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检测示例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5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形位公差标注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标注方法,用于表示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包括了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示例,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位公差标注。
1.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直线度公差是用于表示直线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条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直线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100±0.1”。
2.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圆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圆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圆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Ø50±0.05”。
3.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平面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平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矩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长为200mm、宽为100mm的矩形,平面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200×100±0.1”。
4.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垂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程度的一种公差。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0.05”。
5.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同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圆形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个直径分别为50mm和60mm的圆形,同轴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Ø50/Ø60±0.1”。
6.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倾斜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倾斜程度的一种公差。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实训三形位误差检测一.实训目的掌握平行度、垂直度、跳动、同轴度、平面度的测量方法二.实训器具大平板、水平仪、V型铁、偏摆仪、百分表(千分表)、磁性表座、厚薄规、被测工件等三.测量说明及方法要合理选用百分表和千分表,若公差值≥0.01mm,选用百分表测量,若被测工件的形位公差值<0.01mm,则用千分表检测。
1、平行度误差测量:平行度误差常用的方法有打表法和水平仪法。
这些方法是采用与理想要素比较的检测原则。
2、垂直度误差测量: 常用垂直度测量方法有光隙法(透光法)、打表法、水平仪法、闭合测量法等。
本次以光隙法测量垂直度,用光隙法测量简单快捷,也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3、测量同轴度误差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检测,常用的方法有芯轴打表法、双向打表法、壁厚差法,光轴法、径向圆跳动替代法。
本次测量是以径向圆跳动替代法测量。
4、跳动误差是被测表面基准轴线回转时,测头与被测面作法向接触的指示表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5、测量平面度的具体方法和测直线度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用间隙法、打表法、光轴法和干涉法。
本次实训主要以打表法测量平面度误差。
四.实训步骤1、平行度误差测量:① 测量前,擦净平板2和零件1,然后按图一将被测零件1的基准面放在平板2上,并使被测零件(附图一或附图三)的基准面和平板工作面贴合,(最薄的厚薄规不能塞入两面之间)。
这样,平板的工作面既是被测零件的模拟基准,又是测量基准,两者重合。
图一图二② 将百分表装入磁性表座3,把百分表测量头放在被测平面上,预压百分表0.3---0.5mm。
并将指示表指针调至零。
③ 移动表座3,沿被测平面多个方向移动,此时,被测平面对基准的不平行度由百分表(千分表)直接读出,同时记录所有读数。
④ 将所有读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
⑤ 作出实训报告。
2、垂直度误差测量:① 按图二所示,将被测件(附图一)的基准平面和检验角尺放在检验平板上,并用塞尺(厚薄规)检查是否接触良好。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 8.6.2-1、图 8.6.2-2 所示。
图 8.6.2-1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框 格图 8.6.2-2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 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04 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1,且平行基准平面 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 B 的垂直度误差,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3 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 格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 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2,且与 Ф20H7 基准孔轴线 A 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 详见国家标准 GB/T1182-1996、 GB/T1183-1996、 GB/T1184-1996 和 GB/T16671-1996。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差原则中的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形位误差及其检测;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 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3、形位公差带; 4、公差原则; 难点: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择。
实验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零件的形状或位置公差的检测。
学时:8 学时=6 学时+习题课 2 学时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刀具、夹具及工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被加工零件的各几何要素 产生一定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而几何要素的形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 密封性、耐磨性、使用寿命和可装配性等。
一、基本形位公差1.直线度检测直线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直尺:用于初步测量和检查。
②千分尺:用于局部直线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尺和塞规:用于检测较长零件的直线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直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直线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尺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尺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根轴的直线度,首先将轴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直尺沿轴的长度方向初步检查直线度并标记弯曲区域。
接着将平尺放在轴表面,与轴长度方向平行,用塞尺在平尺和轴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3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轴的直线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5mm,则轴的直线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平面度检测平面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平尺:用于初步测量和平面检查。
②千分表:用于局部平面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板:用于检测较大平面的平面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平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平面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板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板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个底板的平面度,首先将底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平尺沿底板的表面初步检查平面度并标记不平区域。
接着将平板放在底板表面,与底板平行,用塞尺在平板和底板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2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底板的平面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3mm,则底板的平面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一、概念: 1.1定义: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
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 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 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 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 (E 、最大实体要求(M 、最小实体要求(L )和可逆要求(R )。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它相关符号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形位公差带的形式两平行直线一个圆柱两等距曲线一个四棱柱两同心圆t *两同轴圆柱一个圆两平行平面一个球£球、广两等距曲面t丰、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项目 直线度 平面度项目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同轴度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动 全跳动名称 符号基准符号及代号-±基准目标 最大实体状态包容原则(E 延伸公差带 P理论正确尺寸不准凹下 :+不准凸起f 一 j只许按小端方向减小(-■ 1苴 /符 号它在给 定 平 面 内在 给定 方 向上 公差 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 之间的区域 带是一个方公差带是距苜t 的 之间的离为公差值 平行平面1 区域 、当给定两 勺两个 互相垂直的 方向 公差带为截 面边长ti*棱柱内的区域 3、在任意 公差 径为公差, 方向 带是直 值t 的圆 柱面的区域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0己 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 示方向距离为■公 -------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0.020. 02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乂2,垂直方)• 0戸 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 0 00^020.01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 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OP 圆柱面内公差带 离为公差值 平行平面之 区域是距 t 的两 间的 公差带 同一正截面 径差为公差 两同心圆之 区域是在 上半 值t 的 间的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一 I —0*1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产旷 面上,该圆必须―7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二戈 圆---------------I-4-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 公差值t 的球的两 个包络面之间的 区域,诸球球心 应位于理想轮廓 之上、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公差带是半 径差为公差值t 的 两同轴圆柱面之 间的区域公差带是包 络一系列直径为 公差值t 的圆的两 包络线之间的区 域,该圆圆心应位 于理想轮廓上----- |C.3L1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 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 面之间OI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 一截面上,实际轮廓必须位 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 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 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面 轮 廓 度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 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间,诸 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且 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