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路有学问.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看标志,知道行走在路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2,懂得行路要注意安全,培养自己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2,认识安全标志,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最后是谁赢了呢?今天,乌龟和兔子又举行了一场比赛,想知道今天比赛的结果如何吗?那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边看故事,边思考下列问题:(1)兔子在路上遇到了几次麻烦?有哪些麻烦?闯红灯、翻越护栏、拐角处不注意来往车辆(2)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做呢?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分别请几个同学说,然后总结:不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的车辆,珍爱生命。
2,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不仅赛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走路的时候也一样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六课安全行路有学问吧!二:认识标志,走在安全区。
1,这节课,安全小博士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哦,首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几张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回答,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出示课件)3,我们再看一张图片。
(出示课件)在公路上区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4,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行走。
没有人行道的地方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要靠右侧的路边行走。
不能够进入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老师这里有一个温馨提示哦!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5,看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出示课件)6,再看这个标志,你认识它吗?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呢?(出示课件)请同学回答。
7,这是禁止人通行的标志,一般在施工场所、机动车道、高速公路等地方见到过,有这个标志的地方,就是禁区!看到这个标志,我们就知道此处禁止行人通过!我们不能踏入禁区!8,闯入禁区我们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会出车祸,或者会被施工的地方的东西砸伤。
)(出示课件)9,除了看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遇到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材版本:《重庆市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执教:綦江区石角小学蔡春霞执教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整体设计思路:以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案例传递道理,让孩子们明白安全行路中的学问;以表格调查方式,让孩子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以情景再现表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明白道理;最后以童谣传唱,升华课题。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三年级上册第四课。
本课三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安全行路中的学问,认识各种安全行路标志,如:机动车道、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横道、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等,让孩子明白怎样走在安全区,怎样过马路、铁路,反思自己的行为,引起关注生命、关注安全行路的注意。
第二课时则是让孩子学会小心陷阱,学会自制安全地图,总结安全行走的秘诀。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三年级的孩子,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孩子视野不够宽阔,很多不常见的标志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有时即使见过也根本没有去注意,更别说了解其涵义;三年级的孩子也贪玩,经常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出现很多不安全的行为,这一课的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了现在行路安全是威胁人生命的重要因素。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各种安全标志;2、能明白行路中的学问,遵守规则,小心陷阱。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学会看标志,知道行走在路上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通过记诵童谣,明白行路中的学问。
3、懂得行路要注意安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安全标志,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调查表各种标志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比赛。
想知道今天比赛的结果如何吗?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
师讲故事,然后提问:1、今天比赛谁赢了?(乌龟)2、兔子做得对不对?哪些地方不对?1)它闯红灯2)它翻越栏杆3)拐角处它不注意来往车辆2、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交流、点拨1)不闯红灯,师点拨,闯红灯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2)遵守交通规则,师:规则是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的,是生命的保障。
安全行路有学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意义。
2. 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3. 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和遵守。
2. 行人过马路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难点:1. 交通规则的具体应用。
2.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内容】1. 讲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
2. 教授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交通安全知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等。
2. 案例分析:教师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学生模拟行人和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情景剧表演,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评价其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过程和反思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思。
3、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意思。
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不但自己注意安全,还要起到交通安全小宣传员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孩子们见到我都会亲切的喊我“老师好”,认识我你们高兴吗?老师今天给可爱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小朋友们猜猜它是谁。
课件:一个小伙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谜底:红绿灯)孩子们你们真聪明,为了奖励我们可爱的孩子,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请看大屏幕。
课件: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开车司机守交通。
小朋友,别着急。
人行横道要看清。
二、新课孩子们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那上次兔子和乌龟赛跑谁跑赢啦!兔子为了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他今天又约上乌龟比赛,你们猜一猜,谁赢了。
