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x
- 大小:9.04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2.03•【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102号•【施行日期】2020.0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阻断病原体在医疗机构内传播,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现对病例集中的重点地区,以及该地区内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管理,以及感染防控工作(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门急诊预检分诊管理(一)加强预检分诊能力建设。
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门急诊对就诊人员进行初筛、合理引导就医、及时发现传染病风险、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场所,实行预检分诊制度。
应当指派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师,充实预检分诊力量,承担预检分诊任务,提高预检分诊能力。
(二)完善预检分检流程。
对预检分诊检出的发热患者,应当立即配发口罩予以防护,进一步通过简单问诊和体格检查,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判断其罹患传染病的可能性。
对可能罹患传染病的,应当立即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
对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也要进一步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并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
(三)做好患者到发热门诊的转移。
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在诊疗流程上应当有效衔接。
预检分诊筛查出的需转移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应当由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
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29•【文号】民发〔2020〕9号•【施行日期】2020.01.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民发〔2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卫生健康委,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城乡社区组织在各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发挥城乡社区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及时抓住春节“大隔离、大消毒”最佳窗口期,有效遏制疫情播散和蔓延,根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5号)和《关于印发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9号)相关精神,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把社区防控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组织工作优势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协同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切实做好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工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二、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各城乡社区组织要认真学习掌握疫情防控重大政策、重要信息和重点知识,切实增强政策意识和防范意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2.15•【文号】国卫医函〔2020〕63号•【施行日期】2020.0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调度,主动融入防控工作大局,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社会办医疗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办医)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控工作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任务。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做好患者接诊救治工作。
社会办医要严格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开设发热门诊的要规范设置管理并确保有效运行。
接诊要注意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发热患者要做好隔离处置工作,疑似和确诊患者要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及时处置或转运救治,并按有关规定上报。
纳入定点医院的社会办医,要选派技术骨干力量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对于重症、危重病例,本单位不能满足医疗救治要求的,应尽快转运到其他救治力量更强的定点医院进行救治,不宜转运的,应请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调专家力量给予指导支持。
要切实做好日常诊疗管理,重点加强门诊预约、网络/电话咨询、手术择期、严格住院患者及家属管理等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社会办医要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根据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制定工作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和工作流程。
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严格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31•【文号】国卫基层运行便函〔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运行便函〔202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基层处:根据《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14号)、《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民发〔2020〕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相关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下简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0〕72号)等文件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疾控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积极配合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做好城市社区、乡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疫情防控工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等要求,严格执行相关工作规范,科学开展宣传教育,扎实做好社区防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做好配合,对辖区居民实行“网格化”健康管理,发挥好家庭医生的作用,同时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强化对返乡(城)人员和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的“网底”。
现代医院2021年3月第21卷第3期Modem Hospitals Mar2021Vol21No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数据采集与应用机制思考冯亚婷钱永平陈海勇马楠严佳垒谢中阳干彩琴魏国庆【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做好数据采集应用工作,直接关系地区疫情防控和医院患者救治成效,更是提升医院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笔者总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数据采集与应用实践探索,结合此次疫情特点,建立完善4个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信息报送流程、加快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既有效保障了数据采集质量和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又为统一调配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和总结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经验提供支撑;此外,对重大紧急信息报送与应用也提出了一些思考,供同行借鉴和探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采集;数据应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058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21.03.026The thinking on data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mechanism during the outbreak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FENG Yating",QIAN Yongping,CHEN Haiyong,MA Nan,YAN Jialei,XIE Zhongyang,GAN Caiqin,WEI Guoqing[Abstrocti During the outbmal of the new comoavims pneumoois(COVID-19),the efficiency of data collectioo and application is directSy relateU ta the muionae epidemic preveutioo,as welS as the eUechveuess of hospitaS patieui treatmeui,whict is an importavt part of improving hospital mavaaemeut capacny.Thu author summarizeU the experieuco of dai codectiod ang ap-plicatiod of the Fiim AffiliateU Hospimi of Zhejiang Univemity”6出01C olleaa,incluUing estanlisPing four worming, scieutificaliy formulating informatiou mporting pmceUums,atd accelerating research msults baseU on dath informatioUi These im-hatives not only effectiveiy eusumU the quality of dahang TimePness of acccmte muorting,but aUe pmvid-eU uuifieU suppoe foe the deploymeut of ememeucy3叩卩血,to hely pmveut ang covtml the epidemic.We alse pmposeU several advices aPovt the mpoe and applicatiov of majoe ememeucy informatiov,which may hely pmmote the eUicieucy of date collectiov and applicatioVi[Key words】New pneumovia;DaiDai applicatiov;Mechanism[AiUhor's address t*The Fiim AffiliateU Hospital,Zhejiang Univeeity School of MeUicine,Hangzhov310003,China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并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形势不容乐观。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3篇在这众志成城的抗疫时刻,我亲眼见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强大,见证了医护人员医德仁心,见证了各行各业敬忠职守,见证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这正是中华民族龙之风骨、国之脊梁。
