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9.23 KB
- 文档页数:23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100分)0考生姓名:得分:00体检内容分值得分意识状态检查能正确描述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somnolence):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
(2)昏睡(stupor):熟睡状态,痛刺激/高喊可唤醒,简单答话。
(3)昏迷(coma):不能唤醒。
1)浅昏迷:强刺激有反应。
抑制达皮层水平。
2)中昏迷:抑制达皮层下水平。
3)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
抑制达脑干水平。
15语言的检查.1.语言检查包括那几方面:1).自发性语言: 注意患者语言的流利性、用词准确性、语句的长短、速度和丰富程度。
2).理解力: 患者是否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命令?3.)命名能力: 让患者叫出常见物体的名字。
4.)复述能力: 患者能否重复医生说的简单词句。
2.失语的分类: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15肌力的检查肌力的分级及详细描述: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收缩, 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 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 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 但不完全5级--正常肌力。
10颅神经的检查12对颅神经的名称。
面神经的检查方法(1)看病人面部两侧是否对称:两侧额纹是否对称、眼裂是否等大,两侧鼻唇沟深浅、口角是否对称。
(2)上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1)皱额2)蹙眉3)闭眼(3)下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1)示齿一一令病人咧咀露齿,看两侧口角是否对称。
2)噘唇一一令病人做吹口哨动作,看两侧口唇喊起是否对称。
3)鼓腮一一令病人将两腮鼓起,看有无一侧口角漏气,还可用两手轻轻按压颊部,看是否漏气。
(2).味觉(舌前2/3):用棉棒蘸有味溶液——酸、甜、苦、咸涂在患者伸出的舌面上,用约定记号方式表示,每次查完一侧或换用一种溶液前应先嘱患者漱口。
问题: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
15感觉检查表现形式1.感觉减退:2.感觉消失:3.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剧烈疼痛4.感觉过度:刺激阈增高且反应时间延长5.感觉倒错:对刺激产生错误感觉6.疼痛:局限性疼痛放射痛:疼痛延神经干扩大扩散痛:疼痛扩大相邻神经干牵涉痛:内脏病变致相应节段体表疼痛15病理征巴彬斯基征的检查方法;瞩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伸直,医生已手托起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指关节处,再转向拇指侧,阳性表现是拇指缓缓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形散开。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表
体检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100分)
意识障碍分类包括嗜睡、昏睡和昏迷。
浅、中、深昏迷的特征和达脑干水平的抑制程度也需要检查。
语言检查包括自发性语言、理解力、命名能力和复述能力。
失语可分为感觉性、运动性和混合性失语。
肌力的分级可根据肢体能否抵抗重力和阻力来判断。
颅神经有12对,面神经检查包括面部两侧对称、上下面
部表情肌运动检查和味觉检查。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需要了解。
感觉检查包括感觉减退、消失、过敏、过度和倒错,以及不同形式的疼痛。
巴彬斯基征的检查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位,医生托起患者踝部,检查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反应。
头竹签检查是一种测试锥体束是否受损的方法。
操作时,从足底外侧开始划过去,直到小指关节处,然后转向拇指侧。
如果拇指缓慢地背伸,而其他四个趾呈扇形散开,则说明阳性表现,提示锥体束受损。
脑膜刺激试验包括屈颈试验和克匿格征。
屈颈试验是被动屈颈时受限,即颈强。
克匿格征是在仰卧状态下,髋膝关节呈直角,被动伸膝会受限并引起疼痛,同时大腿与小腿的夹角小于135度为阳性表现。
颈强-Kernig征分离是指在后颅窝占位病变或小脑扁桃体
疝的情况下,屈颈试验和克匿格征的阳性表现出现分离的情况。
布鲁津斯基试验是在仰卧屈颈时,双侧髋部和膝部均发生屈曲的现象。
如果颈部屈曲时一侧下肢向腹部屈膝,另一侧下肢也屈曲,则为下肢征。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仔细操作,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考号:姓名:项目1.查体前准备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1.查体前准备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站于患者右侧(1分);2)患者体位正确(1分);3)自我介绍,告知检查目的、内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1分);4)准备查体物品(听诊器、叩诊锤、音叉、棉签等)(1分);5)手卫生(1分)。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一般检查1)意识状态(1分);2)体味及呼吸气味(1分);3)发育及体型(1分);4)营养状态(1分);5)面容表情(1分);6)语言、语调、语态和构音(1分);7)姿势与步态(1分);8)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检查(3分)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2 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1分);2)视神经:1)视力(2分);2)视野(3分);3)眼底(3分);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1)外观(1分);2)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及程度和方向、复视、眼震(2分);3)瞳孔及其反射(1分)。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4 三叉神经1)面部感觉(1分);2)咀嚼肌运动:肌容积、颞肌咬肌肌力、翼状肌肌力(1分);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1分);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5 面神经1)面肌运动: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有无痉挛,然后做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吹哨(1分);2)味觉:舌前2/3味觉(1分);3)反射:角膜反射(同三叉神经中)掌颌反射(1分);4)副交感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泪液减少(1分)。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6 位听神经1)蜗神经:听力,Rinne试验(比较骨导与气导的听敏度)。
Weber试验,比较双侧骨导(1分);2)前庭神经:观察自发症状,冷水试验和转椅试验(1分);评分标准。
标准分。
