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jiēsǎo zhōuài zhuǎn tuán rè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án tǒng yuán xiāo mǎn táng qǐqiǎo

传统元宵满堂乞巧

niúláng yuèbǐng shǎng júxiǎo xiàng

牛郎月饼赏菊小巷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元宵满堂乞巧

牛郎月饼赏菊小巷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2)教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

(一)分层解读

第1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2句介绍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3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4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5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6句介绍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7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8句介绍了春节团圆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识字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重阳节↓

中秋节←七月七←端午节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一 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一 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全册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主题为“春光”,课文内容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主题为“爱心”,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主题为“传统文化”,意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主题为“童话”,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主题为“道理”,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主题为“自然科技”,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主题为“故事”,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1-24课主题为“人物”,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第23-25课主题为“历史”,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编部编版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每单元包括3或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本学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①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③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④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③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④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完美版打印版)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孩子们放学后和风筝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找春天》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孩子们眼中的春到,歌颂了春天的无限美好,表达了对春景,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开满鲜花的小路》写了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被他不小心漏了一路,第二天春天,那条小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给大家带来了美好和快乐的故事。文章表现出小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邓小平爷爷植树》真实地记述了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体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绿化环境的意识。 第二单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生前助人为乐的足迹,呼唤着雷锋叔叔,寻找着雷锋精神。《千人糕》通过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的故事,阐述了一个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匹出色的马》写了一家人到郊外散步,回来的时候,妹妹走不动了,爸爸拾起一根柳枝让妹妹当马,骑着回家了的故事。文章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和生活的快乐。 第三单元 《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敬重之情。 《“贝”的故事》介绍了“贝”字演变的过程和它表示的意思,让我们了解了用偏旁猜测汉字意思的办法,感受到了汉字的特点。 《传统美食》列出了七种菜品,四种主食的名字。形象的名字,既列出了食物是同哪些食村做成的,也点明了做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丰富多彩。 第四单元 《彩色的梦》讲了“我”用彩色铅笔画出的美妙的梦境,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枫树上的喜鹊》写的是“我”非常喜欢渡口枫树上的喜鹊一家,通过他们的动作和叫声,“我”想象他们一家的活动和所说的话,这些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表现了“我”对动物的喜爱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沙滩上的童话》讲的是一群孩子在沙滩上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童话的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一只小虫子》讲当了小虫子不好的地方和好的地方,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的丰富多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简析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本知识点汇总(完美版打印版)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字词 1、识字表p112 ①含多音字的(书中蓝色标记) 啊(8)的(21)漂(34)炸(36)量(50)泡(52)倒(62)坊(65) 行(73)似(88)扇(88)喝(95)尽(98)扫(99) ②易读错的 如:扎(zā)风筝因(yīn)为懊(ào)丧乞(qǐ)巧山冈(gāng) 教诲(huì)簸b(ò)箕(jī) ③拼音易错的 如:旅行环境乘客 2、写字表P116 (碧绿姑娘邮递员休息温暖甘甜波纹民族热闹贝壳钱币烤鸭鸡蛋炒饭精灵游戏周围补充屁股使劲劝告愿意乌黑指针帮助宇宙容易浴室决定商店纺织世界反复) 3、词语表P119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恋恋不舍亡羊补牢筋疲力尽 哈哈大笑宇宙飞船一望无边反反复复花草树木 4、多音字区分、选择P80 分:fēn分开分手fèn分子水分 干:ɡān葡萄干干净ɡàn干活树干干部 好:hǎo好看好地方hào好客爱好喜好

喝:hē喝水喝酒hè喝彩大喝一声 漂:piāo漂流漂浮piào漂亮 似:sì好似似乎相似shì似的 没:méi没有没事mò淹没埋没 教:jiào教师教室教育jiāo教学教书 转:zhuǎn转弯转车转身zhuàn打转转动 盛:shèng盛开盛大茂盛chéng盛饭盛汤 种:zhòng种树种花zhǒng种子树种 重:zhòng重力重量chóng重做重新重叠双重 为:wéi为人作为wèi因为为什么 场:chǎng市场广场cháng一场雨 尽:jìn尽力用尽同归于尽jǐn尽量尽可能 似:sì好似似乎相似shì似的 结:jiē结巴结实jié结合结果 得:de办得到拿得动děi我得走了dé得到得意 发:fā发现发达fà头发理发 当:dāng当天当心dàng上当当铺 扇:shān扇风shàn扇子 哪:[nǎ]哪年哪些。[na]干哪。[né]哪吒。 号:hào字号记号编号号码。háo呼号。号叫。哀号,号丧,号啕大哭。难:nán困难难题难[nàn]灾难遇难难民 了:[le]好了行了[liǎo]明了了解了结 铺:拼音:pū铺床铺路pù药铺店铺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 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 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本册教科书包括25篇阅读课文、4篇识字课文和8个“语文园地”。课文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以专题组成8个单元。每单元均以导语

情境图开头;接着是3—4篇课文,这些课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有的单元在“语文园地”前插入一个口语交际。全册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长大以后做什么、图书借阅公约、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材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二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9人。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借助工具书识字;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偏旁,学会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分析等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写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有较浓厚的读书兴趣,能阅读浅显的课外书,扩大识字量,积累词语。纵观全班,不足之处表现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不够牢固;同音字、音近或形近的生字常常混淆;没有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朗读课文时停顿不恰当,未能读出感情色彩,有的至今还有指读、唱读的不良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重点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 三、教学目标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 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 二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1,金链1。 学生材料: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相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

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陶瓷、玻璃、石材、布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揭题,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 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 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要给这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看得清,辨得准,放得快) 2.出示要求:(1)每个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2)放好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5.深入研究: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 6.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 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2.布置观察活动。 3.班级交流。 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时由好几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 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 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2.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双帆布鞋,请大家来看看,它的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 五、作业设计 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鞋子,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有什么用途,为什么?

