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约定价安排如何把好申请质量关?-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出台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颁布,是我国反避税立法的一个里程碑,对目前的反避税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在中国钻税法空子的风险越来越高。
为降低这一风险,寻求税收环境的确定性,许多跨国公司选择通过预约定价的方式来规避被税务机关进行转让定价调查的风险。
一、我国预约定价的法律沿革国家税务总局1998年4月发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国税发[1998]59号)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可以采用预约定价的办法。
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预约定价可以作为解决转让定价问题的一种方法。
2002年9月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申请采用预约定价方法,将预约定价由解决转让定价的一种方法上升为一种制度,提升了预约定价的法律层级。
2004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国税发[2004]118号)(以下简称“118号文”),规范了预约定价的申请程序。
118号文的出台,加速了预约定价在我国的发展。
此后,企业纷纷与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安排。
2005年,我国与日本签订了中国首例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并且第一次实践了税务上的双边磋商。
我国现行预约定价制度的法规依据是《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三条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
《办法》第六章“预约定价安排管理”对预约定价作了制度上和程序上的规定,标志着我国预约定价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二、《办法》有关预约定价安排规定的特点《办法》根据近几年预约定价安排的实践,明确规定企业可以申请谈签预约定价安排,还规定了申请预约定价安排的条件和操作程序,增强了预约定价安排的操作性。
相对于118号文,《办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明确了预约定价安排的适用条件企业申请预约定价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年度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是依法履行关联申报义务;三是按规定准备、保存和提供同期资料。
谈签预约定价安排的利弊分析与关键事项预约定价安排(APA),是指企业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究其实质,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
那么,企业与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协议有何利弊,需注意哪些事项呢? 谈签预约定价安排的利弊 与税务机关谈签预约定价安排,企业能享受到哪些利好呢? 锁定转让定价风险。
在预约定价协议有效期内,企业将不再产生转让定价的问题。
对于以往的转让定价问题,企业也有了争取解决的机会,并可以申请对当年或以前年度的关联交易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预约定价安排还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减少被税务机关稽查或税务审计调查的风险。
节省成本。
有了预约定价安排,企业就能对未来年度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进行预先管理,且不必在预约定价安排协议期内准备同期资料,这些都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与此同时,企业一旦与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安排协议,续签的成本较低,而且可以为集团其他实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减少冲突。
预约定价安排能避免税务机关对企业关联交易进行耗时长久的调查与争议处理,减少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冲突。
消除双重征税。
预约定价安排能有效避免对跨国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减少国家(地区)之间的税收冲突。
那么,与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协议,对企业来说又有哪些不利因素呢? 协商过程耗时且绝对成本较高。
预约定价安排的协商过程可能无法由企业管理层完全掌控,而且十分耗时;可能会耗费企业管理层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双方预期之外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协商程序拖延;如果聘请专业顾问从事该项工作,专业服务费用可能较高。
风险的不可控性。
预约定价安排的下列风险将是很难控制的:跨国关联企业的机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企业的商业决定可能被政府干涉的风险,被要求披露包括境外企业信息在内的全部信息的风险。
同时,转让定价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签订预约定价安排协议的积极性,最终税企双方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4.09.03•【文号】国税发[2004]118号•【施行日期】2004.09.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布日期:2009年1月8日实施日期:2008年1月1日)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4]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现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及其各种文书样式(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中遇有问题,应及时报告总局(国际税务司),以便研究解决。
附件:1.预约定价会谈记录2.预约定价安排正式会谈通知3.预约定价安排正式书面申请4.预约定价安排正式书面申请延期报送报告5.关于预约定价安排正式书面申请延期报送的复函6.审核评估初步结论7.审核评估延期通知8.审核评估初步结论报审表9.预约定价安排(参照文本)10.预约定价安排(草案)呈批表11.预约定价安排续签申请12.关于预约定价安排申请续签的复函13.预约定价安排续签审批表14.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间变更报告15.预约定价安排工作联系单国家税务总局二00四年九月三日附件: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至五十六条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间签订的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以下简称税收协定),为规范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的税收管理程序,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的税收管理。