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注:

1、患者管道种类、数量逐个累计,患者GCS评分<5分或RASS评分〈-2

分,则评分为0。

2、导管滑脱危险度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低危:评分〈8分,有发生

导管滑脱的可能;中危:评分为8-12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高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3、评估时机:入院时、转入时、手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进行首次评估; 高兴危每班评估,中危每天评估,低危每周评估2次;患者管道数量、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

4、危险人群,应拜访“防管道滑脱”标识,并釆取预防措施,观察各管路通畅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1~3 分为低风险;4~ 6 分为中风险;≥ 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就是衡量护理质量得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得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得或被患者有意造成得拔管。其实质就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得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得导管;各种原因导致得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得拔管。(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与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得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与手术得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与食道术后得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得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得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得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得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得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得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得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与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得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合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精】

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备注:1、病人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评估。 2、病情改变(意识、肢体活动改变)重新评估。 3、总分≥4分,需列为高危跌倒/坠床病人,落实跌倒/坠床护理防范措施。 评分 评估者 评估日期年月日 住院病人高危跌倒、坠床的告知书 患者:

根据我院的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评分标准,您的分值是分,属高危跌倒/坠床病人,现告知您及家属预防病人跌倒/坠床方法: □1.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2.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或拖鞋),应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物,以协助患者之活动。 □3.无论在卧床或下床活动时,应随时有陪伴在患者身旁。 □4.注意患者服药后情形,若感头晕、软弱无力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并请告知医护人员。 □5.若患者意识不清楚或乱动时,为维护患者安全,需予以使用约束带。 □6.至卫生间入厕时,陪伴请勿随意离开患者。 □7.病房之医疗设备如有损坏或使用不便时(电灯等),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8.教导偏瘫患者应由健侧边的床缘上下床。 □9.有高危跌倒病人的标识。 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年月日责任护士:日期:年月日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坠床护理措施表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责任护士: 日期: **医院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评分评价: 分,如果没有为0分。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只有一个诊断为0分。3、病人使用拐杖/手杖/助行器则评分为15分;如果病人行走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辅助物评分为0分。4、静脉输液: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留有静脉置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颠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均评分为20分,没有为0分。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病人年龄超过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功能障碍/残疾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拖着脚走。6、认知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预防压疮监控上报表 为低风险;评分12-14分为中风险,评分9-12分为高风险,评分≤9分为极高风险。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doc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病人在计划性拔管之前病人自行拔管或医务人员在处置病人操作过程中意外拔管[1].重症监护室(ICU)是救治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医疗护理单元,各种管道维系着患者的生命,相关护理与维护十分重要,而非计划性拔管在ICU护理管理中是常见问题之一。特别是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出,更加不容忽视,给病人治疗带来困难,造成患者窒息、气道损伤、增加感染的危险,甚至加重病情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可造成患者ICU 住院天数延长,增加费用,并带来医患纠纷的隐患。 1.2 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 患者方面:①患者意识不清、躁动明显。科研结果表明,在发生UEX 的时候,46%的患者是合作的,而61%是躁动不安的[2]。②意识清醒的患者:由于长期插管口腔及咽喉部刺激不适或带机不顺应产生人机对抗,一时不能脱机而对治疗失去信心。或是经济困难担心经济负担过重等造成UEX的发生。③ICU特殊的医疗环境,探视制度的限制都可能造成患者紧张、躁动等情绪而导致其不予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④UEX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如夜班护理人员相对减少、抢救其它危重病人时UEX发生率增加。 气道问题:喉痉挛和痰痂阻塞是主要问题。 导管固定方式:导管固定不规范,牙垫位置放置不妥,未用扁丝带进行加固而导致脱管发生。

