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一
- 格式:docx
- 大小:82.24 KB
- 文档页数:11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十五)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__而来的。
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________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
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________。
A. 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 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 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 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 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 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 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 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 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 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明代于谦有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抒写的是________;清人纪晓岚亦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抒写的是________;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抒写的是________。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________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________,不应让________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 固然谋取麻木不仁肆意B. 当然谋取置之度外恣意C. 固然牟取置之度外恣意D. 当然牟取麻木不仁肆意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B. 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作出一定的规范。
C. 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
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
D.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3. 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分)( )五年间谪官栖迟,①②;三苏中天才独绝,③④。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丙还是公游戏文章丁那得此清幽山水A. ①甲②丁③乙④丙B. 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 ①丙②甲③丁④乙D. ①丁②甲③丙④乙4. 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家慈”“家兄”等,而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十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________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名川大山的杂言歌行。
这些诗气势豪放,想象________,用仙境和幻境构筑壮丽的理想世界,________了诗人超然世外的情致。
A. 耳熟能详奇特孕育B. 脍炙人口怪异孕育C. 耳熟能详怪异寄托D. 脍炙人口奇特寄托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静稳天气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明显等不利因素又扩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B. 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
C. 好电影生命力很强,其故事情节具有可延展创新的空间,这就是《蜘蛛侠》《蝙蝠侠》等侠类电影可以续拍的原因。
D. 科研工作者用水缸作为青蒿素的提取容器,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他们的健康受到影响。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 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 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 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B.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5. 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
蝉答道:“吃露水。
”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A. 要理性分析自身的条件。
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经典需要认真阅读文本。
经典是不可重复的创造,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______,阅读它可以借我们一双慧眼,_____人间真情百态;可以让我们渺小的心灵与伟大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我们的精神同作家的精神__________,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诗性的滋润,变得丰满而细腻。
A.内涵洞察浑然一体B.内含洞见水乳交融C.内涵洞见水乳交融D.内含洞察浑然一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3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在白雪塑造的童话世界里一决雌雄。
B.在地广人稀、遗迹分散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阿拉善沙漠戈壁上,活跃着一支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和驼峰文物保护队。
C.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在南极半岛海域日前展开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
D.1月5日,备受瞩目的高分四号卫星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在距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为祖国发来了亲自拍摄的第一张“明信片”。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语言学家郝铭鉴指出,当下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期,各种流行语层出不穷,不计其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汉语语言文字“守门人”越来越力不从心②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③一方面是互联网为汉语造词的功能越来越发达④令人担忧的是⑤任凭不规范的各种流行语“入侵”原本应该严谨的各种语言使用环境之中⑥汉语如何在网络流行语的嬉笑怒骂中保持“本色”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5.下列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二)不分版本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二)语文(总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__________。
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________的形象。
这靠的是什么?就是读者的联想。
A. 手段组合惟妙惟肖B. 媒介组合栩栩如生C. 手段集合栩栩如生D. 媒介集合惟妙惟肖2.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进行书法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很有意义。
B. 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主持研究创造药物青蒿素,在帮助人类抗击疟疾方面作出了巨大奉献,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C. 分析人士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批准的这项从中国购置8艘潜艇的协议,是两国之间最大的军售合同,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武器出口合同。
D. 由于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过马路,影响了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轻那么扰乱交通秩序,重那么引发交通事故,应引起足够重视。
3. 以下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 恸哭六军倶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
①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冲动人心的鼓乐。
② 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梦想。
③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二十)不分版本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二十)语文(总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梭罗去瓦尔登湖,单独一人在那儿,________地生活着。
他像修剪门前的杂草灌木一样,决然删除日常的________,因为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几乎已被文明的浮华与琐屑________殆尽,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试验,证明人的生存所需其实很少,并企图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________。
