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21
奥美拉唑原料药的生产工艺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症和消化性溃疡。
以下是奥美拉唑原料药的一般生产工艺:
1. 首先,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奥美拉唑的前体物质,如丙酮咪唑
(2,3-dimethyl-5-methoxy pyridine)和乙醇胺。
2. 接下来,将丙酮咪唑和乙醇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硫脲化合物。
3. 将硫脲与酒石酸进行反应,生成奥美拉唑。
4. 对原料药进行精馏、结晶、洗涤等步骤,以提高纯度。
5. 最后,通过干燥和粉碎等工艺,将奥美拉唑原料药制备成粉末或颗粒状的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奥美拉唑原料药生产工艺,实际的生产工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同时,为了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和纯度,生产中还会使用一系列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方法。
生产工艺规程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一、产品概述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10%。
目前消化道溃疡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药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H2(铋剂)、抗酸剂(氢氧化铝)。
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质子泵抑制剂为奥美拉唑,销售额占据胃肠道溃疡治疗用药的首位。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p)是瑞典Hassle公司于1979年首次合成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与现有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本品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因此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胃粘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并在此高酸环境下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过二硫键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又称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因此本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后,经小肠吸收,1小时内起效,0.5~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
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生物利用度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
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约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450泄。
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 1、工艺流程图一般区 三十万级2、岗位质量监控要点3、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3.1 领取合格的奥美拉唑、羟丙甲纤维素(E3)、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药用微丸丸芯、丙二醇、Eudragit(L30D-55)、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3.2 按批生产指令单称取羟丙甲纤维素(E3)、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用适量水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奥美拉唑,搅拌,使成均匀的混悬液,得含主药药液。
奥美拉唑生产工艺规程编号:SOP-MF-301-19起草:日期:审阅:日期:审核:日期:审批:日期:执行日期:分发部门:生产部,设备部、办公室、质检部目录1.产品概述 (1)1.1通用名称 (1)1.2化学名 (1)1.3中文别名 (1)1.4汉语拼音 (1)1.5英文名称 (1)1.6常见的商品名 (1)1.7英文别称 (1)1.8分子式 (1)1.9分子量 (1)1.10结构式 (1)1.11理化性质 (1)1.12执行的标准 (1)1.13临床用途 (1)2.产品包装及规格 (1)2.1包装 (1)2.2包装规格 (1)2.3规格 (1)2.4储存 (1)3.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3.1原辅料、成品质量标准 (2)3.2包装材料 (4)3.3说明书 (4)4.化学反应式与工艺流程图 (4)4.1化反应式 (4)4.2生产流程图 (6)4.2.1工艺流程方框图 (6)4.4.2设备流程图 (9)5.工艺过程 (9)5.1配料比 (9)5.2操作工艺过程 (10)5.3重点工艺控制点 (11)5.4异常情况处理 (11)5.5注意事项 (11)6.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 (12)6.1中间体的质量标准 (12)6.2半成品布洛芬的质量标准 (12)7.技术安全与防火 (12)7.1技术安全 (12)7.2劳动保护与卫生安全 (13)7.3洁净区环境监测要求 (13)7.3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13)8.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18)8.1.综合利用 (18)8.2三废治理 (18)9.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18)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9)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9)11.1设备一览表 (19)11.2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20)12.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20)12.1能源消耗定额 (20)12.2技术经济指标 (20)13.物料平衡 (20)14.附录 (22)14.1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23)14.2换算表 (23)15.附页 (23)1.1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奥美拉唑【简写拼音】: AMLZ【外文名】Omeprazole、Losec【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1.2产品【结构式】【分子式】C17H19N3O3S【分子式量】345.421.3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
生产工艺规程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一、产品概述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10%。
目前消化道溃疡治疗药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胃粘膜保护剂(铋剂)、抗酸剂(氢氧化铝)。
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质子泵抑制剂为奥美拉唑,销售额占据胃肠道溃疡治疗用药的首位。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p)是瑞典Hassle公司于1979年首次合成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与现有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本品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因此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胃粘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并在此高酸环境下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过二硫键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又称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因此本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后,经小肠吸收,1小时内起效,0.5~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
