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检测试剂盒 SEA087Hu使用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400.45 KB
- 文档页数:8
癌胚抗原(CEA)ELISA试剂盒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体液癌胚抗原(CEA)ELISA试剂盒说明书试验原理:BFGF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BFGF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BFGF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LISA 检测试剂盒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BFGF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癌胚抗原(CEA)ELISA试剂盒说明书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癌胚抗原(CEA)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
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
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避免用手接触,有毒。
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以保证所有反应板孔温育的时间一样。
9.按照中标明的时间、加液的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癌胚抗原(CEA)ELISA试剂盒说明书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陈晖;张晓玲;邵凤民【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年(卷),期】2003(020)001【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测定其血清和尿中MCP-1的含量及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尿微量白蛋白组尿中MCP-1的含量为(597.63±21.62)ng/g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低于大量蛋白尿组[(894.37±21.53)ng/gCr],同时伴HbA1C升高(9.15±1.52)%,尿白蛋白正常组HbA1C为(4.6±1.2)%,而血肌酐正常,3组患者血中MCP-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尿中MCP-1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总页数】2页(P34-35)【作者】陈晖;张晓玲;邵凤民【作者单位】450003,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450003,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450003,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彭杰成;严卫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贾冶;崔文鹏;张冬梅;刘庆鑫;许圣淳;许钟镐;苗里宁;赵吉光3.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J], 隋蕾;孙致连;李素梅;叶山东;翟志敏;陈若平;陈超;荆春艳;何媛媛;林杨4.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柯箫韵;余育才5.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周晓艳;徐艳丽;牛安林;张彦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c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是一种能促进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粘附、迁移以及诱导炎症反应的多功能趋化因子。
它在单侧输尿管开口周围的肾盂和肾盏中大量表达,并与肾脏血管生成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MCP-1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并随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熟而释放到血液中;此外,它还存在于淋巴结、胸腺、脑和肝组织中。
来源及进化背景:MCP-1是一个由单核吞噬细胞(MDC)分泌的趋化因子,也是一个由单核吞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多克隆性炎症介质,在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MCP-1是由MCP-1/4 (MC4)双阳性的巨噬细胞分泌,它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φ)和T淋巴反应而发挥促炎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MCP-1主要由骨髓基质干细胞所分泌;当骨髓基质干细胞受损伤时,MCP-1会诱导大量巨噬细胞进入损伤部位发挥促炎作用;但同时亦有部分MCP-1由其他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核质蛋白所产生。
此外,在正常情况下,MCP-1还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而释放出大量促炎蛋白。
作用机理:MCP-1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体系和T或B淋巴结系内的MCP-1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是单核吞噬细胞(MDC)和T或B淋巴细胞在组织损伤时释放出大量MCP-1从而导致单核巨噬体系和T淋巴受体(TCR)-1基因的表达;其次是MDC和T或B淋巴细胞在损伤部位释放出相应的MCP-1使其能刺激T或B淋巴系统而分泌各种促炎因子(如TNF-α、IL-6、IL-1β、IL-10等)及抗炎基因(如IL-4、IL-10);再次是单核吞噬细胞与肥大细胞在损伤部位产生大量MCP-1从而导致肥大细胞膜上CD3受体表达增加进而激活转录因子(NFAT)信号通路促进促炎反应。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体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说明书试验原理:BFGF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BFGF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BFGF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LISA 检测试剂盒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BFGF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说明书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
