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学案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 格式:docx
- 大小:17.26 KB
- 文档页数:5
英语高效课堂“136”教学模式导学案科目英语年级四年级日期2016.2主备人辅备人课题Maddy the Monster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完成本课所涉及的小测试,学生能够读懂故事书中的小故事。
2、通过小测试及故事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听力理解能力重点难点掌握重要句子,并能灵活运用。
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顺利完成相关练习导学方法“136”自主导学教具准备ppt,评价单导学过程程序用时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Step1. 情景导入,目标呈现Step2. 先学评价,解决词汇Step3. 问题引领,合作学习3minutes8minutes10minutes一、Free talk:a.Greetings.b. Play "spell" to reviewthe main words in this unit.Read the words twice. Thencheck for understanding.二、呈现并解读本节课学习目标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时,教师课件出示自主评价单内容。
2.学生阅读完毕,教师检查评价学生自学评价单的完成情况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Listen to the radio andthink about some questions.1. Questions.(1). Is Maddy big or little?(2). Is she old or young?(3). Is she too big or justright for the classroom?(4). Is she too big or tooFree talk:会回答问句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并划出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和重点短语句型。
学生小组合作,再次通读全文,划出关键句子,交流朗读,小组讨论完成合学评价单,准备展示。
small for the bus?(5) Where does she live?三、1.课件出示合学评价单内容2.小组合学时,教师逐组巡回指导。
“导学案”模式下的英语高效课堂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新课改新理念的提倡和中考更高要求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是方法辈出,高招不断,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
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此,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向课堂主阵地要质量,增加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
首先,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新课改、新理念。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智力因素,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强化的原则,同时强调低起点重基础,来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训练时,教师要把握梯度训练量和着力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
重点词汇短语归纳、重点句型强化、翻译句子、知识点拓展、词语辨析、句型信息转换、即学即用、高考链接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梯度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对知识点的外延和内涵作出了详实的解释,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
其次,实施高效课堂“导学案”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导学”而不是“逼学”。
因为它一改过去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模式,变为“我要学”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意识,教材不再是圣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因材施教,合理地灵活地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同时可以精挑细选、瞻前顾后、胆大妄为地处理教材,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教师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使教材服务于学生,真正还课堂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实施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第三,在实施英语高效课堂过程中,英语“导学案”的使用,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体现,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其学习理念、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尽可能地采取自主性、探索性,不仅注意基础知识,也关注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双基)的一种教学活动,把课堂转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从而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个人潜能和创新精神。
试论高效课堂背景下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作者:李政珺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10期摘要:高效课堂改革已势在必行,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和指南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两方面谈谈笔者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课堂;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75-01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导学案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编写应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3.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
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参与性原则。
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5.实用性原则。
编写的导学案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适合学生和老师使用。
6.方法性原则。
具体、明白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
7.课时性原则。
每节课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并注明课时数。
二、导学案编写要求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学习小结等几个环节构成。
在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
浅谈使用导学案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关键词:导学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对学生来说,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
通过运用导学案,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有更深刻的体验,并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所以,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对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英语课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由教师个体认真备课积极探讨后提出,并经过教师集体讨论研究制订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目的在于增长学生辨析异同、解决疑难和提高技能的才干。
其内容涵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反思、知识延伸等。
从教师的角度讲,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威廉亚瑟曾说:“平凡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叙述,中等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而伟大的教师则是启发。
”由此可见,启发性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导学案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1.重新组织教材,设计合理的自学内容新课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更深层次地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并提高他们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在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重新组织教材,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根据本节课要讲的课文内容,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可以设计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英语课文,这样更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a.skinming(5分钟时间)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quickly,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b.scanning(5分钟时间)ask the students to use their own words to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each paragraph.c.careful reading这主要是针对文章具体内容,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并且紧扣文章内容的问题,如:(1)what do you think that nacy thinks joe wants to do?(2)what do you think that joe really want to do?(3)what’s the 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people?经过多次这种方法的尝试,我们发现利用导学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导学案”引领下的高中英语“四环节”教学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环节”教学模式就是我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摸索革新的教学方式。
一、理论背景自主学习源于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该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知识,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四大教学环节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和应用“四环节”教学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感受新知识,理解并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
笔者在本校“四环节”教学的评比活动中成功地上了一堂语法课,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语法教学模式,效果甚好。
本节课主要学习名词性从句,所以在上完模块三第一单元的阅读课之后,专门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名词性从句作为佳句背诵。
这样本节课的第一个步骤设计成了复习并检查,既检测了上堂课的内容,又有效地导入了新课,同时以打分的形式让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和竞争的状态。
