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部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时,需要遵循以下操作要点和评价标准。
操作要点:
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仪器设备应准备齐全。
2.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检查项目、采集时间、注意事项等信息。
3.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年龄、病情、诊断、治疗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评估。
4.向患者解释咽拭子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5.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糜烂,进食时有无疼痛等不适。
6.携带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卧位舒适。
7.指导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点燃酒精灯。
8.取出培养管中的拭子,嘱患者张口,并用拭子轻柔、快速地在患者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处擦拭,采集分泌物。
9.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部消毒,将拭子插入试管中,塞紧瓶塞。
10.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压舌板放入医疗垃圾筒内;其他未用物品放回原处。
11.洗净双手,在执行单一栏签时间和全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患者反应等信息,并签全名。
评价标准:
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规范性、评估准确性、与患者沟通自然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价。
评分等级:
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评估准确,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评估不够准确,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
III级表示操作不规范、缺项较多,评估不准确,与患者沟通不畅。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修订时间评分者日期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程序
一、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带手套。
2.用物准备:化验单、咽拭子培养管、火柴、压舌板、生理盐水、手电筒、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等。
二、评估病人
1.了解患者病情,口腔黏膜和咽部感染情况。
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三、操作要点
1.携用物至床头,核对患者。
2.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点燃酒精灯,然后让患者张口发“啊”音,暴露咽喉(必要时用压舌板将舌头下压)。
3.取出培养管中的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两腭弓、咽及腭扁桃体上的分泌物(作真菌培养时必要时在口腔溃疡面取分泌物)。
4.取毕,将试管在酒精灯上火焰上消毒。
5.将拭子插入试管中,紧塞瓶塞。
6.注明标本留取时间,及时送检。
7.分类整理用物,洗手,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好记录。
四、指导患者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
湖南省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评分标准
日期:操作者:考核老师:得分:
项目标准扣分
评估要点(10分)1.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5分)
2.评估患者口腔、咽喉部黏膜情况及进食时间。
(5分)
操作要点(60分)1.核对医嘱、检验条码及无菌试管,贴检验条码于无菌试管。
(10分)
2.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取得其配合。
(10分)
3.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
(5分)
4.嘱患者张口,发“啊”音,充分暴露明喉部,必要时用压舌板轻压舌根。
(5分)
5.用无菌长棉签生理盐水浸湿后擦拭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上分泌物;真菌培养时,在口腔溃疡面采集分泌物。
(10分)
6.打开无菌试管,将已取样的棉签放人试管内,用酒精灯火焰消毒试管口和管塞,塞紧试管。
(10分)
7.再次核对患者检验条码信息,及时送检。
(10分)
指导要点
(10分)
告知患者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10分)
注意事项(20分)1.了解患者最近一次进食时间,应在进食2小时后留取标本。
(5分)
2.操作过程中注意棉签不能触及其他部位,防止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5分)
3.操作过程中保持试管口、管塞、棉签的无菌。
(5分)
4.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咽部黏膜。
(5分)。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预先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无菌喉镜、医用咽拭子、离心管、无菌培养基等。
2.准备工作台,并保持其清洁整齐。
3.通知患者咽拭子标本采集的流程和目的,并获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患者坐直,并使其舌头完全伸展并触碰到下唇。
3.如果患者能够配合,可请其自行伸出舌头辅助展露咽部。
4.佩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喉镜照亮患者的咽部,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5.用无菌盐水漱口约30秒,以清洁口腔和减少细菌数量。
6.拿起医用咽拭子,打开包装袋,注意不要触碰到试剂头。
7.用手抓住患者的下颌,令其张口,将咽拭子插入咽喉中,使其接触到咽部的后壁。
8.轻轻旋转咽拭子,以确保拭子充分接触到咽部表面并吸附上足够的标本。
9.尽量避免使咽拭子接触到牙龈、舌头和腮部等部位,以免污染标本。
10.缓缓摘出咽拭子,并将其放入标有患者信息的离心管中。
11.检查咽拭子上的标本量是否充足,如不够,可用另一根咽拭子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获得足够的标本。
13.将离心管放入冰袋或冷藏盒中,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1.采样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医护人员要及时疏导和安抚患者。
3.采样前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洗手和更换手套等个人卫生和防护工作,以避免交叉感染。
4.咽拭子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标本污染。
6.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和咽镜等设备,以维护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以上就是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医护人员要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标本的采集准确性和安全性。
只有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准则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的操作评分准则,以确保
采样操作的标准化和准确性。
咽拭子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于病原体检测和诊断具有关键意义。
评分准则
以下是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的评分准则:
1. 安全操作: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手套和口罩,并在采集
前进行必要的手卫生。
2. 采集工具:使用无菌咽拭子进行采集,确保采集工具的清洁
和无损。
3. 采集位置:准确定位咽喉部位,包括扁桃体、咽部和软腭等。
4. 采集方式:用适度力度 gently 采集咽拭子标本,保持稳定且
连续运动。
5. 采集范围:采集足够的标本量,以确保后续检测所需的适当标本。
6. 标本储存:将采集的咽拭子标本放入适当的中,标注相关信息,并存放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
7. 标本处理: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标本处理,包括及时送检和避免交叉污染。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准则的基本要点。
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时,请遵循这些准则,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此评分准则有助于提高咽拭子采集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估要点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是一项关键的临床操作,正确的采集操作可以提高标本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估的要点:1. 准备工作: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并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准备工作: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并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2. 操作步骤: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提醒被采集者深呼吸并张开嘴巴。