医护人员方面: ①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因四肢未加约束、约束方法不当或患者自行解开约束带而自行拔管。意外拔管患者多为清醒或躁动患者。清醒患者拒绝手脚约束并向护士表示自己绝不会拔管,未予约束者。昏迷躁动、麻醉未清醒、瞻妄、言语表达不清的患者,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者。部分患者和家属对约束患者肢体有强烈反感,甚至擅自解除约束而引起患者自行拔管[3]。此外,约束带绑的过松,位置过高,患者双手未包裹,可以自行解开以及夜间护士忽视患者拔管的倾向而未加约束,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②医疗护理操作中的疏忽:对气管插管评估不足,或是固定方法不当,导致管路移位或扭曲。转运或搬动患者过程中对病人看护不到位或由于操作者对简易呼吸器的牵拽使导管脱出。呼吸机管路固定过紧,在翻身或吸痰过程中,管路牵拉致导管脱出[3]。或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通气方式不合理,导致患者不适过度烦燥而造成拔管以及未及时观察并处理气管导管气囊漏气甚至破裂而导致UEX发生。 ③未合理使用镇静剂由于气管插管改变了患者既往自主呼吸的生理模式,易发生与呼吸机抵抗,出现反常呼吸,加之插管带来的各种模式,使患者难以接受和耐受插管,加重呼吸困难,烦躁。若未及时有效地使用镇静剂,可导致自行拔管[4]。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预防65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进行回 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牢固固定,做好气道护理,合理约束,加强心理护理及必要的镇静能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关键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49-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是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增加再插管的风险,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可造成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甚至呼气停止而危及生命[1]。我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65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对这65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26至88岁,其中外伤术后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感染32例,脑出血或脑梗死5例,酮症酸中毒4例,重症胰腺炎5例,心律失常或冠心病3例,肺纤维化5例,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时间为1到10天。 2 护理干预 2.1 加强心理护理 清醒患者因为环境的陌生,机械通气和有创插管等刺激,极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而自行拔管。首先对清醒患者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和封闭式管理的意义,消除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解释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目的和意义,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2]。 2.2 解除沟通障碍 由于气管插管患者插管的缘故不能说话,首先告知患者无法说话只是暂时的,教会患者用手势表达简单的生理需要,或者通过写字来表达。无书写能力的患者提供图文并茂的卡片。 2.3 有效的固定 气管插管的外固定的牢固性是防止意外拔管的重

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精编版

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急诊科谭永宜 【摘要】病人安全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因此,探索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对避免医疗纠纷、提高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措施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病人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1],病人跌倒在医院属于突发事件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它是国际性医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10月宣布成立“病人安全世界联盟”,旨在减少因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伤害和死亡。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是病人住院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这不仅给病人和家属增加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信誉度。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和防止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事件发生,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是临床护理人员探索的课题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住院观察期间发生跌倒的病人13例,男性占8例,女性为5例;年龄14~86岁,其中70岁~86岁7例,40岁~70岁4例,14岁~40岁2例。因中风后遗症跌倒的4 例,老年认知能力减退3例,高血压2例,重度贫血、美尼氏综合症、酒精中毒和头部外伤各1例。

1.2发生地点:13例临床资料中,病床跌倒的有4例,走廊跌倒的有2例,如厕时跌倒3例,座椅边跌倒4例。 1.3跌倒产生的伤害:在统计的病人中,因跌倒导致头皮血肿2例,皮肤软组织3例,病人投诉1例(无医疗纠纷),其它无发生不良后果。2.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因而在观察室留观的病人是各个科别均而有之。病情种类复杂多变,使病人发生跌倒的潜在危险性更大。病人的跌倒,经常是多种因素合并而致。如年龄、疾病和环境因素等所造成,危险因素越多,跌倒的风险也越大。 2.1环境的因素:病人住入病区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导致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上偶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地面不平、楼梯台阶高低不适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跌倒。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浴室、洗手间的座位没有扶手,走廊内无扶栏、病床未加用床边护栏,床铺过高、上下床不方便,座椅过低、室温过高或过低可引起血压的变化等均增加了病人跌倒的危险性。 2.2生理因素: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跌倒危险性的增加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也会随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80岁以上的住院老人呈高度跌倒的危险。老年患者因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可造成行动、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平衡失调,易发生跌倒。 2.3病理因素:①引起平衡失调?、影响病人稳定能力的相关疾病,如脑中风后遗症、直立性低血压等;②感觉功能障碍?,如白内障、听力减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对策一:做好评估 认真做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掌握好评估时机:入院时;转入时;搬动时;体位改变时;改变床头高度时都要进行评估,并根据病人意识、管道固定情况、耐受及不同部位置管对病人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策二:有效固定导管 管路固定良好是防止意外拔管、脱管的重要保障。选择合适的胶布,正确的固定流程,做到有效固定管道,每班检查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胶布,保证固定管路的胶布粘性好,通透性好,固定有效。 对策三:放置警示标识 床头卡内放置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警示标识,标识醒目,护士长重点强调,提醒各班护士注意,并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对策四: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于小儿、意识不清、老年、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导管的防护,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并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防止自行解开,注意约束带压疮的发生。 对策五:做好宣教 对家属及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积极配合。 对策六:加强巡视 对于有管路的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尤其是加强重点时段,比如夜间护士少时段、忙碌时段、来重患者的时段,低年资护士值班时段的巡视,防止发生拔管、脱管。 对策七:重视导管质量 因为管路质量问题出现的脱管并不少见,做好与设备科的有效沟通,购置高质量的导管。 对策八:做好和医生的沟通 与医生做好沟通,了解医生对患者每日的治疗目标,以及需要每班护士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策九:加强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清醒患者介绍管路的重要性及使用意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策十:适量给予镇静剂 对于烦躁患者按医嘱适量给予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 对策十一:加强交接班 外出检查、各班交班、转科之间护士注意交接,交接时注意查看管路固定是否牢固,固定材料有否潮湿、卷边、粘性下降,及时更换并有效固定。 对策十二:制定防管路滑脱检查记录表 制定防管路滑脱检查记录表,每班记录留置管路深度,注意观察变化,及早发现管道是否脱出,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doc