step 1. revision.默写下列句子。
(独立自学)(每题4分,合计20分)(题略)在学生独立自学完成后,展示标准答案,以便学生及时更正。
step 2. 用红色的双横线划出上面英语句子的主语。
(展示交流)(每题2分,合计10分)在独立自学和小组讨论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让一些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看是否有不同。
接着让学生完成下一个任务,即仔细观察上面的五个句子,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回答正确得10分):1.上面句子有什么特点?2. 什么是名词性从句?3.名词性从句的结构特点有哪些?4.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常用引导词有哪些? 5. 哪两个引导词在名词性从句学习中是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绝大多数的学生能理解并很准确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新课程如何利用导学案构建英语高效课堂作者:金胜书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4期【摘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新课改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英语教学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为此,我们尝试了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本文针对利用导学案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改强调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
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可以让学生以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一、准确定位导学案,转变备课思路1.明确导学案的学习指导性。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应该站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进行设计。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方案,重点研究怎样教;而学案则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应该研究怎样有效指导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和学到什么程度。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转变理念,调整备课思路,不能还停留在设计教案的思路上。
2.导学案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导学案是教学辅助手段,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然而教学中我们发现,导学案俨然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和学生成了导学案的“仆人”,对导学案“唯命是从”,导学案直接指挥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过去的照本宣科,成了现在的照“案”宣科;有的教师甚至对导学案形成了依赖,一上课直奔导学案,头也不抬地领着学生逐个环节落实。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丰富课堂教学1.英语课可以用导学案,但不能只用导学案。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02教学研究四、注重阅读教学,拓展英语知识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具备了基础语法和词汇知识,掌握了基本阅读方法后,我们就必须及时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
1.科学导入合理运用幻灯片、材料图片、实物和集音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等形式介绍与引导阅读材料中将会涉及的生词、语法和句式让学生有备而来。
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情境,将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阅读材料的印象。
笔者针对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的特点,经常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改编和归纳,将阅读材料中描写的故事表述的生动曲折,又富有悬念,以便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进行深入阅读。
2.诱导拓展英语教师要根据相应的阅读内容,做不同安排和总结,帮助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和拓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礼貌或不礼貌行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他国不同的风俗习惯,进而思考我们该怎样来以身作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英语的讨论与研究。
概括地讲,初一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说教,要能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设定,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1]刘静兰.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1(1).[2]祝清江,王贞梅.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世界,2011(13).[3]张翠琴.我与课改共成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创新[J].新课程:教研,2011(6).(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青云中学)•编辑陈鲜艳一堂课只有40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利用率呢?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有以下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1.导学案设计合理教师备写学案时认真设计课前预习题,合作讨论题课堂检测题。
利用导学案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指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一种教育者对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
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z 中,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英语“导学案”是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化学与教过程的方案。
目的是为学而教,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等等.它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练达标的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
一.“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框架下,他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应用的技术: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
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和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桥梁,使他能够更有效的学习新材料。
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水平。
二.英语“导学案”编写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
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根
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
三.英语“导学案”使用说明
导学案的使用说明要具体,浅显易懂,使学生能理解
并会用。
举例说明:请自学unit9P68-69内容,将“学习目标”中的词汇、句型在书中用彩笔标出。
参考“知识链接”,
结合自己的参考书,预习新课,整理笔记。
先独立完成导
学案。
然后将疑难问题在组内集中讨论,红笔纠错、标重点。
四.英语“导学案”的操作
下面我就一节八年级下册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Period 1,p68-69)做一下操作说明。
在讲
这一课时之前我先把学案下发给每个学生,学生按已经分
好的的学习小组,参照使用说明,把学习目标,重难点等
步骤通过独立查找和小组讨论进行预习。
作为老师,我们
一定要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指导,要设计好预习的环节,布置好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看能不能自行解决或小组讨论解决。
对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做好记号,做到心中有数,也
就是说,要学在前、教在后、先学后教、不学不教,提前
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课堂上要以学案为指导但不依赖于
学案,努力做到:新知识尽量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
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感受新体验,从而培养
学生通过探索获取成功的自信心.比如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
做提问检测,并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别提问不通层次的
学生,尽量使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
在课堂学习研讨中,
针对听力这块,倾注相当时间,并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提
问检验。
在对话环节争取让学生先阅读听力材料,再根据
给出的模拟对话在一定时间内分组练习并表演,争取做到
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然后对于本课时的重点语法现在完成时,鼓励学生在对话基础上讨论并总结规律,适当的点播和指
导非常重要。
再辅以一定的练习巩固加强和诊断他们对重
难点的掌握.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不同程度的学
生都会或多或少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获得
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逐步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预习学习小组中,各小
组成员互相合作交流,他们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共同培
养学习习惯,形成“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的良好局面,这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五.英语“导学案”导学的成效和问题
通过访谈,我了解到英语导学案已经初步被学生认同
并开始接受,多数学生认为导学案对英语学习有帮助,能
帮助并督促自己主动去提前学习新课,查找知识,并发现
在这一查找过程中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了,此外他们
反应通过预习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能更好的做到上
课有重点的听讲,这些从同学们课堂上对语言点的提问和
总结中能得到印证。
学生承认学案是很好的学习和复习资料,认为英语学案有利于养成预习习惯和适当记笔记的习惯。
一部分学生使用学案后,学习方式得以改善,学习主
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逐步提高,比如
近几次的单元测试中反应出中等生进步更快些。
但学案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导学案还是一个新生
事物,刚刚起步,处于摸索阶段。
教师对学案编写的认识,理解还不够透彻,在编写和导学力度上可能会欠缺,未能
完全发挥学案的特点和优势.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接
受和适应导学案,他们觉得做导学案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未免有些抱怨的话语,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没有
发挥出来,所以学习水平仍然停留在原地。
这些都是今后
我们实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