤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则左边布袋清灰、右边布袋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3.左过滤右清灰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左边布袋过滤,右边布袋清灰,净化后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旋风除尘器-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并验证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实验材料:
1. 旋风除尘器
2. 空气污染源(例如灰尘、烟尘等)
3. 实验室和安全装备(如眼镜、手套等)
实验步骤:
1. 将旋风除尘器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连接电源线。
2. 使用合适的方法将空气污染源(如灰尘)向旋风除尘器中喷射。
3. 打开旋风除尘器的电源,观察灰尘被除尘器吸入的情况。
4. 观察除尘器底部或集尘罐中的灰尘收集情况。
实验结果:
1. 旋风除尘器启动后,能够将灰尘吸入除尘器内部。
2. 除尘器底部或集尘罐中能够收集到被吸入的灰尘。
实验讨论及结论:
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原理,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分离出来。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看到除尘器能够有效吸入并收集灰尘,证明了其工作原理的有效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旋风除尘器虽然可以有效去除大颗粒的
污染物,但对于细微的颗粒物或污染物无法很好地处理。
此外,除尘器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总结:旋风除尘器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除尘设备,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除尘器型号和安装位置,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意义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与阻力、全效率、分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入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分级效率的测定与计算,进一步了解粉尘粒径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用条件.二、实验原理(一)采样位置的选择正确地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对采集有代表性的并符合测定要求的样品是非常重要的。
采样位置应取气流平稳的管段,原则上避免弯头部分和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与其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同时要求烟道中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而采样孔和采样点的位置主要根据烟道的大小及断面的形状而定。
下面说明不同形状烟道采样点的布置。
1.圆形烟道采样点分布如图1(a)。
将烟道的断面划分为适当数目的等面积同心圆环,各采样点均在等面积的中心在线,所分的等面积圆环数由烟道的直径大小而定。
2.矩形烟道将烟道断面分为等面积的矩形小块,各块中心即采样点,见图1(b)。
不同面积矩形烟道等面积小块数见表1。
3.拱形烟道分别按圆形烟道和矩形烟道采样点布置原则,见图1(c)。
(a)圆形烟道(b)矩形烟道(c)拱形烟道图1 烟道采样点分布图(二)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旋风除尘器的性能通常是以标准状态(P =l.013⨯l05Pa ,T =273K )来表示的。
空气状态参数决定了空气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烟气状态参数,将实际运行状态的空气换算成标准状态的空气,以便于互相比较。
烟气状态参数包括空气的温度、密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
烟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用干湿球温度计直接测的;大气压力由大气压力计测得;干烟气密度由下式计算:TPT R P g ⋅=⋅=287ρ (1) 式中:ρg 一一烟气密度,kg/m ; P —一大气压力,Pa ; T —一烟气温度,K 。
实验过程中,要求烟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心得体会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很多设计也比较新颖。
旋风除尘器就是其中的一种。
旋风除尘器主要用于捕集非粘结性、微细粉尘和烟雾。