- 使用无菌的咽拭子轻轻刮取咽喉表面的黏膜,并确保拭子充分与黏膜接触。
- 将咽拭子放入采集中,并确保密封。
- 将采集上标注被采集者的相关信息。
3. 操作评估要点:评估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的关键要点包括:操作评估要点:评估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的关键要点包括:- 操作员是否佩戴了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操作员是否准确地执行了操作步骤,特别是在刮取咽喉表面时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上。
- 是否使用了无菌的咽拭子,以确保标本的纯度和无菌性。
- 是否将咽拭子正确地放入采集中,并密封以避免标本的污染或泄露。
- 是否正确标注了采集上的被采集者相关信息,以便后续标本处理和检测。
4. 记录和改进:在评估完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后,应该记录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培训。
如果发现操作不当或存在不合格的标本,应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培训相关人员。
记录和改进:在评估完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后,应该记录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培训。
如果发现操作不当或存在不合格的标本,应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培训相关人员。
通过评估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要点,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标本质量,并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咽拭子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 粘液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粘液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咽拭子采集法操作的评分标准。
咽拭子采集法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病毒检测方法,本文档将重点介绍评分标准中的粘液采集法操作。
操作评分标准以下是粘液采集法操作的评分标准:1. 采集位置(10分)采集位置(10分)- 评分标准:采集器须置于咽喉后的正中位置。
粘液采集时应避免触及舌头、颊粘膜或咽炎等疾病部位。
- 10分:采集器置于咽喉后正中位置。
- 5分:采集器触及舌头、颊粘膜或咽炎等疾病部位。
- 0分:采集器位置不正确。
2. 采集角度(10分)采集角度(10分)- 评分标准:采集器须保持与咽喉后壁成45度角。
过大或过小的角度都会影响采集效果。
- 10分:采集器与咽喉后壁成45度角。
- 5分:采集器与咽喉后壁成其他角度。
- 0分:采集器角度不正确。
3. 采集力度(10分)采集力度(10分)- 评分标准:采集器须以适当的力度进行采集,不可过轻或过重。
- 10分:采集力度适中。
- 5分:采集力度过轻或过重。
- 0分:采集力度不正确。
4. 采集时间(10分)采集时间(10分)- 评分标准:采集时间应持续约15秒。
- 10分:采集时间约为15秒。
- 5分:采集时间过短或过长。
- 0分:采集时间不正确。
5. 采集器拔出(10分)采集器拔出(10分)- 评分标准:采集器应快速、平稳地从咽喉后拔出,避免刮伤黏膜。
- 10分:采集器快速、平稳地拔出。
- 5分:采集器拔出过慢或不平稳。
- 0分:采集器拔出不正确。
请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每个操作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总分确定采集操作的质量。
评分越高,操作质量越好。
以上是粘液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的全部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联系。
谢谢!---注意:本文档根据咽拭子采集法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编写,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请在实施操作前,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并遵循相关实施规范和指导文件。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估指南
1. 操作步骤
1.1 准备工作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配备所需的消毒剂、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
- 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准备采样工具和咽拭子。
- 检查采样工具和咽拭子的有效期限,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2 采集咽拭子标本
1. 确保受检者已被告知有关采集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2. 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个人卫生。
3. 使用消毒剂彻底消毒采样工具。
4. 请受检者张开口,用咽拭子触碰受检者的咽部。
5. 在咽部轻轻擦拭3至5次,确保充分采集潜在的病原体。
6. 将咽拭子放入采样管中,并将管盖紧固。
7. 确保采样管标注有正确的受检者信息,以避免混淆。
8. 尽快将采样管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2. 评估指标
2.1 操作规范性
- 评估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采集过程。
- 检查个人卫生措施是否得到遵守,包括手部卫生和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 检查采样工具和咽拭子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效期限是否仍在有效范围内。
2.2 采样质量和适当性
- 评估采集的咽拭子标本数量是否足够,以确保实验室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
- 检查采样过程中是否充分擦拭咽部,以确保采集到足够的细胞和病原体。
- 检查采样管是否正确标注受检者信息,以避免混淆和误诊。
3. 结论
通过评估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的规范性、采样质量和适当性,
可以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咽拭子标本。
实施本文档中的评估指南,有助于提高采样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的数
据基础。
咽喉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介绍
咽喉拭子标本采集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收集咽喉区
域的细胞样本,以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和分析。
本文档旨在提供咽喉
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评分标准
1. 准备工作
- 评分(1-5分):操作者准备工作的完成程度和仪器材料的准备。
- 描述:操作者是否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拭子、采样管、标签等。
2. 拭子采集
- 评分(1-5分):操作者的操作技术和拭子采集的准确性。
- 描述:操作者是否使用正确的技术和力度进行拭子采集,是
否确保拭子覆盖到咽喉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3. 标本保存和转运
- 评分(1-5分):操作者标本保存和转运的操作技术和准确性。
- 描述:操作者是否正确保存拭子标本,如:封存于采样管中,并正确填写标签以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总结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咽喉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操作
者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和提高,以确保咽喉拭子标本采集工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标本处理可以提高病原体检测和分
析的准确性,为医疗诊断和疫情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从咽部及扁桃体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用物准备】
无菌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压舌板。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携用物至病人床前,解释目的及方法。
2.点燃酒糈灯。
3.嘱病人张口发“啊”音,必要时使用压舌板。
4.用培养管内的长棉签轻柔迅速地擦拭两腭弓、咽及扁桃体。
5.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
6.棉签插入试管中,将塞塞紧,及时送检。
7.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1.做真菌培养时,需在口腔溃疡面上采集分泌物。
2.采集过程中,容器应保持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