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摘要:采用超长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取消混凝土池体的施工缝,避免抗渗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难点与质量通病。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合理组织,精心安排,并采取特定的质量保证措施,使之达到良好的保证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超长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无论是从在工程质量、施工效率,还是成本上来衡量,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措施abstract: the super-long unbonded prestress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cancellation of construction concrete tank seam, avoids the im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quality problems. through the ra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careful arrangements, and to take specific measures to ensure qua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od effec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uper-long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hether it is from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or cost measure, has a greater advantage.keywords: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v52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在一些大型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中,施工缝做法存在着“混凝土用量大、钢筋含量高、施工缝处理质量不易保证、施工速度慢、工程造价高”等缺陷。
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采用B&S 系列单孔夹片锚具,锚固端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52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15.2mm 的根。
固定端:图6.1-3为预应力组装简图6.2 预应力布筋:根据施工图预应力筋曲线施工,定位架立筋采用φ12钢筋焊接或绑扎于梁箍筋上,要求在预应力梁中矢高最高、最低点以及反弯点设置定位筋,并每隔1.5m 设置一根定位筋,其高度为预应力筋中心线距梁底的高度减去预应力筋半径进行制作,预应力筋绑扎在架立筋上。
6.3 砼浇筑及振捣:浇筑时,张拉端和锚固端周围的砼严禁漏振,防止出现蜂窝孔洞。
严禁振捣棒碰撞预应力筋、架立筋以及端部部件。
浇筑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拆除梁端模,清理张拉端的承压板。
在预应力梁混凝土初凝前,通过拉动预先放入波纹管内的预应力筋保证孔道畅通不堵塞。
6.4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本工程张拉采用YCN-25千斤顶,单束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为182KN,根据规范要求张拉实际伸长值不应超过理论伸长值的±6%。
本工程采用一次超张拉3%的方法,张拉控制力为188KN。
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方法,张拉力按标定值进行,用伸长值进行校核。
6.5 预应力构件拆模:砼强度达设计强度80%时可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梁下支撑。
为保证张拉时的砼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个部位浇筑时多留一组同条件试块,达到强度要求后拆模,以加快模板体系周转。
6.6 无粘结预应力张拉主要操作要点:6.6.1 张拉按照操作规程,控制给油速度,给油时间不应低于0.5 min。
6.6.2 千斤顶安装位置应与预应力筋在同一轴线上,与承压板垂直。
6.6.3 张拉完成后量测预应力筋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差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7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经济效益分析7.1 无粘结预应力的技术优势:7.1.1 使用性能好: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易做到挠度和裂缝的控制,减小预应力构件的反拱度。
浅析无粘结预应力在施工中的重要性摘要:无粘结预应力结构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在浙江地区,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以及设计单位对该结构体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合理的设计,施工总包方与预应力分包方的密切配合,以及精心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本工程优质按时完成的重要保证。
针对该结构的。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张拉一、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及设备准备1、技术准备根据设计意图,对预应力施工图进行全面的深化,主要包括绘制预应力铺放图、张拉端节点详图和确定预应力施工技术参数等。
此外,根据本工程的具体要求,编制预应力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分别对钢筋、混凝土及模板等各工种进行技术交底,保证预应力与非预应力等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密切。
2、材料和设备准备在专用场地对所用1860级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及固定端挤压锚进行加工,并按不同的长度规格进行分类编号,运至工地现场此外,按设计要求,备好锚具、锚垫板、螺旋筋以及张拉设备和工具等。
二、施工方案的具体流程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支板底模→绑扎暗梁及板底非预应力筋→铺放板预应力筋→安装锚垫板、螺旋筋→预应力筋绑扎、固定→预应力筋矢高、数量检查→铺放板顶非预应力筋梁侧模及预应力筋张拉端模板封模→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预应力筋张拉→切断多余预应力筋→张拉端封锚。
