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1
《富饶的西沙群岛》实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实录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还有全身披甲的大龙虾。
现在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
你看到了什么?生:鱼真多呀!生:什么样儿的鱼都有!师:听老师朗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闭上眼睛来体会。
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海底美丽的珊瑚,鱼穿来穿去。
生: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特别多。
生: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特别漂亮。
二、品读感悟——鱼的多师:(出示第四自然段文本图片)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儿看出鱼的多呢?生:成群结队生:各种各样和多得数不清生: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对,同学们找得很准确,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和“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些句话中知道了鱼很多。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真的是一半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播放动画)生:不是真的一半,是说鱼很多。
师;对了,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西沙群岛的海里并非水鱼参半,而是作者采用了夸张得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的特点,你能把这句话夸张地读一读吗?指生读、齐读。
师:生活中,你见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吗?比如“他张开大口,对着大山大吼了声,大山抖了三抖”“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出示图片展示)都是在夸张。
三、品读感悟——鱼的美师: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生:第二句。
师:我们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了鱼很美。
这是一个排比句。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鱼的美吗?(学生自己读)师:老师也想来读,(教师朗读)你们瞧,老师的朗读是不是读出了鱼的形态各异?我们要通过朗读读出鱼的千姿百态。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地大物博,处处有迷人的景色。
前面我们一起游览了波澜壮阔的长江和风采迷人的西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乘坐飞机去另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想不想知道是哪儿?生:想!师: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西沙群岛”,在出发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看大家喜欢不喜欢?(课件出示图片)生:喜欢!师:(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从地图中找一找“西沙群岛”在哪里?(指生到前面指一指)师:西沙群岛是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的一片岛屿,它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二、预习回顾,整体感悟师:上一节课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回想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生:课文是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四个方面介绍的。
师:知道了课文是从这四个方面介绍的,那谁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及海岛这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师:课文除了描写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还写了什么?生:还写了丰富的物产。
师:你读得真仔细!请你来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这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师:说得真棒!看来同学们预习的都不错,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写景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先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再看介绍的是什么?最后用恰当的语言把这几方面的小标题串连在一起。
三、品读精彩句段,积累语言(一)、学习海面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西沙群岛,细细欣赏那里的美丽风景吧!首先让我们去看看那里一望无际的海面。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的海水是什么样的?注意要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1:我看到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
生2:我看到的海水是瑰丽无比的。
师:“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哪一个词形容?生:还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形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一、预习探究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让我们坐上幸运号航班,飞到祖国的最南端,去欣赏西沙群岛特有的美。
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出示课件(祖国地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老师要请咱们班的一位同学上来找一找西沙群岛在哪里?生找到后说:“找到了,你真棒!”同学们,从地图上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就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上,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现在让我们边听课文朗读,边欣赏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吧!出示课件(课文朗读)。
师:课文听完了,景色也欣赏过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生字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课件,谁来告诉老师,这些字怎样读?生:读生字。
师:纠正读音。
师:看来这些字咱们同学都掌握了,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西沙群岛的海边,欣赏西沙群岛的海水吧!出示板书:海水。
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画出描写海水颜色的词。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找到哪些描写海水颜色的词?生: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师: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真多呀,正如我们课本上的一个词所说、、、、、、生:五光十色。
出示板书:五光十色。
师:我们这里的谁有那么多的颜色吗?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有那么多的颜色呢?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西沙群岛的海水真美呀,那西沙群岛的海底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生读课文。
师:咱们同学一边听课文一边思考:这一段描写了海底的什么?出示板书:海底生:珊瑚、海参、大龙虾。
出示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
师:珊瑚是各种各样的,有什么样子呢?生: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
出示课件:珊瑚图片,生欣赏。
师:还有怎样的海参?生:懒洋洋蠕动的海参。