实得分2.7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1)运动:发“啊”音,软腭抬举、腭垂是否偏斜(1分);2)感觉:触及咽喉壁粘膜,询问感觉(1分);3)味觉:舌后1/3味觉(1分);4)反射:咽反射(1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引言概述: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医生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受损。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一、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1 意识状态- 神志清楚:患者清醒,能够清晰地回答问题和与医生交流。
- 意识模糊:患者表现出思维迟缓,回答问题不清晰。
- 昏迷:患者无法醒来,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1.2 神经系统体征- 肌张力:正常情况下,四肢肌张力均匀,没有异常。
- 肌力:通过肌力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 反射: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膝腱反射、踝腱反射等,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
1.3 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医生会检查患者对疼痛、触觉等感觉的反应,以评估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 运动功能: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如握拳、抬腿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 平衡和协调: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神经系统检查的意义2.1 早期发现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2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3 指导康复训练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指导,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三、神经系统检查的注意事项3.1 专业医生指导神经系统检查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患者不要自行进行检查,以免造成误诊。
3.2 患者配合患者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3.3 定期检查对于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四、常见神经系统疾病4.1 中风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严重时会导致瘫痪等后果。
(必考)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查体(一)目的判断神经系统有无损害及损害的部位和程度。
(二)注意事项1、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并注意和一般体检结合进行。
2、检查应根据病史和初步观察所见,有所侧重。
洼田饮水试验考核评分标准洼田饮水试验(一)目的判断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二)注意事项1、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2、可以不告知患者正在做测试,防止紧张。
3、饮水量要准确。
鼻饲护理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鼻饲护理操作技术(一)目的1、满足患者所需营养成分的摄入。
2、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服药。
(二)注意事项1、核对患者,准备温水、营养液,温度38℃~40℃为宜。
2、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鼻饲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鼻饲后尽量保持半卧位30分钟,避免搬动患者或可能引起误吸的操作。
3、鼻饲前,检查并确认喂养管位置,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鼻饲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洗喂养管。
5、鼻饲速度均匀。
6、输注完毕,包裹、固定喂养管。
7、观察并记录鼻饲量,观察鼻饲过程中、鼻饲后患者的反应。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护理操作技术(一)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二)注意事项1.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5.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变时,应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有创机械通气技术考核评分标准有创机械通气技术(一)目的1、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改善或维持动脉氧合。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师技能考核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检查前准备:洗手(6步)(2分);核对患者的信息(床号、姓名、年龄、性别)(1分);沟通:告知体格检查目的和简要步骤(1分);准备用物(叩诊锤、棉签、音叉、电筒、眼底镜、糖水、醋、盐水、嗅觉测试用具(如牙膏、香烟、松节油或杏仁等)(1分)。
2颅神经检查:2.1嗅神经(1分):检查前先确定鼻孔是否通畅,有无息肉等,嘱咐闭目下用单侧鼻孔辨别气味。
一侧嗅完后,测试另一侧,注意二侧比较(选用牙膏、香皂、香烟等无刺激性气味用具)2.2视神经:2.2.1视力(1分):可应用远或近视力表。
小于1.0即为视力减退。
视力减退到0.1以下不能用视力表检查时,可嘱患者在一定距离辨认检查的手指(数指、手动),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
如:右眼前20cm数指,左眼前10cm 指动。
视力减退更严重时,可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光感,则完全失明。
2.2.2视野(1分)医生和病人相对而坐,相隔约60cm;检查左眼时,嘱病人闭上右眼,医生则闭上左眼,反之亦然;然后让病人直视对侧医生的眼睛,当医生的手指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从外侧向内侧移动时,让病人看到手指就告诉医生。
2.2.3眼底(1分):让患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勿动。
检查者用右眼,看患者右眼,以右手持眼底镜,用左眼观察患者左眼。
检查时一般不要求散瞳。
2.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2.3.1外观(1分):双侧眼裂的大小,是否相等;眼球有无斜视、同向偏斜;眼球有无突出或内陷。
2.3.2运动(1分):让患者头部不动,两眼注视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左、右、上、下各方向转动,如“米”字型6个方向检查,注意其受限方向和程度,注意有无复视。
眼球震颤:检查时不宜过度外展。
注意快慢相方向。
水平眼震、旋转眼震、垂直眼震。
2.3.3瞳孔(1分):正常瞳孔为圆形,位置居中,边缘整齐,两侧等大,直径为3—4mm,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