生:兔子生:乌龟那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猜想的对吗?课件:《新龟兔赛跑》动漫(1)看看,到底谁赢啦!生:乌龟(2)小白兔为什么输啦!生:小白兔它违反了交通规则。
(3)他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课件:闯红灯(动漫)课件:翻越护拦(动漫)课件:爬汽车被甩下车(动漫)师:不错,你观察的真仔细,老师奖励你一个(标志宝宝)(4)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小结:要速度,更要安全。
课件:欲速则不达。
(5)在生活里有许多人为了抢时间,赶速度而发生了交通事故。
或者是自己亲生经历过的交通事故。
师:谁能大胆的站起说来听听。
是啊!生活中有许多人为了抢时间发生了车祸,老师找来了一段视频和这几个月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展示给孩子们看,请小朋友们引以为界。
一起认真的来看看。
课件:篮球里的孩子(6)孩子们你们看了这些交通事故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师:帮现最棒的孩子来说说看,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
安全行路有学问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交通工具的种类也在不断提升和丰富。
在许多城市,人们都离不开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但是,伴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规范地行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育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时,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2.能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安全使用知识,了解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行驶规则,能够正确地过马路和借助人行横道搭乘非机动车和机动车。
3.能够正确识别交通行为中存在的隐患,掌握避免和解决交通事故的基本方法,能够在行走和交通中发现和防范风险,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识别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猜测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并进行讲解和解释,引导学生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安全使用知识通过观察和讲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规则、安全使用等知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交通工具,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学会过马路和借助人行横道搭乘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通过模拟过马路和搭乘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情景,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和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交互的方法。
4.掌握避免和解决交通事故的基本方法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事故的危害性和影响,并掌握避免和解决事故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正确区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时,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交通行为中存在的隐患,掌握避免和解决交通事故的基本方法,能够在行走和交通中发现和防范风险,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难点:1.学生掌握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交通行为中存在的隐患,并掌握避免和解决交通事故的基本方法。
教案: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过街天桥等。
2. 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灯、走人行道、过马路要看左右等。
3. 安全教育: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交通行为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形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通安全标志卡片、交通信号灯模型、PPT课件。
2. 学具:交通安全知识手册、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
2. 讲解: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演示:通过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交通行为习惯。
5. 总结:总结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1. 安全行路有学问2. 副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3. 正文:交通安全知识、交通规则、安全教育作业设计:1. 学生填写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检测对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以上是一份关于安全行路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安全行路的小常识。
2、让学生树立从自身做起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文明行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了解相关的安全行路常识。
教学难点:把知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遵守并维护交通法规的行为。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
2、交通标志牌若干。
3、安全树图片及安全果卡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课前交流:老师想问一问,今天你们是怎么来上学的?请走路来上学的同学举手!(教师数人数,并评价:“你们真能干,能安安全全地来到了学校”。
)再请坐车来的小朋友举手! (教师数人数,并评价:“你们家一定离学校比较远。
”)还有家长护送来上学的吗?(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评价)哦,现在老师知道你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了。
那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却是这样来上学的请听故事《篮球里的小姑娘》。
《点击大屏幕、》。
2、看视频《篮球里的小姑娘》。
①、看后提问: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②生说后师小结:当我们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走进学校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正用着自己的双手支撑着篮球里的身体行走着,艰难的走着……生活中,因为一时的麻痹大意而酿成的惨剧比比皆是,他们无不让人述目惊心,请看老师收集的一组数据。
.《点击课件》3、出示视频资料《惊心动魄的交通事故》。
①、看后提问:看了这些,你又想说些什么?②生说后师小结:是啊,安全行路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安全行路的学问。
板书课题<安全行路有学问>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活动一:“要速度,更要安全”1、《新龟兔赛跑》。
孩子们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那上次兔子和乌龟赛跑谁跑赢啦!兔子为了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他今天又约上乌龟比赛,你们猜一猜,谁赢了。
那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猜想的对吗?(点击课件:《新龟兔赛跑》动漫)看后提问(1)看看,到底谁赢啦!(2)小白兔为什么输啦!(3)他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中的第四课,旨在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不但自己注意安全,还要起到交通安全小宣传员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讨论交流:你对交通事故的看法1、谁在生活中看到过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来说说吧。
2、你认为是什么造成这么多的交通问题呢?活动二、故事会:要速度,更要安全1、听故事:新龟兔赛跑。
2、说一说:兔子为什么会输?它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1)它闯红灯2)它翻越栏杆3)拐角处它不注意来往车辆。
