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五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五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五

第1题【单选题】

《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精神的是( )

A、改善资本主义弊端

B、迫使资本家向工人让步

C、抵制工业革命

D、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充分表明( )

A、工人运动范围广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D、无产阶级应当放弃斗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国际歌》的曲作者是( )

A、狄盖特

B、德勒克吕兹

C、鲍狄埃

D、恩格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共同点是( )

A、进行殖民侵略

B、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

C、领导工人运动

D、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其理论指导巴黎公社的成功

D、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开展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的是( )

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B、实行义务教育

C、规定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

D、组织大陆军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773年,英国议会宣布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给予了极高荣誉。你知道克莱武“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A、在工业革命中有重大的发明

B、参加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通过三角贸易使英国大发横财

D、在印度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欧洲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中,巴西从属于(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而坚守最后阵地,鲜血洒满了墙壁,谱写了一曲震人心弦的战歌,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普法战争

D、拿破仑对外战争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他担任过《莱茵报》主编,经常撰写文章抨击时政,遭到当地政府的迫害和驱逐,他不得已辗转各国,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他自己也曾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那么他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狄盖特

D、鲍狄埃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巴黎公社革命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 )

A、革命首创精神

B、彻底革命精神

C、国际主义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这里的她是( )

B、但丁

C、释迦牟尼

D、章西女王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则故事发生在( )

A、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中

B、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非洲独立浪潮中

D、古巴革命中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运动

D、改革与革命

【答案】:

第17题【单选题】

法国有一处包含丰富历史内涵的纪念地,在这儿,英雄儿女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而坚守最后阵地,鲜血洒满了墙壁,谱写了一曲震人心弦的战歌。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里昂起义

D、凡尔登战役

【答案】:

【解析】:

第18题【判断题】

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创作了《国际歌》歌词。鼓舞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9题【问答题】

材料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中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工程师”、“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民族反抗”、“ 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1851年,英

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中英国人口“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原因使社会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别从“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民族反抗”三方面,举出这一时期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并分别说明其历史作用。(3)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科学巨著是什么?这部著作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4)归纳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答案】:

【解析】:

第20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一度领先于欧洲。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让多少中国人感到骄傲啊!但到了近代,欧洲人走在了中国的前头。——《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请结合15——16世纪的中外历史,谈谈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材料二17世纪英国开始侵入印度,经过百年的武力入侵,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城,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英国的历史远比中印两国短暂得多,为什么到18、19世纪却相继打败两个文明古国?(3)中印两国虽然没有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但都涌现出反侵略的民族英雄,请各举一例。(4)英国对中印两国的殖民掠夺,

对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影响?(5)中印两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英国的入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这段沉痛的历史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

是思想创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

【科技创新】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创新】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

材料三选自哪一文件?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材料二中是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多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图

【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什么历史事件?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实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

【答案】:无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从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理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现在,无产阶级运动经历了许多风雨曲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

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是什么会议?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是什么会议?

【答案】:无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