但它也能处理某些小颗粒物质。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旋风除尘器的相关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班一共有五个同学参加了实验。
首先将除尘器的上半部分装入布袋中,并且将布袋按照事先画出来的图纸绑好,再打开袋口使布袋正对风向,防止布袋被吹翻过去;然后再进行一系列调试,先检查有无漏气现象,保证密封圈不泄露,如果没有问题,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二步:将阀门的手柄拧到底,直至听见“咔哒”声为止。
第三步:放掉灰斗里面所积存的灰尘。
注意:此时切勿提起灰斗盖,否则会因为重力原因而损坏机械设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第四步:清洗滤筒及各级过滤片。
由于过滤效率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即初阻力和滤料层厚度。
当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表面时,较粗颗粒直接落入灰斗,细小颗粒进入滤料内部,过滤材料表面的粉尘被阻留,从而形成初阻力。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料内的粉尘被逐渐聚集,孔隙增多,而阻力增高,致使滤料破损,以至丧失过滤能力,此时必须更换或清洗滤料。
第五步:填充除尘骨架。
根据需要确定填充骨架数量,将每组骨架叠放整齐,在安装时注意将骨架间的缝隙均匀错开,避免影响过滤效果。
最后还得记住安全操作规程,才算真正的实验圆满结束啦!虽说本次实验的流程看似简单,却又包括许多道具,使得复杂化了。
随后便开始下一步—安装抽气管。
这项任务对于我来说太难了,幸亏在爸妈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
刚开始弄了几回总是歪七扭八地缠绕在一块儿,令人头疼。
最终还是靠爸爸教我怎么办,仔细观察,耐心研究,努力琢磨,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窍门,掌握了诀窍,完美收官!随后,我们就坐在凳子上等待着实验员叔叔的指导。
只见他拿出来了一套新型仪器,上边标志着数字,然后示范者演示了一遍,告诉我们该如何操作。
接着要把布袋与吸气管连接好,就像平常拉绳那样,我跟着爸爸一点一点慢慢地做。
旋风式除尘器实验报告旋风式除尘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旋风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除尘效果。
通过对不同颗粒物的除尘效果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了旋风式除尘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1. 引言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除尘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旋风式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除尘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旋风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并分析其性能。
2. 实验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了一台标准的旋风式除尘器作为测试设备。
实验装置包括进气口、旋风室、出气口和颗粒物收集器。
2.2 实验过程首先,将待测试的颗粒物样本加入到进气口,并调节进气流量和旋风室的转速。
然后,收集出气口处的颗粒物样本,并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和计数。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显示,旋风式除尘器对不同颗粒物的除尘效果存在差异。
颗粒物的大小和密度对除尘效果有较大影响。
较大的颗粒物在旋风室中容易被分离出来,而较小的颗粒物则难以被有效除尘。
此外,颗粒物的密度越大,其在旋风室中的分离效果越好。
4. 分析与讨论旋风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然而,由于颗粒物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其在旋风室中的运动轨迹也不同,从而影响了除尘效果。
此外,旋风室的结构和转速也会对除尘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5.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旋风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旋风式除尘器对较大的颗粒物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但对较小的颗粒物除尘效果较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颗粒物的特性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除尘器,并进行适当的优化设计。