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的税收管理是指,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间在有形财产的购销和使用、无形财产的转让和使用、提供劳务、融通资金等业务往来中,申请预先约定关联交易所适用的转让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用以解决和确定在未来年度关联交易所涉及的税收问题时,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按照自愿、平等、守信原则,依本规则所进行的会谈、审核和评估、磋商、预约定价安排的拟定和批准,以及监控执行等项具体管理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6.10.11•【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4号•【施行日期】2016.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为进一步完善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执行我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协议或者安排(以下简称“税收协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企业可以与税务机关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二、预约定价安排的谈签与执行经过预备会谈、谈签意向、分析评估、正式申请、协商签署和监控执行6个阶段。
预约定价安排包括单边、双边和多边3种类型。
三、预约定价安排适用于主管税务机关向企业送达接收其谈签意向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之日所属纳税年度起3至5个年度的关联交易。
企业以前年度的关联交易与预约定价安排适用年度相同或者类似的,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可以将预约定价安排确定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追溯适用于以前年度该关联交易的评估和调整。
追溯期最长为10年。
预约定价安排的谈签不影响税务机关对企业不适用预约定价安排的年度及关联交易的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和监控管理。
四、预约定价安排一般适用于主管税务机关向企业送达接收其谈签意向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之日所属纳税年度前3个年度每年度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
五、企业有谈签预约定价安排意向的,应当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预备会谈申请。
税务机关可以与企业开展预备会谈。
(一)企业申请单边预约定价安排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提出预备会谈申请,提交《预约定价安排预备会谈申请书》(附件1)。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2012”解析-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
档
2013年8月13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以中英文形式对外发布《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2012)》(报告),这是中国自2010年12月30日发布2009年度报告后第四次公开发布预约定价安排(APA)年度报告。
该报告介绍了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制度、执行程序和实践发展情况,覆盖了2005年2012年间预约定价安排谈签的统计数据和分析。
作为中国转让定价与反避税管理中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中的多项内容描述和数据分析,对纳税人了解和把握现阶段中国税务机关的转让定价管理规则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一、截止2012年度中国预约定价基本数据统计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税务机关已累计签署56个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和29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
其中,2012年中国税务机关签署了3个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和9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双边签署数量超过以往任何年度。
2012年签署的单边安排全部在2年内完成,单边安排和双边安排在1年内完成的比例均为67%,完成时间比2011年缩短。
2012年签署的9个双边安排中,5个涉及亚洲国家,1个涉及欧洲国家,3个涉及北美洲国家,是历年来与欧美国家签署安排最多的一年,也使得双边安排的区域分布更为均衡。
制造业的预约定价安排仍是已签署安排的主体,但安排所涉的行业种类进一步增加。
自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税务机关累计收到141个。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
预约定价安排:新政策几项变化-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
预约定价安排:新政策几项变化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以下简称《办法》),其中第六章对预约定价安排作出了相关规定。
与以前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1998]59号<已失效>)和《关于修订〈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4]143号<已失效>)(以下通称原规程)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国税发[2004]118号<已失效>,以下简称原规则)比较,此《办法》有许多新的变化值得企业注意。
关联概念有变化。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的表述是关联企业,而《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的表述是企业与其关联方,关联对象原来限定于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关联对象为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也就是说,非经济组织乃至个人都可以成为关联方。
《办法》沿用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表述。
关联关系的界定标准也有变化。
《办法》第九条就构成关联关系进行了界定,分为8种情况,较之原规程对关联企业的8条认定标准,内容上有一些变化。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预约定价安排企业在所得税法中的预约定价安排,是指企业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关于企业所得税预约定价安排是指怎样的问题,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预约定价安排1、企业所是税中的达成预安排,是指企业在其未来年度内,进⾏关联交易时,就定价原则和计算⽅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百⼀⼗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所称预约定价安排,是指企业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是怎样的(⼀)核定征收⽅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以及其他合理的办法。