我相信多难兴邦,待到春满枝头,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卫健委的工作部署,快速响应,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科学防治,有序开展疫情的防控工作,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本次疫情充分认识了院感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医院院感科积极承担起医院疫情防控的重担,克服工作人员不足的困难,按照省卫健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立即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控实施方案,围绕医疗工作、疫情防控、院感控制、后勤保障、宣传保障和督导检查成立了工作小组。
明确了每个小组的职责,并责任到人。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与预防工作,降低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临夏市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1.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院感防控措施、院感防控手册、防控流程、制度。
将现有的应急物资进行整理备用,即刻向医务科申请急需防护物资。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通过各种渠道全力采购,调配所需应急物资。
另一方面对全院防护用品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领用台站,确保科学防护,有效利用,避免浪费。
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赠,确保防护物质供应。
2.院感科人员及时到发热门诊现场查看、补充防护用品、保证一线人员防护用品数量并设专人保管,住院部各楼层、门诊各诊室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及消毒喷壶并指导消毒液配制方法。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27•【字号】吉卫基层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吉卫基层发〔2020〕1号各市(州)卫生健康委、长白山卫生健康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卫生健康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0〕72号)、《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5号)、《关于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筛查等防控工作的通知》(吉防发〔2020〕2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部署,在上级医院和疾控机构专业指导下,发挥基层网底作用,积极应对和做好在城市社区和乡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现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合力打赢疫情防控战役。
一、进一步完善预案与相关保障措施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技术规范,对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转诊要求、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等要做到应知应会,并切实用于实际工作。
近期国家将在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平台开通线上培训。
乡镇卫生院负责做好乡村医生必要知识的培训。
各地要在2020年1月30日前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培训工作。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醒目处应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防护措施知识宣传。
3.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参照《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等工作要求》落实相关要求,提前备好《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关于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1.01.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关于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市防控指挥部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各区防控指挥部:按照市防控指挥部领导同志批示要求,现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6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工作要求,各区防控指挥部和有关单位要全面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要特别关注国内外疫情变化,深刻认识疫情变化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要进一步树立感染防控的底线红线思维,查找感染防控存在的短板漏洞,抓细抓实各项感染防控举措。
各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承担定点救治、隔离观察等任务的医疗机构的管理,切实履行防控投入的责任,确保所需经费、物资及时到位,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落实落细,开展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门急诊、住院探视和陪护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管理,提高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对可疑患者实行闭环管理,避免与普通患者交叉检验治疗。
要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入口开放数量,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均应当正确佩戴口罩,并做好测温、扫码验码、流行病学调查、登记等工作。
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医患双方应当做好隔离防护等,并按规定进行处置,医院不得拒收中高风险地区患者。
规范急诊抢救室、手术部(室)、病区的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设置,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13•【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226号•【施行日期】2020.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指导各地在有序开展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现就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结合分区分级管理,加强区域部署和指导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把做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开展日常医疗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要根据辖区内新冠肺炎的流行程度和区域风险等级,加强区域内协调部署,毫不放松落实感染防控各项要求。
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现场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既避免防控不足,也避免防控过度。
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限时销号管理。
二、严格落实标准预防,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标准预防,进入医疗机构的各类人员均应当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正确进行手卫生。
医疗机构做好环境通风管理,落实分区管理要求,合理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区别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医务人员防护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155号)执行,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诊疗操作的风险高低进行额外防护。
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时,选择佩戴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加强门急诊预检分诊,落实“四早”要求医疗机构要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等要求,做好患者的分流和风险管控。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25•【文号】财社〔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财务制度正文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财社〔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卫生健康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各地更好地做好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现将有关经费保障问题通知如下:一、落实患者救治费用补助政策。
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先行支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的60%予以补助。
二、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
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人社部规〔2016〕4号)有关规定,按照一类补助标准,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
补助资金由地方先行垫付,中央财政与地方据实结算。
中央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地方后由地方财政统一分配。
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以及快速诊断试剂采购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中央财政视情给予补助。
中央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地方后由地方财政统一分配。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5.18•【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施行日期】2019.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感控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底线要求,是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感控工作。
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发风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感控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本机构感控委员会的作用,明确感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的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
