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
- 格式:ppt
- 大小:7.85 MB
- 文档页数:38
糖尿病患者膳食的营养计算【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29-01【摘要】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科学的药物治疗是预防急性并发症和延缓慢性并发症进程的关键,但合理的膳食摄入,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石,是糖尿病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如何让患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科学安排饮食,让其从“少吃”转为“会吃”是日益需要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糖尿病;非药物治疗;营养计算;食谱分配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
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在2010年国内发布的《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指出:“纠正不恰当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不合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相比普遍偏低,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营养治疗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只有这样,药物治疗才能发挥更加正面的作用。
下面依据本次指南推荐意见并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医学营养学的角度计算糖尿病初期患者各种营养素摄入,指导临床个体化饮食。
1 全面营养评价计算标准体重和体质指数[2]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根据体质指数,进行营养评价:体重过低者bmi<18.5;正常者bmi为18.5~23.9;超重或肥胖者bmi为≥24;2 全日总能量和三餐能量供给比例糖尿病患者每日总能量=标准体重×热能供给量[3](kcal/kg),(50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1%),体型消瘦者在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状态下取热能供给量分别为30kcal/kg、35kcal/kg、40kcal/kg、40~45kcal/kg;体型正常者在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中热能供给量分别为20~25kcal/kg、30kcal/kg、35kcal/kg、40kcal/kg;体型肥胖者在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中热能供给量分别为15 kcal/kg、20~25 kcal/kg、30 kcal/kg、35 kcal/kg;早、中、晚三餐所需能量占全日总能量比例为30%、40%、30%;3 各种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蛋白质占总供能量比10%~15%,其中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应>1/3;脂肪占总供能量比20%~30%,其中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当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00mg;碳水化合物占总供能50%~60%,不推荐在糖尿病饮食中添加大量果糖作为甜味剂,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将饮酒量计算在总能量范围内,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水果、蔬菜或其他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果糖对糖尿病患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必禁食水果;鼓励糖尿病患者摄入多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还无证据支持其推荐摄入量应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本身无矿物质及维生素缺乏的糖尿病患者,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额外补充对患者有益处;糖尿病患者适量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4];4 根据食物交换份表和食物成分表[5],计算谷、肉、油的需要量,进而配制食谱。
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恐惧含“糖”⼝服液2019-09-05含糖⼝服液,中西药品中均有,以中药⼝服液居多。
⼀般地说,⼝服液中使⽤的糖,除蔗糖等甜味剂之外,尚有冰糖、饴糖、蜂蜜等,在⼝服液中主要作为附加剂使⽤,以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有少数情况下⽤于治疗⽬的,如史料记载中《备急千⾦要⽅》的“地黄⽺脂煎⽅”中的蜜糖,“益母草膏”中的红糖等。
长期以来,蔗糖或⽩糖都被糖尿病患者列为绝对禁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的观点已经深⼊⼈⼼。
但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含糖⼝服液吗?答案是能吃,但要科学地吃。
蔗糖,升糖作⽤并不强⼤临床上,含糖⼝服液中含糖量多寡不⼀,所以,糖尿病患者并⾮需要⼀概排斥含“糖”⼝服液。
⽬前认为,糖尿病患者要了解不同含糖⼝服液对⾎糖的影响,可以参考各种糖类的⾎糖⽣成指数(GI)。
简单来讲,GI是反应某个⾷物升⾼⼈体⾎糖的能⼒。
GI 越⾼,则这种⾷品摄⼊后升⾼⾎糖的能⼒越强;反之,GI越低,对⾎糖的影响越⼩。
过去认为,主要⽤作⼝服液附加剂的蔗糖分⼦结构⽐较简单(是由1个葡萄糖和1个果糖组成的),⽐粮⾷中的淀粉(分⼦结构⽐较复杂,是由成百上千个葡萄糖组成的)消化吸收更迅速,故升⾼餐后⾎糖更明显,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糖。
然⽽,近年的研究表明,蔗糖升⾼餐后⾎糖作⽤并没有那么强,在同等碳⽔化合物含量的条件下,其升⾼餐后⾎糖的作⽤甚⾄⽐某些粮⾷慢⼀些。
⽤⾎糖⽣成指数(GI)来衡量,蔗糖的GI是65,与⼩⽶粥接近(61.5),⽐⼤⽶饭(83.2)低。
也就是说,蔗糖升⾼餐后⾎糖的作⽤⽐⼤⽶饭还要慢⼀些。
⽽葡萄糖的GI为100、蜂蜜为73、绵⽩糖为83.8、麦芽糖为105。
正是基于对蔗糖升⾼餐后⾎糖作⽤的重新认识,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指出:蔗糖引起的⾎糖升⾼幅度并不⽐相同能量的淀粉引起的⾎糖升⾼幅度更⾼。
⽽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亦指出:虽然蔗糖引起的⾎糖升⾼幅度与同等数量的淀粉类似,但蔗糖不宜超过总能量的10%。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正式发布最新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与2007年版相比,此次《指南》在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特殊人群血糖控制目标等方面均作出调整,同时首次提出糖尿病治疗流程图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流程。
《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3.9毫摩尔~7.2毫摩尔,非空腹血糖小于等于每升10毫摩尔。
与2007年版相比,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有所放宽(2007年版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4.4毫摩尔~6.1毫摩尔,非空腹血糖为每升4.4毫摩尔~8毫摩尔)。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从2007年版的小于6.5%,变更为小于7%;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变更为7.8毫摩尔~10毫摩尔。