1、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直接核定纳税⼈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按规定进⾏申报缴纳的办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定的标准、程序和⽅法,预先核定纳税⼈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总额或成本费⽤等项⽬的实际发⽣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实⾏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税率;2、应纳税所得额=收⼊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所是税中的达成预安排,是指企业在其未来年度内,进⾏关联交易时,就定价原则和计算⽅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特别关注】预约定价安排的风险与应对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黄洁钦联系:*****************预约定价安排(以下可以简称“APA”)是企业与税务机关就其未来3-5年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达成的契约,是提高关联交易税收确定性的税制设计,是促进跨国企业纳税遵从的良性手段。
因为预约定价可以有效消除关联交易的税收不确定性,所以,长期以来很少有人从风险的视角来关注预约定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4号,以下简称“公告”),笔者梳理并分享了预约定价安排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办法,以期税企双方在预约定价谈签、执行过程中能全面管控风险,充分发挥预约定价税制的良性促进作用。
一、谈签阶段风险(一)谈签意向被拒绝的风险公告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对于在查企业(包括TP以及其他调查)、基础遵从度差的企业(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义务)、预备会谈分歧大的企业,税务机关可以拒绝企业提交谈签意向。
(二)正式申请被拒绝的风险公告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企业的申请草案不合理,或不提供有关资料,或不配合实地访谈的,预约定价正式申请将有被税务机关拒绝的风险。
(三)被暂停、终止的风险公告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如果故意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与谈签预约定价安排有关的必要资料,使预约定价安排难以达成一致的,税务机关可以暂停或终止预约定价安排程序。
(四)无效的风险公告第十五条规定,没有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签署预约定价安排,或者即使已经签订了APA,但随后税务机关发现企业隐瞒事实的,应当认定预约定价安排自始无效。
(五)签署文本条款的风险公告提供了APA的文本样本,主要包括APA的适用范围(包括税种范围和关联业务往来类型等)、适用期间、关键假设(一般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功能风险、核算方法、外汇及进出口政策、行业及经济环境等)、转让定价方法、年度报告、效力及续签和争议解决、保密义务和责任、生效及修订与终止等,企业与税务机关正式签订APA 的时候,如果这些条款的内容不严谨,将会给后续的执行遵从带来风险。
预约定价安排第八章预约定价安排第八十五条企业可以与税务机关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预约定价安排由负责特别纳税调整事项的主管税务机关受理。
第八十六条预约定价安排的谈签与执行通常经过预备会谈、正式申请、审核评估、协商、签订安排和监控执行6个阶段。
预约定价安排包括单边、双边和多边3种类型。
第八十七条预约定价安排适用于自企业提交正式书面申请年度的次年起3至5个连续年度的关联交易。
预约定价安排的谈签不影响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交预约定价安排正式书面申请当年及以前年度关联交易的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和监控管理。
如企业申请当年及以前年度的关联交易与预约定价安排适用年度相同或者类似,经企业申请,自该关联交易发生的纳税年度终了后次年6月1日起至税务机关向企业送达正式会谈通知之日止不超过10年的,税务机关可以将预约定价安排确定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适用于该关联交易的评估和调整。
第八十八条企业正式申请谈签预约定价安排前,应当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谈签意向,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企业的书面要求,与企业就预约定价安排的相关内容及达成可行性开展预备会谈,并填制《预约定价安排会谈记录》。
预备会谈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
(一)企业申请单边预约定价安排的,应当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谈签意向,并同时报送预约定价申请草案,与税务机关进行预备会谈。
预约定价申请草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相关的集团组织架构、公司内部结构、关联关系、关联交易情况。
2.企业近5年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产品功能和资产的资料。
3.安排所涉及的关联交易类别和纳税年度。
4.关联方之间功能和风险划分,包括划分所依据的机构、人员、费用、资产等。
5.安排适用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以及支持这一原则和方法的功能风险分析、可比性分析和假设条件等。
6.市场情况的说明,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
7.安排适用期间的年度经营规模、经营效益预测以及经营规划等。
8.与安排有关的关联交易、经营安排及利润水平等信息。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企业预约定价安排如何把好申请质量关?-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
档
企业在积极申请预约定价安排的同时,更要重视申请安排的质量。
在申请资料中按照相关要求向税务机关提供详细、真实的信息,自觉选择合理的转让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
这样有利于申请被税务机关尽快受理,并能减少安排谈签中的障碍。
高质量申请会被优先受理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以中英文形式对外发布《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第四次发布年度预约定价安排报告。
该报告介绍了我国的预约定价安排制度、执行程序及实践发展情况,覆盖了2005年~2012年间预约定价安排谈签的统计数据和分析。
预约定价安排,指企业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按照参与的国家(或具有独立税收管辖权的地区)税务主管当局数量,预约定价安排可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三种类型。
签订预约定价安排,可有效提高企业未来年度的转让定价问题确定性和降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
管理及调查的成本,特别是双边(多边)预约定价安排,能有效避免企业国际双重征税。
因此,预约定价安排越来越受到跨国企业的重视。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税务机关加快了受理企业预约定价安排申请的速度,但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企业预约定价安排需求。
根据报告,自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