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冬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一、教学目标:1.熟悉蚂蚁的生活习性,了解蚂蚁如何过冬。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
2.介绍蚂蚁如何过冬。
三、教学准备:1.图书:《蚂蚁的小家》2.图片:蚂蚁的生活照片、蚂蚁的蚁巢图片。
3.素材:玻璃瓶、土壤、小木棍、纸、绸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昆虫都有哪些?它们住在哪里?为什么它们选择住在这里?幼儿回答后,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昆虫——蚂蚁,并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好奇心。
2.探究(1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蚂蚁,并介绍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观察蚂蚁的生活场景,记录发现并画出来。
可以使用纸和彩笔进行绘制。
完成后,幼儿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发现。
3.学习(15分钟)(1)教师出示图书《蚂蚁的小家》。
(2)教师朗读图书内容,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蚂蚁是如何过冬的?蚂蚁为了过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教师记录幼儿的回答,并逐一进行解释和补充。
4.实践(20分钟)(1)教师出示蚂蚁的蚁巢图片和过冬准备材料:玻璃瓶、土壤、小木棍、绸布。
(2)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操作:将土壤倒入玻璃瓶中,将小木棍竖立在土壤上,并用绸布盖住瓶口。
这样,就制作出了蚂蚁的蚁巢。
(3)教师将一些蚂蚁放入蚁巢,观察幼儿对此的反应。
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蚂蚁选择住在蚁巢里过冬?5.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回答问题:蚂蚁的蚁巢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蚂蚁选择住在蚁巢里过冬?(3)教师总结:蚂蚁选择住在蚁巢里过冬是因为蚁巢能提供适合蚂蚁生活的温度和湿度,能保护蚂蚁免受寒冷的侵袭。
五、教学延伸:1.幼儿可自行制作蚂蚁蚁巢模型,并观察蚂蚁在蚁巢中的活动。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蚂蚁过冬》。
本节课主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过冬。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过冬方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让学生知道蚂蚁是如何过冬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过冬方式。
难点:蚂蚁如何感知寒冷并开始寻找过冬的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蚂蚁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蚂蚁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过冬方式。
2. 教材讲解:通过PPT展示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过冬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蚂蚁如何感知寒冷并开始寻找过冬的食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过冬方式。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表达展示:让学生用画笔和画纸表达自己对蚂蚁过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蚂蚁的形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六条腿蚂蚁的生活习性群居生活善于寻找食物勤劳能干蚂蚁的过冬方式寻找食物储存过冬感知寒冷,寻找温暖的地方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过冬方式。
答案:略2. 蚂蚁是如何感知寒冷并开始寻找过冬的食物的?答案:蚂蚁通过感知气温的变化和食物的减少,开始寻找过冬的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蚂蚁模型、PPT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过冬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身边的蚂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小蚂蚁过冬小蚂蚁过冬:小学综合实践教案【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小蚂蚁过冬》旨在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探索蚂蚁如何过冬的机制,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的自然科学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明白蚂蚁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活动情况。
2. 探索蚂蚁如何过冬的机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蚂蚁模型、玻璃纸、画笔、海绵以及适量的食物(蚂蚁食物)。
2. 教学资料: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图书等。
3.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蚂蚁过冬的机制,并能够简单解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利用蚂蚁模型向学生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它们在不同季节有什么特点?二、观察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行为,分享彼此的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三、实践探究(3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冬天蚂蚁怎么过冬?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3. 学生使用海绵、画笔等器材,制作一个小蚂蚁的过冬场景。
4. 学生将蚂蚁模型放入自己制作的过冬场景中,并为蚂蚁准备食物。
四、实验展示与总结(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过冬场景展示给全班。
2. 学生描述场景中的过冬机制,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3. 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蚂蚁过冬的机制。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蚂蚁的相关资料,并提出拓展问题:除了蚂蚁,还有哪些动物会过冬?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拓展问题的答案整理成报告或海报等形式。
3. 学生通过小组报告或海报展示,分享自己的拓展研究成果。
六、课堂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昆虫》章节,详细内容为“蚂蚁过冬”。
通过学习蚂蚁过冬的知识,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过冬的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蚂蚁过冬的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过冬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蚂蚁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蚂蚁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视频、图片、卡片等形式,讲解蚂蚁过冬的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绘制蚂蚁过冬的场景。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展示作品,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幼儿提出疑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蚂蚁过冬》2. 内容:(1)蚂蚁的生活习性(2)蚂蚁过冬的方式(3)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蚂蚁过冬的场景。
