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17
- 格式:pptx
- 大小:13.17 MB
- 文档页数:5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是苏少版音乐三下的教学内容,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唱:夏夜美丽的黄昏》。
2.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对五线谱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夏夜美丽的黄昏》的歌词、旋律,能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对歌曲中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指导。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
4.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钢琴:用于教学示范和伴奏。
3.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
4.分组标志:用于学生分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五线谱。
然后,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指导。
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老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夏夜》一、教学内容学唱《夏夜》,并配合双声部的演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学唱《夏夜》,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感受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
2、学唱《夏夜》,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感受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四、核心问题用天真活泼的声音演唱《夏夜》,并配合二声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双响筒六、教学过程1、学生跟着音乐《奥尔夫身体音阶歌》进入教室。
2、出示有声(夏夜的三)图片,师生讨论图片的内容,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播放段音乐,请小朋友们选择最能描绘这幅图画的音乐生:第三段3、猜谜语谜面:夏夜里 | 谁提来 | 一盏一盏小灯 | 笼 - - |小灯笼 | 像星星 | 一闪一闪亮晶| 晶 - - |提示:那—不是 | 灯 - - | 也 - 不是| 星—— |最后的提示:那是小小的 | x x x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答案:那是小小的 | 萤火虫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4、萤火虫高高低低的,漫天飞舞,让我们唱出它们的位置,用科尔文手势。
Sol mi do mi do sol*5、谜语也是一首谜语歌,教师范唱。
萤火虫漫天飞舞,飞到了一些字的后面,充当休止符的意思。
6、分段教授谜面:夏夜里 | 谁提来 | 一盏一盏小灯 | 笼 - - |小灯笼 | 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 晶 - - |学生看谱回答乐曲的调性调号,看谱演唱。
提问:乐曲的一二两句有什么联系生:一二小节相同,三四小节不同。
“同头换尾”提示:那—不是 | 灯 - - | 也 - 不是| 星—— |演唱歌歌谱加入歌词,加上动作。
答案:那是小小的 | 萤火虫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演唱歌歌谱加入歌词,加上动作。
唱:夏夜美丽的黄昏-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唱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歌曲《夏夜美丽的黄昏》。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与感受首先,老师可以播放的录音或视屏,让学生先体验歌曲的整体效果和氛围,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
2. 歌曲学习1.先让学生依据歌曲的节奏,轻拍左手,体验歌曲的节奏感,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脉络。
2.逐字逐句地学习歌词,与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意境、音乐表现手法,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3.唱歌练习,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旋律,分段练唱,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进行表情面部肢体动作辅助,增强舞台表现力。
4.组合练习,让学生在合适的分组里面,协作合唱,同时培养学生的团战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表演实践1.整合歌曲表演细节:指导学生每节歌曲表演中的动作、情感和声音的正确运用,以提高歌曲表演的风格化和专业化。
2.进行小组表演,让学生在同龄人之间进行展示表演,加强学生自信和表现力的提高,并进行合适的点评和评估。
4. 知识点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的知识点:1.歌曲的基本韵律和节奏;2.歌曲的歌词和依据歌词展现的大体情感;3.歌曲表演细节和表现技巧;4.合作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1.在合理的时间内尽可能的熟悉和熟练掌握歌曲;2.增强学生对歌曲基本韵律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3.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1.通过平时的听觉练习和家庭作业考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2.观察学生在合唱时的声乐和表现技巧是否得当;3.通过表演的现场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表演作品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音乐素养、表现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教案《夏夜》教学内容 1、唱:《夏夜》 2、听:《萤火虫》教学目标 1、能用天真、纯朴的情感、轻巧、甜美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形象。
2、能感受到合唱为歌曲增加的艺术魅力。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3、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4、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和体验。
并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0×0×0的跳跃感,0××××短而轻盈。
用断音与连音两种唱法对比表现萤火虫的形象.2、在老师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 0××××时值准确,进入准确,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音符卡片一、导入:1、音程练习 531 351 315 351 632 521师:春天到了,枝头的小鸟开始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唱唱看,它们在唱什么注意挺起胸坐端正,保持唱歌姿势哦。
师:小鸟还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谜语)生:萤火虫……师:那美丽的萤火虫出现在哪个季节生:夏天的夜晚师:夏天的夜晚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夏夜》。
