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整理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9.89 KB
- 文档页数:5
纺织品功能整理1、功能整理的含义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
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第一章总论一、纺织纤维概论1、纺织纤维的涵义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
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1、涵义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针织品的功能性整理介绍
功能性整理是时代的产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针织品的功能特性除了一部分依靠特种纤维材料获得以外,大部分是
通过染整后整理而取得的。
我们可以注意到传统的抗菌、免烫抗皱(洗可穿,机可洗)、阻燃、防起毛起球、防水、防静电等功能性处理无论在方
法(手段)还是在功能强度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除外,一些具有
高科技、高功能特性和特点的整理方式已成雏形,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功能性整理已经从单一的后处理发展到与纤维材料、编
织结构相结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功能,其主要属性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物理性功能:导电性、抗静电性、高绝缘性、电磁屏蔽性、耐高
温性、绝热性、防火阻燃性、耐光抗紫外线性等。
2、化学性功能:光降能性、消臭功能等。
3、生物适应性功能:抗菌性、芳香性、肌体适应性、生物吸收性、
生物相容性等。
可以预见,针织物的抗菌卫生整理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该项整理的
重要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针织物被沾污而损伤,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消费
者的卫生健康和穿着舒适。
在"健康第一"的旗帜下,针织物品(服装)的功
能将从蔽体美观,进化到追求健康清洁。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功能性的针织品已经跳出家纺服饰型态,完
全深入装饰、医疗、、农业、建筑、地质、交通工具、包装、化工、汽车
等领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真丝面料的功能性整理
改善真丝面料性能的整理主要有抗皱,抗静电,防水拒油,阻燃,尺寸稳定性,洗可穿等。
通过整理不但可消除蚕丝的缺点,而且可改善其他方面的性能。
真丝面料的洗可穿性能已日益重要,必须采用适当的柔软剂、弹性
体和合成树脂才能达到要求。
通过整理可使真丝面料具有功能性,真丝面料整理的重点目前集中在抗污和阻燃,另一重要的整理领域就是保持卫生、清新的抗菌整理。
根据需要,真丝面料整理过程涉及到很多工序。
选择整理过程必须考虑到所需的丝质手感和悬垂性,整理设备的正确组合及整理工序的次序是决定真丝面料最终风格的关键。
抗静电整理
蚕丝可用单体进行接枝,来改善静电积聚性能,使得真丝面料上积
聚的静电适量。
苯乙烯用量越高,用苯乙烯接枝的蚕丝上的静电荷也会越多。
抗静电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静电消除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织物的吸湿性。
用特定的水溶性乙烯
单体与特定的酸整理蚕丝织物,可产生静电消除效果。
而且,通过在织物上沉积特定的金属微粒也可提高电导性。
用金属银涂层,阻碍蚕丝纤维的电导性也可产生静电消除作用。
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降低纤维间、纤维一金属间的摩擦力来
赋予织物抗静电性,主要是润滑的结果。
一般采用特定的碱性润滑剂,如金属油及丁基硬酯酸盐等作为抗静电剂。
防水拒油整理
防水拒油整理可赋予织物防水拒油性,同时还具有抗污性,而且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纺织品的功能性整理效果评价在现代纺织业中,功能性整理已成为提升纺织品品质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化学、物理或生物处理方法,赋予纺织品诸如防水、抗菌、抗皱、阻燃等特殊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要确定这些功能性整理是否真正达到了预期效果,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功能性整理效果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消费者的期望。
如果整理效果不佳,不仅会影响纺织品的使用性能,还可能损害品牌声誉。
其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准确的评价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者,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产品的真实性能有助于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评价功能性整理效果的指标众多,且因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防水整理为例,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静水压、沾水等级和透湿量。
静水压是衡量织物抵抗水渗透能力的关键指标,通常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织物施加水压,直到出现渗水现象,此时的水压值越大,表明防水性能越好。
沾水等级则通过观察水滴在织物表面的浸润情况进行评级,等级越高,防水效果越佳。
透湿量反映了织物在防水的同时允许水蒸气透过的能力,以保持穿着的舒适性。
抗菌整理的效果评价相对复杂。