(2)和家人分享蚂蚁过冬的知识。
2. 答案:(2)见课后拓展延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蚂蚁过冬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和家人一起了解、观察蚂蚁。
(3)鼓励幼儿提出关于蚂蚁的其他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生态习性,掌握蚂蚁过冬的方式。
2.引导幼儿养成观察和探究的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合作学习、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 激发学习兴趣(10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一盆蚂蚁,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关注蚂蚁的行为举止和生存环境。
随后,老师提出问题:蚂蚁在冬天生活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2. 探究蚂蚁过冬的方式(3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观察蚂蚁的生活,了解蚂蚁如何过冬。
首先,老师向幼儿展示几只蚂蚁,介绍家蚂蚁过冬的方式。
在幼儿的密切观察下,老师向大家介绍蚂蚁进食、储存食物等等,了解蚂蚁如何储存食物,以及应对冬季气候变化所做的准备。
3. 实践探究(40分钟)在掌握了蚂蚁过冬的方式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再次巩固学习内容。
老师就从经验上来讲述蚂蚁过冬的方式,他们将在幼儿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开发出观察和探究的习惯。
首先,老师领着孩子来到花盆旁,告诉他们这里的蚂蚁是冬天生活的小伙伴,然后让大家一起观察蚂蚁的行为举止,看看蚂蚁是怎么过冬的。
接下来,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将制作一些小房子,让蚂蚁过冬。
幼儿利用如何制作房子的知识,特别是纸片和小块木棒等材料,与队友合作制作房子。
4. 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了今天的学习内容,还就幼儿们制作小房子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
同时,老师听到幼儿们的话非常高兴和感激,这让他觉得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他们在自然与科学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次高度互动和实践性强的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的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幼儿对蚂蚁生态的认识水平,也使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感和自我肯定感。
通过对不同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考和讨论,幼儿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打破了原来传统学习模式的限制,积极探索和挑战,升华了思维和情感的体验,增强了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科学教案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一份科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高效、系统化、具体化。
本文将以《蚂蚁过冬》为例,详细介绍一份科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蚂蚁在不同的气温下过冬的策略。
2.分析蚂蚁在冬季中的行为和生活。
3.认知蚂蚁在冬季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技巧。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蚂蚁在不同的气温下过冬的策略。
2.认知蚂蚁在冬季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技巧。
三、教学难点分析蚂蚁在冬季中的行为和生活。
四、教学内容1.课前导入通过呈现蚂蚁在台词中提单的各种习性的图片让学生对蚂蚁有了基本的了解。
设计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书本查询蚂蚁,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他们的发现。
2.探究班级内不同蚂蚁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过冬策略。
(1)学生组分小组分别观察和描述他们选择的两种颜色的蚂蚁在一个特定气温条件下的不同行为。
(2)学生记录和比较分析不同蚂蚁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确定他们的生存策略和技巧。
(3)以两个颜色的蚂蚁,比较他们在寒冷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如何应对寒冷和温暖的环境,该如何过冬。
这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
(4)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集生物数据、竞赛提供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学生小组成员交流和合作(1)小组成员之间分享实地发现和分析,以及对山石和蚂蚁的不同技巧的讨论。
(2)团队成员需要展示他们的学习展示,并且将其汇总和呈现给部分或全部班级。
4.展示数据和提出建议(1)每个学生组将展示他们的实地数据,并从组内数据中算出平均数,以便比较两种不同颜色蚂蚁的生存能力。
(2)在展示数据时,学生将提出建议、解释其发现,并讨论关于样本大小(在课堂和实地采集样本方面)的重要性和显示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五、实施方法1.数字实验在过程中,使用数字实验让学生模拟大量的蚂蚁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如何计算之间的比较。
例如,在设置实验时,应尝试确保稳定的温度条件并测试两种颜色蚂蚁的生存能力。
2.组织实地考察学生将进行现场考察,以采集更完整和实际的实验数据。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蚂蚁是如何过冬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蚂蚁过冬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蚂蚁过冬的具体过程。
2.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准备1.蚂蚁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实验材料:蚂蚁窝、食物、温度计、湿度计等。
3.记录表格、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过冬的吗?(二)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1.教师讲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蚂蚁的了解。
(三)观察和实验1.教师出示蚂蚁窝,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
2.教师提出实验任务:观察蚂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活动情况。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四)探讨蚂蚁过冬方式1.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探讨蚂蚁过冬的方式。
2.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六、教学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的蚂蚁,记录蚂蚁的活动情况。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记录,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掌握了蚂蚁过冬的方式。