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
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避免用手接触,有毒。
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以保证所有反应板孔温育的时间一样。
9.按照中标明的时间、加液的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说明书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
MCP-1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曹志红;曹彦;程小星【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结核诊断的意义。
方法收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及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个体的全血并提取PBMCs,经结核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各组MCP-1表达情况。
结果基因芯片分析发现活动期肺结核患者MCP-1表达(4460±3154)明显高于LTBI组(951.8±641.5,P=0.0043)。
ELISA分析结果发现刺激前三组MCP-1浓度无差异(P=0.4747),而刺激后只有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组(37112±3790 pg/ml)和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组(15546±3143 pg/ml)之间的MCP-1浓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01)。
结论高表达的MCP-1有可能作为诊断结核及监测结核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但是无法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期感染病例。
【总页数】4页(P195-198)【作者】曹志红;曹彦;程小星【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309 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全军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309 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全军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309 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全军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直接检测痰标本中MPB64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孟繁荣;谢贝;郑小凌;尹小毛;蔡杏珊;许婉华;彭湘明;赖艳榕;刘志辉2.T-SPOT中TBAg/PHA比值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扬;向瑜3.GeneXpert MTB/RIF系统联合抗酸涂片镜检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J], 李秋平;霍丽静;张雪丽;幺建立;钱宇;赵运胜;张丽娜;杨丹丹4.Xpert MTB/RIF与传统PCR在低载量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永霞;王慧;刘喜德;蔡龙5.Geno-type MTBDRplus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与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J], 李津;李昌锦;杨洁;黄婷;樊金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袁佳利;刘静;夏艳辉;杨海燕;杨明辉;袁国华【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7(014)002【摘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是最早被发现的CC家族趋化因子,能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渗透及募集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性相关细胞,参与多种急、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C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及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MCP-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总页数】4页(P126-129)【作者】袁佳利;刘静;夏艳辉;杨海燕;杨明辉;袁国华【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四川达州 635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相关文献】1.锌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介素8的影响 [J], 卢红艳;陈远东;文昱;毛旭琴2.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构建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干预作用 [J], 孙改河;沈燕;张愔;王喜英;金雨琦;苏天水3.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J], 隋蕾;孙致连;李素梅;叶山东;翟志敏;陈若平;陈超;荆春艳;何媛媛;林杨4.表达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对家兔动脉平滑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 [J], 李福生;王宗立;许漫;乔绘红;刘佩毛;张华;任国锋;赵三妹;佘铭鹏5.血红素氧化酶-1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单核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 [J], 魏锦坤;王艳萍;周丽红;陈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β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代谢的关系王新平【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2(31)3【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代谢的关系。
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息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参照《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中标准,将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MCP-1、IL-1β水平检测及糖代谢指标检查[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统计3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MCP-1、IL-1β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代谢的关系。
