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经济生活第八课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学习目标】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2.理解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3.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和含义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6.了解税收的含义7.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8.了解个人所得税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学导图】第一框国家财政【预习填空】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就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⑴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年度_________________。
⑵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⑴国家财政是促进_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的物质保证。
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⑶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____________的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基础性的)和__________。
3、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⑴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__________,或支出大于收入___________,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⑵财政盈余:是指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⑶财政赤字:是指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自主探究】探究一:谁来拯救?——中国守法奶农受三鹿影响,国内中国奶制品厂商纷纷停产整顿,善良的奶农看着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掩面哭泣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6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农。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构成(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2、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构成(2)财政收支平衡3、财政的作用(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2)财政与宏观调控(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基础知识一、财政收入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和就是财政。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1)国家预算:由提出并经过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2)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称作国家决算。
3、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就是财政收入。
4、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分为、、以及。
其中,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和。
其中,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的过程。
2、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支出按其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
目前在我国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1),有结余。
(2),有赤字。
(3)。
其中,在国家预算与决算中,是最理想的状态。
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4)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或收入略有结余,或支出收入略有赤字。
(5)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
、、、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有重大促进作用。
国家财政支持这些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国家可以通过对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①通过对、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②通过调整,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2、人民生活有保障(1)、财政是巩固的物质保证。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高三复习《经济生活》每课一练:第8讲财政与税收C.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D.力促人民的升值力度相关训练题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此回答第3—4题。
3.下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的是()①增发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②降低银行基准利率,扩大信贷投资规模③增加税收和经济建设支出④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2008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其共同的目的是()A.加强宏观调控 B.避免经济增长乏力C.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D.防止物价急剧上涨5.(09年北京三模)为弥补2009年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国务院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同时同意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债券。
下列关于政府债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政府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流通性强的特点 B.发行政府债券有利于平衡地方财政收支C.发行政府债券有利于扩大内需保增长D.政府债券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6.(09年全国文综)根据报告,在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构成中,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名列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首位,达到了21.5%。
这充分说明①税收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③税收可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④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③7.(09新课改地区三模)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
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
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学科:思想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通读教材全文把握教材基础,划出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知识点。
2)整理本课的知识结构简表。
3)拓展阅读:了解金融危机下我国的救市方案二、教学课题国家财政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中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题,主要内容有两目,“财政及其作用”和“财政收入与支出”。
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教学难点:我国的财政政策及其应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等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方案等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巩固提升法1.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并回答关于教材基础知识的问答题。
2.教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释疑,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讨论活动,以加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百度搜索三峡工程图片:/member/5835/sigthphoto/2007-12-10-11-16-59.jpg 嫦娥二号图片:/uploadfile/news/uploadfile/201005/20100508125002127.jpg最新修订的三峡工程造价是2039.3亿元,嫦娥一号、二号总投资23亿元,设问:这些钱是谁支出的,你能用经济术语描述,并说明其内涵吗?二、新课(一)对照问题自学展示【自学问题】课堂进行1.什么是财政?国家为什么要参与社会分配?2.什么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基本形式)有哪些?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合理的分配政策是什么?为什么?4.什么是财政支出?有哪些种类?5.什么叫财政收支平衡?什么是财政盈余?财政赤字?6.我国财政有哪些作用?7.当经济增长滞缓或过热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组内交流、班级展示】(二)质疑释疑合作探究【自学质疑】课堂内进行【同学释疑】课堂内进行【合作探究】1.读图思考:(1)右图反映了经济学的什么道理?百度搜索图片:2010中央财政收入结构/politics/2010-03/16/xin_26203071614327503121348.jpg答案:反映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1802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区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的含义及其各自作用。
3、说明我国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及增强对税收征管的公民监督意识。
4、识别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二、重点与难点1、税收的基本特征。
2、依法纳税。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2、我国的税收有哪几大类?3、什么是增值税?征收增值税有何作用?4、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特点是什么?开征个人所得税有何意义?5、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区分?6、树立纳税人意识的原因和要求。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说明:2、骗税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说明:3()说明:4、税收具有固定()说明:5、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明:五、巩固练习1、有一家经营婴儿用品的网上店铺,半年销售额超过280万元,却没有交过一分钱税。
最终,这起被称为“网上交易偷税第一案”的案件在沪宣判,被告张某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6万元。
这体现了税收________的特征()A.强制性B.固定性C.无偿性D.法制性2、针对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随意增加收费,加重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费”改“税”,这样可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
这是因为(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金额比收费低3、[2012高考,大纲版]2011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
之所以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是因为增值税()①不受企业盈亏影响②可以避免重复征税③税源广且便于征收④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2·重庆卷]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国家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③债务收入。
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
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①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②财政盈余:收入>支出,;③财政赤字:收入<支出,。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No.8253 250考点二 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性质、基本特征。
2.税收的种类及各种税的作用3.依法纳税(1)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兴旺发达、各项职能的实现,都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必须承担义务,依法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
能够比较、识别。
易错易混知识点1.税收的固定性就是指税收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不能随意改变)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将征税对象改为纳税人)3.我国对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税。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方式)4.纳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5.个人有收入所得就必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是,必须具有应税收入) 6.个别企业和个人用欺骗的方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属于偷税。
(骗税)-----针对训练-----1.(2014课标2)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件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A. 流转税、流转税B. 流转税、行为税C. 流转税、财产税D. 所得税、流转税3. 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 8 课 财政与税收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预习案---一、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预习、巩固如下问题(考点):1. 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构成2. 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注意:财政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说明我们国家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体现了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要保持基本平衡。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1)收入收入的构成: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2)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4、税收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5、依法纳税: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对国家预算的认识,下列错误的是( )A.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B.它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C.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D.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3.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11月7日下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指出,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为: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1.(新题速递)2016年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 250亿元,同比增长5.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2 326亿元,同比增长6%;非税收入25 924亿元,同比增长4.5%。