3、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活动三、走在安全区1、走人行道1)看图,分清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2)行人为什么一定要走人行道?3)举例分析:有个人要过五一路,到对面去,可是面前没有人行道,他准备横穿马路,你说这样行吗?学生发表意见。
明白不能横穿马路。
3、不踏入禁区。
1)禁区是什么意思?2)你知道哪些地方是禁区?3)你见过乱闯禁区的事情吗?4、小心“陷阱“1)什么地方有陷阱?2)如何防止掉入这些陷阱?活动四:讨论:怎样过马路1、看书34页,讨论一下:过马路要注意什么?2、汇报交流:活动五:辨析导行:我在路上1、自测:你有过这些行为吗?2、如果有,以后打算怎么办?3、背诵交通规定。
4、从你家到学校,有哪些地方有什么危险?请画一张安全地图。
活动六:阅读与拓展1、学习交通标志。
2、夜间行走的秘诀3、雨雪天行走的安全。
作业布置一、出一张安全手抄报。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教学重点:1. 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
2. 交通规则的遵守。
3.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行路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2. 交通规则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正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章:行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行路安全的关注。
2. 讲解:阐述行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行路安全的看法和经验。
第二章: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1. 导入:通过展示行路时的安全知识和技巧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如观察交通信号灯、走人行道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第三章:交通规则的遵守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规则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交通规则的重视。
2. 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规则的具体内容,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的经验。
第四章: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 导入:通过展示突发事件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紧急呼救、寻求帮助等。
3. 互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情景,提高应对能力。
1. 导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行路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行路安全。
第六章:行路时的礼仪和礼貌1. 导入:通过展示行路时的礼仪和礼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行路礼仪的重视。
2. 讲解:讲解行路时的礼仪和礼貌,如排队等候、礼让他人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行路时的礼仪和礼貌。
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路安全知识,了解交通信号和标志的含义,学会正确使用人行道、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交通场景,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介绍:讲解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交通规则,强调行人应遵守的规定。
2. 交通信号与标志:介绍各种交通信号灯和道路标志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号和标志安全行路。
3. 安全设施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人行道、斑马线、过街天桥等交通安全设施。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交通规则和安全设施的使用,理解交通信号和标志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交通环境中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交通信号灯模型、道路标志卡片、交通安全视频材料。
学具:绘画材料(用于制作交通安全海报)、交通安全知识手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道路安全的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规则、交通信号和标志,以及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
3. 模拟实践:学生分组模拟交通场景,实践所学知识。
4. 作品制作:学生制作交通安全海报,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安全行路有学问提纲:交通规则交通信号与标志安全设施的使用案例分析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绘制一张交通安全海报,展示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制作交通安全手册,包含交通规则、信号标志等内容。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道路安全知识,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应观察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安全行路有学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与老师们交流探讨这节课。
今天我执教的《安全出行有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第七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学意图、教学策略、实施程序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一、教学意图:随着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到的不便、烦恼和危险。
《安全出行有学问》一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是学生终身安全行为的重要方面,因而本课内容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新课程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了解相关的安全行路常识。
教学难点是把知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遵守并维护交通法规的行为。
二、教学策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紧紧抓住情感体验这条主线,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入境入情——情通理达——化知为行”。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案例说明法”和“行为指导法”,使学生了解安全出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层次的掌握交通规则及安全行路知识。
在学法上,我采用“活动体验法”和“自主交流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讨论中交流。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程序: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板块来设置教学程序:1、视频导入,入境入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情感在人的行动中的动力机制,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波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上课伊始,我以《篮球里的小姑娘》及《惊心动魄的交通事故》两段视频来导入,让学生在触目惊心的观看中,引发视觉冲击,并在交流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深刻认识到到安全行路的重要性。
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活动探究,情通理达。
良好的开端只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课中则是一堂课的主体阶段。
第六课安全行路有学问(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4.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知识:认识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斑马线等。
2. 交通规则:遵守红绿灯、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3. 文明出行:排队上下车、礼让他人、不乱扔垃圾等。