(完整word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春天来了,我们来到了野外。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春天是美丽的,《咏柳》让我们欣赏到柳树的美;在《村居》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气息,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来到《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领略到花开的美丽;《邓小平爷爷植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用自己的劳动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学会用和气的语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小懂得待人和气,以礼待人,以礼服人。《快乐读书吧》介绍了四本故事书,让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单元需要学生会认64个字,会写35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背过第一课两首古诗,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我们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与语文园地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还可以让学生练练笔,尝试写一些我爱小动物的小故事,小诗等。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课课文。 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课课文。 2.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2课时) 1.《古诗两首》 2课时 2.《找春天》 2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课文积累、阅读(完美版打印版)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积累、阅读专项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__________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__吧?(6分) 2.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叫__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故事,这类故事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我还知道这样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一学期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课文,认识了许多人物。我最喜欢 __________这篇课文中的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6分) 二、填填名句。(21分) 1.__________锦上添花,__________雪中送炭。 2.__________,若饮食,_________,勿生戚。 3.闻过则喜,______________。 4.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 5.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三、默写古诗,并完成后面的练习。(24分) 绝句 唐____ ______鸣翠柳,一行白鹭_______。 窗含西岭_______,_______万里船。 1.我会写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我会准确填写量词:两( )黄鹂一( )白鹭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5分) (一)大禹(yǔ)治水 相传古时候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凶猛(měng)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huǐ)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于是,大禹决定治理洪水。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但他都没有进去看一看。最后,他带领老百姓挖(wā)通了很多河道,引洪水流入大海。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感激这位伟大的治洪英雄。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6分) 相传(chuán zhuàn) 淹没(méi mò)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1、古诗二首 村居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导学重点与难点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导学用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 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导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词语妹妹,相信大家看,她们来了!(幻灯1:杨柳纸鸢)能叫出它们的名儿吗? 2、齐读两个词语。 过渡:不过,这两个小妹妹悄悄地告诉我说它们很担心,怕你们把它们写错了。(幻灯2:杨柳纸鸢)说说看,它们害怕哪些地方写错? 3、指名说说写加点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4、你们会写错吗?那就写写看。 (学生书写两个词语,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5、同学们都写对了,词语妹妹一高兴,把她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幻灯3:杨柳纸鸢黄莺儿童)来,热情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黄莺”、“儿童”) 6、嘘!静静地想想:哪首古诗里有这四个词语娃娃?同学们记性可真好,就是《村居》。今天我们就细细品读这首诗,体会高鼎笔下的春天美景。 8、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在理解的字、词、句子旁边作批注,把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画出来,想办法解决。完成后用漂亮的姿势告诉老师。 2、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相机解答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指导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再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2、指名汇报,师生评议,完成课后习题。 四、了解诗意,感受情感。 1、自由读一读,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2、交流,引导、评价。 3、配乐朗读,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象。 4、齐读全诗。 5、配乐范读,学生静静地倾听、比较。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出示幻灯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指名读,师生评价。 (2)接读,师生评价。 (3)齐声朗读,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五、互动拓展,积累好词美句。 六、综合实践活动 搜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文章,图片,举办“春天的脚步”展览,评选“春天的小使者”。 咏柳 导学目标: 1、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最新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2019 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2019 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教材进行分析与解读: .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的主要特点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的主要特点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科书集中编排了 1 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 7 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 25 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天来了为主题,春天来了, 我们来到了野外。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 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春天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到野外《找春天》;《咏柳》让我们欣赏到柳树的美;在《村居》中, 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来到《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领略到花开的美丽;《邓小平爷爷植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用自己的劳动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第二单元,围绕着爱为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有了爱,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而快乐的。 爱不仅提现在父母、老师的呵护,同学、朋友的关心帮助上,还体现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默默奉献和付出上。 1 /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告诉我们,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在每一个需要爱心的地方,都有雷锋叔叔;品尝着美味的《千人糕》,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能创造美味的;《一匹出色的马》让小妹妹忘记了疲劳,快乐地回到了家。 我们在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感受到爱的同时,也让我们把爱洒向周围。 第三单元(识字),围绕着神奇的汉字为主题, 汉字是我们伟大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神奇的汉字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组合成诗歌,我们会从《神州谣》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在《传统节日》,我们会进一步地了解我国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贝的故事》则从汉字的起源方面,让我们对汉字加深认识,学会找到汉字的规律;《中国美食》让我们字领略诱人的美食时,结合不同的汉字,掌握各种美食的做法。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课文, 结合汉字的特点,了解我们悠久的文化。 第四单元,围绕童话世界为主题,童话世界充满着真善美,阅读童话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从中领略到一些美妙的东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敢坚强的品质、热爱生活的行为等。 《彩色的梦》会让我们在小朋友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世界的美丽;《枫树上的喜鹊》则让我们懂得了人与鸟儿是能和谐相处的,鸟儿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沙滩上的童话》使我们感受到小朋友的天真快乐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是一只小虫子》让我们走

部编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识字神州谣》《识字传统节日》《识字贝的故事》《识字中国美食》《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泪水茶》《蛛蛛开店》《青蛙卖泥塘》《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注意说话的语气》《推荐一部动画片》等内容。每组课文包括

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