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5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Y、YB.X b、aY、YC.aX b、aY、YD.AaX b、Y、Y【答案】A3.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细胞。
有关该精细胞的形成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中的相同,且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该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异常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
2020高考生物核心考点透视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C.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D.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答案】D【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是正常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发生异常,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应该产生2种配子,若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则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C错误;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异常卵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正确。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丙过程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甲过程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C .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mRNA 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D .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有关4.下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图形,则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A .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体未分离B .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 .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 .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5.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 DNA 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大肠杆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 .①②B .①⑤C .③④D .④⑤6.基因型为AaBb 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
有关减数分裂几种题型例析一、有关减数分裂基本概念的题型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这些都是减数分裂重要的概念,是掌握减数分裂知识的基础,对细胞示意图的识别起关键作用。
例1:右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和2, 3和4分别互称为_______,(2)1和2, 3和4分别构成一个_______,(3)a与a’,b与b’,c与c’,d与d’分别互称为______,(4)a与b或b’、a与c或c’、a与d或d’互称为______,(5)1与3或4,2与3或4互称为________。
【答案】(1)同源染色体(2)四分体(3)姐妹染色单体(4)非姐妹染色单体(5)非同源染色体二、有关减数分裂示意图的基础题型减数分裂示意图常考查的是如下五个问题: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时期、细胞的名称、子细胞名称及染色体行为特征、细胞中染色体(DNA)数量。
分析减数分裂示意图思路也可如上述的顺序进行,简约概括为:特征-时期-名称。
至于数目的确定,只要大家能清楚辨析DNA、染色体、染色单体这三者的关系即可容易得出。
例2:右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细胞的染色体行为特征____________,(2)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时期 ___________,(3)该细胞的名称______________,(4)写出该细胞分裂后子细胞名称_____________,(5)该细胞四分体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1)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4)第二极体或精细胞(5)0、8、0、8【解析】题干提到是动物细胞即认定该细胞是二倍体生物细胞,从其行为特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且无同源染色体,就可判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由于其均等分裂,就可判断为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子代细胞名称也不难判断。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题辨析及答题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题辨析及答题技巧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考试试题里也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题辨析及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考题再现】1.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减数分裂考点归类例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充分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现就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一、考查配子类型1.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和染色体组的概念及识图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较易。
已知极体可能与卵细胞来源于同一个次级卵细胞,也可能来源于第一极体,如果是前者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就为1,3,如果是后者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就为2,4。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 ( )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B[解析]在生物个体生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
第一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一部分基因进入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而成的次级卵母细胞,而其余的基因进入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而成的第一极体。
接着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基因型相同的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同时第一极体也分裂成与其基因型相同的两个第二极体。
所以卵细胞形成时的减数分裂生成一个卵细胞、一个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的极体以及两个基因型相同的极体。
3. 以下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两个精细胞,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故两个精细胞基因组成必定相同。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图像题中最难得分的,学生不仅要把各个图像准确的识别出,而且还要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只要其中一个序号排错,这一步就不得分。
根据上面的视图方法可得: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因此,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
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题型例析我们学习了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我们学习了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重点内容。
在各地高考题中我们经常遇到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的问题的问题,,要准确解决这类问题要准确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掌握并运用以下知识一定要掌握并运用以下知识: : 一正常的减数分裂知识回归一正常的减数分裂知识回归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根据上面的知识和图像根据上面的知识和图像,,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减数分裂异常的几种过程几种过程: :1.1.雄性个体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的过程雄性个体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的过程雄性个体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的过程(1)(1)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异常次级精母细胞→4个异常精子个异常精子;(2);(2)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则1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异常精子个异常精子,1,1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正常精子。
精子。
例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B.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解析解析:1: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异常次级精母细胞→4个异常精子精子;1;1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异常精子个异常精子, , , 另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正常精子。
浅析生物常考易错之减数分裂异常岱山中学柴君波纵观近几年各地的模拟卷和高考卷题中,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许多生物教师深有体会,学生对涉及减数分离异常知识点的各类题型,解答时感觉难度较大,常考常错。
一、易错归因1.减数分裂异常涵盖知识小点多,且彼此间相互关联递进。
(1)异常发生的时期可以是减Ⅰ;或者是减Ⅱ;也可减Ⅰ、减Ⅱ均发生.(2)减数分裂注重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就必须掌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同型、异型)在异常时的行为情况。
(3)随着异常分裂,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离、组合情况.(4)异常分裂后产生的正常、异常配子的类型(以染色体或基因表示)以及数目比例。
2.教师讲解不到位。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知识重难点,原本学生掌握层次不一。
拓展异常分裂时,教师未能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将异常过程理顺,把上述知识小点讲透、讲深,而造成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更有甚者,单单要求学生机械记住高考复习用书上相应的规律总结。
3.试题题型多样,考查类型丰富(可结合下文例题体会)。
可以考一个知识小点,也多个综合考;可以题干告知异常原因,考查结果分析,也可以倒过来告知异常结果,推断原因;可以简单的选项,也可文字说明等。
4.学生能力差异。
主要体现在该知识掌握程度、熟练综合运用、思维转换、文字表达等层面上,从而造成同一知识点以不同考查形式出现时,得分情况迥异.二、解惑之道减数分裂异常的核心内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是姐妹染色单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配子中。