4. 自我保护: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遇到危险时如何求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安全知识、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自我保护。
2.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遇到危险时如何求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通安全课件、视频、图片、交通标志卡片等。
2.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自我保护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事故原因及如何避免。
4. 实践操作: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安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自我保护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安全行路有学问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知识、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自我保护等。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斑马线等。
2. 判断题:判断交通规则的正确与否。
3. 问答题: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自我保护等。
4. 绘画题:绘制交通安全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
第六课安全行路有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看、听、问、答、看、行”的安全规则。
2.能够知道行人过路的基本规则,并按规则过马路。
3.能够知道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保证行走的安全。
教学重点1.安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行人过路基本规则的掌握。
3.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的掌握。
教学难点1.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的掌握。
2.安全规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情景,并加深对安全规则的理解。
2.组织学生绘制安全行路的小海报,共同探讨如何保障行人过路的安全。
教学过程导入1.呈现图片:学生搭乘公交车到学校门口,如何安全下车和过马路。
2.进行讨论:你们都是有时候独自出门,那你们出门前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学习1.规则讲解:介绍“看、听、问、答、看、行”的安全规则。
2.规则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落实安全规则。
3.规则总结:梳理安全规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记住并掌握。
学习1.规则讲解:介绍行人过路的基本规则。
2.规则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落实行人过路的基本规则。
3.规则总结:梳理行人过路的基本规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记住并掌握。
学习1.规则讲解:介绍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
2.规则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落实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
3.规则总结:梳理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记住并掌握。
拓展1.组织学生绘制安全行路的小海报,共同探讨如何保障行人过路的安全。
2.展示学生制作的小海报,激发学生对安全行路的重视。
课堂总结1.再次强调安全行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清晰梳理行人过路的基本规则和小学生行走路线规则,让学生能够记住并掌握。
课后作业1.家长带领孩子练习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安全规则。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安全行路海报,加深对安全规则的理解。
常见问题解答1.安全规则的内容比较多,如何让学生记住?•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印象,并进行规则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充分掌握安全规则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行路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路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减少行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高学生应对行路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教学内容1. 行路安全的基本原则2. 交通规则的遵守3. 行路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4. 行走姿势与步行速度5. 行路安全标志的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路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规则的遵守、行路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2. 教学难点:行路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行走姿势与步行速度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路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规则、行路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行路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应对。
3. 实践操作法:模拟行路场景,让学生实地演练,提高行路安全意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行路安全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行路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行路安全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行路安全的基本要求。
3. 讲解交通规则,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4. 讲解行路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5.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提高行路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行路安全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行路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规则和行路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2.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行路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演练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行路安全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开展行路安全主题活动,如行路安全知识竞赛、行路安全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行路安全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3. 邀请交通事故受害者或专业人员来校讲座,分享行路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小学综合实践安全行路有学问教案近年来,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需要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安全行走的技巧。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和互动游戏,帮助小学生学会安全行路。
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规则和标志的基本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安全行路的基本技巧,如过马路、乘坐公交车等。
3. 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提高小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预备知识:1. 小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和标志的意义。
