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三大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测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下列描述属于呼吸作用实质的是( )A.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B.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为人类提供食物D.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
其原理是()A.增强光合作用B.抑制呼吸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D.增强呼吸作用3.图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 B.M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C.该实验证明乙中叶片产生了淀粉 D.为防止漏气,在实验所用的两瓶口涂上凡士林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的目的是( ) A.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形成对照C.溶解叶绿素D.漂洗酒精5.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⑤气孔B.②叶脉C.③叶肉D.①上表皮6.下图实验装置表示的是( )A.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B.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D.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7.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C.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D.分解有机物给其他生物提供能量9.下列公式表示的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有关的生理活动,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a表示的物质是无机盐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C.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D.乙过程表示呼吸作用10.下面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提倡使用新能源车,代替汽油车 D.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纸质贺卡”11.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植物的三大作用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2.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4.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 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七年级三大作用复习题一、单选题(共40题;共80分)1.园艺工人在移栽植物时往往会剪掉部分的枝叶,这主要是为了植物的()A. 蒸腾作用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吸收作用2.水稻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该期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果实的生长发育)A. AB. BC. CD. D4.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生活的意义()A.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B. 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 降低叶片的温度,防止植物灼伤D. 促进有机物向下运输5.叶片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A. 表皮细胞B. 叶肉细胞C. 保卫细胞D. 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6.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会形成节瘤,这是因为影响了()A. 韧皮部B. 形成层C. 木质部D. 髓7.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取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在载玻片上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右手紧捏并排的两片刀片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A. ⑤④③②①B. ①⑤④③②C. ①③②④⑤D. ①③②⑤④8.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气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表示呼吸作用B. B表示蒸腾作用C. C表示光合作用D. a表示氧气,b表示水9.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
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A. 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B. 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C. 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D. 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10.俗话说“树要脸,人要皮”,其中的道理是()A. 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B. 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C. 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D. 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1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带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A. 合成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呼吸作用12.移栽幼苗时,下列措施中不应该采取的是( )A.阴天或傍晚移栽B.带土移栽C.多浇水,多施肥D.剪去部分叶片13.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 .脂肪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中考能力提升题(解析版)满分:100分限时:20分钟每空2.5分1.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初步探究。
图一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三是一种陆生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注:CO2表示二氧化碳)(1)图一中,结构③的名称是________,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在黑暗的条件下,图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图三中,在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图三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避免失水过多,关闭了部分图一中的⑤________。
该植物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点。
【答案】(1)叶肉(2)⑤⑥(3)等于(4)气孔 f2.(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秋看凉山大地,最美的风景,在天高云阔,也在层林尽染,更在奋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希望田野上。
科研人员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种植实验,并于2023年10月14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10亩水稻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创造了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世界纪录,有效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达到了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亩产1200公斤的产量目标。
图二中a~c表示植物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花,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盈,那么超级杂交水稻的花粉需要作为媒介,才能完成传粉过程。
(2)为提高亩产量,科研人员把实验田定在凉山州德昌县的原因是阳光充足,水分适宜,这有利于超级杂交水稻植株进行图二所示的(填“a”“b”或“c”),超级杂交稻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填“a”“b”或“c”)提供的。
植物的三大作用1、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小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蒸腾D.移栽方便2、下列关于徒手切片的制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把刀片夹缝中的薄片放入培养皿的水中②把新鲜的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③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④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回刀片迅速切割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3.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片中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C.只在根中D.所有活细胞中4.呼吸作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呼出二氧化碳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分解有机物D.消耗氧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B.缺少水分,妨碍呼吸作用C.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D.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6.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不利于细菌生存B.低温能降低水分蒸腾C.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D.低温能抑制光合作用7.某同学想证明植物的叶具有呼吸作用,下面哪项条件是必需的?()A.必须在光下进行B.必须在暗处进行C.必须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D.必须选择被子植物8.潮湿的稻谷堆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将手插入谷堆内会感到烫手,这主要是因为()。
A.潮湿的种子有蒸腾作用B.潮湿的种子有光合作用C.潮湿的种子呼吸作用强,产生的热量多D.种子的光合作用储存了许多热量9.在光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显著,其原因是()。
A 光合作用强,消耗了二氧化碳B.在光下呼吸作用减弱C.在光下呼吸作用不能进行D.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一、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原因是二、图1为一绿色植物示意图,图2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10.(2008黄石)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11.(2008山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12.(2008山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植物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A. 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B. 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C. 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D. 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2.下列各种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合理的是()A. 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是由于那里的昼液温差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B. 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C.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D. 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3.下列现象中,没有体现呼吸作用原理的是()A. 植物移栽后进行遮阴B. 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C. 刚收获的粮食堆放一段时间会发热D.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较甜4.如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
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甲乙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①水②光③叶绿素④二氧化碳。
