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6 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方程 五 拉格朗日插值和孙子定理 名师课件【集体备课】
- 格式:ppt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7
人教版高中选修4-6一同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掌握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3.能够灵活运用同余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1.同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同余的定义、基本性质。
–同余算术运算及其性质。
–同余类的概念及其性质。
2.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同余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应用。
–应用同余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实际应用–中国剩余定理。
–同余数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案例分析、示范演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激发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3.课堂练习:设置课堂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加强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4.独立思考: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同余的基本概念、同余算术运算原理、同余方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
五、教学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共安排4课时,具体如下:课时授课内容学时安排第一课时基本概念与性质1学时第二课时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1.5学时第三课时实际应用 1.5学时第四课时综合练习与总结1学时六、教学评价1.采用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通过学生的表现,分析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有需要进行调整改进之处。
3.在评价中着重考核学生应用同余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3.2一次同余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次同余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能够熟练运用一次同余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次同余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
•难点:将一次同余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材料。
2.学生预习一次同余方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小明爸爸想买两个相同的项链送给他的孪生姐妹,但是他只能去一次商店,他需要知道商店铺面上的项链数量是不是1、3、5、…100中的一个数字。
请问商店总共有多少条项链?2.新知:介绍一次同余方程的相关概念和解法,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例如:(1)求x满足同余方程$7x\\equiv 5 \\pmod{18}$.解:因为$\\gcd(7, 18) = 1$,所以可以直接使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求解:$$\\begin{aligned} 7x + 18y &= 1 \\\\ 7 \\times 5 - 18 & = 1 \\end{aligned}$$所以$x\\equiv 5\\times 7^{-1}\\pmod{18}$,其中$7^{-1}\\equiv 13\\pmod{18}$,所以$x\\equiv 65\\equiv 11\\pmod{18}$.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一次同余方程。
例如:某社会团体欲向所有会员发放纪念章,发放数量应该是最少的,同时还需要跟会费缴纳额挂钩。
设会费是5元、9元、15元中的一个,规定三个钱数循环进行。
试求发放纪念章的数量。
解:设发放纪念章的数量为x,则有如下同余方程:$$\\begin{aligned} x &\\equiv 0\\pmod{5}\\\\ x &\\equiv0\\pmod{9} \\\\ x &\\equiv 0\\pmod{15} \\end{aligned}$$ 化简可得:$x\\equiv 0\\pmod{45}$,所以发放纪念章的数量应该是45.4.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点,并进行总结。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3.4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课程设计一、引言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是一种用已知数据点插值出未知数据点的方法,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教授拉格朗日插值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现一定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1.理解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原理;2.掌握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进行数据插值的方法;3.能够应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原理1.描述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定义;2.探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构造方法;3.分析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误差及其限制。
二、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实现1.讲解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计算方式;2.给出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实现的示例;3.基于案例进行实际应用训练。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1.将拉格朗日插值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2.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求解车速、温度变化等。
四、教学活动一、对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原理的讲授1.通过PPT展示,讲解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定义和构造方法;2.分析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误差及其限制;3.进行例题练习,加深学生对拉格朗日插值原理的理解。
二、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实现1.讲解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计算方式;2.授予Python等计算工具多种实现方式;3.给出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实现的示例;4.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编程训练。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1.将拉格朗日插值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2.多元测试拉格朗日插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求解车速、温度变化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和演示相结合;2.计算操作与编程操作相结合;3.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六、教学评估1.布置理论知识检验题;2.布置编程作业;3.参考实际问题的解决成果。
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得以充分了解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第二章同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同余的定义,掌握同余的运算性质。
2.能够应用同余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如密码学等。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4-6第二章同余1.同余的定义和运算性质2.同余方程的解法3.同余类的计数4.应用同余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同余的定义和运算性质•教学目标:1.学习同余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同余的定义和性质2.同余的示例•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1.讲解同余的定义和性质。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同余的应用。
3.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第二节:同余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1.学习同余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同余方程的解法2.同余方程的应用•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讲解同余方程的解法。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同余方程的应用。
3.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第三节:同余类的计数•教学目标:1.学习同余类的计数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同余类的计数2.应用同余类解决实际问题1.讲授2.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讲解同余类的计数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同余类解决问题的应用。
3.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第四节:应用同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使用同余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应用同余解决实际问题2.密码学的应用•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讲解如何使用同余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同余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3.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四、教学资源1.电脑2.投影仪3.智能白板五、教学评价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达到合格水平。
2.能够熟练掌握同余理论,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