1、预应力筋铺设先绑扎完楼板的下部普通钢筋后,再逐根布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铺放前,普通钢筋定位应确保准确,以保证预应力筋顺利穿过;铺束时预应力筋应保持平行走向准确,不相互扭绞在一起,预应力筋不得在楼板上拖行,以防止将预应力筋外包塑料皮拖破裂和磨损,如果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预应力筋的铺放;张拉端设置时应保证预应力筋与垫板垂直,螺旋钢筋按设计位置配置并与普通钢筋绑扎牢靠;预应力筋根据控制点位置用马凳钢筋定位;板内预应力筋布置为圆弧时最高点应在梁面筋下通过;预应力筋铺放完毕之后,应逐根检查曲线、矢高、反弯点位置及高度,检查支垫高度和支垫点是否绑牢,对破损处应用塑料水密性胶带缠绕修补;无粘结预应力筋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布筋时与电器专业密切配合,避免铺设管线影响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张拉。
有关无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是一种基础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概念,它在保证结构安全性,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常常需要引入无粘结预应力这一技术,有助于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工程成本。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无粘结预应力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优缺点。
无粘结预应力的概念无粘结预应力,简称为“预应力”,是将预先施加力于构件上,使得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负载的抵抗能力有所提高。
因为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受力构件不需要进行任何外界限制,所以预应力系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种构件预应力状态可以称为“无粘结预应力”。
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技术常常将混凝土和钢材结合在一起,以使市政基础设施具有更好的抗震和承重能力。
无粘结预应力的特点无粘结预应力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从而使得整体安全系数得到提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无粘结预应力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减少水泥的损耗,并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保护。
另外,无粘结预应力施加在构件表面,不会对浇筑混凝土产生影响,提高了构件的工程质量。
无粘结预应力的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在桥梁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桥梁的承重能力,减少承重构件的数量,保证了桥梁的结构安全性。
在建筑中,无粘结预应力可以使墙体和屋面具有更好的承重能力,同时可以减少建筑物的重量,从而减少支撑支架的使用,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无粘结预应力的优缺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具有一些优缺点。
首先,它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系数,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所以,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
但是,无粘结预应力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预应力钢索,给施工环境带来噪音和污染。
此外,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力,工期相对较长。
总之,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防止建筑和桥梁发生倒塌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浅谈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普遍应用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它的施工工艺比较简便,工期比较短,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
本文结合天津地区的高层建筑实际情况,重点论述了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应用技术;注意事项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的增多,施工中的大开间、大跨度的结构也越来越多,这就给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和施工挑战。
该技术足以抵抗大跨度结构和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荷载、温度或收缩等效应下产生的裂缝,并且还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性能,成本造价也不高,市场前景乐观。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技术天津地区常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温带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夏季雨水集中,冬季比较寒冷,在这两个季节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就要控制好工期的长短和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具有很多施工优势,例如其技术简单可靠,施工工艺比较先进、施工方法便捷,这样就能有效缩短工期,即便在特殊施工期间也能提高施工效率。
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注意保证质量,这是因为天津地区地处多条地质断裂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区,故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中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刚性十分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钢绞丝和锚具等材料进行检验,在材料的存放方面要尽量避免受潮和雨淋的情况发生,避免钢绞丝无粘结层内部进水及锚具生锈,影响施工中的使用性能。
在无粘结钢筋的铺设过程中,为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线矢高要求,要把同方向的预应力钢筋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我们可以用马凳竖起或与非预应力筋相绑扎固定的方式来控制其曲率,同时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中,位置保持固定不变,避免预应力受到损失或忽然改变方向。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无粘结预应力结构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工程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在总结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预应力筋铺设、锚具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预应力筋张拉、封锚几大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并就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预应力筋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推广,建筑物对空间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开发,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为建筑物提供灵活多变的平面布局,为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有效面积创造了条件,在高层民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停车库、仓库及工程的加固、维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下面,本文主要从几大方面就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特点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使用灵活的空间,为发展大跨度、大柱距、大开间楼盖体系创造了条件。