结果120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88例(73.33%),确诊糖尿病肾病32例(26.67%),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21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11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入院时血清MCP-1、IL-1β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且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FPG、HbA1c、FINS、HOMA-IR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且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CP-1、IL-1β水平与糖代谢指标(FPG、HbA1c、FINS、HOMA-IR)呈正相关(r>0,P<0.05)。
结论血清MCP-1、IL-1β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代谢存在一定联系。
【总页数】4页(P502-505)【作者】王新平【作者单位】息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肥胖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与葡萄糖钳夹试验中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2.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在妇科盆腔炎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4.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系及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5.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摘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是一种作用很强的单核细胞趋化、活化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异位病灶组织中MCP-1的含量增加,它通过募集并激活外周血单核细胞进入腹腔,导致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增加,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但可以认为EM患者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含量及活性增加所诱发的一系列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等方面的变化在该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
而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为终末细胞,本身不具增殖能力,因此在EM的发病过程中,外周血单核细胞迁入腹腔,导致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增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近来人们致力于研究导致腹腔内巨噬细胞增多的始动因素,许多作者认为MCP-1在此环节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2,3]。
单核细胞在体内的迁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为MCP-1,其通过募集并激活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迁入腹腔,导致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增加,而参与EM的发病机制。
本文就目前对于MCP-1与E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MCP-1的生物学活性MCP-1是一条由7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碱性蛋白质,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11、2-12,为一种为对单核细胞具有特异性趋化及激活活性的细胞因子,是吸引单核细胞浸润到肿瘤及组织中的有效介质。
在单核/噬细胞表面有MCP-1高亲合力的特异性结合受体,125I标记的MCP-1能很迅速地与单核细胞相结合。
当只存在一个跨内皮细胞层的浓度梯度时,MCP-1才能促进单核细胞的迁移,说明其作用是可溶性趋化,而非接触性趋化。
MCP-1特异性地作用于血液单核细胞,使细胞内Ca++浓度增加和呼吸暴发(respiratory burst),产生和释放超氧阴离子,释放溶酶体酶,最终活化成为巨噬细胞。
MCP-1还能诱导单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L-1和IL-6的表达,可调节单核细胞的多种功能。
母胎界面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张钰;李俊霞;顾艳;李奕【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蜕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的关系.方法:选取VERSA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蛋白的含量.结果: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均有MCP-1 mRNA的表达;V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 mRNA的表达量(1.96±0.39,3.67±0.98)均较正常早孕组(1.42±0.28,1.90±0.85)显著升高(P<0.01);UERSA组血清MCP-1蛋白含量为85.74±12.31pg/ml,较正常早孕组(59.41±9.70pg/ml)显著升高(P<0.01);血清MCP-1蛋白的含量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 = 0.595,0.655).结论 MCP-1表达于早孕母胎界面,绒毛、蜕膜组织MCP-1 mRNA高表达可能与VERSA的发病机制有关,提示血清MCP-1升高在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 expressions of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 1 (MCP -1) mRNA in villus and decidua and unexplained early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 UERSA).