师:什么是蠕动呢?大家见过蚯蚓吧!生:见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西沙群岛给我的印象是,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课文哪一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特点呢?生: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2至6段又写什么?生:详细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师:请你再次快速默读课文2至6段,看看都写了哪些地方,把表示这些地方的词语注上“0”。
生默读句画后汇报。
生: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的景色和物产。
师:这几个地方,哪儿侧重介绍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哪几主要介绍了物产丰富?生:海面的这一部分只写风景,其余几段这中写物产。
师:好,现在我们就先来感受海面的美,请一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我们都认真听听,海面上最美的是什么?一学生朗读。
师:听了以后,你觉得海面的什么最美?生:我觉得海面的水最美?师:能说得具体点吗?生:海水有淡青的,深蓝的,杏黄的。
生:可能还有绿色的……师:这么多的色彩,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吗?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什么是“瑰丽无比”?生:就是非常好看,没有什么能跟它相比。
师:是呀,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确太美啦!咱们就一块儿去欣赏欣赏吧!播放CAI,欣赏海面景色。
师:现在我们听这一段的配乐朗诵,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听配乐朗诵谈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海水。
生:我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西沙群岛,在海水里畅游。
师:多么美的海水!现在也请你朗读来展现海水的美和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老师都被你们朗读中描绘的景色陶醉了。
可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呢?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又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水的色彩就不同了。
师:西沙群岛不仅有如此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请大家默读文的3至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有哪些物产,把这些物产的名称用“△”标出来。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伴随PPT播放师:1、同学们,请看老师播放了一组美丽的图片,你们都知道图片上动物的名字吗?生: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展示交流2、同学们,请看老师播放了一组美丽的图片,你们都知道图片上动物的名字吗?3、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些丰富的南海物产,知道了这些物产的产地是祖国的南海,同时领略了西沙群岛的优美的风景,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一)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师:简要讲解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物产和美丽风光。
生:查找的资料和地理知识,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欣赏美景的同时,听老师讲解。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生自读课文师: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二)指导书写威武威:武:三、精读课文1、品读课文,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些段落,为什么喜欢,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1:我最喜欢第2段,海水多美呀!我读给大家听。
师:课件展示:太阳光照射下得西沙群岛海面,波光粼粼,五光十色,与西沙群岛相映衬,美不胜收。
同学们边听读边欣赏画面。
同时思考:A海水都有一些什么颜色?问什么会有这种现象?B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2:我喜欢课文的第5段。
因为我喜欢贝壳,各种各样的贝壳,还有大海龟。
我也读给同学们听吧。
师:课件展示:海滩上出现美丽的贝壳。
学生欣赏画面的同时,听读并思考问题:A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B生字:卵渔学生3:我喜欢第4段。
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一是我很喜欢鱼,而且我自己家里就养着金鱼,二是课文里介绍的鱼我从来没见过,很想知道,三是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太多了,“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读这一段吧。
师:(展示课件: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富饶的西沙群岛》名师教学实录3篇课文类型:阅读课上课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上课年级:三年级上课时间:xx年元月八日上课地点:洋桥镇中心校办公室一楼上课类型:竞赛课研究要点:1、通过品词品句品读,齐读、小组读、展示读、指名读和背诵等方式,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以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的教学要求。
2、努力创设自主、合作、探研的学习方式3、适时适当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实录评析:一、导入: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生1:我去过北海生2:我去过南宁生3:我去卢圩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的地方多,你们相信吗?我给你们说说,我去过很多地方,如北方的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小兴安岭,还有北京的天安门、故宫。
南方的璀璨的明珠-----香港,以及国外的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生1:坐火车生2:坐公共汽车生3:坐飞机生4:走路师:你们猜测得都不对,想知道吗?老师是通过读书去的领略的,文章写得好,我们读得好,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叫什么?猜不出去吧?想知道吗?这叫-------------神游(板书)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神游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特产丰富。
大家想不想去?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种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打破了让学生描述游览的景色的常规。
看起来和别人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落脚点是"神游"用"神游"的方式来学习,渗透了学习方式,同时和课文类型有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示语文学习的一种规律,就是要投入地读书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复习导入:读课题,提问:"富饶"在这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生:物产丰富教师板书师:本文除了写西沙群岛物产丰富之外还写了那里的什么?生:风景优美板书师:课文从哪四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物产丰富呢?生: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板书二、品读海水的美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看看课中是怎么样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齐读师:我们见过的海水一般都是蓝色的,而西沙群岛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西沙群岛给我的印象是,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课文哪一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特点呢?生: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2至6段又写什么?生:详细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师:请你再次快速默读课文2至6段,看看都写了哪些地方,把表示这些地方的词语注上“0”。