这说明(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我国财政收入渠道具有多样性C.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低于非税收收入D.税收对财政的贡献小于非税收收入解析:B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构成。
材料表明,税收和非税收入都形成财政收入,说明我国财政收入渠道具有多样性,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税收和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A、C、D与材料无关。
2.(新题速递)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性减收效应的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2016年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 250亿元,同比增长仅5.7%。
这说明( )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定有财力上的保证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入,①符合题意;政策性减收使得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财政与国家履行职责的关系,也没有涉及税收问题,③④与材料无关。
3.2016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下图是当前我国中央财政收支状况的简易模型,针对模型右端经济现象所产生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②增加支出,促进收支平衡③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和谐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创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及其作用。
财政支出用于民生、节能环保、科研,说明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科技创新,③④符合题意;减税涉及企业负担问题,但这是模型“左”端的问题,①与题意无关;②不符合材料中的赤字政策信息。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一、考纲课标要求1、考纲要求:(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2、课标要求:(1)内容要求:评价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财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提示与建议:①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如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地方治安、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应对突发灾变②可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也可评议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
二、知识梳理与典例(一)财政的内涵1、含义:国家的___和____就是财政。
2、本质:财政从本质上看实际是一种_________。
(二)财政的实现:国家预算(国家决算)是指国家____________。
例1、国家财政和国家预算之间的关系是()①国家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②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就是国家财政③国家预算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④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三)财政的内容:1、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____,叫财政收入(2)来源: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主要来源,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收入形式。
(3)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_____,二者是____、____的关系。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
所以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_____。
②分配政策: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就会影响企业_______和个人_____,最终也会对_____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少,将直接影响___的有效发挥,会降低财政对______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最终也不利于______和________。
所以,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__________,又促进___________和人民___________。
例2、2007年1月5日《人民日报》消息,2006年,山东省财政总收入达到4110.2亿元,增长22.7%。
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山东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实现政府的职能奠定了物质基础B、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C、山东省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山东财政出现大量节余,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2、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_____进行____和____的过程。
(2)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
这里边占首位的是_______,其____和_____支出占绝大部分,这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_____的重点。
例3、2007年3月5日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抚恤事业费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抚恤事业费分别属于社会保障和财政支出的( )A、社会保险经济建设支出B、社会救济行政管理支出C、社会优抚社会保障支出D、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支出3、财政收支关系(1)节余: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2)赤字: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3)相等: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4)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___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___,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____。
例4、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拟安排2450亿元,下列说法与其意义相符的是()A、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B、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不应出现赤字C、适度的赤字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D、财政赤字可有效缓解我国的低通胀状态例5、2004年,我国GDP总量是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是2.63万亿元,增长25.7%。
200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9.5%,财政收入增长23%左右。
我国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1)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我国GDP相对稳定,财政收入增速一直在20%以上,将会有什么影响?(四)财政的重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1)国家财政支持_________的建设,发挥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______,促进___发展。
①、国有通过对_______、____的调整和控制,促进______的合理优化;②、国家通过对_______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滞缓、资源闲置、需求不足时采取________,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来达到刺激需求、降低失业、拉动经济的目的;在经济过热、供不应求、物价上涨时,采取_______,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来达到抑制需求、降低通胀、经济降温的目的)(3)国家财政促进______的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1)财政是巩固______的物质保证。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__________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______、健全______、改善_______的物质保障。
例6、“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1150亿元,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投资约100亿元,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资300亿元。
材料表明财政()A、可以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B、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C、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例7、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2003年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
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A、提高农业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农业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加对农村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渠道。
例8、从2007年起,我国在巩固西部地区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所需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
这表明,从2007年起()A、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B、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C、财政收入和支出将成为我国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D、上述学杂费将要列入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例9、2007年7月1日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一周年。
为了修建青藏铁路,国家曾先后投资330.9亿元。
修好了这条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可以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
国家财政对青藏铁路修建起的作用是()A、青藏铁路的修建可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B、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C、国家职能是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来实现的D、青藏铁路的修建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例10、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山东省政府决定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三农”的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免除农村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再就业培训;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
上述材料表明财政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知识拓展:1、财政政策(1)含义: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极其相应的措施。
(2)基本类型: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其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
其手段主要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
(3)运用财政政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三、课后反思1、知识体系2、自我反思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参考答案例1、C. 例2、B. 例3、C. 例4、C.例5:(1)①财政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关健是增加财政收入,它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我国当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原因。
(2)①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则支出越多,越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长远看,对企业和个人也有利。
②但是,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增加,占社会财富过大,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妨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国家财政涉及国家分配、应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6、A.例7、C.例8、D.例9、B.例10、①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财政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③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参考答案例1、C. 例2、B. 例3、C. 例4、C.例5:(1)①财政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关健是增加财政收入,它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我国当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原因。
(2)①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则支出越多,越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长远看,对企业和个人也有利。
②但是,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增加,占社会财富过大,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妨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国家财政涉及国家分配、应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6、A.例7、C.例8、D.例9、B.例10、①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财政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③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