二、新授师:我们来听唐老师唱一唱,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伴奏)(听后问:是2拍子还是3拍子)生:3拍子师:让我们带着3拍子的感觉一起动一动,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歌曲欢快优美,是以怎样的节奏展现萤火虫的可爱形象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师:老师来念第一条,你们来念第二条…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一第二条节奏是一样的那我们来看看这个小节有什么呀有休止…那我们应该怎么读有了休止应该更跳跃更短促有弹性……那我们来读一下如果没有休止符你们听听看有什么样的效果第三句老师读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大大大大你感觉第三句还是跳跃的吗不是是连贯的那我们再来念一遍,还发现了什么特点这里有两拍的长音了那我们把三拍子的感觉念出来(第三句让他们发现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节奏一样的)节奏重复了最后一句又回到了跳跃的节奏,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
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美丽的黄昏》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四三拍的欧美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六小节,歌曲短小而优美,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以及人们的一些动态表现过程,给人雅致、休闲的感觉。
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第三乐句用“do”的同音反复来模仿美妙的钟声。
这首歌曲不是单纯的轮唱歌曲,轮唱部分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要求,所以在轮唱中又有合唱,那么我的教学重难点自然是三度模进的感受,以及通过轮唱来体验三度叠置的二声部合唱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黄昏下天空、教堂、钟声所呈现的宁静的画面感以及三度叠置和声所带来的和谐、雅致、悠闲的意境。
2、学生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3、明确双声部的进行,学习三度叠置的二声部轮唱,感受美妙的和声效果,焕发对多声部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三度模进的感受、体验
2、二声部轮唱,体验和声带来的美妙音效。
四、设计理念:
《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是继《白鸽》之后出现的又一首轮唱歌曲,但同时这首歌曲在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所以较《白鸽》又上了一个层次。
纵观小学教材中的合唱教学,这首歌曲正好处于过渡阶段、承前启后。
根据课标的教学原则与理念,我以绘黄昏——赏黄昏——唱黄昏——表黄昏为路径展开教学,利用情景再现、体态律动表现、感受旋律乐句之间的变化与音高关。
《夏夜》教学设计----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教材分析:《夏夜》是一首短小的、填充式的两声部合唱歌曲,四三拍。
每4小节为1个乐句,共4个乐句,其中第1、2、4乐句开头1、3、5三个音的位置转换以及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充分表现了萤火虫闪闪烁烁的可爱形象。
第3乐句较优美抒情,仿佛萤火虫漫天飞舞的优美姿态。
学情分析:三年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尝试过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伴唱,如《恰利利恰利》,但是整篇的合唱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用儿童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1、通过听觉、动觉、视觉联动,让学生体验富有美感的三拍子音乐,并能用连与断的演唱技巧、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表现萤火虫在夏夜里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可爱形象。
2、营造歌曲意境,能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通过旋转舞台的方式体验合作演唱的快乐。
3、辅以简单的配器,提升音乐表达的音响效果。
4、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自如地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情境。
2、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教学过程:教学片段一:师:夜空中,最闪亮的最卟呤卟呤的是(生答)听,这段音乐熟悉吗,《闪烁的小星》,如果用肢体动作表现星星,你会怎么做律动。
师:夜空中星光点点,地面上荧光闪闪,会有哪些光亮与夜空相互辉映,听音乐想象一下!师:几拍子的音乐生:三拍子的音乐。
师: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如果我给你碰铃和手串铃,你会怎么表示生:几位学生尝试打击乐器师:让我们随着三拍子的音乐,一起到大自然去找找哪些光亮吧![设计意图]通过体态律动的展示,创设夏夜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音乐的过程中,借助身体姿态将音乐的要素“融化”于身心,链接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通感。
教学片段二:师:你找到地面上的光亮了吗师:你听,这光亮是哪里发出来的,按节奏读歌词(伴奏音乐)师:看,夏天的夜晚,成群的萤火虫轻舞飞扬,飞出了许多美丽的轨迹,这四条飞行轨迹有些什么特点生:有的像夜空的星星眨着眼睛,有的像流星飞过画出的一条美丽弧线,加入乐器。
唱:夏夜美丽的黄昏-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夏夜和黄昏的特点;2.学习歌曲《夏夜美丽的黄昏》;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夏夜和黄昏在夏天,天黑的时间比其他季节要晚,这就是夏夜的特点。
而在夏夜的时候,夕阳的颜色呈现出一种特别美丽的黄色,这就是美丽的黄昏。
2. 歌曲《夏夜美丽的黄昏》《夏夜美丽的黄昏》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歌词讲述的是夏夜的美丽和黄昏的浪漫。
通过唱这首歌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夜和黄昏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夏夜和黄昏的照片,并向学生介绍夏夜和黄昏的特点。
2. 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夏夜美丽的黄昏》,要求学生认真听歌曲,并跟着歌曲的节拍轻轻地摇晃身体。
2.教师重点讲解歌曲中的一些歌词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表达。
3.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3. 配合动作1.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情感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扬起手臂、摇摆身体等,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4. 总结1.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感受,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表演歌曲,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夏夜和黄昏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并以此培养了自己的音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同时,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是苏少版音乐三下的教学内容,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夏夜和黄昏的美丽景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巧。