生默读句画后汇报。
生: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的景色和物产。
师:这几个地方,哪儿侧重介绍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哪几主要介绍了物产丰富?生:海面的这一部分只写风景,其余几段这中写物产。
师:好,现在我们就先来感受海面的美,请一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我们都认真听听,海面上最美的是什么?一学生朗读。
师:听了以后,你觉得海面的什么最美?生:我觉得海面的水最美?师:能说得具体点吗?生:海水有淡青的,深蓝的,杏黄的。
生:可能还有绿色的……师:这么多的色彩,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吗?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什么是“瑰丽无比”?生:就是非常好看,没有什么能跟它相比。
师:是呀,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确太美啦!咱们就一块儿去欣赏欣赏吧!播放CAI,欣赏海面景色。
师:现在我们听这一段的配乐朗诵,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听配乐朗诵谈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海水。
生:我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西沙群岛,在海水里畅游。
师:多么美的海水!现在也请你朗读来展现海水的美和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老师都被你们朗读中描绘的景色陶醉了。
可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呢?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又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水的色彩就不同了。
师:西沙群岛不仅有如此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请大家默读文的3至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有哪些物产,把这些物产的名称用“△”标出来。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广阔的天空,蔚蓝的海水,这就是大海留给人们的印象,然而西沙群岛的海却不仅如此,因为它是五光十色的,犹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大地上,让人看一眼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西沙群岛,踩着它那松软的沙滩,去继续探寻属于它的那份美丽和富饶吧!同学们,你来到这里你最想做些什么?生:我最想到海滩上去拣贝壳。
生:我最想到海上去坐快艇。
生:我最想到海底去看看海里的动物。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先踏上海底的神秘之旅吧!怎样才能了解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呢?生:可以看看书中是怎样写的?师:那么,同学们赶快打开书,去看看书中是怎样写的吧!生:读书师:找到你喜欢的动物了吗?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它们?生:介绍学习方法。
1.可以朗读课文。
2.可以结合收集的资料来理解。
3.可以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4.可以用边读边做动作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描写海底世界的段落吧!生:自学课文。
师: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生:我最喜欢珊瑚,我用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
表现出珊瑚非常的多,而且很漂亮。
生:我也喜欢珊瑚,我用查资料的方法来学习。
介绍有关珊瑚的资料。
生:我也喜欢珊瑚,我认为将这句话中珊瑚的美读出来,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师:大家都喜欢珊瑚,老师也收集了许多有关珊瑚的图片,现在就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吧!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所看到的珊瑚?生: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颜色不一等等。
师:你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来形容一下图片上的珊瑚吗?生:练习说句子。
生:我喜欢海参,我通过懒洋洋、蠕动这两个词语知道了海参这种动物动作非常缓慢。
读的时候也要慢些读才能读出海参的特点。
生:我也喜欢海参,我收集了许多有关海参的资料,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老师也收集了有关海参的资料,你想看看真正的海参吗?(播放课件:海参录像)生:我喜欢大龙虾,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认为应该读出大龙虾威风的样子。
小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小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饶”等11个生字。
会写“富”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黑龙江省,这是首都北京,在这!再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
他是由许多小岛组成,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出示板书——西沙群岛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播放课件:西沙群岛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师:刚才我听到小朋友不断发出赞叹声,相信你们肯定有话想说,来,把你刚才的感受说出来!生1:西沙群岛真美啊!生2:我长大了也要到西沙群岛去走一走!生3:我想明年的暑假就让爸爸带我去!生4:我很喜欢懒洋洋的海参,还有海龟。
师:为什么要在西沙群岛前加上“富饶”两字,指导书写“富”,读准“饶”。
相信大家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明白。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
思考:课文是按着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二、巩固字词师:小朋友们,在你们读的时候,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三、谈感悟师:好,现在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谁第一个来说?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海面的。
生:第三、四自然段是写海底的'。
生:第五自然段是写海岛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归纳: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在我国的南海上,有一片岛屿,它像朵朵星莲,又像一颗颗珍珠浮在碧波之中。
那里海水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神秘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松软的海滩上不仅有千奇百怪的贝壳,还有有趣的海龟;一群群的鸟儿在海岛的上空盘旋,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哪里吗?这就是——生:富饶的西沙群岛2、师:伸出食指一起来写课题。
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饶”字的读音是……生: rao。
师: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你喜欢西沙群岛吗?生:喜欢。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喜欢吗?再读课题。
生:(深情地)富饶的西沙群岛3、师: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生:不知道。
师:一起来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
出示祖国地图,西沙群岛在南海的西部区域。
