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医学营养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40.80 K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演讲稿、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案7篇活动方案是对达成活动要求所需的背景进行梳理,活动方案的制定其实不难,只需要理清主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糖尿病健康教育一、什么叫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的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而危及生命。
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
据估计,现全世界有1.6亿糖尿病病人,中国据估计近4000万。
二、糖尿病临床症状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1)多尿。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
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6000mL,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
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
(2)多饮。
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喝水很多,饮不解渴。
(3)多食。
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
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
(5)疲乏。
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三、糖尿病诊断(1)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OGTT试验又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在当血糖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使诊断摸棱两可时,而进行的一种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检验措施。
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75克葡萄糖,于2小时后抽血检查血糖水平,如果要诊断糖尿病则: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3)糖耐量异常(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是指OGTT试验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升高,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内科学糖尿病教案教案内科学糖尿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糖尿病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熟悉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2)能够制定合理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糖尿病概述(1)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2)分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3)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抵抗等。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2)非典型症状: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疲劳、反复感染等。
(3)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3.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
(4)胰岛素释放试验。
(5)鉴别诊断:肾性糖尿病、肝性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等。
4.糖尿病的治疗原则(1)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戒烟限酒等。
(2)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
(3)并发症的防治: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
(4)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普及、自我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糖尿病患者就诊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产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弥补水分。
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1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三、糖尿病的常见病因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身分有关:1)自身免疫体系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的健康教育张朱凤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 u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五项治疗方法(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与教育)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现将糖尿病人膳食应遵循的原则阐述如下。
1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糖尿病人适当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以下益处: (1)高纤维食物可以延缓餐后食物的消化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稳定血糖水平,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2)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3)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下列食物中含纤维量较多,可做为糖尿病人经常选择的食品: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
2 选择植物油作为烹调用油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含有较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属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的运转,不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所以对预防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如动脉硬化等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糖尿病人所需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好。
但是,过量食用植物油会导致能量摄入超标,引起肥胖和高脂血症,故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以20225毫升为宜。
3 适量增加大豆及其制品大豆是糖尿病人较理想的食物。
(1)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生物学价值也高,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可以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2)大豆中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豆固醇,对降低血中胆固醇有利;(3)大豆中碳水化合物有一半为人体不能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4)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
大豆及其制品,如腐竹、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等,应成为糖尿病人的常用食品。
由于大豆及其制作者单位 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11品蛋白质含量丰富,长期大量食用可增加肾脏负担,而糖尿病患者常常发生肾脏血管病变,高蛋白食物会加速肾功衰竭,因此,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也应适量。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教育情况分析与对策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糖尿病病人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减轻胰岛细胞的负荷,使胰岛组织得到恢复,通过饮食治疗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的实施也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营养教育。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病人不重视饮食的摄入和控制,对于食物营养和含糖量不了解,饮食治疗的实施有一定难度。
为了找出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施,为临床营养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糖尿病住院病人饮食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结果1 对象2011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2例,其中男18 例,女14 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上21 例,初中以下11 例。
年龄:大于60 岁15 例,小于60 岁的17 例。
平均住院10 天以上。
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于饮食健康教育。
9 名医护人员,其中医师4名,护士5 名,均为年轻医护人员,在内分泌科病房工作一年以上,未参加过系统的营养理论和技能培训。
2 结果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内容分为 4 项,即患者对营养教育的认识调查,护理人员对营养教育的认识调查,影响糖尿病患者有效实施饮食治疗的相关因素调查,糖尿病患者营养知识来源的调查。
共发出问卷32 份,收回有效问卷32 份,回收率为100%。
结果,医护人员对营养知识的认识情况排序与患者完全相同。
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有效实施饮食治疗的重要因素。
95%患者的营养教育来源于医护人员,3%来源于亲人和朋友,2%来源于传媒或科普书籍。
3 现状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出,糖尿病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食物的选择和禁忌,各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点,饮食的一般常识已有了足够的重视。
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营养内容,如理想体重的计算,每日摄入量的计算与具体安排,具体食谱的制定上却表现了明显的不足。
这说明糖尿病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虽已掌握了一定的营养知识,但对于长时期的控制血糖,维持正常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医学营养治疗
发表时间:
2013-04-28T14:23:38.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 作者: 哈斯朝鲁
[导读]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哈斯朝鲁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蒙医医院 021100)
【中图分类号】
R4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97-0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肾、神经、心脏、血管
等组织器官的慢病进行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
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
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全球目前有超过
1.5亿糖尿病患者,估计我
国现有糖尿病患超过
4千万居世界第2位。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也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护工作以
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健康教育被公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
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培训,医
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患者及家属和公众的卫生保健教育。应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了解糖
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尿糖或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计,掌握医学营养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使用降
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从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并达标,坚持随访,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生活有规
律、戒烟和烈性酒,讲求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医学营养治疗也是另一项重要基础治疗措施,应长期严格执行。是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糖、脂肪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
物剂量,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包括:
1
、计算总热量:首先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简易公式计算理想体重(体重kg=身高cm-105)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
体重给予热量
105-125.5KJ,轻体力劳动125.5-146KJ中体力劳动146KJ重体力劳动167KJ。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消瘦以及伴有消
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
±5%左右。
2
、营养物质含量: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
量
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0.8g,血尿素
氮升高者应限制
0.6g,脂肪约占总热量30%,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
300mg
以下,此外,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
动,防止便秘。每日饮食中纤维含量不宜少于
40g,提倡使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每日摄入食盐应限
制
10g以下,限制饮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