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 格式:docx
- 大小:22.61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历史(上)学案第五单元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学校:芮城四中主备人:焦新力审核人:潘彦平学习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的概况;知道但丁及其代表作品《神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2.知道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是探索新航路的开拓者。
学习重点:重点掌握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孕育资本主义社会和世界迈向一体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学习预习本课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一、自学感悟(一)文艺复兴时间:国家:代表阶级:性质:斗争对象: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文学艺术影响:(二)新航路开辟时间:根本原因:条件:目的:起航地:代表人物及贡献:影响:1.文艺复兴的实质到底是什么?2.新航路的开拓者及其航线二、自我检测1、文艺复兴代表的是()A、天主教会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要求C、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无产阶级的利益2、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奥斯曼帝国阻隔东西交通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D、宗教情绪三、合作探究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14世纪,资产阶级文化新思潮在意大利兴起,但当时天主教会的实力还很大,人们只能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因此,表面上看,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被称为文艺复兴,但其实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学生必须在图上找出各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并用语言叙述出来。
完成课后74页的“三次远航”表格。
四、展示点拨(一)文艺复兴时间:14-16世纪国家:意大利代表阶级: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实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斗争对象: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文学但丁——《神曲》艺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影响: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三)新航路开辟时间:15世纪末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二)【内容标准】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
充分运用图片、地图和资料创设情境来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品质和以人为本的观念。
【教学要点】重点: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难点: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三、宗教改革阅读教材,分析德国宗教改革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教会是最大封建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征收繁多的捐税,并为教皇兜售免罪符,搜刮民脂民膏;教会奢侈腐化。
从而激起各阶层民众的不满,德意志各阶层都反对天主教会。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免罪符,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斗争,摧毁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新教的主张符合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新航路开辟1、利用“新航路开辟图”,简单介绍新航路开辟前人类对地球和世界的认识。
2、阅读课文,探讨问题:五百年前,西欧人为什么要冒险进行远洋航行?明确原因: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渴对东方的黄金与财富。
15世纪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马可·波罗行纪》广为流传,使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为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②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的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索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点;④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术的发达,地圆学说的流传提供了条件。
初中九年级历史十二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共和国的衰亡与帝国的建立-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 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 教学难点:-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 斯巴达克起义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俗语,引导学生思考罗马的历史发展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3. 课堂讲解:-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讲解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制度,以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扩张。
- 共和国的衰亡与帝国的建立: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社会矛盾,讲解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的过程。
-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讲解罗马和平的背景,以及和平时期罗马的经济、文化、政治状况。
- 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分析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讲解起义的过程,以及起义对罗马社会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2. 请学生思考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斯巴达克起义在罗马历史中的地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罗马历史的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的概况,知道但丁、达芬奇及他们的作品。
知道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主要事迹。
了解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
2、认识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起的作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一)文艺复兴:1. 时间:世纪发端于,16世纪逐步扩及到德、英、法、西等国。
2.含义(内容):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高举复兴、古典文化旗帜,抨击中古时代的独尊地位和的黑暗统治,宣扬精神(核心)。
3.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 代表人物及作品:(1)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是一部里程式的作品。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位巨人,代表作有《》和《》。
▲(二)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动因):(1)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追求东方的财富。
(3)阻隔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
(4)《》的影响。
2.具备的条件:(1)(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应用。
(2)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
(3)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和。
4..探索新航路的开拓者有、和。
5.影响:请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宗教改革:1.背景: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工具,也是西欧各国最大的封建主。
的巧取豪夺激起了各阶层民众的不满。
2.起点:德国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斥责教皇出售赎罪卷的罪行,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路德提出“ ”思想,形成了一个脱离罗马教皇控制的。
受他的影响,西欧还产生了和等新教。
4.性质: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的社会政治斗争。
二、问题探究,师生交流1、史料分析:“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恩格斯问题:(1)“巨人时代”所指的是哪一事件?(2)“中世纪的幽灵”指的是什么?2、试从目的、规模、后果等方面比较西方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之处。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进而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为: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用事先制作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3)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②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进而分析: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也就可以讲清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二.“人文主义”概念
①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讲清其含义;
②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评价: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局限性;
③在介绍文艺复兴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时,要注意充分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三.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①注意强调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一位艺术大师;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向西欧发展时的一位英国文学巨匠。
②要求熟识课本插图和有关史料,适时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他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③“天文学领域成就”虽然安排在课文小字部分,但同样不可忽视。
应该强调天文学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率先发起反对封建教会的斗争。
对哥白尼、布鲁诺等一批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及新天文学理论的创立可以简要讲述,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扩展学习内容。
④自由阅读卡《欧洲最早的印刷机》,建议穿插在“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成就”之后指导学生阅读,使相关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进而引申: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⑤最后,总结出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另外补充说明:当时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五.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要密切结合教学挂图或教学课件,让学生讲解或参与活动。
要求掌握:各次航行时间、航海家的名字、他们各由哪个国家派遣、航行方向、到达地点。
尤其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向西航行抵达美洲,最为关键,极为艰苦,体现了开创精神。
由于讲述内容涉及地理知识较多,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各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基本上能回答。
教师可以进一步分析:
①由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需指出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②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由原来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这一内容在课后“思考与判断”题中有所隐含。
4)利用自制课件巩固所讲内容。
5)练习: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6)作业:请你在地图上标出哥伦布从西班牙到美洲的航线,假如你要作一次环球航行,请选择离自己家最近的港口出发,在地图中标出航行路线,说明自己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
附板书设计: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二、“人文主义”概念
三.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四.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五.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