6. 优化建议为了改善旋风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措施:- 调整旋风室的结构,使其更适合不同颗粒物的分离;- 优化旋风室的转速,提高除尘效率;- 结合其他除尘技术,如静电除尘或湿式除尘,以提高整体除尘效果。
实验一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目的】1. 管道中气体流速及流量的测定;2.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测定。
【实验原理】1. 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d ,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v 。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 ,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v =式中P d ——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 3,287P Tρ=2. 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F v3.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阻力:ΔP=ΔP q - P l -Z式中:ΔP q ——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全压差(Pa )P l ——沿程阻力,即静压孔4和5的静压差×1.3(Pa ) Z ——局部阻力,22v Z ρξ=∑(0.52ξ∑=)由于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故动压相等,所以ΔP q =ΔP j式中:ΔP j ——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静压差,即用U 型压差计测得的静压孔3和4的静压差。
于是:ΔP=ΔP j -ΔP i -Z 。
【主要仪器及试剂】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毕托管,微压计,U 型压差计【操作(实验)步骤】1. 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出动压值P d,求出相应的空气流速;2. 根据断面面积,求出风量;3. 用U型压差计测出旋风除尘器出口管中测孔4,5之间的静压差P e;4. 用U型压差计测出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管段的静压差ΔP j,测孔为3,4;5. 求出局部阻力;6. 根据ΔP=ΔP j-1.3×ΔP e-Z,求出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ΔP。
【实验数据】【注意事项及质疑】在测空气速度之前需对流量计调零。
【思考题】1. 简述旋风除尘器内气流与颗粒的运动方式。
2. 何谓二次效应,如何有效控制二次效应?实验二 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实验目的】测定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下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为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科学实验技能,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学生实验守则如下:1、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内容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2、不准迟到、早退、旷课,因故缺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并应按指定时间及时补做,旷课不准补做,本次实验成绩按零分记。
3、注意维护实验室整洁,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东西和乱扔废纸等。
4、遵从教师指导,严守课堂纪律。
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注意保持肃静。
严禁在实验室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5、爱护仪器设备,未经教师允许不准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在使用仪器前,应了解其性能及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6、发现所用仪器设备等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处理,学生不得调换或动用非本组实验仪器设备,发现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要报告指导教师并进行登记。
凡违纪造成损失需按规定赔偿。