关于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指南》提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始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如无禁忌症,应一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未达标,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二线治疗)。
如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次~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联合治疗(三线治疗)。
如采用上述方法血糖仍未达标,则应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四线治疗)。
此外,《指南》强调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等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特别是对于中危、高危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已提升至一级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不推荐我国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诊断糖尿病。
《指南》主要执笔人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解释说,虽然世卫组织已建议条件成熟地区采用上述方法诊断糖尿病,但目前我国仍缺少相关研究资料,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旦开展,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诊断上的混乱。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用水果作者:王兴国来源:《饮食科学》2013年第06期水果含糖较多,过去医生一度主张糖尿病患者忌食。
近年医学界对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看法有很大改变。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必禁食水果。
水果应该成为糖尿病食谱的一部分,每天100克~200克,可以作为加餐食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吃水果首先,水果营养价值较高,是维生素C、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钙、镁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其次,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果胶)。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对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益。
再次,水果中的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降血脂等生理活性。
这些物质多与植物的颜色有关,一般来说,水果果肉颜色越深,其健康价值越大。
故建议在多样化的前提下,多选择深颜色的水果。
最后,水果的酸味来自其所含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
有机酸能刺激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于食物消化,保护并促进维生素C、铁等营养素的吸收。
柑橘、菠萝和梨等水果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香蕉、樱桃、李子等含较多苹果酸,葡萄则含较多酒石酸。
总之,水果是一类具有重要健康价值的食物,且其价值不能被蔬菜全部代替。
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吃200克~400克水果。
水果中含糖较多,但没有证据表明,水果中的糖对糖尿病患者有害。
考虑到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的实际情况,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100克~200克水果。
选择低GI的水果水果中的糖类主要是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等。
过时的观点是:与谷类、薯类等食物所含糖类(淀粉)相比,这些糖类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更容易消化吸收,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强,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然而,随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的出现及研究深入,这种认识已经被推翻。
大部分水果的GI较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无不利影响。
·附录·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目 录………………………………………………………………………………………………………………………………………序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编写说明略…………………………………………………………………………………………………………………………………………………………………………………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S2…………………………………………………………………………………………………………………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S4……………………………………………………………………………………………………………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S6…………………………………………………………………………………………………………………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S7……………………………………………………………………………………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S9………………………………………………………………………………………………………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S10……………………………………………………………………………………………………………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S11…………………………………………………………………………………………………………………………………戒烟S11…………………………………………………………………………………………………………………高血糖的药物治疗S12……………………………………………………………………………………………………………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S14……………………………………………………………………………………………………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S16低血糖S18………………………………………………………………………………………………………………………………………………………………………………………………………………………………………………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S19………………………………………………………………………………………………………………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S20糖尿病的特殊情况S26…………………………………………………………………………………………………………………………………………………………………………………………………………………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S26…………………………………………………………………………………………………………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S27……………………………………………………………………………………………………………………老年糖尿病S28…………………………………………………………………………………………………………