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 (2)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0
《用字母表示数(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对应的含有字母的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向学生渗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代入求值。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2.讲解课前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3.师引导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预设: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师: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变得简单些?预设: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4.揭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1.小组合作师: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吗?试一试。
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学习任务一】。
2.集体订正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先让学生自己看下面的内容(教科书54页上面中间部分),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以省略不写。
如a×b =b×a,可以写成a · b=b · a或ab=ba。
4.用简写的形式,再次用字母表示表中的运算定律5.观察学习任务单,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用文字叙述相比,有哪些优点?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都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二)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1.课件出示正方形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师:回想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自己写一写。
完整版)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一、填空1、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周长是2a+2b。
2、教室里有x人,走了y人,此时教室里有x-y人。
3、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为n,则第一个为n-1,第三个为n+1.4、用a、b表示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可表示成a+b=b+a。
5、用字母a表示XXX的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
那么c=ab,b=c/a。
6、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a米。
它的周长3a米。
7、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3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300/t千米。
XXX每小时加工40个零件,加工了a小时,一共加工了40a个。
8、每袋面粉重a千克,每袋大米重b千克,8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8a+5b千克。
9、XXX在5月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这一天一共卖出175a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出25a元。
10、5x+4x=9x,8y-y=7y,7a×a=7a²,15x+6x=21x,5b+4b-9b=0.11、学校买来x盒红粉笔,买来白粉笔的盒数是红粉笔的10倍,学校买来11x盒粉笔;当x=10时,学校买来110盒粉笔。
二、选择1、a²与(3)a×a相等。
2、2x一定(3)等于x²。
3、XXX比XXX小,XXX今年a岁,XXX今年b岁,2年后XXX比XXX小(2)b-a岁。
4、当a=5、b=4时,ab+3的值是(2)54+3=57.5、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乙数是(1)a÷4-b。
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1、在一个三角形中,∠1=a°,∠2=b°,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3的度数。
∠3=180-a-b。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是a°,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顶角的度数。
顶角=180-2a。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C,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边长=C/4.4、比x的5倍多20的数。
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熟练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五、教学准备:1. 字母表示数的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1.2 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字母表示价格、数量等。
1.3 示例: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环节2】2.1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2 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3 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学环节3】3.1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如加法、减法等。
3.2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环节44.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4.2 探究: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学问题。
4.3 解答: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七、教学环节55.1 应用: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2 分享: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教学笔记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P54例3,完成教科书P56~57“练习十二”第5、6、8、9、10、11、12、13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优越性;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经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过程,并能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能用语言叙述一下这些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学情预设】预设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预设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预设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预设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预设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语言完整表述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教学笔记师:同学们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师:大家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让叙述变简单些?【学情预设】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2)]【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下面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1.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完成运算定律表格。
师:你们能用字母把我们刚才复习的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4例3的表格。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将答案写在教科书P54例3的表格中,集体订正。