(边指边说)(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师: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出示词语)这些词语老师不教,你们能不能读正确?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试试,如果不会还可以有机会请教一下身边同桌,开始吧!幻灯出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披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五光十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千奇百怪茂密祖祖辈辈师: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有温度的,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在心里和他一起读,看能不能站起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生:(声情并茂地读,全部读正确)师:读得真好,仿佛每个词语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了。
谁也这样领读一遍?生:(领读)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词语读得很正确,课文掌握得怎样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那里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速读课文师:谁能说一说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生: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师:说得真准。
有同感的同学一起来书空吧。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师:西沙群岛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那里的珊瑚很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1、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出示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师:同学们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西沙群岛。
师:对,这就是美丽的西沙群岛。
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生:不知道。
师: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
师:在我们祖国的最南边是海南岛,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的海域内,有星星点点的几座小岛,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西沙群岛。
我们的“西沙群岛一日游”活动现在开始,就让我们走进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的美丽与富饶。
2、板书:富饶(ráo)的西沙群岛。
师:“饶(ráo)”字是翘舌音,比较难读,谁能把它读好?生:饶(ráo)。
师:齐读课题。
生:富饶的西沙群岛二、检查预习过渡: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看看哪个同学最会学习?1.出示生字词富饶岛屿山崖珊瑚绽开海参蠕动威武红缨产卵栖息鸟粪庞大圆溜溜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各种各样飘飘摇摇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祖祖辈辈懒洋洋指名分行读齐读2、师:现在调皮的词语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正确读出他们的名字吗?生:能!师:好,那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吧,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生自由默读课文3、师:课文默读完了,谁能说一说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生: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滩和海岛。
生:课文还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
生:还有海面。
三、学习课文(二)海水1、来到西沙群岛,首先看到的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4.体会不同修辞手法的不同表达效果,初步认识排比和夸张用法。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
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西沙群岛的图片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认为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美在哪?具体的说一说。
师:知道这是哪里吗?感觉怎么样?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这就是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西沙群岛。
二、初读识字师:在通往西沙群岛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生字娃娃挡在了路上,他们说只有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才能顺利抵达西沙群岛呢,你们能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认不准的字,并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他们。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认不准的字。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书本上的生字宝宝大都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了。
现在呀,我们要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同位之间的合作,来和所有的生字宝宝成为朋友。
2.师示生字。
同位合作学习。
师:为了更快的通往西沙群岛,请同位相互帮忙,一起认识这些生字娃娃吧。
教师出示生字,同位合作学习岛屿瑰丽无比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懒洋洋披甲威武红缨深蓝交错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肥料祖祖辈辈师:大家结交朋友的速度可真快呀。
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示生字,生认读。
师:大家表现的真棒,生字宝宝还有问题想考考大家呢?能难道你们吗?生:不能。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及反思[情景说明]阅读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借鉴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全文的脉络清晰,自然段的构段特点鲜明。
“文章就是例子。
"我们何不读写结合,将仿课文写片段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呢?下面就是在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师:除了语言优美,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用心地找。
生:我认为是这一句,我给大家读一读:“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J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借助板书内容“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小结)写了海面的美丽、海里的水产资源丰富、岛上鸟多,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中有些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请你轻声地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围绕一句话具体描写的?(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生:第二、四自然段还有第六自然段是围绕一句话具体描写的。
师:嗯,你真是了不起,找到了三个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三个自然段。
看看它们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什么?生: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写的,写了海水的颜色很多,很美。
生:还写了海水颜色多的原因。