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生物利用度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
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约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泄。
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 1、工艺流程图2、岗位质量监控要点3、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3.1 领取合格的奥美拉唑、羟丙甲纤维素(E3)、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药用微丸丸芯、丙二醇、Eudragit(L30D-55)、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
3.2 按批生产指令单称取羟丙甲纤维素(E3)、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用适量水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奥美拉唑,搅拌,使成均匀的混悬液,得含主药药液。
奥美拉挫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文件编号:SOP-MF-312-00LXY 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奥美拉唑生产工艺规程起草人:梁娴雅起草日期:2012 年_月_日审阅人: ___审阅日期:2012 年_月_日审核人:___审核日期:2012 年_月_日批准人: ___批准日期:2012 年_月_日执行日期:2012 年4 月12 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 份生产技术部2 份设备部1 份目录第一章产品概述.................................................................................................................. 31.1 名称................................................................................................................................. 31.1.1 中文名 ...................................................................................................................... 31.1.2 拼音名.................................................................................................................. 31.1.3 英文名.................................................................................................................. 31.2 产品结构式..................................................................................................................... 31.3 执行标准......................................................................................................................... 31.4 理化性质......................................................................................................................... 31.5 药理作用......................................................................................................................... 31.6 包装................................................................................................................................. 3第二章物料的规格、质量标准.......................................................................................... 32.1 原辅料的规格、质量标准............................................................................................. 32.2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5第三章化学反应过程............................................................................................................ 53.1.主反应............................................................................................................................. 53.2 副反应............................................................................................................................. 6第四章生产流程图................................................................................................................ 7第五章工艺过程.................................................................................................................... 85.1 原料配比............................................................................................................... 105.2 工艺操作过程............................................................................................................. 105.3 重点工艺控制点......................................................................................................... 115.4 注意事项..................................................................................................................... 12第六章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2第七章技术安全与防火.................................................................................................... 127.1 安全防火防爆制度和工艺卫生、劳动保护制......................................................... 137.1.1 安全防火防爆制度 .............................................................................................. 137.1.2 技术安全 .............................................................................................................. 137.2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救治............................................................................................. 14第八章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148.1 综合治理..................................................................................................................... 168.2 三废防治..................................................................................................................... 16第九章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17第十章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7第十一章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711.1 设备一览表............................................................................................................... 