如何将这一核心内容让学生内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尤为关键.例1、某一生物有两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4变式:某一生物有两对染色体。
2020高考生物核心考点透视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综合试题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C.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D.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2. XYY和XXY三体是人类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Y三体形成的原因是父方精子形成过程中减Ⅰ后期异常B.XXY三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方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Ⅰ后期异常C.能生育的XYY三体产生的正常和异常精子的数量比为2:1D.通过基因诊断可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性染色体三体遗传病3.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个性化作业①2015年10月10日编辑【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例析】(2011·四川卷·31·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
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面分离。
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以及进化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乙细胞中,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B基因所在的打阴影部分的染色体片段来自于偃麦草,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在培育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由偃麦草的染色体转移到了它的非同源染色体即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理,丙系在培育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ⅠaⅡBⅡO,A与a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F1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且A、B两基因独立遗传,所以F1自交所得F2有9种基因型,即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OⅡO、ⅠAⅠaⅡOⅡO和ⅠaⅠaⅡOⅡO。
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只有ⅠaⅠaⅡBⅡB和ⅠaⅠaⅡBⅡO两种基因型。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0ⅡO,除了I甲与I 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外,其余20对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各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有可能I甲与I丙没有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而是进入到了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ⅠaEⅡ0与Ⅱ0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也有可能I甲与I丙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Ⅱ0与ⅠaEⅡ0两种基因型的配子。
因此,最终可以形成4种基因型的配子。
其中,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0的配子中既含有I甲又含有I丙,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2条。
(2)中的F1能产生基因型为ⅠaOⅡO、ⅠAOⅡO、ⅠaOⅡB和ⅠAOⅡB的四种配子,如下图所示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4:1/4:1/4:1/4;(3)中的F1能产生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O、ⅡO、ⅠAOⅡO和ⅠaE ⅡO的四种配子,如下图所示,由于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与可育性相等,所以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4:1/4ⅠaOⅡO1/4ⅠAOⅡO1/4ⅠaOⅡB1/4ⅠAOⅡB1/4ⅠAOⅠaEⅡO 1/16ⅠAOⅠaEⅠaOⅡOⅡO1/16ⅠAOⅠAOⅠaEⅡOⅡO1/16ⅠAOⅠaOⅠaEⅡOⅡB1/16ⅠAOⅠAOⅠaEⅡBⅡO1/4ⅡO1/16ⅠaOⅡOⅡO1/16ⅠAOⅡOⅡO1/16ⅠaOⅡBⅡO1/16ⅠAOⅡBⅡO1/4ⅠAOⅡO1/16ⅠAOⅠaOⅡOⅡO1/16ⅠAOⅠAOⅡOⅡO1/16ⅠAOⅠaOⅡBⅡO1/16ⅠAOⅠAOⅡBⅡO1/4ⅠaEⅡO1/16ⅠaEⅠaOⅡOⅡO1/16ⅠAOⅠaEⅡOⅡO1/16ⅠaEⅠaOⅡBⅡO1/16ⅠAOⅠaEⅡBⅡO可见,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1/16ⅠAOⅠaOⅠaEⅡOⅡB +1/16ⅠAOⅠAOⅠaEⅡBⅡO +1/16ⅠAOⅠaEⅡBⅡO =3/16。
【答案】(1)结构生物进化(2)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4)3/16 【近几年的高考、模拟试题汇编】1、(2013年·福建卷)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图甲显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片段,故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 项错误;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此时染色体最清晰,B项错误;根据乙图及题意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时,图乙中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其结果共产生六种精子,C项错误;通过对乙图的分析,该男子减数分裂时能产生正常的精子,那么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答案D。
2、(2014年·安徽模拟)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______,该变异的实质是______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______期的细胞。
(2)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生育5号染色体整条缺失的概率是______,该病是否叫猫叫综合症______(是或否).【解析】(1)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该变异染色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有部分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实质是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中期。
(2)分析题图乙可知,该细胞中是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其中任意一条移向一极,另两条移向一极产生2种精子,因此理论上产生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有6种类型,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5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5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5号染色体,其中只有一种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中只含21号染色体无5号染色体,其余5种都部分或全部含有5号染色体,因此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生育5号染色体整条缺失的概率是1/6。
该病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条,猫叫综合症只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因此该病不是猫叫综合症。
【答案为】(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中期(2)6种 1/6 否3、(2013年·佛山一模)某男性表现型正常,其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图1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该变异可发生在______分裂过程,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______时期的胚胎细胞。
(2)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参照4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画出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______。
(3)为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小孩,1号个体在妊娠期间应进行______。
为便于筛除异常胚胎,医生建议这对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涉及的两个主要环节是______。
【解析】(1)图中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该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胚胎细胞。
(2)由于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共有3种组合方式;又每种组合能产生2种配子,所以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3×2=6种.由于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正常,而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只含重新组合形成的染色体的配子占1/6,所以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1/6。
(3)为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小孩,1号个体在妊娠期间应进行产前诊断,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试管婴儿”技术涉及的两个主要环节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答案】(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中期(2)6种1/6(3)产前诊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2015年·珠海二模)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1)图甲所示的变异在遗传学上属于,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_期的细胞。
(2)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_ 种,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 _ (能/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3)某21三体综合征的男子,其中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甲所示的异常情况,另两条21号染色体正常。
在减数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正常联会,异常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联会。
则减数分裂中,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为,在下图画出异常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只需表示出14、21号及异常染色体,其它染色体不用表示)。
(4)为避免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_____________,获得胎儿细胞后运用____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5、(2014年·深圳二模)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