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产量法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10
约当产量法比例法公式
约当产量法和比例法是企业成本核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指的是将某种费用按照其所产生的效益,在每个生产阶段进行分摊。
比例法则是将某种费用按照其对于生产成本总额的比例分摊。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为:每个生产阶段的费用 = 总费用×
该阶段产量÷总产量。
比例法的计算公式为:每个生产阶段的费用 = 总费用×该阶
段产量÷总产量×该种费用所占比例。
其中,该种费用所占比例= 该种费用÷总成本。
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各有优缺点,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和成本结构,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
- 1 -。
名词解释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Equivalent 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是一种在成本会计中用于计算部分完成产品或半成品的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制造过程中存在在制品(即,尚未完成的产品)的情况。
约当产量比例法基于以下假设:在制品有一个等同于已完成产品的产量,可以通过计算将在制品的成本分配到已完成产品中。
这样,通过将在制品的成本与已完成产品的成本合并,可以计算出每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等效单位:将在制品的数量和程度(成品度)折算为等效
单位,使其能够与已完成产品进行比较。
这通常涉及将在制品
的数量乘以一个转化因子,该因子表示在制品与已完成产品之
间的关系。
2.计算成本:将在制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到已完成产品
中。
直接成本是与在制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
工成本。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归属于在制品的成本,如设备折
旧和间接人工成本。
3.分配成本:根据等效单位的比例,将已完成产品的成本和在制
品的等效单位成本合并。
这样就得到了每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能够反映在制品的成本,并提供有关生产过程中成本变化的信息。
这对于决策和成本控制非常有用。
然而,该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转化因子的选择和在制品的评
估可能存在主观性。
约当产量比例法在许多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连续生产过程和生产线中,例如制造业、加工业、化工业等。
它有助于计算在制品在完成阶段之前已消耗的成本,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公式
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单
位成本×产成品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2. 定额成本计算法: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
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 定额比例法: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
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约当产量法引言约当产量法(Equivalent Production Method)是一种计算产品产量和成本的方法。
它通常在制造业中使用,特别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
该方法可以将未完成的生产数量转化为已完成产品的等效数量,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产量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约当产量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并通过示例详细解释如何使用约当产量法进行产量和成本计算。
约当产量法的基本原理约当产量法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产量等效原理:约当产量法将未完成的生产量转化为已完成产品的等效数量。
未完成的产品可以是半成品、未售出的产品或未完成的工作步骤。
通过将这些未完成产品的数量加到已完成产品的数量中,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产量。
2.成本分配原理:约当产量法将相关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给已完成产品和未完成产品。
这样可以避免只计算已完成产品的成本,忽略了未完成产品所涉及的成本。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在使用约当产量法进行产量和成本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以下公式:等效产出量 = 实际完成产出量 + 未完成产出量成本分配率 = 总成本 / 实际完成产出量已完成产品的成本 = 等效产出量 × 成本分配率未完成产品的成本 = 未完成产出量 × 成本分配率约当产量法的应用场景约当产量法在以下情况下特别有用:1.连续生产过程:约当产量法最常用于连续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量和成本。
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可以使用约当产量法。
2.多阶段生产过程:如果生产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涉及到未完成的产品,约当产量法可以帮助计算每个阶段的产量和成本。
例如,纺织业中的纺纱、织造和染色工序。
3.混合成本:当产品的成本由多个成本项组成,并且这些成本项无法直接与实际产出量相关联时,约当产量法可以帮助分配这些成本到已完成产品和未完成产品中。
约当产量法的示例分析假设某公司制造产品A,该产品经过两个生产阶段:阶段1和阶段2。
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2009-08-04 12:50:39)转载▼标签:财经分类:B.财务会计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可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在产品既要计算原材料费用,又要计算工资等其他费用。
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1)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按它们的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各项加工费用,应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
其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完工率)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该项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在产品该项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或=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费用(2)•如果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生产进度在每一工序陆续投入,并且是在每一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也应按照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
也就是说,根据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完工率(投料率)。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其中主要是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即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其中每一工序内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以按平均完工50%计算,计算公式为: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这种方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
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约当产量法是将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然后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公式。
咱先来说说为啥要用约当产量法。
你想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有完工的,还有没完工的,那这费用咋分呢?总不能乱来吧!这时候约当产量法就派上用场啦。
约当产量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 在产品数量 ×完工程度。
比如说,咱们有个车间正在生产一批零件,完工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生产线上没完工。
没完工的有 100 个,完工程度是 60%,那这100 个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就是 100×60% = 60 个。
完工程度的确定可有点讲究。
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那在产品的材料费用就不用折算约当产量了,直接按在产品数量算。
但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那在产品的材料费用就得按照完工程度来折算约当产量。
给您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吧。
有一次我去一个小工厂参观,他们正在生产一种小玩具。
我看到工人们忙忙碌碌的,有的在组装,有的在喷漆。
我就好奇地问他们的会计,这费用咋分呀?会计就跟我说,他们用的就是约当产量法。
比如喷漆这个环节,有的玩具喷了一半,那就按 50%的完工程度来算约当产量。
这样就能比较公平合理地把费用分配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去。
再来说说分配费用的事儿。
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分配的时候,先把这三项费用分别计算出分配率,然后用分配率乘以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就得出各自应分配的费用啦。
假设生产某产品总共发生直接材料费用 1000 元,直接人工费用 800 元,制造费用 600 元。
完工产品有 200 个,在产品有 100 个,完工程度 50%。
那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 1000÷(200 + 100)= 3.33 元/个;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 800÷(200 + 100×50%)= 3.2 元/个;制造费用分配率 = 600÷(200 + 100×50%)= 2.4 元/个。
做账实操-品种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计算方法在品种法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一、约当产量法适用情况: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计算步骤:(1)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程度的确定可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估计,如对于加工进度较为均匀的产品,可以直接以在产品的完工百分比来确定完工程度;对于分步骤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各步骤的完工进度综合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2)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0 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为原材料费用60,000 元,人工费用20,000 元,制造费用10,000 元。