1.2预应力筋的铺设与非预应力筋同时进行,可按受力需要随意设计成各种曲线形式,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设备管道与电气管线在楼板下可通行无阻,减少建筑、结构、设备的布置矛盾。
1.3无粘结钢筋的配置与外荷弯矩图形相适应,可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强度,并更好地控制挠度和裂缝,做到不渗漏。
1.4无粘结筋采用挤压涂层工艺,张拉设备系列化、轻便化,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具备商品供应能力;不需预留孔道,不必灌浆,施工简便,操作容易,可节省大量材料、时间和资金。
2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工艺2.1施工工艺流程梁板支模→绑扎梁内非预应力筋→铺设梁内预应力筋→梁筋下沉就位→安装梁张拉端锚具→绑扎板底筋→铺设板内预应力筋→安装板端锚具→绑扎板面筋→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端部处理。
2.2关键工序施工要点2.2.1预应力筋铺设1)严格按设计要求曲线形式布筋,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各控制点高度达到规范要求,形成平滑曲线,反弯点最高最低点位置按图施工,如图中未标明则楼面板(暗梁)反弯点位置为:水平距柱中心线0.15L(L为跨度),高度距板项面1/3h(h 为板厚)。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应用论文【摘要】建设优质建筑工程不仅应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存在,而且还应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工艺,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除了上述一些问题之外,还应对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一、无粘结预应技术的概念及特点所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带防腐隔离层和外护套的专用预应力筋[1]。
和后张法施工技术相似,主要不同就是后张法施工技术中钢筋与混凝土有着直接性的接触,而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中,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没有直接性的接触,处于一种无粘结的状态。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构造简单,要求低,损失小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需要预留预应力筋孔道,在构造复杂、曲线布筋的构建中,构建的尺寸较小,所以其本身的重量减轻。
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中,房屋建筑的施工简单、设备要求较低,往往不需要预留管道、穿灌浆等相对比较复杂的施工工序,在房屋横梁的制造过程中,可以代替先张法技术,这样可以省去张拉支架的使用,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的进度。
由于无粘结预应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预应力筋与外防套之间设有防腐油脂层,可以减小张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预应力筋可补张拉。
2.抗腐力较强在无粘结预应技术中,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外涂有防腐油脂和外包护套,具有双重的防腐能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应为压浆不密实导致预应力筋腐蚀等问题。
此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还具有使用性能、抗疲劳性能以及抗震性能较好的特点。
通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搭配使用,可以在满足了极限承载能力的同时避免出现裂缝的问题,同时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纵向可相对滑移,减少了其疲劳问题,在地震荷载导致出现大幅度位移的情况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滑移可保证其处于受拉状态,应力变幅较小并且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而一般钢筋可以保证结构能量及时消散。
二、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要点1.铺设预应力筋在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之前,应对外包层的完好程度进行保障,对于存在轻微破损的,应采用塑料带实施补包好。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回顾摘要:本文介绍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砼在国际国内的发展过程,以及无粘结预应力砼的受弯性能,还讨论了它在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等。
关键词: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已逐步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
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仅使得施工工艺大为简化,同时也使得许多复杂的结构难题得以解决,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1国际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状况早在20年代美国的R.E.Dill就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设想,预应力筋在张拉后容许对周围的混凝土发生纵向相对滑移。
法国的E.Freyssinet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初期实践中,曾试用过涂以沥青并缠绕纸带的无粘结束。
一直到了50年代初期,美国将无粘结筋用到了平板结构中。
随着大跨度平板的发展,无粘结筋首先在美国得到较大的推广和应用。
最初的无粘结筋采用单根钢丝经涂油脂后用纸带缠绕包裹制作而成,采用镦头式锚具。
60年代初,开始采用单根钢铰线缠绕纸带制成的无粘结筋代替由单根钢丝制作的无粘结筋。