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MCP - 1 mRNA in villus and decidua tissues of 30 UERSA patients (UERSA group) and 30 normal early pregnancy women (normal early pregnancy group) were determined by real -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 maternal serum levels of MCP -1 were detected by ELJSA. Results: The MCP -1 mRNA expressions in first - trimester placental villus and decidua tissues in UERSA group were 1.96±0.39 and 3.67 ±0.98 r 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early pregnancy group (1.42 ±0.28, 1.90±0.85, P<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MCP - 1 in UERSA group was 85. 74 ± 12.31 pg/ml,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early pregnancy group (59.41 ±9.70 pg/ml, P<0.01). The serum MCP -1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CP -1 mRNA levels in villus and decidua (r = 0. 595 and 0. 655 respectively, P < 0. 01). Conclusion: MCP - 1 was expressed in villus and deciduas. The higher MCP -1 mRNA express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ERSA. The elevated concentration of serum MCP -1 could be used as a tool for diagnosing embryonic death.【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卷),期】2011(019)010【总页数】5页(P596-600)【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复发性流产;绒毛;蜕膜【作者】张钰;李俊霞;顾艳;李奕【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300211【正文语种】中文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发病率为3% ~5%。
SEA087Hu96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适用生物:人使用说明书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第12版(2016年05月修订)[预期应用]本试剂盒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组织匀浆、细胞裂解液、细胞培养上清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MCP1含量。
[试剂盒内容]试剂名称数量试剂名称数量96孔板(预包被)196孔板覆膜4标准品2标准品稀释液1×20mL检测溶液A1×120μL检测溶液A稀释液1×12mL检测溶液B1×120μL检测溶液B稀释液1×12mLTMB底物1×9mL终止液1×6mL洗涤液(30×)1×20mL使用说明书1[需自备的设备及试剂]1、450±10nm滤光片的酶标仪(建议仪器使用前提前预热)2、单道或多道微量移液器及吸头3、稀释样品的EP管4、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吸水纸6、盛放洗液的容器7、0.01mol/L(或1×)磷酸缓冲盐(PBS),pH=7.0-7.2[试剂盒的储存及有效期]1、未开封的试剂盒:所有试剂均按试剂瓶标签上所示保存。
请注意,收到试剂盒后请尽快将标准品、检测溶液A、检测溶液B以及96孔板保存于-20o C,其余试剂请置于4o C保存备用。
2、使用后的试剂盒:剩余试剂仍需按照试剂瓶标签所示的温度保存,此外,请将未使用酶标条用包含干燥剂的铝箔袋装好,并拉紧密封铝箔袋,置于-20o C保存。
注意:试剂盒内酶标条可拆卸,按实验需求可分多次使用;使用后的剩余试剂盒建议在首次实验后1个月内使用完毕。
产品过期时间以盒子上的标签为准,保质期内所有组分都确保是稳定的。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1、血清:将收集于血清分离管中的全血标本在室温放置2小时或4o C过夜,然后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将上清置于-20o C或-80o 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采集标本,并将标本在采集后的30分钟内于2-8o C1,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o C或-80o 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3、组织匀浆:不同类型的组织制备匀浆的方法会有所不同1)取适量组织块,在预冷PBS(0.01mol/L,pH=7.0-7.2)中清洗去除血液,匀浆前先称重。
2)将组织切成小块,均匀的放入放置在冰上的装有新鲜裂解缓冲液(货号IS007,应依据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选择不同类型的缓冲液)的玻璃均质器中(微小的组织也要如此)。
(质量体积比=1:20-1:50,例如:1mL裂解缓冲液中加入20-50mg组织样本。
)3)将得到的悬浊液经过超声处理至澄清。
4)将制备好的匀浆液10,000×g离心5分钟,弃沉淀,上清即可用于检测或置于-20o C下保存。
4、细胞裂解液:在分析试验之前,细胞需利用以下方法处理:1)贴壁细胞应该用冷PBS轻轻清洗,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于1,000×g离心5分钟后收集。
(悬浮细胞可通过离心直接收集)。
2)将收集到的细胞用冷PBS洗3次;3)将浓度为107个细胞/毫升的悬浮细胞加入新鲜裂解缓冲液中,如果需要,细胞可以进行超声波处理至溶液澄清。
4)将标本于2-8o C1,500×g离心10分钟,弃沉淀,上清即可用于检测或置于-20o C下保存5、细胞培养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o C或-80o 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注意:1、以上标本均需密封保存,4o C保存小于1周,-20o C不超过1个月,-80o C不超过2个月。
2、标本出现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3、标本使用前应缓慢均衡至室温,不应加热使之融解。
4、基于大量检测数据,我们推荐使用血清而不是血浆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试剂准备]1、使用前将所有的试剂和标本缓慢均衡至室温(18-25o C),如果该试剂盒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使用,请仅取出本次试验所需的酶标条和试剂,并将剩余的酶标条及试剂按指定条件保存。
2、标准品(冻干品):每瓶标准品加入标准品稀释液1mL,盖好后室温静置大约10分钟,同时轻轻摇动(避免起泡),其浓度为2,000pg/mL(贮液)。