生:第六自然段也是围绕第一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写了岛上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师:从鸟多、鸟蛋多和鸟粪多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确定西沙群岛的确是鸟的天下。
(生出现片刻的沉默。
)师:第四自然段呢?生:我认为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
生:我觉得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这句话写的。
师:这两句话都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
一句话放在段落开头,总述鱼“成群结队”,真多;再一句是放在叙述各种鱼的样子之后,再次突出鱼多,起到总结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篇幅较长,以优美的语句描写,通过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本课可用3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通过课件和语言的渲染,创设情景,学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积累语言,拓展延伸;第三课时,继续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学习第六、七自然段,摘抄句子,拓展延伸。
第一、三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抓住重点句段品读课文,理解第2~5自然段,知道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
3、学习第4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句写具体的。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多次的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5、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情感与态度通过虚拟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了解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让学生象至身于西沙群岛,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领悟文章优美语句,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积累语言。
2、教学过程中,运用讨论式、表演式、自学式、小组合作式等方法,让学生在窄小的语文课堂中,大胆发现,自信表达,培养创新,自主精神。
教学重点1、品读第2~5自然段,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2、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引入,伴语言渲染。
2、你想夸一夸西沙群岛吗?(结合课题、第一自然段)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过渡:到底西沙群岛的风景有多优美、物产有多丰富呢?下面我们坐上游船,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吧!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1、回忆第2~7自然段:按顺序说说,我们到过西沙群岛的什么地方?哪些段写了?(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今天我们先到海面、海底、海滩去游览吧!2、自读自悟第2~5自然段我会学:⑴ 读读、找找: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地方?⑴ 说说:为什么喜欢?⑴ 自学后,四人小组内交流过渡:来到西沙群岛,眼前是一片美丽的风光,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地方?三、进入情境,主动探究请喜欢相同句子的同学汇报,随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有关句子,师作相应点拨和朗读指导、方法指导,随机质疑、板书。
一、激趣导入,回顾所学。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地图,这就是我国的南海海域,在距离海南岛3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群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伏于万顷碧波之上,它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你们想登上西沙群岛去游览一翻吗?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22课。
(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学习过的生字想和大家打招呼,请一列火车开起来。
(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师:通过检查,老师知道大家生字认得非常好,那相信这节课的学习会更棒。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师:作者都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生:作者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师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二、精读品悟2、3、4自然段,感悟西沙群岛的富饶。
1、海面部分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感觉海水怎么样呢?生:美,太美了!师:作者怎样写的,自己读读吧。
(生自由读海水的句子)师: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生:颜色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生:因为“五光十色”说明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
而“五颜六色”只是说明了海水的颜色多。
师:说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出的一个“光”字。
每当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
生:五光十色。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生:瑰丽无比。
师:这样的海水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谁想站起来对着海水美美地读呢?(抽生读)师:老师提议,在读表示海水颜色词的时候,最好读得有高有低,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生再练读)师:谁愿意展示读?(一生站起来展示读)师:读的真好,给掌声(生鼓掌)师:谁还愿意读?(生纷纷举手)举手的一起读(生齐读)师: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生:蓝色师:那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呢?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实答案就藏在其中。
找到的同学请举手,请你来回答(抽生汇报)(用“因为……所以……”这一句式来说)师: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
同学们看大屏幕,女同学读红字部分,要读出海水的美,男同学读黑字部分,解释原因。
2、海底部分师:欣赏完瑰丽无比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生:海底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画课文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生自由读3、4段,圈画生物)师: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告诉老师(抽一生汇报)生: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师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师: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a、师:这就是珊瑚,好看吗?生:好看师: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1:各种各样的珊瑚生2:千奇百怪的珊瑚生3:形状各异的珊瑚生4:多姿多彩的珊瑚。
生5:五颜六色的珊瑚。
……师: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快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师:这是什么句?生:比喻句,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又比作分枝的鹿角。
