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501.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单项选择题1.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A )。
A 直线度B 平面度C 圆度D 同轴度2. 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
A 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 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 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 前者不得小于后者3. 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20.05mm 与φ20.03mm 的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
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B )。
A 0.02mmB 0.01mmC 0.015mmD 0.005mm4. 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φ”,则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为(C )。
A 两同心圆B 两同轴圆柱C 圆形或圆柱形D 圆形、圆柱形或球5. 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位置度公差带的形状是(B );圆度公差带的形状是(A )。
A 两同心圆B 圆柱C 两平行平面D 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二、多项选择题1.某轴标注00.02120φ-○E ,则__A 、D__。
A .被测要素尺寸遵守最大实体边界B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20mm φ,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C .被测要素遵守实效边界D .被测要素尺寸为19.979mm φ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2.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___ABC__。
A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MB .实际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值允许增大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为给定的公差值D .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大实体边界3.符号0.0160.027120.06M φφ---圈 说明__C_。
A.最大实体尺寸为11.973mmB.遵守包容原则C.可能补偿的最大形位公差值是0.011mm三、判断题1.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2.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的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习题4-1几何公差项目共有多少个项目?是如何分类的?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可不做)4-2下列几何公差项目的公差带,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1) 圆度和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3) 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和端面全跳动公差带。
4-3 试解释下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的意义。
(a)(b)4-4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中。
(1)Φ100h8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 mm(2) Φ40H7孔遵守包容原则,圆柱度公差为0. 005 mm。
(3)左、右两凸台端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均为0. 01 mm。
(4)轮毂键槽(中心平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3 mm。
4-5 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中。
(1) 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均为Φ0. 02 mm。
(2)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5 mm 。
{3)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 mm。
4-6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中。
(1) 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1 mm,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8mm。
(2)圆锥面A轴线对Φd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 mm。
(3)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 mm,Φd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4)右端面B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 02 mm。
4-7 不改变图中几何公差项目符号,改正下图几何公差标注的错误。
(a)(b)(c)(d)(e)4-8 按下图中图样的标注,填写下表。
4-9 零件如下图所示,求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和实效尺寸。
若轴的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Φ29.99 mm,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0.02mm,试问该轴是否合格?4-10试根据图中图样的标注,按下表规定的栏目分填写下表。
一、单项选择题1.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A )。
A 直线度B 平面度C 圆度D 同轴度2. 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
A 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 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 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 前者不得小于后者3. 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20.05mm 与φ20.03mm 的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
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B )。
A0.02mmB0.01mmC0.015mmD0.005mm4. 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φ”,则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为(C )。
A 两同心圆B 两同轴圆柱C 圆形或圆柱形D 圆形、圆柱形或球5. 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位置度公差带的形状是(B );圆度公差带的形状是(A )。
A 两同心圆B 圆柱C 两平行平面D 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二、多项选择题1.某轴标注00.02120φ-,则__A 、D__。
A .被测要素尺寸遵守最大实体边界B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20mm φ,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C .被测要素遵守实效边界D .被测要素尺寸为19.979mm φ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2.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___ABC__。
A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B .实际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值允许增大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为给定的公差值D .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大实体边界3.符号0.0160.027120.06M φφ---圈说明__C_。
A .最大实体尺寸为11.973mm φB .遵守包容原则C .可能补偿的最大形位公差值是0.011mm三、判断题1.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2.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的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第2次习题课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2.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大于0.03mm。
(√)3.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X)4.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X)5.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X)6.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7.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8.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X)9.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X)10.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1.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X )12.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13.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X)14.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1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X)16.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X)17.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一、单项选择题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得公差带得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就是(A)。
A 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同轴度2.被测轴线得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得同轴度公差得关系应就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B 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3.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20、05mm与20。
03mm得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得圆度误差值为(B)。
A 0、02mmB 0、01mmC 0。
015mmD 0。
005mm4.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得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则形位公差带得形状为(C)。
A 两同心圆B 两同轴圆柱C 圆形或圆柱形D 圆形、圆柱形或球5.孔得轴线在任意方向上得位置度公差带得形状就是(B);圆度公差带得形状就是(A)、A两同心圆B圆柱C两平行平面D相互垂直得两组平行平面二、多项选择题1.某轴标注错误!,则__A、D__。
A.被测要素尺寸遵守最大实体边界B。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C.被测要素遵守实效边界D.被测要素尺寸为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2.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___ABC__。
A.位置公差值得框格内标注符号错误!B、实际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值允许增大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为给定得公差值D、被测要素遵守得就是最大实体边界3。
符号说明__C_。
A.最大实体尺寸为B。
遵守包容原则C、可能补偿得最大形位公差值就是三、判断题1、最大实体状态就就是尺寸最大时得状态。
(×)2、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得中心要素得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得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3。
独立原则就是指无形位公差。
(×)4、包容要求就是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不超越最小实体边界得一种公差原则、(×) 四、改错五、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
1)圆柱面对两公共轴线得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班级姓名学号1。
如图所示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上:(1)圆锥截面圆度公差为0。
006mm;(2) 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7级(L=50mm),并且只允许材料向外凸起;(3)80H7遵守包容要求,80H7孔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
005mm;(4)圆锥面对80H7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
02mm;(5)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
005mm.2.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分别标注在图4—5 a、b上:(1) 标注在图a上的形位公差要求:1)4003.0-圆柱面对两25021.0-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
015mm;2) 两25021.0-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
01mm;3) 4003.0-左、右端面对2-25021.0-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4) 键槽10036.0-中心平面对4003.0-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
015mm。
a) b) (2) 标注在图b上的形位公差要求:1)底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
012mm;2)20021.0+两孔的轴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
015mm;3)20021.0+两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两孔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8mm。
3。
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习题图3-3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4.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1)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300—0。
025mm,采用包容要求,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50—0.039mm,采用独立原则。
(2)φ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1.25μm,φ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2μm 。
形状和位置公差一、基本内容:1、形位公差的标注:被测要素、公差框格、指引线(垂直于框格引出,指向公差带宽度方向)、基准(分清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字母放正,单一基准和组合基准)2、公差带的特点(四要素)大小、方向、形状、位置3、公差原则基本概念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1)最大和最小实体状态MMC:含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轴为最大极限尺寸。
LMC:含有材料量最小的状态。
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轴为最小极限尺寸。
MMS=Dmin;dmaxLMS=Dmax;dmin(2)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尺寸达到最大实体尺寸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在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
A)单一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B)关联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与位置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位置公差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 位置公差理想边界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边界。
(1)最大实体边界(MMC边界)当理想边界的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2)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C边界)当理想边界尺寸等于实效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实效边界。
包容原则(遵守MMC边界)○E(1)定义:要求被测实际要素的任意一点,都必须在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面内,该理想形状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即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加工到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为零,具有理想形状。
(2)包容原则的特点A、要素的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尺寸MMS。
B、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LMS 。
按包容原则要求,图样上只给出尺寸公差,但这种公差具有双重职能,即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变动量和形状误差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