1711.2 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8第十二章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1812.1 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 1812.2 能源消耗................................................................................................................... 1912.3 技术经济指标........................................................................................................... 19第十三章物料平衡............................................................................................................ 19第十四章附录.................................................................................................................... 22第十五章附页.................................................................................................................... 22第一章产品概述1.1 名称1.1.1 中文名:奥美拉唑1.1.2 拼音名:aomeilazuo1.1.3 英文名:Omeprazole1.1.4 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砜}-1H-苯并咪唑1.2 产品结构式1.2.1 结构式:1.2.2 分子式:C17H19N3O3S1.2.3 分子量:345.421.3 执行标准CP 二部2010 版第1038 页——第1039 页1.4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
文件名称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工艺规程编制者审核者批准者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8年修订《药品注册批件》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制作备份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实施日期一.目的:本工艺规程是经过验证的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设计、生产、包装、规格标准及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描述的基准性技术文件,是制定岗位SOP、批生产记录和批生产指令的重要依据。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以及相关物料的供应。
三.职责:生产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药品注册批件》五.目录1. 产品概述……………………………………………………………………………2. 处方…………………………………………………………………………………3. 制备工艺…………………………………………………………………………………4. 工艺流程……………………………………………………………………………5. 操作过程及工艺参数………………………………………………………………6. 原料质量标准………………………………………………………………………7. 辅料质量标准………………………………………………………………………8.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9.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10. 成品质量标准………………………………………………………………………11. 质量监控……………………………………………………………………………12. 物料消耗定额………………………………………………………………………13. 设备………………………………………………………………………………14.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5. 卫生………………………………………………………………………………16.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生产周期………………………………………………17.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六.内容1.产品概述1.1 通用名称: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英文名称:Ome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Aomeilazuona1.2 剂型:冻干粉针1.3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SOP-MF-301-00起草人:技术员起草日期:年月日审阅人:车间主任审阅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质保经理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总经理审批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目录1、产品概述2、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3、化学反应过程4、生产流程图5、工艺过程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技术安全与防火8、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9、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13、物料平衡附录附页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规程一:产品概述(一)产品名称1、中文名称: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2、英文名称:Omeprazole、Losec3、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4、分子式:C17H19N3O3S5、分子式量:345.426、化学结构:7、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熔点156℃。
本品在二氯甲烷中易溶,在甲醇或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二)临床用途①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②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③亦常用于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胃手术后预防再出血等;④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三)药理作用本品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由于氢钾ATP酶又称做"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
×××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SOP-MF-301-00起草人:技术员起草日期:年月日审阅人:车间主任审阅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质保经理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总经理审批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目录1、产品概述2、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3、化学反应过程4、生产流程图5、工艺过程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技术安全与防火8、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9、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13、物料平衡附录附页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规程一:产品概述(一)产品名称1、中文名称: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2、英文名称:Omeprazole、Losec3、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4、分子式:C17H19N3O3S5、分子式量:345.426、化学结构:7、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熔点156℃。