(完整版)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二用字母表示数练题二题目一:1. 52写作”fifty-two”2. 53写作”fifty-three”3. 54写作”fifty-four”4. 55写作”fifty-five”5. 56写作”fifty-six”6. 57写作”fifty-seven”7. 58写作”fifty-eight”8. 59写作”fifty-nine”9. 60写作”sixty”题目二:1. 44写作”forty-four”2. 45写作”forty-five”3. 46写作”forty-six”4. 47写作”forty-seven”5. 48写作”forty-eight”6. 49写作”forty-nine”7. 50写作”fifty”8. 51写作”fifty-one”9. 52写作”fifty-two”题目三:1. 83写作”eighty-three”2. 84写作”eighty-four”3. 85写作”eighty-five”4. 86写作”eighty-six”5. 87写作”eighty-seven”6. 88写作”eighty-eight”7. 89写作”eighty-nine”8. 90写作”ninety”9. 97写作”ninety-seven”10. 100写作”one hundred”题目四:1. 53写作”fifty-three”2. 54写作”fifty-four”3. 65写作”sixty-five”4. 66写作”sixty-six”5. 77写作”seventy-seven”6. 88写作”eighty-eight”7. 99写作”ninety-nine”8. 100写作”one hundred”题目五:1. 44写作”forty-four”2. 45写作”forty-five”3. 56写作”fifty-six”4. 57写作”fifty-seven”5. 68写作”sixty-eight”6. 79写作”seventy-nine”7. 90写作”ninety”8. 91写作”ninety-one”9. 100写作”one hundred”题目六:1. 44写作”forty-four”2. 55写作”fifty-five”3. 66写作”sixty-six”4. 77写作”seventy-seven”5. 88写作”eighty-eight”6. 99写作”ninety-nine”7. 100写作”one hundred”8. 110写作”one hundred and ten”9. 120写作”one hundred and twenty”题目七:1. 56写作”fifty-six”2. 64写作”sixty-four”3. 72写作”seventy-two”4. 80写作”eighty”5. 88写作”eighty-eight”6. 96写作”ninety-six”7. 100写作”one hundred”8. 107写作”one hundred and seven”9. 114写作”one hundred and fourteen”10. 121写作”one hundred and twenty-one”题目八:1. 63写作”sixty-three”2. 66写作”sixty-six”3. 69写作”sixty-nine”4. 72写作”seventy-two”5. 75写作”seventy-five”6. 78写作”seventy-eight”7. 81写作”eighty-one”8. 84写作”eighty-four”9. 87写作”eighty-seven”10. 90写作”ninety”11. 100写作”one hundred”题目九:1. 73写作”seventy-three”2. 76写作”seventy-six”3. 79写作”seventy-nine”4. 82写作”eighty-t wo”5. 85写作”eighty-five”6. 88写作”eighty-eight”7. 91写作”ninety-one”8. 94写作”ninety-four”9. 97写作”ninety-seven”10. 100写作”one hundred”题目十:1. 13写作”thirteen”2. 23写作”twenty-three”3. 33写作”thirty-three”4. 43写作”forty-three”5. 53写作”fifty-three”6. 63写作”sixty-three”7. 73写作”seventy-three”8. 83写作”eighty-three”9. 93写作”ninety-three”10. 103写作”one hundred and three”11. 113写作”one hundred and thirteen”12. 123写作”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用字母表示数(二)评课稿三岔小学蔡建平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
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张老师的这节课,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认识: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新的课程标准里说,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张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比如:父女年龄关系的设计使原来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与富有情趣。
2、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
本节课杨老师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比如本节课中,教师提示:选用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来得出爸爸的年龄。
学生先合作讨论,然后自主完成,最后再拿出来大家交流。
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认为张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很恰当,值得我学习。
3、我个人对张老师这节课的一些建议如下:(1)应教会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问题是首先将那个量用字母表示,接下来运用关系式得出所要求的量;(2)代数式的单位如何写;(3)本节课主要还应让学生学会对字母表示数进行解释。
全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是一节“新、活、实”的好课。
用字母表示数(2)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2和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师: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如果汽车每小时行45km,求火车每时行多少千米,用什么式子表示?生:45×2。
师:如果汽车每小时行50km,又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生:50×2。
师:请同学们填写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师:为什么汽车每时行驶xkm时,火车的速度是2x呢?生:因为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汽车的速度是xkm时,火车的速度就是2个xkm。
师:所以2x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汽车速度与火车速度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2师: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师:你能找出哪句话能说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吗?指导学生找出表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关系的那句话是“我比你大2岁”,也就是说“小丽比小强大2岁”。
师:有了这句话以后,我们就可以推测小丽的岁数了。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句话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显示。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老师作如下提问。
师:小强的岁数是a岁是什么意思?生:小强的岁数是一个未知数。
师:那么你为什么可以用“a+2”来表示小丽的岁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小丽总是比小强大2岁,所以小强是a岁时,小丽的岁数就是(a+2)岁。
师:a+2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小丽的岁数,还清楚地表明了小丽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凭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强的岁数来算小丽的岁数了。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和练习十二的第5-13题。
教学目标:1.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2. 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
教学重难点: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2.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1.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2. 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4的例3,并将例题补充完整思考:1.a×b=b×a还可以写成哪两种形式?2.如何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3.a²表示什么?读作什么?(4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四、探索新知1.教学例3中的第(1)题。
(1)结合课前引入,多媒体出示例3(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2)先在组内说一说,然后按照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在书上。
填写表格,全班交流。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
提问:通过刚才的回忆、整理、交流、展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总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4)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发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其实,在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请大家认真观察屏幕,看你能发现什么?(多媒体出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小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比如a×b=b×a可记作:成a·b=b·a或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