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控制图
- 格式:pptx
- 大小:778.21 KB
- 文档页数:39
质量管理直方图控制图例题11. 问题描述在某汽车轮胎生产企业生产线上,任意连续5个轮胎的胎压数据如下:30.1,30.2,30.3,30.1,31.2为了保障轮胎质量的稳定,企业创造性地引入了质量管理直方图控制图进行质量管理。
其中,控制上限、下限被确定为28、32。
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直方图控制图,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轮胎质量。
2. 数据处理2.1 频数分布表计算首先,我计算出5个胎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胎压范围频数30-30.5 331-31.5 128-28.5 028.5-29 029-29.5 029.5-30 030.5-31 131.5-32 02.2 直方图计算根据频数分布表,我绘制出如下的直方图:3▁2 |▅ || |1 ▃ | ▆└────┴─────────30其中,x轴代表胎压范围,y轴代表频数。
可以看出,该数据的主体胎压范围在30-30.5之间,且符合正态分布。
2.3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接着,我计算出这5个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下:•平均值:30.18•标准差:0.613. 直方图控制图分析3.1 控制上限和下限的计算根据控制上限和下限的计算公式,我得出:•控制上限(UCL):31.61•控制下限(LCL):28.753.2 控制图的绘制最后,我将控制上限、下限、平均值画在直方图上,如下:3▁2 |▅ || |1 ▃ | ▅█ UCL└────┴─────────30LCL其中,直方图的中心线代表胎压的平均值,控制上限和下限分别代表性能指标的最大和最小可接受值,符号。
德信诚质量管理控制图原理一、控制图的结构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图上有中心线(CL,Central Line)、上控制限(UCL,Upper Controllimit)和下控制限(LCL,Lower Control limit),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参见图4.2-1。
UCL与LCL统称为控制线(Control lines)。
若控制图中的描点落在UCL 与LCL之外或描点在UCL与LCL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
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控制图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在图中将所描绘的点子与控制界限或规范界限相比较,从而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二、控制图的重要性控制图的重要性体现在下列各点:(1)是贯彻预防原则的SPC的重要工具;控制图可用以直接控制与诊断过程,故为质量管理七个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调查了200家日本中小型企业(但应答的只有115家),结果发现平均每家工厂采用137张控制图。
这个数字对于推行SPC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当然,有些大型企业应用控制图的张数是很多的,例如美国柯达彩色胶卷公司(Eastman Kodak)有5000职工,一共应用了35000张控制图,平均每个职工7张,为什么要应用这么多张控制图呢?因为彩色胶卷的工艺很复杂,在胶卷的片基上需要分别涂上8层厚度为1~2μm的药膜;此外,对于种类繁多的化工原料还要应用SPC进行控制。
(4)我们不追求控制图张数的多少,但可以说,工厂中使用控制图的张数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管理现代化的程度。
三、控制图原理(一)控制图的形成将通常的正态分布图(例如图1.3-24)转个方向,使自变量增加的方向垂直向上,将μ、μ+3σ和μ-3σ分别标为CL、UCL和LCL,这样就得到了一张控制图。
控制图(Control Chart)又叫管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有三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中心线(CL,Central Line)、上控制线(UCL,Upper Control Line)和下控制线(LCL,Lower Control Line),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UCL、CL、LCL统称为控制线(Control Line),通常控制界限设定在±3标准差的位置。
根据控制图使用目的不同,控制图可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根据统计数据的类型不同,控制图可分为:计量控制图和计数控制图(包括计件控制图和计点控制图)。
计量型控制图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 -X-R Chart )平均数与标准差控制图( -X-S Chart )中位数与极差控制图( ~X-R Chart )个別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X-Rm Chart )计数值控制图不良率控制图(P chart)不良数控制图(nP chart,又称np chart 或d chart)缺点数控制图(C chart)单位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控制图种类及应用场合控制图的分析与判定应用控制图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判断异常的原则就是出现了“小概率事件”,为此,判断的准则有两类。
第一类:点子越出界限的概率为0.27% 。
准则1属于第一类。
第二类:点子虽在控制界限内,但是排列的形状有缺陷。
准则2-8属于第二类。
控制图八大判异准则(口诀)2/3A (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即A区内>)4/5C (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6连串(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即连成一串)8缺C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没有一点在C区中)9单侧(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14交替(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15全C (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即全部在C区内1界外(1点落在A区以外)▶ 2/3A (连续3点中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外<即A区内>)判读:1、控制过严;2、材料品质有差异;3、检验设备或方法之大不相同;4、不同制程之资料绘于同一控制图上;5、不同品质材料混合使用。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控制图控制图是用于确定生产或工作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图形,通过它可以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失控情况。
控制图是通过对过程中各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在控制图中有两条平行的上下控制界限和中心线,并有按时间序列排列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如果控制图中描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内,则表明过程正常;若控制图中描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外或描点序列在界限之间有某一种或几种不正常的趋势,则表明过程异常。
(一)控制图的分类控制图可以分为两类,即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
计量值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由测量工具实际测量出来的数据,如长度、重量等控制特性,具有连续性,它包括:①单值控制图;②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③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④中位值与极差控制图;⑤个别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单位个数或次数计算,如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等。
它包括:①不合格品数控制图;②不合格品率控制图;③缺陷数控制图;④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二)控制图的应用控制图可用于以下几方面:①预测,通过现有图形的分析和研究可大致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位置。
②评价与诊断,可以评价过程的变化情况,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并能与其他方法结合,可以找到产生状况的原因。
③控制,可对品质状况及时掌控,决定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④确认,比较后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例题8] 控制图可用于()A. 预测,通过现有图形的分析和研究可大致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位置B. 评价与诊断,可以评价过程的变化情况,可以找到产生状况的原因C. 可以显示波动的状况D. 控制,可对品质状况及时掌控,决定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1E. 确认,比较后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答案:ABDE(三)控制图的作法(1)选择控制特性。
(2)选择合适的控制图。
(3)选取一定数量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抽取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