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1
痰检室标准操作程序一、进入实验室工作前,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
二、痰标本分类: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
三、痰标本性状分类:A、干酪痰;B、血痰;C、黏液痰;D、唾液痰。
标本量一般3—5ml。
四、标本采集:(一)初诊患者应收集3份痰液标本(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二)治疗中或者随访患者按期留取2份标本(1.晨痰;2.夜痰)。
注:若当日未能检查的标本,应放入4℃冰箱保存,避免干固或污染。
五、标本处理:(一)收集痰标本后,首先将病人姓名、编号(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访病人登记号)、痰标本序号和性状作登记。
(二)用铅笔在有磨砂面的新玻片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
注:确保玻片上的编号与痰盒上的编号一致(三)小心打开痰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挑取痰标本中可疑部分,于玻片正面均匀涂抹成10㎜×20㎜的卵圆形痰膜。
注:取样、染色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四)待痰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离10㎜以上,酒精灯5秒钟内将玻片经过火焰加热4次固定。
(五)染色:1、滴加石炭酸复红初染液盖满玻片,加热出现蒸汽,染色5分钟。
2、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脱色液,脱色1分钟。
3、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
4、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六)镜检:1、取染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固定。
2、先用10倍目镜调节成像清晰后,在玻片上滴1—2滴专用镜油,使用100倍油镜进行细致观察。
六、结果判定:阅片时,从头开始,以“弓”形移动读片,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他细胞呈现蓝色。
1、观察300视野未见抗酸杆菌为阴性;2、1-8条/300视野以条数报告;3、3-9条/100视野为1+;4、1-9条/10视野为2+;5、1-9条/每视野为3+;6、≥10条/每视野为4+。
七、使用完显微镜后,立即用镜头纸将油镜擦净,关闭显微镜电源。
微生物痰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一)目的有效地指导痰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培养结果尽量不受干扰因素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痰液细菌、真菌、结核杆菌培养及痰液涂片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工作程序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1)应在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留取痰液做细菌、真菌或结核杆菌培养。
留取痰液前用清水漱口3次后,用力咯出深部痰液。
(2)由临床医护人员向临床患者讲解痰液标本留取的方法、标本量及注意事项,由患者自行咯出深部痰液,并将患者一般信息的条码标识写在(贴于)痰杯上。
原始标本以"电子申请单的条码号"为唯一标识。
2.痰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容器、类型和量(1)痰液标本采集方法:自然咳痰,要求患者清晨留取,在抗菌药物应用前留取标本。
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用加温至45℃左右的10%NaCI水溶液雾化吸入,使痰液易于排出。
对咳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使其咳嗽。
对不能深咳的儿童及重症患者,医生应用吸引法获取标本。
经气管穿刺吸痰法:用针从环甲膜处穿刺,将痰液吸出。
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法:将气管镜插入气道,吸引出深部的痰液。
后两种方法准确性好但难度高。
(2)采集容器:密封30毫升的无菌痰杯,装有无菌拭子的密封试管。
(3)送检时间:原则上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常温运输应在2小时内。
(4)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在痰液留取、运送、接种等过程均应注意无菌操作。
严格防止标本次序混乱,按一杯一个条码。
一般痰液培养连续做3天,以提高阳性率,排除污染。
3. 痰液标本的运送(1)门诊患者的痰液标本由患者本人或家属运送及物流传输装置自动传送;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由护士、临床专职外送卫生员运送。
(2)送检地点:按规定。
(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要求痰液标本传输不超过2小时。
如情况特殊不能运送,需要4℃冷藏并少于24小时。
(4)痰液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溢出。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急查次日留取下达留取痰标本医嘱审核、处理医嘱打印两份条形码,贴于化验单及痰杯上通知责护留取痰标本责护携带化验单,痰杯,必要时备吸痰器、可控吸痰杯等去病房责护携带留取标本告知本,标本容器去病房,告知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留取痰标本中班评价患者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及配合能力,根据掌握情况再次给予告知。
与检验科护工做好交接登记未自行咳痰留取痰标本者次日早晨7点半前留取痰标本将标本置于标本放置处,并在化验单上填写采集标本的时间。
通知护工收取标本。
与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与主管大夫沟通改为咽式子留取标本与主管大夫沟通,给予诱导排痰留取标本采集痰标本的方法:1.自行咳痰采集:晨痰为佳,用冷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
2.吸痰器吸引采集: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吸引器及可控吸痰杯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无菌痰液采集容器中。
3.咽拭子采集:嘱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拭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式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式子插入无菌试管内塞紧。
4.气管镜采集:联系内窥镜室,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留取痰标本的告知内容1.留痰前,用冷水漱口,有假牙的先取下假牙再漱口;不能自行漱口的患者先做口腔护理。
2.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食物残渣等混入痰中。
3.气管切开/插管患者,用负压吸引器吸痰时,弃去第一杯留取的痰标本,把第二杯痰标本送检。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痰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和材料是否齐全,包括痰杯、痰杯盖、标本袋等。
2. 患者是否已经了解检查目的和方法,并同意配合。
3. 医务人员应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操作无菌。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采取其他合适的姿势,保持舒适。
2. 让患者先咳嗽几次,以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产生。
3. 使用无菌的痰杯,让患者深呼气,然后用力咳嗽,将咳出的痰液直接吐入痰杯中,注意避免掉落到地面或其他污染物上。
4. 收集的痰液应达到痰杯的1/3至1/2,避免过少或过多。
5. 立即将痰杯盖盖紧,并在标本袋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相关信息。