要认真学习贯彻《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见附件),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
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倾斜力度,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性。
2021年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姓名:科室:1. 新冠疫情接种部位及注射方法() [单选题] *臀大肌、肌肉注射上臂三角肌内侧,皮下注射大腿中部外侧,肌肉注射(正确答案)上肢前臂内侧,皮内注射2. 新冠疫苗接种后最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单选题] *肾上腺素(正确答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3. 肾上腺素作为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给药的途径一般的是() [单选题] *静脉快滴雾化喷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必要时静脉注射(正确答案)4. 抢救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最大剂量不超过() [单选题] *0.1毫克0.2毫克0.3毫克0.4毫克0.5毫克(正确答案)5. 初次抢救成功后,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时间不能少于() [单选题] *12小时24小时(正确答案)72小时48小时6. 接种疫苗后需要留观多长时间可以离开接种现场?() [单选题] *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正确答案)7. 下列不属于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有() [单选题] *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硬结一过性发热过敏性休克(正确答案)8. 哪些是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禁忌症?() [单选题]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腹痛)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死者等以上全是(正确答案)9. 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轻微症状,并在1~2天内进行恢复,这些反应属于() [单选题] *过敏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一般反应(正确答案)10. 过敏反应时如出现呼吸道梗阻,给予加压面罩给氧通气及气管插管均失败时,应该选择 [单选题] *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正确答案)肾上腺素0.3毫升+生理盐水3毫升雾化喷喉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推注给予心肺复苏术11. 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医疗处置() [单选题] *平卧、监护、吸氧即刻肌注或者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毫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370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09•【文号】•【施行日期】2020.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370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政法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共卫生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增强传染病防控能力,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基本形成由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的公共卫生法制体系。
其中,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工作中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
公共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逐步完善。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稳步发展。
2005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近10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保障、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和机构建设标准。
基本形成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各类专病防治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成的疾控体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军民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疾控队伍。
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考试题1.根据《关于印发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冠核酸检测时采用( )级以上防护措施。
()A.一B.二(正确答案)C.三D.四2.对于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 )小时内报告结果。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正确答案)D.24小时3.在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必要时可选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A.穿一次性隔离衣或医用防护服B.戴医用手套、医用防护口罩C.护目镜/防护面屏等D.以上全正确(正确答案)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新冠疑似和确诊病例污染时,日常清洁消毒应每日至少2次,可使用浓度为(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A.2000B.1000C.500(正确答案)D.250E.无明确规定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现物表地面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浓度为(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A.2000B.1000(正确答案)C.500D.250E.无明确规定6.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包括:()A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B.护目镜或防护面屏C.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D.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E.以上均包括(正确答案)7.新冠肺炎患者一旦出院或转科,应立即对病房或患者区域进行环境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不正确的方法是:()A.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先清洁、后消毒,从上到下。
B.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先消毒、后清洁,从上到下。
(正确答案)C.从相对清洁物体表面到污染物体表面,清除所有污染与垃圾。
D.可搬离的医疗设备与家具,应在原地实施有效清洁与消毒后方可搬离。
8.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于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六不”原则正确的是()A.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B.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C.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D.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9.医疗机构应在门急诊入口处、诊疗区域内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内容包括:()A.呼吸卫生B.佩戴口罩C.手卫生D.社交距离E.以上均包括(正确答案)10.隔离病房人员不应穿工作服进入休息室,严禁在( )饮水、就餐,避免无防护条件下交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1.22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64号
•【施行日期】2020.01.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
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近期,我国部分省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以下简称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确保重症病例得到及时有效医疗救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重症病例医疗救治组织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力度,统筹医疗资源,认真组织做好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
要严格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安排最强有力的医疗力量和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救治。
要进一步充实发热门诊、急诊和呼吸、重症等重点科室力量,加强人员药品物资保障。
要成立省级重症病例医疗救治专家组,及时组织专家会
诊,制定有效的医疗救治方案。
二、规范开展医疗救治
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能力,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关医疗机构要成立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组,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见附件)要求,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要对重症病例加强重点会诊,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重症病例实施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重症病例救治医院要成立本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组,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技术骨干力量参与医疗救治工作。
三、严格落实重症病例转运和医院感染防控等措施
重症病例应当尽快转运到本辖区综合力量最强,具备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条件的医院。
重症病例要专车转运,及时、科学、规范洗消;车上工作人员要按规定防护。
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防控培训,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科学实施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尽最大努力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四、准确掌握重症病例信息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掌握本辖区内重症病例医疗救治情况,及时按程序报告本地重症病例情况。
各省份对本地重症病例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提高数据报送准确性,防止错报漏报,杜绝瞒报。
要加强对重症病例的分析研判,如需要国家选派专家支援医疗救治,可向我委提出申请。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曹煜隆、杜青阳
电话:************、68792989
附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