A. 安之假设素细枝末节消费陷阱B. 沉着不迫繁文缛节消耗陷阱C. 安之假设素繁文缛节消费深渊D. 沉着不迫细枝末节消耗深渊2.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启蒙主义哲人坚信,理性能够消除种种错误的认识,祛除愚昧和无知,使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真理性认识,并消除人类社会的弊病。
B. 在卢梭看来,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产生源自人类贪欲的缘故;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开展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又可能加速人类道德的堕落。
C. “五四〞文学初创时期的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承当以白话代替文言写作的语言革命,通过用白话写小说,有助于白话语言方式确实立。
D. 考察中国教育会发现这个现象,在教育规模和质量不太高的时候,人们并不太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而教育有了开展后,人们对教育不公平的批评越来越多。
3. 以下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C.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玉文化的开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D.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3.下列交际用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接受老师的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收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感。
,,。
,。
①而智能处于初级阶段又使他们把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观念渗入到审美的意识中②原始人的生活极其困难③但还不可能获得和谐感和自由感④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满足感、愉快感⑤因此,他们的美感既受到物质需要的束缚,又受到精神观念的束缚⑥生活迫使他们把动物当作主要的审美对象A.④③⑤②⑥①B.②④③⑥①⑤C.②⑥①⑤④③D.⑥②①⑤④③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是(3分)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的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二)不分版本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十二)语文(总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以下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 许多散文作家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合在一起看,真如一个________的大花园。
(2) 民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里面比拟________的。
(3) “精〞“专〞的专业研究须依赖于深厚宽广的知识,否那么,就会成为________。
A. 姹紫嫣红稀缺花拳绣腿B. 姹紫嫣红稀罕花拳绣腿C. 美轮美奂稀缺无本之木D. 美轮美奂稀罕无本之木2.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政府部门将综合治理、研究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问题,依法打击各种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B. 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
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产品设计与创新营销方式盘活销售困境。
C.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看到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差异,更要看到学生的兴趣、个性以及潜能等方面的差异。
D. 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编剧蒋胜男与传统作家陈徒手等人同台对话,梳理中国网络文学的开展,畅谈网络文学未来的开展趋势。
3.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什么是诗歌精神?当我想到这个句子,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说到底应该是以“诗歌〞一词命名能持续激活诗人及民众的精神②在号称后现代的今天没有人敢这样提问③对于习惯肢解诗歌器官的学者来说这个问题太笼统了④简单地说它大得容不下流行的诗歌分类学⑤它的提出正在于真正的诗人对任何分类法发自内心的不信任A. ③④①②⑤B. ③①②⑤④C. ②④③①⑤D. ②③④⑤①4. 墓志铭跟主人的身份搭配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墓志铭①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学语言的创新,不仅要突破陈旧的传统,还要超越传统有所发展,突破和发展二者________。
正如阳光和阴影一样,没有传统的冷静、幽暗,就无法反射创新的热烈和________。
我们只有在把握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心应手,________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灵感。
A.相辅相成靓丽潇洒B.相反相成靓丽挥洒C.相辅相成亮丽挥洒D.相反相成亮丽潇洒2.下列诗句中,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例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A.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D.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
你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他们两个人的共性反倒显现出来了②因为两者的文化人格判然有别③我们要衡量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文化上的高低④如果与后来那批沉溺于清谈、喝酒、吃药、打铁的魏晋名士比⑤就远不如对比他们在军事上的输赢方便⑥很难找到统一的数字化标准A.③⑤④②⑥①B.③⑤②⑥④①C.②③⑥④①⑤D.②③⑥①④⑤4.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
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1)《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2)《李清照的汴京情结》(3)《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4)《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5)《烟波浩渺岳阳楼》(6)《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7)《锦官城外柏森森》(8)《遥梦敦煌》A.甲:(2)(5)(7)乙:(3)(4)(8)B.甲:(1)(4)(7)乙:(3)(6)(8)C.甲:(1)(5)(8)乙:(3)(6)(7)D.甲:(1)(2)(5)乙:(4)(6)(8)5.“网约专车”基于互联网约车平台,乘客主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订单预约及支付。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语文附加分(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1. 根据内容分析,这段文字最可能出现的典籍是(3分)( )A. 《昭明文选》B. 《资治通鉴》C. 《世说新语》D. 《人间词话》22. 唐太宗对封德彝的告诫,用韩愈在《马说》一文的观点应如何表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着《哈姆莱特》全篇。
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小福丁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B. 《阿Q正传》写阿Q害怕假洋鬼子,挨假洋鬼子打的时候,他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可他又欺负小尼姑,这些都表现了阿Q畏强凌弱的个性。
C. 《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D. 《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但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E. 《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24. 简答题。
(10分)(1) 程刻本《红楼梦》中有一块女娲补天时多余的顽石,顽石变成了神瑛侍者,而神瑛侍者入世又成了贾宝玉,顽石随贾宝玉一起降生,成为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顽石与贾宝玉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象征意义,请加以具体解说。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________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________,不应让________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 固然谋取麻木不仁肆意B. 当然谋取置之度外恣意C. 固然牟取置之度外恣意D. 当然牟取麻木不仁肆意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B. 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作出一定的规范。
C. 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
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
D.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3. 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分)( )五年间谪官栖迟,①②;三苏中天才独绝,③④。