7、必须实事求是地做出记录。
实验记录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并将仪器设备按原样整理完毕,清扫实验室并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课后必须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将实验报告与实验原始记录一并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实验中心目录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名称页次«供热工程»03030017 热水供暖系统模拟实验∙∙∙∙∙∙∙∙∙∙∙∙∙∙∙∙∙∙∙∙∙∙∙∙∙∙∙∙∙∙∙∙∙∙∙∙∙∙∙∙∙∙∙∙∙∙∙∙∙∙∙∙∙∙∙∙∙∙∙∙∙∙∙∙∙∙∙∙∙∙∙∙∙∙∙∙∙∙∙∙∙∙∙∙∙∙∙∙∙∙∙∙∙∙∙∙∙∙∙3 03030018 散热器热工性能测定∙∙∙∙∙∙∙∙∙∙∙∙∙∙∙∙∙∙∙∙∙∙∙∙∙∙∙∙∙∙∙∙∙∙∙∙∙∙∙∙∙∙∙∙∙∙∙∙∙∙∙∙∙∙∙∙∙∙∙∙∙∙∙∙∙∙∙∙∙∙∙∙∙∙∙∙∙∙∙∙∙∙∙∙∙∙∙∙∙∙∙∙∙∙∙∙∙∙∙∙∙∙∙5 03030019 热网水压图实验«锅炉及锅炉房设计»03030020 煤的工业分析(见锅炉习题实验教材)03030021 煤的发热量测定(见锅炉习题实验教材)03030022 烟气分析(见锅炉习题实验教材)«工业通风»03030023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10 03030024 局部排风罩性能的测定∙∙∙∙∙∙∙∙∙∙∙∙∙∙∙∙∙∙∙∙∙∙∙∙∙∙∙∙∙∙∙∙∙∙∙∙∙∙∙∙∙∙∙∙∙∙∙∙∙∙∙∙∙∙∙∙∙∙∙∙∙∙∙∙∙∙∙∙∙∙∙∙∙∙∙∙∙∙∙∙∙∙∙∙∙∙∙∙∙∙∙∙∙14 03030025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17 03030026 粉尘性质的测定∙∙∙∙∙∙∙∙∙∙∙∙∙∙∙∙∙∙∙∙∙∙∙∙∙∙∙∙∙∙∙∙∙∙∙∙∙∙∙∙∙∙∙∙∙∙∙∙∙∙∙∙∙∙∙∙∙∙∙∙∙∙∙∙∙∙∙∙∙∙∙∙∙∙∙∙∙∙∙∙∙∙∙∙∙∙∙∙∙∙∙∙∙∙∙∙∙∙∙∙∙∙∙暂缺«空气调节»03030029 空气源热泵冬季工况能效比测定∙∙∙∙∙∙∙∙∙∙∙∙∙∙∙∙∙∙∙∙∙∙∙∙∙∙∙∙∙∙∙∙∙∙∙∙∙∙∙∙∙∙∙∙∙∙∙∙∙∙∙∙∙∙∙∙∙∙∙∙∙∙∙∙∙∙∙∙∙∙∙∙∙∙∙暂缺03030030 空气调节系统性能测定∙∙∙∙∙∙∙∙∙∙∙∙∙∙∙∙∙∙∙∙∙∙∙∙∙∙∙∙∙∙∙∙∙∙∙∙∙∙∙∙∙∙∙∙∙∙∙∙∙∙∙∙∙∙∙∙∙∙∙∙∙∙∙∙∙∙∙∙∙∙∙∙∙∙∙∙∙∙∙∙∙∙∙∙∙∙∙∙∙∙∙∙∙∙22 03030031 空调机组性能测定∙∙∙∙∙∙∙∙∙∙∙∙∙∙∙∙∙∙∙∙∙∙∙∙∙∙∙∙∙∙∙∙∙∙∙∙∙∙∙∙∙∙∙∙∙∙∙∙∙∙∙∙∙∙∙∙∙∙∙∙∙∙∙∙∙∙∙∙∙∙∙∙∙∙∙∙∙∙∙∙∙∙∙∙∙∙∙∙∙∙∙∙∙∙∙∙∙∙∙暂缺«制冷技术»03030032 制冷循环演示及制冷量测定∙∙∙∙∙∙∙∙∙∙∙∙∙∙∙∙∙∙∙∙∙∙∙∙∙∙∙∙∙∙∙∙∙∙∙∙∙∙∙∙∙∙∙∙∙∙∙∙∙∙∙∙∙∙∙∙∙∙∙∙∙∙∙∙∙∙∙∙∙∙∙∙∙∙∙∙∙∙∙∙∙∙∙∙24 03030033 压缩式制冷机性能测定∙∙∙∙∙∙∙∙∙∙∙∙∙∙∙∙∙∙∙∙∙∙∙∙∙∙∙∙∙∙∙∙∙∙∙∙∙∙∙∙∙∙∙∙∙∙∙∙∙∙∙∙∙∙∙∙∙∙∙∙∙∙∙∙∙∙∙∙∙∙∙∙∙∙∙∙∙∙∙∙∙∙∙∙∙∙∙∙∙∙∙∙∙∙∙29«燃气供应工程»03030034 燃气相对密度的测定∙∙∙∙∙∙∙∙∙∙∙∙∙∙∙∙∙∙∙∙∙∙∙∙∙∙∙∙∙∙∙∙∙∙∙∙∙∙∙∙∙∙∙∙∙∙∙∙∙∙∙∙∙∙∙∙∙∙∙∙∙∙∙∙∙∙∙∙∙∙∙∙∙∙∙∙∙∙∙∙∙∙∙∙∙∙∙∙∙∙∙∙∙∙∙∙∙34 03030035 燃气热值的测定∙∙∙∙∙∙∙∙∙∙∙∙∙∙∙∙∙∙∙∙∙∙∙∙∙∙∙∙∙∙∙∙∙∙∙∙∙∙∙∙∙∙∙∙∙∙∙∙∙∙∙∙∙∙∙∙∙∙∙∙∙∙∙∙∙∙∙∙∙∙∙∙∙∙∙∙∙∙∙∙∙∙∙∙∙∙∙∙∙∙∙∙∙∙∙∙∙∙∙∙∙∙∙∙∙36 03030036 煤气全分析∙∙∙∙∙∙∙∙∙∙∙∙∙∙∙∙∙∙∙∙∙∙∙∙∙∙∙∙∙∙∙∙∙∙∙∙∙∙∙∙∙∙∙∙∙∙∙∙∙∙∙∙∙∙∙∙∙∙∙∙∙∙∙∙∙∙∙∙∙∙∙∙∙∙∙∙∙∙∙∙∙∙∙∙∙∙∙∙∙∙∙∙∙∙∙∙∙∙∙∙∙∙∙∙∙∙∙∙∙暂缺03030037 燃气灶具热效率及热负荷测定∙∙∙∙∙∙∙∙∙∙∙∙∙∙∙∙∙∙∙∙∙∙∙∙∙∙∙∙∙∙∙∙∙∙∙∙∙∙∙∙∙∙∙∙∙∙∙∙∙∙∙∙∙∙∙∙∙∙∙∙∙∙∙∙∙∙∙∙∙∙∙∙∙∙∙∙∙∙∙∙∙40热水供暖系统模拟实验(实验序号03030017)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配合“供热工程”课堂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热水供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不同管路系统的特点。
除尘设备性能检测报告根据我们对除尘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以下是我们的检测报告:本次检测的除尘设备为一台高效除尘设备,采用了先进的过滤技术和设备,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颗粒物排放问题。
在本次检测中,我们主要对其性能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估: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