60年代中期,出现了内涂油脂外包塑料护套的钢铰线无粘结筋。
大约到70年代初,塑料护套制作工艺得到重大改进,采用挤出涂塑工艺制作无粘结筋取得成功,并于1972年获得美国专利。
至此,这种无粘结筋才开始在设计与施工中得到大量应用。
由于无粘结筋可像普通钢筋—样铺设并可根据受力要求铺成多跨曲线形状,特别适用于需复杂的连续曲线配筋的大跨度楼盖和梁,且施工方便,无需预留孔道,非常经济合理。
近20多年来,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国外许多结构设计规范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都有具体规定。
据美国后张委员会统计目前已有上亿平方米以上的房屋结构采用此方法,并以年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新建的大跨度混凝土平板结构几乎全部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
在欧洲诸国的大跨度平板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工程中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问题摘要: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在工程质量和工期、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在介绍无粘结预应力特点与施工技术要点的基础上,针对建筑结构工程中常见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研制、应用,为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施工材料及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限于施工材料、技术、工程设计、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建筑结构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出现脱落、倒塌等质量事故,不仅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在掌握无粘结预应力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常见的各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问题。
一、无粘结预应力特点无粘结预应力具有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的优点,在施工过程中无需预留孔道和灌浆,不仅施工简单方便,而且摩擦阻力小,能够将预应力筋弯成多跨曲线形状。
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无法完全发挥预应力筋自身的强度,通常要降低一到两成左右,裂缝比较集中,因而对锚具的要求很高。
如今,无粘结预应力主要应用在多跨单向、多跨双向平板与密肋板的建筑结构工程之中。
无粘结预应力筋主要由作为主体的预应力钢丝束和涂料层、锚具以及外包层构成,当张拉锚固之后,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存在粘结作用。
预应力钢丝束通常选用7ΦS5的钢绞线或钢筋束;涂料层能够避免预应力筋接触混凝土,减少张拉锚固后受摩擦作用导致的预应力损失,以免预应力筋受到腐蚀,这要求涂料层必须使用化学稳定性与润滑性强的材料,通常使用防腐沥青与防腐建筑油脂作涂料层;锚具是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中唯一传递张拉力的工具,也是唯一传递结构荷载的工具,这要求锚具必须具备良好的锚固性能,不仅能够承受张拉力,还能承受结构的荷载,目前常用的锚具主要有钢丝墩头锚具与XM型锚具,钢丝墩头锚具一般与预应力钢丝束配合使用,XM型锚具与预应力钢绞线配合使用;外包层的作用在于保护涂料层,以免涂料层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泥浆污染或是损坏,这要求外包层需要在一定温度下不脆化,化学稳定性、抗冲击破损、韧性、防水、抗磨等性能较强,并且不会对周围材料产生腐蚀作用,而且在实际运输、操作过程中不易破坏。
无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的论文无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的论文无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的论文【摘要】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定底板及顶板为超长结构,为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增强结构的耐文性和整体性,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抗烈缝技术。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张拉;措施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unbonded prestressed project shang wen-en, han zong-bao, wei yu-jian (shandong sh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jining shandong 272100)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structure as a framework, ground floor and roof to be lo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avoid temperature cracks, and enhance resistance to the text structure and integrity, the use of prestressed against strong seam technology. 【key words】unbonded prestressed works; unbonded tendons; prestressing; measures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定底板及顶板由于结构长度和宽度方向几何尺寸均较大,为超长结构,为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增强结构的耐文性和整体性,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抗烈缝技术,无粘结预应筋沿板中直线布置。
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1860级(jg161-201X)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mm,抗强度标准值为fptr=1860mpa,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性控制应力为:6con=0.75fprr=1395n/mm2单根张拉控制力为:fcon=195.3kn。
无粘结预应力论文
摘要:无粘结预应力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以上简单总结了张拉个阶段的施工工艺及要点,如能够按以上工艺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将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要求还有很多,本文主要侧重于施工阶段的一些西部要求,行文较为简单,如有不妥,请读者斧正。
一、无粘结预应力的定义