首先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200×50% = 100(件)。
然后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0 + 60000 + 20000 + 10000)÷(800 + 100)= 100(元/ 件)。
最后分配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 800×100 = 80,000(元);在产品成本= 100×100 = 10,000(元)。
二、定额比例法适用情况: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计算步骤:(1)计算定额比例: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 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 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约当产量法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盘点的数量用技术测定,定额工时消耗或凭借经验估计,确定它们的完工程度,再按完工程度,将在产品折合成产品的数量,然后将产品应计算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量进行计算,求出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企业分配成本项目,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
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其中,原材料费用按照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可以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也可以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约当产量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加工程度和投料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约当产量法是最常用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每种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约当产量法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盘点的数量用技术测定,定额工时消耗或凭借经验估计,确定它们的完工程度,再按完工程度,将在产品折合成产品的数量,然后将产品应计算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量进行计算,求出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本月完工产品产量加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为约当产量。
[编辑]约当产量法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由于在产品的各项费用的投入程度不同,因此要分成本项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通常,原材料按投料程度计算约当产量,工资和其他费用则按加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编辑]按约当产量法的比例分配产品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按约当产量法的比例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就是将本月所归集的应由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变化也大,但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未在产品成本时,由于在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工程度和投料情况的不同,必须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费用项目约当量的确定,取决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料情况。
A.如果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件完工产品与每件月未在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成本是一样(即相等)的,因此,不论在产品完工程度如何,其直接材料费用可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平均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公式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不同生产条件下产量比例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产品产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约当产量比例 = (标准产量 / 实际产量)× 100%
其中,标准产量是指在理想生产条件下,每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
实际产量是指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每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每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多少个产品,从而了解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比例。
例如,假设某个工厂在理想生产条件下,每小时可以生产100个产品,但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每小时只能生产80个产品。
那么,这个工厂的约当产量比例为:
约当产量比例 = (100 / 80)× 100% = 125%
这意味着,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这个工厂的产量只有理想生产条件下的125%。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工厂想要达到理想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就需要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各种生产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通过计算约当产量比例,我们可以
了解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策略。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生产效率,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比例,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策略。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来评估生产效率,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约当产量分配率计算公式
约当产量法下具体分为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加权平均法:
*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 单位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 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 先进先出法:
* 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初在产品数量×(1-已投料比例)
* 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之和,即转换成本或加工成本)=月初在产品数量×(1-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
*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数量×本月投料比例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转换成本或加工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本月
加工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成本+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
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分配率+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约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例如,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40%,则约当于完工产品4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专业的分析,可咨询财务领域的专业人士。
约当产量法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盘点的数量用技术测定,定额工时消耗或凭借经验估计,确定它们的完工程度,再按完工程度,将在产品折合成产品的数量,然后将产品应计算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量进行计算,求出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约当产量法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的情况。
它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应用很广泛。
编辑本段准确定义所谓"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把完工产品的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量"相加,构成"约当总产量"。
再和发生的生产费用相除,得出费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量,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留存的成本。
简称约当产量法。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从上述概念我们得出计算约当产量可分四步,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公式1;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公式2;第三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公式3;第四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公式4编辑本段实例例1: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费用分配率=2000/(8+2)=200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从以上可知,约当产量法的实质是把在产品数量折算为产成品数量,换句话说是在产品的数量相当于多少产成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