A. ①②B. ③②C. ③④D. ②④5.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6.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O2)的减少量;然后黑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O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温度设置5℃10℃15℃20℃25℃30℃光照12小时CO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黑暗12小时CO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A. 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O2B. 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C. 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O2减少30mgD. 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7.如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B. 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C. 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D. 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8.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的吸取量发生改2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 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D. 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9.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B. 曲线乙表示的是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C.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10.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一、选择题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⑤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 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2.下列哪组实验装置能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 a和bB. a和dC. b和dD. c和d3.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C、降低植物体的温度D、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片上气孔进出的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无机盐D、氧5.某人将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素6、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植株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叶片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D三个叶片的蓝色深浅相同7、新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较甜,这是因为()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较弱C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强烈D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较弱8、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的原因是( )A减少水果、蔬菜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B减少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抑制呼吸作用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D降低环境温度,抑制呼吸作用9、家庭养花蕴含着许多生物学道理,如果给花浇水过勤,就会导致花根腐烂。
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土中水分过多,花根呼吸旺盛B土中水分过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C花根吸水过多,使细胞涨裂D土中水分过多,影响花根的呼吸作用10、要检验绿色植物的叶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株B收集植株放出的二氧化碳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D给植株浇足够的水二、非选择题:11、关注生活,解决下列各问题:(5分)(1) 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复习提纲(八)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一、填空题:1、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____作用,完成此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主要部位是________,原因是。
2、移栽幼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或去掉几片叶,目的是__________;移栽幼苗时带土坨的目的是。
韧皮部:内有①____,能运输②____ ,方向③____ 3、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属于④______组织木质部:内有⑤_ ,能运输⑥____,方向为⑦_____4、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把一段枝条插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发现被染红的部分是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_____。
6、将幼嫩植物的茎掐断,在断面上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___________;将幼嫩植物的茎掐断,在断面上流出一些白色汁液,这些白色汁液来自_______;7、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和______,产物是_______和______,条件是_______,场所是______,其实质是_____有机物,_____能量。
意义是。
8、请写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
9、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0、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__________;(2)促进根吸收______;(3)促进_____________的运输;(4)提高,增加。
11、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植物的三大作用中,白天进行的有种,夜晚进行的有种。
答案:1、蒸腾作用;叶;叶片上的气孔;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的效率2、减弱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保护幼根和根毛。
3、①筛管;②有机物;③自上而下;④分生;⑤导管;⑥水和无机盐;⑦自下而上。
图 2植物三大作用专题训练班级 姓名 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C .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 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后可以 ( )A .不让水分散失B .阻挡细菌进入C .减少水果皮损伤D .抑制呼吸作用3. 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氧B. 二氧化碳和水C. 有机物和水D. 有机物和氧4. 上海世博园中一些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让游人顿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由于植物体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5. 某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上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土、施肥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6.图2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7.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
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 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 光合作用需要光③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 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 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 、II 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I 是呼吸作用B 、II 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 I 是呼吸作用C 、II 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I 是光合作用D 、II 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 I 是光合作用 甲 乙 II I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2分)9. (4分)甲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植物的三大作用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以下答题卡内,每一小题3分,一共75分〕1.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构造是A.保卫细胞 B.气孔 C.叶片 D.根毛2.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局部用于A.人光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光用和呼吸作用3.以下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C.促进光用和呼吸作用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4.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A.光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5.以下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的因素是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关闭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张开 D.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6.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防止蒸腾作用过多失水C.防止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7.正在结黄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用 B.瓜果的膨大 C.植株的生长 D.蒸腾作用8.为了验证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小涵同学设计了以下图的实验装置进展实验。
实验开场时,使简易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
一段时间是后,简易天平的甲端将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无法确定9.有关光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光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光用只在白天进展,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展C.光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消费上的应用10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B.通过光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D.植物进展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1.如图是植物的叶释放氧气的量随时间是t变化的曲线,以下对该图的描绘,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 AB段植物的叶只进展呼吸作用,不进展光用B.B点时植物的叶不进展光用C.CD段植物的叶只进展光用,不进展呼吸作用D.B点过后,植物的叶的光用强于呼吸作用]12.马铃薯露出地面的局部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局部那么不会。
【学习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增强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①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②根尖临时装片的观察,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
难点: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析及处理。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1、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成幼苗。
又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2、列举说出植株生长的部位。
3、思考:农民为了促进植株生长,运用哪些方法?
二、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一:描述幼根的生长
1、探究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1)自学教材P96—P97《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思考怎样选取幼根,怎样对不同根的部位做标记进行测量及4个讨论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讨论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小组之间进行评议。
2、观察根尖的各段在生长中的变化差异
小组选择不同的方式,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装片或自制的临时装片,或观察挂图,讨论根尖四部分细胞特点,分析各部分的作用的不同,理解根尖的各段在生长中变化明显差异的原因。
3、结合课件--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动态变化,感悟并归纳出根生长的原因。
学习任务二、描述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结合课件,春天,树木发芽长成枝条的动态过程,思考枝条是怎样形成的。
2、自学教材P98,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学习任务三、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自学教材P98—P99思考植物的需要哪些无机盐,各有何作用。
2、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甲、乙、丙、丁4瓶正常的、缺钾的、缺氮的和缺磷的幼苗)请大家描述一下它们的症状,感悟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3、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的两个问题以及如何合理施肥。
4、小组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汇报交流调查的方式和结果,进一步完善各组调查表。
三、班级展示
四、质疑探究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五、自悟自得
学习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六、测评反馈
1.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结构,由顶端依次向上是()
A.根冠、分生区、成熟区、伸长区
B.分生区、根冠、成熟区、伸长区
C.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根冠、伸长区、成熟区
2.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
D.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发育成的.
A.茎
B.根
C.叶
D.芽
4.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5.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
D.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6.无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粪尿中
B.直接将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给植物施无机盐的栽培模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将植物需要无机盐按比例配制好的营养液中
7.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
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8.根尖主要靠什么结构生长()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A.芽
B.根
C.茎
D.叶
10.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桉树,树高近百米,它的茎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A.芽轴和胚芽
B.叶原基和胚芽
C.芽轴和胚轴
D.芽原基和子叶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