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S29…………………………………………………………………………………………………………………糖尿病与感染S29…………………………………………………………………………………………………………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S30…………………………………………………………………………………………………………………………抑郁症S30………………………………………………………………………………………………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S30…………………………………………………………………………………………………………………………代谢综合征S30………………………………………………………………………………………………………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S31……………………………………………………………………………………………………………………英文缩略语对照S32常用降糖药(不包括胰岛素)S33…………………………………………………………………………………………………………………………………………………………………………………………………………………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S33…………………………………………………………………………………………………………………糖尿病常用降压药S34常用调脂药物S3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S35………………………………………………………………………………………………………………………常用体质指标S35………………………………………………………………………………………………………………常用化验数据及换算S3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订委员会名单S37……………………………………………………………………………………………………………参考文献略序(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编写说明(略)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一、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主要缩略语-汉语对照表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目录前言 (4)制定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的方法学 (4)一、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循证基础 (6)1.MNT的目标 (6)2.推荐意见 (6)3.证据 (6)二、营养素推荐 (8)1.能量 (8)2.蛋白质 (9)3.脂肪 (10)4.碳水化合物 (12)5.膳食纤维 (14)6.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15)7.维生素 (17)8.植物化学物 (19)9.甜味剂 (21)10.膳食结构 (22)三、糖尿病并发症的医学营养治疗 (24)1.糖尿病肾病及透析 (24)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6)3.糖尿病合并肝功能损害 (26)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28)5.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 (29)6.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 (29)7.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30)8.糖尿病合并肥胖 (31)9.应激性高血糖 (32)四、特殊状态下的医学营养治疗 (34)1.儿童糖尿病 (34)2.妊娠期糖尿病 (35)3.患糖尿病的老年人 (36)4.糖尿病前期 (37)5.糖尿病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38)五、医学营养治疗的执行与贯彻 (41)1.营养教育 (41)2.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管理 (42)3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4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5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6一、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循证基础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 )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糖尿病、预防或至少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MNT 也是糖尿病自我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MNT 应该贯穿于糖尿病预防的所有阶段。
本“指南”总结了糖尿病MNT 近15年的循证依据和干预模式,并参照WHO 的《WHO 指南编写指南》和AGREE 协作网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共识实践现况,建立“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医学营养治疗(MNT)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
201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营养治疗推荐中提出没有一种固定的饮食模式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强调在循证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2010年由国内糖尿病和临床营养领域的专家根据糖尿病MNT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科学研究进展结合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营养现状共同起草了我国首个糖尿病MNT指南并在国内进行广泛宣传和应用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认可。
按照循证指南应当”与时俱进根据临床研究证据进展随时更新”的原则近三年来由于《制定循证指南的方法学》更新同时糖尿病MNT和代谢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3年启动《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2013版)》的修订更新工作。
”新指南”总结了糖尿病MNT近18年的循证依据和干预模式利用现有最佳证据同时考虑治疗目标、治疗策略以及患者意愿使患者得以转变营养模式和生活方式以最终实现长期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版指南建议在提供MNT的综合治疗小组中应当由一位熟悉MNT且具备丰富营养治疗知识和经验的营养(医)师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小组成员(包括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都应该熟知MNT内容并支持MNT的贯彻实施。
MNT的目标是在保证患者正常生活和儿童青少年患者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从而延缓并减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为:(1)纠正代谢紊乱:通过平衡饮食与合理营养控制血糖、血脂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和预防其他必需营养素缺乏。
(2)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障碍合理的饮食可减小胰岛β细胞负担并恢复部分功能。