首先,我们对该除尘设备的效率进行了测试。
通过在设备进入和出口处分别安装颗粒物浓度检测器,我们可以评估该设备的除尘效果。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不同颗粒粒径和浓度的颗粒物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该除尘设备对不同粒径和浓度的颗粒物均有着较高的去除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高浓度和细颗粒情况下,该设备的效率略有下降,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因此,可以认为该除尘设备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其次,我们对该除尘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测试。
可靠性是指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是否稳定可靠。
我们对设备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等恶劣工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在测试中,我们模拟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况,包括高温、低温、高湿、高风速等。
结果显示,该除尘设备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正常运行,并能保持较高的除尘效果。
因此,可以认为该除尘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最后,我们对该除尘设备的维护性进行了评估。
维护性是指设备在维护和保养方面的便利程度。
我们对设备的维护和清洁进行了模拟,在测试过程中观察了设备的维护难度和清洁效果。
结果显示,该除尘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工作相对简便,操作方便,清洁效果良好。
因此,可以认为该除尘设备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除尘设备的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我们认为该设备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良好的可靠性和较好的维护性。
然而,我们建议在使用时仍需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以确保其性能的长期保持。
旋风除尘器-实验报告册
实验目的:测试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实验步骤:
1.将旋风除尘器开启,并进行预热。
2.将含尘气体通过旋风除尘器进行处理,记录入口含尘浓度和出口含尘浓度。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如下表:
| 流量(m³/h) | 入口含尘浓度(mg/m³) | 出口含尘浓度(mg/m³) |
| ----------- | --------------------- | --------------------- |
| 10 | 100 | 60 |
| 20 | 120 | 50 |
| 30 | 140 | 40 |
| 40 | 160 | 30 |
由上表可知,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入口含尘浓度也随之增加,出口含尘浓度则逐渐降低。
旋风除尘器能够有效地去除气体中的尘粒,达到了较好的净化效果。
1.旋风除尘器能够有效地去除气体中的尘粒,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2.气体流量对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有影响,较大流量下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更佳。
3.旋风除尘器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除尘处理。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管道中各点流速和气体流量的测定; 2.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阻力系数的测定; 3.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
二、实验重点会用毕托管和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d 和静压P s 。
三、实验难点用毕托管和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 d 和静压P s 。
四、实验装置旋风除尘器实验装置,采用质量法测定旋风除尘的除尘效率。
实验用仪器有: (1)倾斜微压计;(2)托盘天平(分度值1g );(3)毕托管;(4)秒表。