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 床号病人姓名___ ___ 住院号科室评 分日期____ ____ 评估要素分值 评估说 明得分 4 分良好:身体状况稳定,看起来很健康,营养状态很好 3 分尚好:身体状况大致稳定,看起来健康尚好 身体状况 2 分虚弱:身体状况不稳定,看起来健康尚可 1 分非常差:身体状况危险,急性病容 4 分清醒的:对人、事、地点、方向感非常清楚,对周围事物敏感 精神状况 3分 2 分淡漠的:对人、事、地点、方向感只有2—3项清楚,反应迟钝、被动 混淆的:对 人、事、地点、方向感只有1—2项 清楚,经 常对 答不切题 1 分木僵的:常常不能回答,嗜睡的 4 分可走动的:能独立走动,包括使用手杖或扶车 3 分行走需要协助的:无人协助则无法走动活动力 2 分依赖轮椅:由于病情或医嘱,仅能走上轮椅并以轮椅代步1 分卧床:因病情或医嘱限制留在床上 4 分完全自主:可随心所欲地、独立的移动,控制四肢3 分轻微受限:可移动、控制四肢,但需人稍微协助才能变换体位 移动 力 2 分非常受限:无人协 助下无法变 换体位,移动时能稍微主动 用力,肢体轻瘫 、痉 挛 1 分完全受限:无能力移动,不能变换体位 4 分无失禁:指大小便完全自控(除了诊断性试 验)或已留置尿管,无大便失禁者 失禁 3 分偶尔失禁:24 小时内出现1— 2 次尿或大便失禁(与轻泻剂或灌肠无关),留置尿套或尿管但能控制大便 2 分经常失禁:在过去24h 之内有3— 6 次小便失禁或腹泻 1 分完全失禁:无法控制大小便,24h 内有7—10 次失禁发生 总分 说明: 评分≤14 分,病人有发 生压 疮的危险 ,科内一般预 警,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评分≤8 分,病人有发 生压 疮的极高度危险 ,科室需采取特别预警,填写“压 疮预 警报 告表”上 交总 护 士 长 ,总 护 士 长 现场 查看或组 织造口伤 口护理小组 会诊 ,制定及落实个体化的预 防措施。 评 分 护 士签 名: 护士长 签名: 患者/ 家属签 名:_____ _ _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 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除一般及标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 措施: △ ? △ 在床头卡上座明显标记 △ 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 △ 告知家属应有专人陪护患者 △ 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 △ 将两侧四个床栏抬起 △ 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标准护理措施

` Morse跌倒评分表 《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 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 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 需要任何物品辅助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要辅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 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病人年龄超过 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或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

非计划拔管评估表

非计划拔管评估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

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 一、评估时机和频次 1、首次评估:新入或转入带管、置管后、手术后带管病人2小时内完成评估。 2、再次评估:病情变化时或新置入管路后。 3、评估频次: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1次;高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次。 二、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措施 1、高风险患者床边放置防拔管警示标识。 2、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材料和方法有效固定,连接紧密 3、当固定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卷边甚至脱落等不能有效固定管道时,应及时更换。 4、选择正确的管道标识贴,注明管道名称、日期,贴于距离各管道末端5~10cm处,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5、密切观察患者对留置导管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6、密切观察导管位置、深度及固定情况;保持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堵塞或脱出。 7、定时观察留置导管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准确记录; 8、密切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缝线有无松脱;

9、查看引流装置的压力是否正常,如常压或负压等。 10、严格床头交接班,班班交接。 11、对于清醒患者或家属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12、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必须下达“保护性约束”医嘱,若家属或患者不同意约束,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或遵医嘱用药,施行约束时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 记录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岁 住院号:诊断:入院/转入日期:

评估说明 1、“跌倒病史”是指因疾病因素如暂时性意识丧失、平衡失调导致的跌倒,不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偶然跌倒。 2、“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改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 3、“肢体障碍”包含上肢及下肢的功能障碍。 4、“视力障碍”即任何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视物不清,影响正常生活者。 5、“使用药物”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前正在服用或住院期间服用高危药物,“其它高危药物”主要包括麻醉药、抗癫痫药、抗痉挛药、肌肉松弛药、缓泻剂、利尿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药物累计计算分值。

6、经评估,患者有表中所列任何一种情况即视为有跌倒/坠床的风险,无此种情况时即在相应评分栏内标记“0”分,总评分≤2分为低度危险,3-5分为中度危险,>5分为高度危险。 7、评估频次:首次风险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入院后行急症手术患者于手术返回后即需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内完成;评估无风险存在无需继续填写此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如手术、分娩、病情恶化等)时,随时评估;经评估存在危险因素应每周评估1次。 8、如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立即按流程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防再发生。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能帮助护理人员有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 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 6 分为中风险;≥ 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除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 在床头卡上做明显标记 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告知家属应有人陪护患者 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疗

加强患者夜间巡视 将两侧四个床档抬起 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标准护理措施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之后曾 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 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 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需要任何物品辅助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辅助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

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 挺胸,肢体协调。年龄超过65岁或存在体位性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镜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行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 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管理制度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院留置管路虑者的安全管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一、定义及范围 (一)非计划拔管(UEX)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务人员计划范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①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出的导管;②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 ③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除的导管。 (二)明确非计划拔管包括的范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动脉置管、脑室引流管、T型管、腹腔术区引流、深静脉管路、胸腔引流管、造瘘管、骨科引流管、透析管路、鼻胃肠管、导尿管等。 二、评估 (一)评估所有插管的患者(不包括浅静脉留置针及吸氧管路),护士当班次完成非计划拔管风险的评估,此表初始评估后,总分≥16分每24小时评估一次;9-15分每3天评估一次;6-8分每周评估一次,危重患者转运前、有病情变化、意识变化、新增管路需再次做好评估。 (二)按评估系统步骤逐项据实填写,评估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及患者告知书,科室需要打印一份,宣教后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字,将高风险患者的告知书放置在医疗病历中,不是高风险的告知书护士留存于相应文件夹内,出院后放置在科室统一留存处,留存时间为6个月。 三、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

(一)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置管道的名称、性质、作用、部位及数量并做好相应的管路标识。 (二)根据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放置床尾警示标识。 (三)维持良好的固定。检查固定方法是否妥当,需胶布固定的管道应选用粘性好的胶布;如为缝针固定或水囊、气囊固定者,应定期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水囊、气囊是否有泄露。 (四)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五)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六)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有无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穿衣或翻身时先松开,调整好管道位置后再固定妥当。 (七)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八)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家属或陪护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四、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流程 (一)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奔赴现场,查看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受损并对病人的情况作初步判断,询问管路脱落原因,安抚患者。 (二)当事人不能离开现场,请其他人员(一人值班时请求医师)推处置车携带必须物品(如血压计、手电筒、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等)至患者床旁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病人意识等;同时请其他人员或家属协助立即通知护士长、负责医师(如负责医师不在,通知值班医师或上级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

——————医院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岁/月/天科室:床号:

备注:已实施的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总评分≤2分为低度危险,每周评估1次;3-5分为中度危险,每周评估2次;>5分为高度危险每天评估。评估由责任护士完成。 评估说明 1、“跌倒病史”是指因疾病因素如暂时性意识丧失、平衡失调导致的跌倒,不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偶然跌倒。 2、“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改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 3、“肢体障碍”包含上肢及下肢的功能障碍。 4、“视力障碍”即任何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视物不清,影响正常生活者。 5、“使用药物”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前正在服用或住院期间服用高危药物,“其它高危药物”主要包括麻醉药、抗癫痫药、抗痉挛药、肌肉松弛药、缓泻剂、利尿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药物累计计算分值。 6、经评估,患者有表中所列任何一种情况即视为有跌倒/坠床的风险,无此种情况时即在相应评分栏内标记“0”分,总评分≤2分为低度危险,3-5分为中度危险,>5分为高度危险。 7、评估频次:首次风险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入院后行急症手术患者于手术返回后即需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内完成;评估无风险存在无需继续填写此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如手术、分娩、病情恶化等)时,随时评估;经评估存在危险因素应每周评估1次。 8、如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立即按流程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防再发生。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五项风险评估---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EX)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如下: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留置导管患者使用评估表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1~3分为低风险;4~6分为中风险;≥7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时机 (一)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二)再次评估: 1.进行非计划性拔管评估时,对评估存在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次;存在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次;存在高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有以下情况者需要再次评估:有病情变化时需要再次评估,如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等。 2.转病区后。 3.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后。 四、记录 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日期、时间并签名。 五、预防护理措施 (一)警示标识:评估高风险患者应在床边或其它醒目位置放置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警示标识。 (二)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材料和方法。导管固定原则为固定有效,保证引流通畅;导管固定用敷料具有皮肤友好性:无浸渍、低敏、低残胶、高通透性;避免导致器械相关性压疮;操作便利;患者舒适。导管固定材料更换原则:当固定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卷边甚至脱落等不能有效固定管道时,应及时更换。