无粘结预应力筋由单根钢绞线涂抹建筑油脂外包塑料套管组成,它可像普通钢筋一样配置于混凝土结构内,待混凝土硬化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采用专用锚具将张拉力永久锚固在结构中。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和后张法一样,但是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直接接触,处于无粘结的状态。
无粘结预应力筋是带防腐隔离层和外护套的专用预应力筋。
二、工程概况
常州招商会展中心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15641平方米。
会展中心三层及屋面层梁均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按设计要求,预应力筋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直径为φs15.2mm,强度标准值fptk=1860Mpa,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具。
三、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
1、施工步骤
本工程现浇梁中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根据设计要求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确定本工程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步骤如下:支设预应力梁的底模→绑扎梁普通钢筋→梁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梁内预应力筋端部垫板、螺旋筋及聚苯塑料块→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清理预应力筋张拉端→清理预应力筋张拉端→预应力筋张拉→多余预应力筋的切割及张拉端锚具的密封→张拉端混凝土封端处理。
2、材料的选购
施工中所用材料必须有生产批号、产品质量保证书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特征及力学性能应满足要求。
并检测合格。
预应力锚固体系的质量、外形要求需满足要求,并检测合格。
3、无粘结预应力铺束操作要点
3.1在绑扎好整根梁普通钢筋后,按施工图上预应力筋位置,用φ10钢筋制作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间距1.0m或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然后穿设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筋束形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梁内预应力筋定位准确,预应力筋与定位钢筋要绑扎牢靠。
3.2穿设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必须平行顺直,要求其竖向偏摆不得大于10mm,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0mm,以减少张拉时的摩擦损失并保证张拉后有效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3.3无粘结筋应牢牢地固定在事先安放好的固定支架上。
3.4预应力锚具不应突出结构以外,所以需要安放预应力穴模,在固定好预应力筋的位置及高度之后,安放预应力筋端部聚苯塑料块和螺旋筋等,并固定好。
3.5为保证张拉的顺利进行,无粘结筋在靠近端模板处要有不小于300mm的平直段,并用铁丝绑扎牢靠;
3.6在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人员认真检查验收预应力筋及锚具、垫板、螺旋筋的安装情况,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长时间碰撞无粘结筋,防止钢绞线偏离原位或塑料皮受损伤;
3.8及时拆除端部侧模,拆模后清理张拉预留洞,并安装张拉端锚具。
3.9尽量使各种管线为预应力筋让路,在穿设预应力筋之后,尽量减少电焊次数,以免损伤预应力筋。
3.10无粘结预应力束在中间节点处采用变角张拉工艺。
4、混凝土浇筑
4.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专项的预应力筋数量、位置、矢高检查。
项目部将组织自检,包括仔细检查预应力筋护套的完好,及时修补。
4.2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捣破预应力筋的护套,防止护套破坏而导致预应力筋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4.3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及时拆除预应力梁张拉端的端模板,清理张拉端穴模和预应力筋,安装锚具,为张拉工序作好准备。
5、预应力张拉操作要点
5.1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先拉后浇带两边的部分,待浇带封闭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张拉;
5.2张拉前应计算预应力伸长值并填写在张拉记录表内,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及伸长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5.3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进行,如发现伸长值不满足规范的有关规定,应立即停止张拉,并查明原因;
5.4每一束预应力筋张拉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剥去张拉端塑料护套,擦净预应力筋上油脂,清理端部及穴模后安装锚环及夹片;安装千斤顶,连接好油路系统。
张拉到初应力。
6、预应力张拉控制
6.1 预应力张拉前准备工作:1、设备标定2、主要材料复试检验合格
张拉前,应取得有关检测部门对钢绞线的复检报告,并确认全部合格。
6.2 张拉控制力
预应力束的张拉控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
6.5 张拉顺序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要采用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或依次张拉。
6.6张拉流程:1、端张拉流程,0→初应力(1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2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10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锚固→卸荷;2 、两端张拉流程,0→初应力(1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2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100%控制应力(读数量测伸长值)→一端锚固→另一端补张拉后锚固;
3、如果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大于千斤顶的行程,可采用分级张拉,即第一级张拉到行程后锚固,千斤顶回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直至达到张拉控制值。
无粘结预应力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以上简单总结了张拉个阶段的施工工艺及要点,如能够按以上工艺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将能
够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要求还有很多,本文主要侧重于施工阶段的一些西部要求,行文较为简单,如有不妥,请读者斧正。
参考资料: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及构造详图》06SG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