五、实验原理1.风量的测定风量的测定采用毕托管测量,其原理是利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出风管断面的流速,从而确定风量,即:V F Q ⋅=式中:Q ——风量,m 3/s ;F ——测定断面面积,m 2;V ——测量断面空气平均流速,m/s 。
由于空气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同一断面上必须进行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V 。
毕托管所测量的断面为φ103mm 的圆形断面,故可划分为两环,微压计测出动压值P d ,相应的空气流速:ρP dV 2=式中:P d ——测得的动压平均值,Pa ;ρ——空气的密度,Kg/m 3。
2.旋风除尘器阻力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阻力Z P P P l q --∆=∆式中:ΔP q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全压差,Pa ;P l ——沿程阻力,即静压孔1与2的静压差×1.3,Pa ; Z ——局部阻力,)52.0(22=∑∑=ξρξV Z ,Pa 。
由于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故动压相等,所以ΔP q =ΔP j式中:ΔP j ——小旋风除尘器进出口空气的静压值,即用微压计测得的静压2和3的静压值。
于是:Z P P P l j --∆=∆3.旋风除尘器效率的测定:除尘器效率的测定可采用重量浓度法,即按下式%10012⨯=m m η 式中:1m ——除尘器进口处粉尘质量,g ;2m ——除尘器出口处粉尘质量,g 。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除尘器性能测定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调定除尘器的处理风量。
2.观测除尘器阻力与负荷的关系。
(即不同入口风速时阻力变化规律或情况)。
3.观测除尘器效率与负荷的关系。
(即不同入口风速时除尘效率的变化规律情况)。
三、实验台简介实验台主要由测试系统、实验除尘器、发尘装置等三部分组成,如下图。
图1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台示意图1. 接灰斗2. 实验除尘器3. 出口测压点4. 进口测压点5. 发尘装置6.孔板流量计7.进风口8.控制板9.比托管测风管道 10.固定架 11. 比托管测试点 12.风机入口软管 13.引风机。
注:测压表未画出附尘器全效率的测定采用重量法,即按下式计算 12G =η (1)式中 G 1——进入除尘器粉尘量,g ;G 2——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g 。
四、测定方法及步骤1.制作两种不同粒径的实验粉尘。
2.称取不少于1000g 的实验粉尘G 1 。
3. 待起动发尘器的引射风机后,将所称取的粉尘加入发尘器灰斗中,同时起动振动电机。
4. 发尘完毕后,顺次停止振动开关,约1分钟后停止风机。
5. 风机停转后打开灰斗,收集灰斗中粉尘并称重,即得G 2。
6. 根据公式(1)计算该入口风速下的除尘器全效率。
五、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粉尘G1=1000~1200g灰斗粉尘G2=800~900g除尘器全效率 =G2/G1*100%=80%~90%误差分析:(1)旋风除尘器倾斜管段坡度小,粉尘有沉积;(2)向除尘器加入粉尘是,加入速度不够均匀;(3)旋风除尘器筒体与锥体间存在水平凹台,容易积灰。
六、思考题1.叙述该除尘器的工作过程2.分析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答:1.该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实验粉尘从加料口加入后,通过一段直管段进入旋风除尘器,除下的粉尘进入灰斗,清洁空气从除尘器上出口进入一段水平直管段和一段垂直管段,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进入周围环境。
SG-RG56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
一、实验目的:
了解旋风除尘器的结构;测定或调节除尘器的处理风量;测定除尘器阻力与负荷的关系(即不同入口风速时阻力变化规律或情况);测定除尘器效率与负荷的关系(即不同风速时除尘效率的变化规律情况)。
二、主要配置:
有机玻璃实验旋风除尘器及测试管路、自动发尘装置、高压引风机、压力计、笛形均压管、圆弧型进口集流器、振动发尘器、自动风门调节装置、流量测试差压传感器、阻力测试差压传感器、8路万能信号变送输出巡检仪显示温度、压差,不锈钢实验台架等。
三、技术参数:
1、输入电源:三相AC380V±10% 50Hz,功率1.1KW。
2、离心风机参数:风量2000 m3/h,风压1000 Pa,功率1.1KW。
3、试验风量:1900~2500m3/h;压力:950~1.2KPa。
4、差压传感器:量程0—1000Pa,精度0.5级。
5、温度由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测量,万能信号输入巡检仪配合高精度数字显示表,显示温度、阻力、流速等实验全部测量参数,手动风门调节风量。
6、外形尺寸:1200×500×1600mm,外形为不锈钢可移动支架,带双刹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