甲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乙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丙还是公游戏文章丁那得此清幽山水A. ①甲②丁③乙④丙B. 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 ①丙②甲③丁④乙D. ①丁②甲③丙④乙4. 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家慈”“家兄”等,而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
B. 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以表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用“请教”“请益”等保持敬意。
C. 中文书信的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紧跟在称呼后面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可单独成行;“敬礼”紧跟在“此致”后面同行书写。
D. 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信封书写应该考虑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把信函上的称谓用到信封上面,让收信人确认自己是不是收信对象。
5. 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理趣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送顾宁人①北游序归庄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
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
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
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②,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
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
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
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
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
其同谋者惧,告公子。
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
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
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③。
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④守,坐宁人杀有罪奴。
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
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伤首坠驴,会救得免。
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间动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有远行。
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送之。
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
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传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
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
”于是同人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
(有删改)【注】① 顾宁人,顾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② 捐馆:舍弃所居之屋舍,死亡的婉称。
③ 城旦:原为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这里指流放或徒刑。
④ 云间:松江的古称。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他同学相与..相与:彼此交往B. 仍少畀.之畀:给予C. 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得罪:冒犯D. 比.刑官以狱上比:等到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顾炎武本出生世家,因祖父和兄长相继故去,加上灾荒和繁重的赋税徭役,导致家道中落。
B. 叶公子倚仗父亲和伯父的势力,在乡里为非作歹,地产与顾家相邻,见他家衰微,有侵夺之意。
C. 宪副由于和顾炎武是同科中举,而且知道顾炎武含冤,故而异地审判,目的是轻判顾炎武。
D. 文中归庄点明寻仇非贤人之志,以此激励顾炎武,这是知己之言,也是作序的一个原因。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
(3分)________________(2) 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守,坐宁人杀有罪奴。
(4分)________________(3) 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3分)________________9. 文中归庄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勉顾炎武的?(4分)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9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祝英台近·北固亭岳珂*淡烟横,层雾敛。
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
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历历数、西州更点。
【注】 * 岳珂,字肃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
(1) 词中写“关河无限清愁”,词人心中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2)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此词:“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
”请简述两词的相同之处。
(5分)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2)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 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5)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6)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7)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8)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____________。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 ~15题。
救火夫梁遇春①三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警钟声音,跟着响三下警炮,我们都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的屋子又着火了。
我的父亲跑到街上去打听,我也奔出去瞧热闹。
远远来了一阵嘈杂的呼喊,不久就有四五个赤膊工人个个手里提一只灯笼,拼命喊道,“救”“救”……从我们面前飞也似的过去,后面有六七个工人拖一辆很大的铁水龙同样快地跑着,当然也是赤膊的。
他们只在腰间系一条短裤,此外棕黑色的皮肤下面处处有蓝色的浮筋跳动着,他们小腿的肉的颤动和灯笼里闪烁欲灭的烛光有一种极相协的和谐,他们的足掌打起无数的尘土,可是他们越跑越带劲,好像他们每回举步时,从脚下的地都得到一些新力量。
水龙隆隆的声音杂着他们尽情的呐喊,他们在满面汗珠之下现出同情和快乐的脸色。
他们只顾到口里喊“救”,那么不在乎地拖着这笨重的家伙往前直奔,他们的脚步和水龙的轮子那么一致飞动,真好像铁面无情的水龙也被他们的狂热所传染,自己用力跟着跑了。
一霎间他们都过去了,一会儿只剩些隐约的喊声,我的心却充满了惊异,愁闷的心境顿然化为晴朗,真可说拨云雾而见天日了。
那时的情景就不灭地印在我的心中。
②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个救火夫,他们真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
当他们心中只惦着赶快去救人这个念头,其他万虑皆空,一面善用他们活泼泼的躯干,跑过十里长街,像救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救素来不识面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是多么有目的,多么矫健生姿。
他们一心一意想营救难中的人们,他们尝到无数人心中的哀乐,那班人们的生命同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火热里的人们都算作他们自己,这样子他们生活的内容丰富到极点,又非常澄净清明,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
③救火夫不单是从他们这神圣的工作得到无限的快乐,他们从同拖水龙,同提灯笼的伴侣又获到强度的喜悦。
他们那时把肯牺牲自己,去营救别人的人们都认为比兄弟还要亲密的同志。
不管村俏老少,无论贤愚智不肖,凡是努力于扑灭烈火的人们,他们都看作生平的知己,因为是他们最得意事的伙计们。
④若使我们睁开眼睛,举目四望,我们将看到世界上——最少中国里面——无处无时不是有火灾,我们在街上碰到的人十分之九是住在着火的屋子的人们。
被军队拉去运东西的夫役,在工厂里从清早劳动到晚上的童工,许多的失业者……总之,他们都是无时无刻不在烈火里活着,他们个个都正晕倒在烟雾中,等着火舌来把他们烧成焦骨。
可是我们却见死不救,还望青天歌咏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夜莺。
⑤我们都是上帝所派定的救火夫,因为凡是生到人世来都具有救人的责任,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听着不断的警钟,然而我们有的正忙于挣钱积钱,有的正阴谋权位,有的正缘着河岸,自命清高地在那儿伤春悲秋,都是失职的救火夫。
有些神经灵敏的人听到警钟,也都还觉得难过,可是又顾惜着自己的皮肤,只好拿些棉花塞在耳里,闭起门来,过象牙塔里的生活。
若使我们城里的救火夫这样懒惰,那么我们会多么愤激地辱骂他们,可是我们这个大规模的失职却几乎变成当然的事情了,天下事总是这么颠倒地安排着,难怪有人喊起“打倒这糊涂世界”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