先将其稀释为1,000pg/mL(标准曲线最高浓度)后,再准备7个稀释标准品的EP管,每个EP管中加入500μL的标准品稀释液,如图所示依次倍比稀释成1,000pg/mL,500pg/mL,250pg/mL,125pg/mL,62.5pg/mL,31.2pg/mL,15.6pg/mL,标准品稀释液(0pg/mL)直接作为空白孔。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Tube123456789 pg/mL2,0001,00050025012562.531.215.603、检测溶液A及检测溶液B:Detection A及Detection B在使用前请用手甩几下或短暂离心处理,以使黏附在管壁或瓶盖的液体沉积到管底。
临用前分别以检测稀释液A或B1:100稀释(如:10μL检测溶液A/990μL 检测稀释液A),充分混匀,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100μL/孔),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4、浓洗涤液:58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加入20mL洗涤液(30×)稀释至600mL至工作液浓度。
5、底物溶液:请用灭菌的移液器和吸头吸取所需体积的TMB至另一干净容器中使用,容器中剩余的底物应予丢弃,不要倒回TMB瓶中。
注意:1、标准品的稀释不能直接在板中进行。
2、标准品请于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该标准品只能使用一次。
3、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检测溶液B工作液请使用相应的稀释液配制,稀释液不能混用。
用移液枪轻轻吹打充分混匀,避免起泡。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请使用微量吸管,并校准微量移液器。
请依据所需的量精确配制,尽量不要使用微量配制的方法(如吸取检测溶液A时,一次不要小于10μL),以避免造成浓度误差。
4、请勿重复使用已经稀释过的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和检测溶液B工作液。
5、洗涤液(30x)中如有结晶析出,请先温育至室温,轻轻混匀,至到结晶完全溶解再进行配制。
6、试剂盒中部分试剂为储存液,客户需配置成工作液后使用,在配置过程中可能因为纯净水质量差或水质污染,以及实验中所用耗材洁净度差,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
请使用双蒸水配置。
[标本处理]1、本公司只对试剂盒本身负责,不对因使用该试剂盒所造成的样本消耗负责,请使用者使用前充分考虑到样本的可能使用量,预留充足的样本。
2、实验前应先预测样本中待测物浓度。
当浓度不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时,用户必须确定其特定实验的最佳样品稀释倍数。
如果样品中待测物浓度过高或过低,请对样本做适当的稀释或浓缩。
样本稀释需用PBS。
3、若所检样本不包含在说明书所列样本之中,建议进行预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并注意留存样本。
4、使用化学裂解液制备的组织匀浆或细胞提取液可能会由于某些化学物质的引入导致ELISA实验结果偏差。
5、若样本为细胞培养上清,因为该类样本干扰因素较多,如:细胞状态、细胞数量、采样时间等,所以可能存在检测不出的情况。
6、某些天然蛋白或重组蛋白,包括原核及真核重组蛋白,可能因为与本产品所使用的检测抗体及捕获抗体不匹配,而不被检测出。
7、建议使用新鲜样本,保存时间过长可能会因蛋白降解或变性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
设标准孔7孔,依次加入100μL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见试剂准备2)。
空白孔加100μL标准品稀释液(见试剂准备第二步最后一管),余孔加待测样品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o C温育1小时。
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
3、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μL(临用前配制),酶标板覆膜,37o C温育1小时。
4、弃去孔内液体,每孔用350μL的洗涤液洗涤,浸泡1-2分钟,在吸水纸上轻拍酶标板来移除孔内所有液体。
重复洗板3次。
最后一次洗涤后,吸取或倒出剩余的洗涤缓冲液,将酶标板倒扣在吸水纸上,将残留在孔内的液体全部吸干。
此过程也可采用喷射瓶,多道移液器或自动洗板机来完成。
5、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临用前配制)100μL,酶标板覆膜,37o C温育30分钟。
6、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方法同步骤4。
7、每孔加TMB底物溶液90μL,酶标板覆膜,37o C避光显色(反应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不要超过30分钟。
当标准孔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时,即可终止)。
8、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溶液的加入顺序相同。
如出现颜色不匀一,请轻轻晃动酶标板以使溶液混合均匀。
9、在确保酶标板底无水滴及孔内无气泡后,立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测量各孔的光密度值(O.D.值)。
注意:1、试剂准备:准备一次实验所需要的酶标条,其它的可从微孔板上拆下,密封,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2、加样:实验操作中请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吸头,避免污染。
加样时注意不要有气泡产生,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与反应试剂加入一样,加样过程中第一个孔与最后一个孔加样时间间隔尽量小(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同的“预温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为了测值的准确性,推荐设置复孔进行实验。
3、温育:为防止样品蒸发,实验时请将加上盖或覆膜的酶标板置于湿盒内,以避免液体蒸发,洗板后应尽快进行下步操作,任何时侯都应避免酶标板处于干燥状态,同时应严格遵守给定的温育时间和温度。
4、洗涤:充分洗涤非常重要,在每次洗涤过程中,都要将洗涤液完全甩干。
洗涤过程中反应孔内残留的洗涤液应在吸水纸上拍干,勿将吸水纸直接放入反应孔中吸水,同时要轻轻擦除板底残留的液体和手指印,避免影响最后的酶标仪读数。
如果使用自动洗板机,请在熟练使用后再用于正式实验过程中。
5、反应时间的控制:加入底物后请定时观察反应孔的颜色变化(比如,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如观察到颜色较深,请提前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避免反应过强而影响酶标仪光密度读数。
6、底物:底物请避光保存,在储存和温育时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7、如果实验室内湿度低于60%,推荐使用加湿器提高湿度水平。
[实验原理]将MCP1抗体包被于96孔微孔板中,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分别加入标准品或标本,其中MCP1与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加入生物素化的MCP1抗体,在将未结合的生物素化抗体洗净后,加入HRP标记的亲和素,再次彻底洗涤后加入TMB底物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