常见的方法有抑菌圈法、振荡烧瓶法和吸收法等。
抑菌圈法是将含有抗菌剂的织物与测试菌接触,观察在织物周围形成的抑菌圈大小,抑菌圈越大,抗菌效果越强。
振荡烧瓶法是将织物与菌液混合在烧瓶中振荡,一定时间后测定菌液中的活菌数,活菌数越少,抗菌性能越好。
吸收法是测定织物对细菌的吸附和杀灭能力。
抗皱整理效果的评价主要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折皱回复角越大,说明织物抗皱性能越出色。
此外,还会考虑织物经过多次洗涤后的抗皱保持性。
阻燃整理效果的评价通常涉及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等。
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维持材料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LOI 值越高,阻燃性能越好。
垂直燃烧测试则观察织物在垂直火焰下的燃烧时间、续燃时间和损毁长度等。
“功能”性整理功能整理:通过特殊的化学助剂作用于织物表面,赋予织物特殊的效用的一种整理方式。
1.防水整理1.1防水整理:利用防水剂作用于织物上,使织物表面形成对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形成织物表面拒水的一种整理方式,通过高温焙烘170℃×3min,使之在织物表面固着,提高耐洗性。
1.2助剂类别:硅系、氟系两类。
硅系一般初始状态尚好,但不耐水洗,一般在五次以内,有的不耐洗。
价格也不相同,氟系的初始状态较好,一般耐10次以上水洗,同时具有防油功能,成本较高。
1.3工艺流程:染色布(半漂布)→浸轧烘干→焙烘→预缩→成品(注意布身的PH值:弱酸性,洁净度:不含表面活性剂)1.4指标和价格:1.5检测标准:AATCC-193-2004拒水性测试(滴水法):本测试用以确定处理后布料对液体的耐湿性能。
将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水、醇混合溶液滴在布料表面,观察润湿表面的扩展。
本测试提供了一种耐水性沾污染的大致评估方法。
一般来说,耐水级别越高,处理后布料耐水性沾污物性能越好。
标准测试溶液的成分如表1所示。
测试步骤:1. 将待测布正面向上放置于水平板上的白纸中央。
开始时以一号测试液进行测试,在待测布面的3个点上小心地将待测液滴成5毫米直径的圆形或约0.05毫升的量3。
2. 以45°观察这些滴点约10秒钟。
3. 如果3个点中至少有两点未渗透或润湿织物纤维,则请用2号测试液滴于其邻近地方,并重复第2步骤4. 持续此步骤,直到三个点中至少有两点渗透为止。
若所使用的测试液号码越高,且织物的三个点中至少有两点未湿透或现出中心,则其抗水等级越高。
••AATCC-22-2001沾水度检测方法:洒水法2.“三”防整理2.1“三防”包含的内容是:防水、防油、防污。
防水、防油可以检测一般为初始:W/O :6/5,10次水洗后:4/3,为合格,防污是概念,无指标。
通过高温焙烘170℃×3min ,使之在织物表面固着,提高耐洗性。
织物的吸湿性与舒适性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衣物对于舒适感至关重要。
而织物的吸湿性,便是影响衣物穿着舒适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织物的吸湿性。
简单来说,吸湿性指的是织物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不同的织物在吸湿性方面表现各异,这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性质。
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和麻,通常具有较好的吸湿性。
棉花是我们常见的纤维之一,它的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亲水基团,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
当我们穿着棉质衣物时,身体出汗所产生的汗液能够被迅速吸收,让皮肤表面保持相对干爽,从而增加了舒适感。
羊毛纤维虽然在吸湿性上不如棉花,但它能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这使得羊毛制品在秋冬季节备受青睐。
麻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也不错,穿着麻质衣物会感觉较为凉爽舒适。
相比之下,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吸湿性方面表现较差。
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中缺少亲水基团,难以有效地吸收水分。
当我们穿着由这些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时,汗液往往不能被及时吸收和散发,容易在皮肤表面形成潮湿感,给人带来不适。
那么,织物的吸湿性是如何影响舒适性的呢?当我们进行各种活动时,身体会产生热量和汗液。
如果衣物的吸湿性好,汗液能够被迅速吸收并扩散到织物的表面,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从而调节体温,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相反,如果织物吸湿性差,汗液无法被有效吸收和散发,就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使人感到闷热、不透气,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此外,吸湿性还会影响衣物的触感和柔软度。
吸湿性好的织物通常更加柔软、顺滑,与皮肤的接触更加舒适。
而吸湿性差的织物可能会感觉粗糙、僵硬,容易产生摩擦和刺激,尤其是在长时间穿着的情况下。
除了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组织结构也会对吸湿性产生影响。
例如,疏松的织物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孔隙,有利于空气流通和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吸湿性和舒适性。
而紧密的织物结构则可能限制水分的扩散和蒸发,降低吸湿性。
在实际的衣物选择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来考虑织物的吸湿性。
