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物质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658.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化学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分类知识点。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分类1.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或含碳元素但结构简单的化合物。
常见的无机物如水、氧气和氯化钠等。
有机物则是指含有碳元素并且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有机酸、糖类和蛋白质等。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等。
3.离子化合物和非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组成的,例如氯化钠(NaCl)和硫酸铜(CuSO4)等。
非离子化合物则是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的,例如水和二氧化碳等。
第二部分:物质分类的依据1.化学成分物质的分类可以依据其化学成分来进行。
根据元素的不同组合和原子比例,物质可以分为一种元素、两种元素或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也可以作为进行分类的依据。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和溶解性等。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将物质分为红色、蓝色或黄色等。
3.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和酸碱性等。
通过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和试剂的检测,可以确定其化学性质,进而进行分类。
第三部分:物质分类的应用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例如塑料、橡胶和纤维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化学结构、性质和用途等。
2.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材料。
例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其特定的功能和性质。
3.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指源于自然界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物质。
例如蛋白质、酶和细胞等。
这些材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其来源和应用领域。
【高考总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人教版)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解析:①显然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是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显然正确;⑤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⑦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答案:D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
其中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②⑤⑥C.④⑤⑥ D.①②⑤解析:由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知①②⑤是正确的,分子肯定要发生变化,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等,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会吸收能量或者放出能量,所以物质含有的总能量一定变化。
答案:D3.(5月山东省实验中学理综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92U原子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143B.纯碱、CuSO4·5H2O和生石灰分别属于盐、混合物和氧化物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NH3、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析:A项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1;B项CuSO4·5H2O是纯净物;HCl、H2SO4都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
答案:D4.如图所示,五环中相连环间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答案:C5.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专题1 物质的分类 胶体【名师预测】本专题内容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卷均分为3~4分;物质的分类主要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考查角度是对概念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侧重胶体性质与应用的考查。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分散系的知识考查频率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个别选项中。
【知识精讲】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根据上述判断方法,回答下列问题: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钠的焰色反应④碘的升华⑤氯化铵分解⑥蛋白质的变性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⑧电解食盐水⑨CaCl2的潮解⑩冰的熔化⑪FeCl3的水解⑫石油的裂化、裂解⑬蛋白质的盐析⑭食物的缓慢氧化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考纲导向】1.了解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组成,能够区分不同的分散系。
4.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
5.熟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反应类型。
6.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规律。
【命题分析】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历年高中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预计2021年高中仍以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识记、再现能力为主,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核心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及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等。
(3)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
(4)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元素、物质与微粒间的关系3.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
例如:考法1 物质的分类【典例1】(2021·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月考)将物质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酸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三化学物质的分类试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B.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一定能导电C.电解、电泳、电镀需要通电才可进行,而电离、原电池导致的腐蚀不需要通电D.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答案】B【解析】A、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正确;B、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有些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如电解质中的共价化合物HCl等,错误;C、电解、电泳、电镀需要通电才可进行,而电离是电解质自身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原电池导致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正确;D、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以免影响量筒的刻度的准确性,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概念,仪器的使用2.常温下,不可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A.酸溶液B.碱溶液C.盐溶液D.氧化物【答案】B【解析】A.酸溶液可以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B.碱溶液不可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C.盐溶液若水解显酸性,也可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D.氧化物若溶于水,产生酸,则也可能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电子,A正确;B、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纯净物,B不正确;C、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的是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复习要点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胶体一、胶体的性质1、区别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定义):分散质粒径1-100nm。
2、鉴别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3、电泳:Fe(OH)3胶体,Al(OH)3胶体带正电;硅酸胶体,土壤胶体带负电。
、应用:电泳电镀就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的沉积在镀件之上。
4、聚沉:加热;加电解质;加电性相反的胶体【例题】向Fe(OH)3胶体中逐渐加入稀H2SO4的现象:先聚沉,后沉淀消失形成淡黄色溶液。
解释:硫酸是电解质,使胶体聚沉,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
5、提纯胶体最好的方法:渗析半透膜:牛皮纸、羊皮纸、鸡蛋壳膜、胶棉薄膜、动物肠衣、玻璃纸应用: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二、常见的胶体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血液、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豆浆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三、与胶体性质相关的现象1、三角洲的形成(聚沉)2、FeCl3止血(聚沉)3、卤水点豆腐(聚沉)4、不同牌子的墨水不能混用(聚沉)5、高压除尘(电泳)6、土壤的保肥作用7、水泥的硬化8、净水(表面积大)【巩固练习】(1)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白色胶体氢氧化铝可用于吸附色素(3)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4)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5) 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6)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7)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8)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道(9)在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10)用明矾净水;(11)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四、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现均匀的红褐色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