师:观察图片,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让生做手势表示“绽开”),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在图中找出“分枝的鹿角”,还有的像什么呢?生1:还有的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
生2:还有的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
生3:还有的像一个个长满斑点的大鸭梨。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珊瑚,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珊瑚的特点?生:各种各样(师板书:各种各样)师:你能读出珊瑚的美吗?(抽生汇报读)b、师:这是海参,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生自由读)生1:“到处”用得好,它写出了海参的多。
生2:“懒洋洋”用得好,它让我知道海参懒的都不想动了。
生3:“蠕动”写得好,它说明了海参像蚯蚓或毛毛虫一样在慢慢地爬。
(动作演示什么是蠕动)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抽生读)师:学生评价他读的怎样?生1:读得太快生2:没有读出海参的懒(再抽一生读)(全班齐读,强调“懒洋洋”拖开调读,节奏要缓慢)师:哪个词写出了海参的特点?生:懒洋洋(师板书:懒洋洋)c、师:快看,这是大龙虾。
有什么特点?找一个词形容。
生:威武。
师:做出威武的样子(生做出威风、神气十足的样子)师:同学们一个个好威武。
谁能读出大龙虾的威武?(抽一男生读,声音特低)师:老师只能说你长得威武,但读的不威武,谁想挑战他?(再抽一生读)师:在这几种海底生物中,你最喜欢谁呢?喜欢美丽珊瑚的举手,喜欢懒洋洋的海参的举手,喜欢威武的大龙虾的举手。
请同学们合作完整地读读这一段吧。
(分角色读)d、师: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
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
老师找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来体会。
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1:鱼太多了!生2:鱼好美啊!师:默读4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的多呢?用“”画出来,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用“~”画出来。
(抽生汇报)生1:我从“成群结队”这个词知道了鱼很多。
生2:我从“多得数不清”这个词知道了鱼很多。
生3:我从“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中知道了鱼很多。
师:鱼真的是一半吗?生:不是,是为了突出鱼的多。
师: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
(出示课件“一半……一半”中的“一半”越变越大)你能把这句话夸张地读一读吗?(生读这句话,重读“一半”)师:生活中,你见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吗?生:这几天公交车上的人太挤了,都快把我挤成夹肉饼了。
师:人怎么能成了夹肉饼,这就是在夸张,突出了公交车的拥挤。
像“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都是在夸张。
继续汇报生4:我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了鱼很美。
(师生对读这一段话,合作填空背诵)师:哪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生:第一句话。
师:这一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
这四段文字,语言美是一个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
小练笔: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我们的新学校真美啊!2、秋天的公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3、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三、合作学习,游览海滩和海岛,再次感悟西沙群岛的富饶师:刚才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海面和海底的美景,接下来的海滩和海岛交给同学们,一会儿请同学们带领教师走进海滩和海岛。
请同学们参考老师刚才引领大家学习的步骤,合作学习5、6自然段。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一读,整体感知,说说大意。
二读,圈画景物,找出特点。
三读,抒发感情,升华中心。
(生合作学习并汇报学习成果,师随机点拨引导)四、升华中心,积累拓展1、师: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通过游览,你想说些什么?生1:西沙群岛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生2:西沙群岛真富饶啊,我多想去看看。
生3:朋友,如果你想旅游,就去西沙群岛吧。
师:(笑着说)你都给西沙群岛做起了宣传广告。
生4:我希望西沙群岛的明天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师板书: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师:让我们带动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带着对西沙群岛深深的祝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段)师:看板书,这篇文章的结构分明,是?生:总—分—总(师板书:总—分—总)2、天天积累(课件出示四字词语和一些短语,生齐读两次)3、作业超市A、搜集西沙群岛的其它资料,在班上汇报交流。
b、为西沙群岛写一篇导游词。
c、搜集一些名山大川的谚语。
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风景优美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鱼:多、美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物产丰富海滩贝壳:千奇百怪海龟:有趣海岛鸟的天下(树多、鸟蛋多、鸟类多)《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一、以读为主线。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
二、潜心涵咏,体会字句。
1、把概括性句子写具体。
(1)“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是概括性的一句话,如果把它当作总述句,随后从贝壳的大小颜色、形状、姿态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体了。
有的同学说有的贝壳像珊瑚,有的贝壳像蝴蝶等等,这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静态的概括的描写,其后补充具体的颜色,并写成动态,句中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就具体、形象得多了。
2、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
教学比喻句不能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
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
3、运用夸张,可以生动、形象、深刻地表情达意。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教学时要指出:两句都从“密度”的“高”进行夸张,说明数量的多。
同时,要告诉学生,夸张要注意可信的“度”。
对以上重点句的教学,要讲清特色,教给方法,引导灵活迁移,切不可只满足于机械的模仿。
三、运用文本,感悟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读书时,能利用句群判断、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作文时,采用各种句群的表意功能,写好片断。
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总——分——总句群,属总分句群的一种。
在学文时,我让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再读最后的自然段,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我在课堂上用“头、身子、尾”来解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授之以渔”,让学生举一反三方可掌握,因此课堂上鼓励学生想象写哪些作文可以用这种方式,有的学生说在人物的时候可以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整节课教学思路很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都体现得很突出,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板书的设计也很新颖,紧扣文意也吸引学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