纺织品的功能性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在现代社会,纺织品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遮体和保暖需求,人们对其功能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功能性整理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为纺织品赋予了更多独特的性能和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功能性整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功能性整理技术的分类1、防水防油整理这种整理技术使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水滴和油滴难以在其表面润湿和渗透。
常见的防水防油整理剂有含氟化合物和有机硅等。
经过处理的纺织品,如户外运动服装、厨房用纺织品等,能够有效地抵御雨水和油污的侵袭,保持干爽和清洁。
2、抗菌防臭整理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抗菌剂,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效果。
常用的抗菌剂有银离子、季铵盐类和壳聚糖等。
抗菌防臭纺织品在医疗、卫生、运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减少异味产生,降低感染风险。
3、抗紫外线整理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抗紫外线整理技术可以使纺织品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通常采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反射剂的方法,如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等。
此类纺织品如防晒服、遮阳伞等,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紫外线防护。
4、阻燃整理为了提高纺织品的防火性能,阻燃整理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在纤维或织物表面施加阻燃剂,改变其燃烧性能,延缓火焰蔓延,减少火灾危害。
常见的阻燃剂有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有机阻燃剂(如磷系、氮系化合物)。
5、吸湿排汗整理使纺织品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能够快速吸收人体汗液并将其扩散到织物表面蒸发,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常用的方法有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或使用特殊的织物组织结构。
运动服装和内衣等常采用这种整理技术。
二、功能性整理技术的原理1、物理作用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物理屏障,如薄膜、涂层等,实现防水、防油、抗紫外线等功能。
物理作用通常不改变纺织品的化学结构,但可能会影响其手感和透气性。
2、化学作用整理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从而赋予纺织品特定的功能。
纺织品的功能性与舒适性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户外运动装备到医疗防护用品。
而在选择纺织品时,功能性和舒适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功能性决定了纺织品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特定的需求,如防水、防风、保暖等;舒适性则关系到我们在使用这些纺织品时的感受,是否柔软、透气、无束缚感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功能性与舒适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一、纺织品的功能性1、防水功能在户外活动或潮湿的环境中,防水纺织品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被雨水浸湿。
这通常通过在织物表面添加防水涂层或使用特殊的防水纤维来实现。
然而,防水性能并非绝对,其持久性和透气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低质量的防水纺织品可能在经过多次使用或洗涤后失去防水效果,而过于强调防水性能可能会导致透气性不佳,使人体在穿着时感到闷热和不舒适。
2、防风功能对于在寒冷或大风天气中活动的人来说,防风纺织品是必不可少的。
防风性能可以通过紧密的织物结构或添加防风膜来实现。
好的防风纺织品能够阻挡风的侵入,同时保持一定的透气性,以避免人体出汗后无法排出湿气。
3、保暖功能保暖是纺织品的重要功能之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常见的保暖材料有羊毛、羽绒和合成纤维等。
羊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和吸湿性,但价格相对较高;羽绒轻便且保暖效果极佳,但需要良好的保养;合成纤维则价格较为亲民,且性能不断提升。
此外,一些新型的保暖技术,如气凝胶填充和红外线反射涂层,也为保暖纺织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4、抗菌防臭功能在炎热的天气或长时间穿着的情况下,纺织品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
抗菌防臭纺织品通过添加抗菌剂或采用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异味的产生,保持衣物的清新和卫生。
5、防晒功能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的重视,具有防晒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欢迎。
这些纺织品通常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采用紧密编织的织物结构来阻挡紫外线的穿透,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