但部分学生对夏夜和黄昏的景色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唱:夏夜美丽的黄昏》。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丽景色和情感。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和术语。
3.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音乐符号等。
3.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描绘夏夜和黄昏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互相鼓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钢琴演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称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同时,教师用钢琴或吉他伴奏,让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唱练,重点解决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教师可以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夜和黄昏的景色。
然后让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能随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能用轻巧、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夏夜》,自如地与同学合作用歌声表现夏日夜晚的情景和幻想的情趣。
能与同学合作以轮唱的方式演唱《美丽的黄昏》,在演唱时能根据歌曲的意境做力度上的变化处理。
3.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感受其主题的变化,能改变节拍或节奏编创自己的变奏曲。
欣赏合唱歌曲《愉快的梦》,进一步领悟合唱的含义与声部间配合的要求。
4.积极参与我的编创、综合表演等活动,能与同学合作,在音乐活动中有创意地表现。
5.继续进行两声部的竖笛吹奏练习,合奏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难点: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与体验;并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控制,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唱《美丽的黄昏》。
第二课时:听《小星星变奏曲》,唱《夏夜》。
第三课时:听《愉快的梦》。
第四课时:竖笛练习八。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二部轮唱。
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导入新课1.做“三度接龙”游戏,请学生们唱已出现的乐句。
2.视唱、创编旋律(先出现一乐句,第二乐句随创作一一出示)。
1 –2 |3 –1|4 –3 | 3 2 1 | 4 –3 | 3 2 1|(1)学生们观察这歌谱唱会它。
(2)第二乐句请学生们根据要求自己创作:创作要求 a:节奏和第一乐句相同 b:每个音符比第一乐句高三度音。
三年级下册《夏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夏夜》演《夏夜》教学目标:1、能用天真、纯朴的情感,轻巧、富有表现力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夏夜》。
2、能感受到合唱为歌曲增加的艺术魅力。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重点: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夏夜》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老师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0××××时值准确,进入准确。
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音高模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邀请大家来到小池塘边开启我们的音乐之旅,好吗生:好二、新授师:现在我们同学们坐到了我们的池塘边!我们这就开始喽!第一个游戏是同学们喜欢的猜谜语,请看谜面!(多媒体出示谜面):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师:哪个池塘的小朋友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生:萤火虫师:其他小朋友同意这个谜底吗是的,我们的谜底就是萤火虫。
(多媒体出示萤火虫图片)在晴朗的夜空下,一群可爱的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请大家认真聆听,听完想想歌曲是用什么速度和情绪演唱的师播放《夏夜》音乐,生聆听。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演唱歌曲的生:中速、欢快活泼的演唱师:说的真好!歌曲演唱的速度稍快,情绪是欢快活泼的,好听吗那想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吗生:想!师:想学,行啊!要先完成萤火虫给大家出的难题哟!有信心吗生:有师:好!请看题:多媒体出示难点节奏型:拍一拍 3∕4 X - -‖ 0 X XXX‖请同学们轻声讨论一下,指名来拍一拍!师:下面看,老师把这两个节奏排到一起了3∕4 X - -|Ta a -|0 XXXX|Ti titita|师带领学生分小池塘练习,合作。
师:同学们配合的可真不错!在我们音乐中类似于这样的配合我们称为:二声部合唱。
多媒体出示二声部合唱的知识点讲解。
三、学习歌曲1、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好听的歌曲吧!请大家这一次认真聆听,找出我们刚才合作的节奏型,好吗(师播放音乐,生聆听)师:找到了吗哪个同学说一说!生找出合唱部分的旋律。
《夏夜》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内容:学唱《夏夜》,学会后半拍休止的演唱。
教学目标:1、能用天真、纯朴的情感,轻巧、富有表现力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夏夜》。
2、能感受到合唱为歌曲增加的艺术魅力。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重点: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夏夜》优美的情绪。
准确。
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夏天的夜幕悄悄地降临了,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场有趣的夏夜音乐会开始了。
听!谁在唱歌?1、出示二声部的节奏:3/4 0X X X X | 0 X X X |分别练习青蛙和知了的有节奏叫声。
2、随着伴奏一起表演。
(播放伴奏,出示图谱)我们跟着青蛙和知了一起唱一唱。
二、新授(一声部学习)1、在晴朗的夜空下,一群可爱的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请大家认真聆听,他是谁?师播放《夏夜》音乐,生聆听。
师:谁来了?(萤火虫)师简单介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师:你能能学一学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样子吗?师:萤火虫在草丛里闪闪烁烁,在音乐中也不甘示弱,我们来听听歌曲中,它在哪些地方闪烁了?(出示全曲乐谱,找出后半拍休止的乐句)师:老师邀请大家来模唱它们,愿意吗?2、师带生跟琴模唱第一声部旋律,提醒用柯尔文手势保持音高,后半拍休止要有跳跃、停顿。
3、师生合作,学生演唱后半拍休止的乐句,老师演唱剩下的部分。
4、交换乐句演唱。
5、萤火虫提着小灯笼赶来了,仔细听他说了什么?(放伴奏,师按节奏读出歌词)请学生跟老师按节奏学着读一读歌词。
(注意三拍的强弱规律)6、真是宁静优美的夜晚啊,唱起来会更美呢,请跟老师学一学。
(学生分句学唱)师: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可是歌曲中的萤火虫它可调皮了!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你们听:师播放伴奏,跟随伴奏范唱歌曲第一声部,并加上动作。
(二声部学习)1、一只顽皮的萤火虫掉队了,但他没有放弃,在努力用歌声和队伍交流,我们一起来听。
(播放歌曲)2、掉队萤火虫歌声出现几次?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