本品在二氯甲烷中易溶,在甲醇或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二)临床用途①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②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③亦常用于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胃手术后预防再出血等;④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三)药理作用本品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由于氢钾ATP酶又称做"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
(四)包装规格要求及储藏包装规格:胶囊剂:每个胶囊20mg。
注射液:每支40mg。
储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标准编号质量指标特殊要求包装规格项目指标2,3,5-三甲基吡啶B-01 ≥99.5% 桶装无水硫酸镁B-02 7487-88-9性状外观白色粉末含量:98%熔点(℃):1124(分解);相对密度(水=1):2.66;溶于水、乙醇、甘油折光率:1.56比重:2.66三、化学反应过程主反应、副反应、辅助反应① 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②2,3,5-三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③4-甲氧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合成④磺酸(4-3,5-二甲基-2-吡啶基)-甲酯的合成⑤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亚甲基硫-1H-苯并咪唑的合成⑥奥美拉唑的合成四、生产流程图(一)工艺流程图简图物料过程流向(二)工艺流程图五、工艺规程(一)质量比:①2,3,5-三甲基吡啶:磷钨酸:30%过氧化氢:水合肼:过氧化氢=109:9:115:少量:过量②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浓硫酸:65%浓硝酸:=54.8:0.21:0.23③2,3,5-三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28%工业甲醇钠:无水甲醇:二氯甲烷=49.2:0.26:0.71:0.87④4-甲氧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氯仿:甲酸酐:异丙醇=43:2.13:67:0.54⑤甲磺酸(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酯:2-巯基-5-甲氧基苯并咪唑:无水甲醇:工业甲醇钠:丙酮=29.4:21.6:0.46:0.125:0.052⑥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亚甲基】—1H—苯并咪唑:二氯甲苯:碳酸钠:水:乙腈=16.5:1.19:10.6:0.64:0.18(二)工艺操作过程(1)、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2)将2,3,5-三甲基吡啶(87.2g,0.72mol),磷钨酸(7.2g,3.15mol)加到250mol三口烧瓶中,搅拌加热至90℃,缓慢滴加30%H2O2(92.2g,0.81mol),约2h滴加完毕,继续保温反应16h,反应完毕,加入少量水合肼使用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然后减压蒸馏,将水分竟可能除去,剩余物可直接用于硝化反应,如有必要,可以不进行减压蒸馏,而是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得96.6g白色固体产物(2)收入97.8%(2)、2,3,5-三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将化合物(2)(54.8g,0.4mol)加到500ml三口烧瓶中,缓慢倒入48ml浓硫酸,搅拌加热至90℃,滴加70ml浓硫酸与82.6ml65%浓硝酸的混合液,1.5h滴加完毕,保温反应5h反应完毕,冷却至0℃,分出下层混酸层回用,上层物倒入冰水中,用5%碳酸钠水溶液中和,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溶剂浓缩至干,得68.5g淡黄色固体(30),收率94.1%,mp:69~71℃(3)、2-甲氧基-2,,,,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4)将化合物(3)(49.2g,0.27mol)和105ml 28%的工业甲醇钠溶液加到500ml无水甲醇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3h,减压蒸馏回收溶剂至干,冷却至室温,加入5%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至8,用100ml×2的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回收溶剂至干,得13g黄色油状物(1),无需精制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4)、甲磺酸(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酯(5)将上一步放映粗品(4)(43g,0.26mol),400ml氯仿和甲磺酸酐67g(0.39mol)混合,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5h,回收氯仿,加入100mL异丙醇,浓缩至干,在加入100mL异丙醇,冷冻,抽滤得48g白色固体甲磺酸酯(5),HPLC(99.1%),两部收率为71.8%,mp:111~112℃(5)、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亚甲基】—1H—苯并咪唑(6)化合物(5)(29.4g,0.12mol),2-硫基-5-甲氧基苯并咪唑(21.6g,0.12mol)与300mL工业甲醇钠溶液,加毕继续回流反应1h,反应完毕回收溶液,家务20ml丙酮,冷冻抽滤,得30.8g白色固体(6),收率78%,mp:118~119℃。
(6)、奥美拉唑(1)化合物(6)(16.5g,0.05mol)与165mL二氧甲苯混合,搅拌,用干冰冷却至-20℃保温反应2h,随后加入碳酸钠(10.6g,0.1mol)和200mL水,搅拌0.5h,分出有机成,并用200mLX3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加入100mL乙腈,冷冻,抽滤,得14.4g白色粉末晶体。
(三)重点工艺控制点(四)异常情况处理机注意事项停水时,紧急切断反应进料,应防止反应和各部压力升高,及时撤压。
停水后,要防止设备超温、超压,应适当关小冷却水出口阀(不要关死),供水恢复后缓慢开大进、回水阀,防止水急速进入,突然涨缩,损坏设备。
六、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七、技术安全与防火(包括劳动保护、环境卫生)(一)危化品的防护救治(二)劳动保护1、根据工种的需要,供给产尘岗位人员工作衣、帽子、鞋子、手套、口罩等劳动保护品,并适当配备防尘设施2、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米3、操作间温湿度适合,通风设备良好4、洁净室内一般照明的照度不低于300lax5、保证洁净室内没人每小时新鲜空气量不少于40m³(三)技术安全1、车间一般生产区及洁净区有应急灯及紧急出口2、生产区的人行道和车道必须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措施3、劳动厕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并配备符合规定的消防设施和器材4、生产设备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故障运行5、为防止和小陈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不想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培训(四)安全防火防毒制度1.有毒有害物的防范措施对可能产生泄漏的设备,管道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敞开布置。
为防止布置在厂房内的生产装置产生的有毒有害物积累,厂房内设计可靠的通风系统。
2.火灾、爆炸防范措施装置内的设备、管道、建构筑物之间保持一定防火间距。
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材料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具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生产装置设防静电接地系统。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和管道设计安全阀、爆破板、水封、阻火器等防爆阻火设施。
另外在甲醇压缩厂房、精馏泵房和罐区设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器。
八、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九、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十、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十一、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日生产能力=(投料量×收率×每批操作时间)/24年生产能力=(投料量×收率×每批操作时间)/365十二、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十三、物料平衡日生产能力=日生产批次×批产量年生产能力=日生产能力×年生产天数.附录转化率:Xa=已转化的反应物的量/某一反应的进料量×100%收率:Y=产品实际得到的量/某一反应物进料量计算的理论产量×100%附页修改日期:年月日修改文号:修改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