6. 将痰杯和标本袋交给实验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三、注意事项1. 痰液样本应尽早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本的变质。
2. 采集痰标本时应确保操作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3. 在采集痰液之前,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含有颜色的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 如果患者无法主动咳嗽,可以采用人工刺激咳嗽的方法,如轻拍患者的背部等。
5. 对于无法咳嗽的患者,可以采用吸痰器等辅助工具进行痰液的采集。
四、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 虽然痰标本采集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采集到的痰液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初次采集的痰液标本结果为阴性,仍然需要重新采集痰液进行检查。
2.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采集时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入。
3. 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标本的变质和结果的误差。
4.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确保患者清楚操作流程,并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采集不到位或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为了明确病因和病情轻重的辅助性检查。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欢迎阅读。
痰标本分类:
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中细菌、虫卵、癌细胞等
2.痰标本培养:检查痰中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3.24小时痰标本:检查24小时的痰量,并观察诊断或做浓集结核杆菌检查
采集时间地点:
-- 请在清晨痰量多(含菌量大)时留取
-- 在自己病房完成
需要我怎么做:
1、常规标本
-- 晨起后请用清水漱口
去除口腔中杂质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标本盒内
2、痰培养标本
-- 晨起后请先用漱口液漱口
再用清水漱口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无菌标本盒内
-- 如果痰多
可轻咳出最初的部分弃去
然后再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24小时痰标本
晨起漱口后(07:00)第1口痰起
至次晨漱口后(07:00)第1口痰止
全部留在标本盒中送检
温馨提示
-- 留取痰标本时
请不要将漱口液、唾液、鼻涕等混入
如查癌细胞,应用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痰液后立即送检
如作24小时痰量和分层检查时,需要时可加少许石炭酸以防腐
-- 请将留好的标本及时放置在病区标本收集处(病区污洗间,大小便放置处)
早晨08:00点前留取可直接放置
其余时间放置时,请告知护士,以便于护士通知及时送检。
痰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目的(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的一般形状,涂片检查细胞、细菌、虫卵,以及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和量以协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2)痰培养标本:检查痰中的致病菌,及确定病菌类型。
(3)24h痰标本:检查24h痰的量及性状,协助诊断。
二、评估(1)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的理解能力及其合作能力。
(2)病人的临床诊断和目前的病情、治疗情况。
(3)检查目的。
三、计划(1)用物准备:①病人能自行留痰者:标本容器(痰培养标本被无菌容器及漱口溶液200ml,24h痰标本备广口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目的、送检日期时间)。
②病人无法咳痰或不合作: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病室、床号、姓名)、吸痰用物(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手套。
痰培养标本需备无菌用物。
(2)病人准备:核对并向病人解释收集痰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环境准备:通风。
(4)护士准备:做好个人防护。
四、实施(1)操作步骤:①常规痰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痰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请病人于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内,盖好痰盒→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协助病员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用集痰器和吸引器按照吸痰法将痰吸入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②痰培养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取痰液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病人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嗽或不合作病人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用无菌集痰器和吸引器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③24h 痰标本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在广口集痰器内加少量清水→从7am 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晨7am 未进食前第一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h 的全部痰液吐入集痰器内→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2)注意事项:①帮助病人排痰,如伤口疼痛无法咳嗽,可用软枕或手掌压迫伤口,减轻肌肉张力,减少咳嗽时的疼痛。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核对解释(1)核对检验单,容器外按要求贴标签。
24小时痰标本应注明起止时间。
(2)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及检验项目,向患者解释目的及方法,以取得配合。
留取标本根据检验的项目留取不同标本
(1)常规痰标本:嘱其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或痰杯内。
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戴无菌手套,痰液收集器分别连于吸引器与吸痰管,按吸痰法吸入2—5ml痰液于痰液收集器内。
(2)24小时痰标本:嘱患者将24小时(晨7时至次晨7时)的痰液全部留于清洁广口瓶内。
(3)培养标本:嘱患者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儿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培养瓶或盒内。
昏迷患者用按无菌吸痰法吸取痰液。
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
记录洗手、记录。
送检将标本连同检验单及时送检,如常规标本查癌细胞,瓶内应放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检。
操作后评估患者和家属理解、配合,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留取的标本符合检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