管道风险评估表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意义

管道风险评估表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意义 康复部皮艳华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使用管道滑脱评估表对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进行简要的介绍。利用管道风险评估表对置管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起到较好预防作用,显著降低导管滑脱的概率。 【关键词】管道滑脱风险评估意外拔管预见性护理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需要进行置管,于是对患者的导管护理便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管道滑脱也成为较常见的风险[1-2]。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其中胃管是最常见的非计划性拔管之一。国内胃管UEX发生率为20.51[3]国外高达28.9%[4]。因此,临床积极寻找有效的措施并以降低管道滑脱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使用管道滑脱评估表对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做以下综述。 1.管道滑脱评估方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 1.1国内储小燕、沈璐报道[5]:通过自行设计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分别对2011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进行分组,调查管道滑脱发生率,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管道滑脱评估单的评分包括:高危(每管3分)、中危(每管2分)、低危(每管2分)、患者意识和其他。分别对各种管道进行风险分级,并在评估表上选择并打钩,根据以上评估统计总分,小于等于4分轻度危险;5-8分中度危险,每周评估一次;大于等于9分重度危险,每三天评估一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评估。结

果显示:对照组722例,其中10例脱管;观察组769例,其中3例脱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国内谢连珍,唐秋艳选取置管患者100例,探讨管道风险评估表对内科置管患者导管滑脱的预防作用[6]。自行设计管道风险评估表,将管道风险相关危险因素分为3种类型,即置管因素、护理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其次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其中I级表示存在脱管的可能,II级表示脱管可能性较高,III级表示随时有可能出现脱管,最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安全事件3例,总发生率6.0%;对照组出现安全事件13例,发生率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使用管道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 2.2.1储小燕,沈璐[5]提出应科学系统的认识评估量表:护士是预防管道滑脱工作的最重要群体[7]。在使用量表之前,由护士长组织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的系统学习。 2.2.2谢连珍,唐秋艳[6]提出在实施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首先按照实际情况设计出管道风险评估表,并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护理人员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风险等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2.2.3 许卫华[8]提出评估时机: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住病区时即使用量表进行量化评估。 2.2.4如何预防管道滑脱:①对护理人员增加防范管道滑脱的知识培训②正确固定管道。有文献报道[9],导致患者管道滑脱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固定不牢或不妥当。因此,要正确固定各类管道,保持通畅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除一般及标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 措施: △ 在床头卡上座明显标记 △ 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 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 △ 将两侧四个床栏抬起 △ 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标准护理措施

Morse跌倒评分表 姓名: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病区:_______ 床号:____ 住院号:_____ Morse跌倒评分说明: 1、病人曾跌倒(晕厥)/视觉障碍:病人在入院之前或入院后曾经跌倒(晕厥)的历史或是 视觉障碍评分为25分,如果没有为0分。 2、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医学诊断:如果病人有多过一个或以上医学诊断评分为15分,没 有为0分。 3、病人使用丁形拐杖/手杖/学步车则评分为15分,行走时需要的辅助物:如果病人行走不 需要任何物品辅助二步态自然,或使用轮椅,或病人卧床休息不能起床活动,或由护士协助活动而不需要辅助评分为0分。 4、留有静脉内置管: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 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均评分为25分,没有为0分。 5、病人步态:正常步态或卧床休息:评分为0分,病人自然挺胸,肢体协调。病人年龄超过 65岁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评分为10分。乏力:评分为10分,病人可自行站立,但迈步时感觉下肢乏力或无力,需要辅助物品支撑。损伤步态:评分为20分,病人主要表现为从椅子上站立困难,站立后低头,眼睛看地板,病人平衡差,下肢颤抖,当护士协助病人行走时发现病人关节强直,小步态或病人不抬腿或拖着脚走。 6、精神状况: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病人非常自信,对 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均为15分,正常为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