2. 小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和乘坐公交车。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交通规则和标志的基本认识1. 利用图片、公示牌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禁止标志等。
2. 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标志的作用和意义,并要求他们给出相应的操作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如在路上不乱穿马路、听从交警指挥等。
第二课:如何安全地过马路1. 观看一段关于如何安全地过马路的教育视频,让学生对安全行路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回顾视频中的关键点,例如:观察交通信号灯、等待绿灯亮起再过马路、在斑马线上过马路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并演练过马路的情景剧。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更多的安全行路策略。
第三课:乘坐公交车的安全常识1. 给学生展示一些乘坐公交车的案例,帮助他们了解正确的乘车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回顾案例中的要点,如乘车前要排队、不随意跑动、不与陌生人交谈等。
3. 分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成司机、乘客、售票员等角色,模拟乘坐公交车的场景,并根据案例中的要点进行演练。
第四课:学校周边的安全行路策略1. 前往学校周边地区,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交通标志、过马路的情况等。
2. 搜集学生的记录,并进行讨论,明确学校周边的安全行路策略。
3. 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在学校周边的安全行路宣传广告。
安全行路有学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行路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
2. 交通规则的遵守。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判断交通状况。
2. 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交通规则相关资料。
3. 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行路安全的重视。
2. 基本安全知识讲解:讲解行路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信号灯、走人行道、不在道路上玩耍等。
3. 交通规则学习:学习我国交通规则,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交通规则,培养其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4. 特殊情况下应对方法:讲解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交通事故、遇到恶劣天气等)的应对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行路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行路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行路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行路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行路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2. 邀请交警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规则和行路安全知识。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行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安排学生参观交通监控中心,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八、课程评价:1. 学生行路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表现。
3. 学生行路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行路安全宣传活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交通新闻,了解交通法规的最新动态。
安全行路有学问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看标志,知道行走在路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2,懂得行路要注意安全,培养自己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2,认识安全标志,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最后是谁赢了呢?今天,乌龟和兔子又举行了一场比赛,想知道今天比
赛的结果如何吗?那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2,那么今天的比赛时谁赢了呢?(乌龟)是啊!又是乌龟赢了哦!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兔子为什么输了?(出示课
件)请同学发表意见。
3,兔子闯红灯,翻越栏杆,在拐弯处还不注意来往的车辆。
我们不能学它。
4,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5,分别请几个同学说,然后总结:不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的车辆,珍爱生命。
6,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不仅赛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走路的时候也一样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安全行路有
哪些学问吧!
二:认识标志,走在安全区。
1,这节课,安全小博士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哦,首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几张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回答,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出示课件)
3,我们再看一张图片。
(出示课件)在公路上区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4,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行走。
没有人行道的地方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要靠右侧的路边行走。
不能够进入机动车道和
非机动车道。
老师这里有一个温馨提示哦!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5,看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出示课件)
6,再看这个标志,你认识它吗?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呢?
(出示课件)请同学回答。
7,这是禁止人通行的标志,一般在施工场所、机动车道、高速公路等地方见到过,有这个标志的地方,就是禁区!看到这个标志,我们就知道此处禁止行人通过!我们不能踏入禁区!
8,闯入禁区我们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会出车祸,或者会被施工的地方的东西砸伤。
)(出示课件)9,除了看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遇到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稍不留心就会掉入“陷阱”。
所以我们要擦亮眼睛。
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下面几幅图的“陷阱”在哪里?(出示课件)
10,看来小心陷阱也是我们安全行路的一大学问啊!
11,在小区,没有行人道,我们该走哪里呢?(行人靠右)12,当我们行走在路上,遇到凶猛的动物,应该怎么做呢?当你遇到挑扁担或者携带锄头的人,应该怎么做呢?当马路的一侧是河流或者是山崖,又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件)
13,请小组讨论,行走在路上,我们还应注意哪些安全?讨论后自己填写好,然后再请同学回答。
(出示课件)
14,生回答,老师总结一下:不允许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允许在过马路时打电话;边走路边玩游戏,边看书等等。
二,齐读童谣,总结学习
1,同学们说的非常的好!安全行路学问大着呢!不仅要学会看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陷阱,而且要灵活应对
突发事件!小博士将安全出行编成了一首儿歌《安全行路
歌》。
2,齐读儿歌。
三,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安全行路有学问》,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是的,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起喊出口号: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