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实验与提高
- 格式:ppt
- 大小:397.00 KB
- 文档页数:30
三 鸟和哺乳动物基础主干梳理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项目 特点 意义外部 形态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覆羽 能搏击空气,使鸟高飞,或平稳滑翔前肢变成[①]翼 内部 结构 [②]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劲动力骨骼[③]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轻、薄 减轻体重生理消化 直肠短,排便快 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呼吸:有[④]气囊辅助[⑤]肺呼吸循环:心跳频率快二、鸟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羽; 2.前肢变成翼; 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三、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项目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特点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举例鸟和哺乳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体温恒定的意义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分布的范围四、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大多数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2.体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3.生殖发育: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牙齿:(1)分化: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意义: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特点: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意义: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五、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鸟与人类的关系(连线):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①作为食物: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③经济价值: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等,如貂皮等。
④其他用途:如导盲犬、警犬、军马等。
(2)有害:如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归纳提升】 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类群 体表 呼吸器官 体温 生殖鱼 鳞片鳃变温卵生两栖动物 皮肤裸露、有黏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 鳞片或甲 肺鸟 体表覆羽 肺,气囊辅助呼吸恒温哺乳动物 体表被毛肺胎生【辨易错】1.鸟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内。
北师大版物理书第二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北师大版物理书第二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因为不知道第二章具体的标题内容,所以没法准确给出每个知识点的基本定义。
不过一般来说,物理的知识点基本定义就是用简洁直白的话来描述某个物理现象或者概念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力的基本定义在通俗理解就是能让物体发生形变或者运动状态改变的东西,就像我们推桌子,桌子动了,我们的推就是一种力。
②重要程度:在物理学科里,这一章的知识点肯定是构建物理知识大厦的砖石。
也许是学后续物理概念和解决更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基础。
像电学里要是前面一些基础概念没搞懂,后面电路分析之类的就很费劲。
③前置知识:通常可能需要小学科学课里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基础认识,还有初一数学里关于简单图形、计算等知识,这些有助于理解物理里的一些图示、简单计算等。
④应用价值: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应用。
要是这章讲运动相关知识,那在交通方面就特别有用,像设计汽车的速度、刹车距离等都要用到运动学的原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同样由于不知道第二章内容,不能准确画出,但应该是和整本书前面学过的知识点以及后面将学的知识点是逐步递进或者关联的。
比如前面第一章学的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第二章可能是建立在这之上关于物质某种状态或者属性相关物理量的研究。
②关联知识:与周围的知识点肯定相互联系,也许与实验、数学计算等知识点有关。
就像研究力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借助数学知识来计算力的大小,和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测这个力。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不好确切说,不过就物理来讲,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推导或者是难以做的实验应该是重难所在。
例如要是有能量相关概念,能量的转换比较抽象就难理解。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这章知识点估计会以概念题、简单计算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如果是运动学内容,很可能考物体运动速度、加速度的计算等。
三、详细讲解假设第二章是运动学内容,因为运动学是物理里比较基础重要的部分算是比较契合这个假设场景。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2.53g的食盐固体B.用100mL规格的量筒量取85.5mL水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D.用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配制100mL酒精溶液2.加热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在此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w)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用图像表示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3.如图,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用量不足会造成结果偏小B.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实验中可用铁代替红磷D.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造成橡皮塞从瓶口喷出4.加热固体氯酸钾和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C.D.5.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6.氧气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一定是氧气B.鱼虾等在水中能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铵固体B.镁在氧气中燃烧C.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完全分解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8.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参与物质燃烧是高能燃料B.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9.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则关于水体现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硫燃烧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②中水的作用:用于冷却降温C.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D.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10.实验室分别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二章复习与提高——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洞悉课后习题【教材课后习题】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溶液B.新制氯水C.漂白粉D.液氯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2CuClB.2FeClC.HClD.3AlCl 3.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一定相等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质的物质的量D.氢离子的物质的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 2N 中一定含有2molNB.80gNaOH 溶解在1L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C.在标准状况下,20mL 3NH 和60mL 2O 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D.18g 2H 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5.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与氯化钙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CO 和2CO 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
(1)在标准状况下,5.6LCO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质量是________。
(2)11g 2CO 的体积是________(标准状况)。
(3)相同质量的CO 和2CO 所含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7.现有X 、Y 、Z 三种元素。
①X 的单质可以在Z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 ,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②x 的单质可与Y 的单质化合,生成2X Y 。
2X Y 在常温下为液体。
③Z 的单质溶于2X 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请填写下列空白。
(1)X 、Y 、Z 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XZ 的水溶液滴入23Na CO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X Y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Z的单质溶于28.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使用消毒剂、清洁剂等。
(1)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
第2章 空气与生命一.空气和氧气1.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
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 ( )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1标准大气压)及可燃性A 、氢气B 、氦气C 、氮气D 、氧气 2.有一种白色固体A 和黑色粉末B ,充分混合后加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 和无色气体D ,无色气体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更旺,若将一种红色粉末E 放在盛有D 的集气瓶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F ,并放出热量。
(1)试推断:A 是_______,B 是_______,C 是_______,D 是_______,E 是_______,F 是_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柴,火柴头中主要含有以下化学物质: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和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制的。
当用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转化为白磷。
①白磷易燃;②放出的热量使所含的氯酸钾分解;③生成的氧气与硫化合。
写出①、②、③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4.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单质硫)和玻璃粉等。
火柴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制成的,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所产生的热量使红磷转化为白磷,白磷易燃,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最终使火柴梗(主要成分为C 35H 32)着火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
5.请按右图给出的条件进行实验,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6.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C解析:C【分析】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小提琴和人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由题意可知,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音色。
故选C。
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A解析:A【分析】玻璃杯中装有水,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是杯子和水一起振动;用嘴向杯口吹气时,是杯子里的空气柱振动;振动物体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A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子和水一起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杯子越难振动,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A正确、B错误;C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子中空气柱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空气柱越小,空气柱越容易振动,空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杯子里装进水越少,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C、D错误。
故选A。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解析:B【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一、物质的三态1.固态特点:_____(有/无)固定形状,____(有/无)固定体积;2.液态特点:_____(有/无)固定形状,____(有/无)固定体积;3.气态特点:_____(有/无)固定形状,____(有/无)固定体积。
二、温度的测量1.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温度来表示,单位:______,符号: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1℃。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2)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_____接触;(4)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测量结果更精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态变化1.汽化(1)蒸发:①在______温度下,_______发生的_____的汽化反应;②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沸腾:①在____温度下,___________发生的______的汽化反应;②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液体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沸点;⑤水沸腾前气泡__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_________。
一、填空题1.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
(2)氯水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用氯处理饮用水,pH=7.5时的杀菌效果比pH=6.5时的杀菌效果_______(填“好”或“差”)。
②已知:Cl2、HClO和ClO-均可被FeCl2、H2O2等物质还原成Cl-。
一种测定氯水中氯元素总量的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所缺的试剂(写化学式):步骤1: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2:加热。
步骤3:再冷却,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
步骤4: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
步骤5: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
(3)HClO不稳定,见光遇热均易分解。
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2②铝③Na2O ④CO2⑤H2SO4⑥Ba(OH)2固体⑦氨水⑧稀硝酸⑨熔融Al2(SO4)3(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2)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的物质(3)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34.2g ⑨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2-4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1)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氢碘酸。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Cl2通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O-与ClO-个数比为3:1,则被氧化与3被还原的氯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