(3)防治并发症个体化的MNT:可提供适当、充足的营养素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4)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糖尿病相关眼病规范化治疗》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R4期患者推荐的治疗方式()C不属于视网膜激光光斑反应的分级是()E眼底激光可治疗以下哪些病种()E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眼部治疗手段有()E眼底出现棉絮斑属于DR的哪一期()D属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是()E哪期患者将迅速发展为增殖期,需紧密随诊,可予光凝治疗()D以下挂奴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成功的糖网手术需要()EPDR手术治疗的关键是()C以下不属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表现是()ATA在PDR手术中的作用是()E以下关于雷珠单抗的应用,正确的是()E以下属于DR诊断的辅助检查是()E以下哪项符合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以下关于不同类型的DR筛查推荐,不正确的是()A以下关于DR眼底分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控制血压、血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重大意义,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B激光的选择原则是很好穿透屈光组织,又能被靶组织吸收。
以下根据病变E 性质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糖尿病性视网病变分型不正确的是()A全视网膜光凝和视网膜裂孔一般是以下哪个光斑()C标准PRP范围()A激光分型:三级激光斑的视网膜表现()C以下关于光凝治疗眼底病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E眼眶CT的窗宽一般设多少()A眼眶CT的窗中心一般设多少()C以下关于CT窗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脂肪的CT值是多少()CCT的扫描方位有()E水的CT值是多少()B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用药,抗生素选择使用原则错误的是()D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处理注意事项有()E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E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特点是() A 关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建议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E术后眼内发生炎症,以下不属于慢性致病菌的是() B 糖尿病眼病中对视力影响最大、发病率最高的眼病是() D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的金标准是() C 以下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出院指导不正确的是() 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 B 下列不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 E世界瞩目的WESDR(美国威斯康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发C 现,11型糖尿性患者病程>15年,多少的患者会伴有视网膜病变()()仅有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 A 一旦视力≤()患者出现突发的视力下降以及视物模糊应进行及时转诊A关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筛查起始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D关于妊娠糖尿病的DR筛查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B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有() E 降压治疗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为首选药物 A DR基本病机是() B 1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诊断()年后开始接受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D 高危PDR,出现以下情况或新出现虹膜新生血管时,需考虑重复PRP或抗E-VEGF治疗,或行玻璃体手术()杞菊地黄丸治疗DR说法正确的是() A 下列关于糖网说法有误的是() D已经有视网膜微动脉瘤和多发出血灶或硬性渗出的患者应当()个月接受D 一次复查()常常位于无灌注区周围靠近内界膜,但不超过内界膜 A 对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征包括() E 视网膜光凝损伤的分级中,I级眼底() A 玻璃体切除手术适用于() 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害是() A()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器,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D 以下不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对策是() B FIELD研究:()治疗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激光治疗的风险B()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对微血管的高通透作用、进而减少微血管的渗漏,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延缓DR发E展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首选()降压药 E 根据目前最新研究,2010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是() D 以下不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是() B 以下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的是() C 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必禁食水A 果,每天(),可以作为加餐食用糖尿病饮食特点胃() A 下列不是低Gl水果的是() C 高Gl食物指的是食物的GI>() E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的是() D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为() B 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调查,我国糖尿病专科护D土的培养主体为()从程度上讲,很多国家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明确分层,如没过分为专业B 护土、糖尿病护土、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C 盖的战略目标时间为()目前,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仍处于() A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2019年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初级糖尿病专D 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其中不包括()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全球第一,约B 有()瘀血内阻证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法是() A石斛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法用量是() A关于糖尿病,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E脾肾阳虚证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药是()D 在视神经盘的外侧约()m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C 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