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蚂蚁过冬的具体过程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二)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蚂蚁有几条腿吗?幼儿A:六条腿!教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吗?幼儿B:它们会用触角找路,然后用背把食物搬回家。
教师:没错,蚂蚁的触角非常灵敏,能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图片,我们一起数数蚂蚁的家有几个房间,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三)观察和实验对话示例:教师: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实验,看看蚂蚁在冷的环境和热的环境下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幼儿园大班教案哎呀,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蚂蚁过冬哦!你们知道吗?蚂蚁可是非常勤劳的小家伙,它们总是忙忙碌碌地在地里挖洞、搬运食物。
而且,它们还有一个特别的本领,那就是能够过冬哦!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蚂蚁过冬的奥秘吧!我们要了解一下蚂蚁的生活习性。
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家族里,有成千上万只蚂蚁。
这些蚂蚁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寻找食物,有的负责筑巢,还有的负责照顾幼崽。
而在冬天来临之前,蚂蚁们会开始储备食物,为整个家族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好准备。
我们来看看蚂蚁是如何储存食物的吧!蚂蚁们会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巢穴,然后用它们的触角和嘴巴将食物咬成小块,再用它们的大颚咬碎。
这样一来,食物就被分成了更小的颗粒,更容易储存起来。
而且,蚂蚁们还会用它们的口水将这些食物颗粒粘在一起,形成一串串的食物球。
这些食物球会被放在巢穴的一角,等待冬天的到来。
蚂蚁们是如何度过冬天的呢?其实,蚂蚁们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蚂蚁们会把自己的身体紧紧地缩成一团,形成一个小小的球。
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
而且,蚂蚁们的这个行为还会给其他蚂蚁传递信号,告诉它们外面很冷,要注意保暖。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蚂蚁们还有一种更厉害的过冬技巧。
那就是它们会互相依偎在一起,形成一个温暖的小窝。
这样一来,蚂蚁们就可以共享体温,相互取暖。
而且,这种行为还会让整个家族更加团结,共同度过寒冷的冬天。
当然啦,蚂蚁们过冬的时候也会面临一些困难。
比如说,有时候食物球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发霉变质。
这时候,蚂蚁们就会用它们的触角去闻一闻食物球的味道,如果发现有问题,就会立刻把有问题的食物球丢掉,以免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健康。
蚂蚁过冬的方法非常有趣且实用。
它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整个家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所以啊,我们要向蚂蚁学习,勤劳、聪明、团结,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关于蚂蚁过冬的故事。
2024年《蚂蚁过冬》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动物怎样过冬》,详细内容围绕“蚂蚁过冬”为主题,探讨蚂蚁的生活习性、迁徙行为和过冬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过冬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蚂蚁迁徙行为的理解。
重点:蚂蚁过冬的方式及其适应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过冬动画课件、蚂蚁模型、迁徙路线图、卡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蚂蚁过冬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蚂蚁是如何过冬的?2. 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10分钟)结合蚂蚁模型和迁徙路线图,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行为。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体形特征,了解其适应过冬的原因。
3. 探讨蚂蚁过冬的方式(10分钟)介绍蚂蚁过冬的常见方式,如:储备食物、集体迁徙等。
讲解蚂蚁如何利用触角和气味寻找食物,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智慧。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例题:蚂蚁过冬时,为什么要集体行动?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创作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创作,让幼儿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制作蚂蚁过冬的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蚂蚁过冬》2. 内容: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迁徙行为蚂蚁过冬的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蚂蚁过冬的场景,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许多蚂蚁,它们正在搬运食物,准备过冬。
画面背景是冬天的景象,有雪花、树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创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蚂蚁过冬的方式,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其他小动物如何过冬,了解它们的适应策略,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群居的,在地下过冬。
2、初步学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3、体验与同伴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收集的蚂蚁过冬资料、看图讲述图片或小故事等、蚂蚁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一天早晨,小蚂蚁跟着妈妈来到树林里找东西。
树林里变了样,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只有光秃秃的树干,一阵风吹来,它感到很冷。
小蚂蚁奇怪地问妈妈:“怎么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乌龟他们都不
见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蚂蚁妈妈会什么说呀?”
妈妈说:“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青蛙乌龟到洞里冬眠了。
”
小蚂蚁又接着问妈妈:“那我们蚂蚁怎么过冬的呢?”
“谁来告诉小蚂蚁呀?”
蚂蚁和青蛙都是在洞里过冬的,他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
青蛙是冬眠过冬,蚂蚁是躲藏过冬。
风越刮越大,蚂蚁妈妈马上带着小蚂蚁到蚂蚁奶奶的洞里去躲藏。
2、观察讨论:
(1)蚂蚁奶奶的洞在哪里?地面上有些什么呢?
(2)蚂蚁的地下通道是宽宽的还是窄窄的?通道象什么?(四通八达)
(3)那些宽大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有几个储藏室?里面藏些什么东西?
3、相互交流:
过一会儿风小了,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钻出了洞口,他们也准备挖洞过冬,可是天很冷他们人又少,怎么办呢?
帮小蚂蚁挖四通八达的蚂蚁洞,使蚂蚁舒舒服服地在洞里有吃有玩高高兴兴地生活。
4、教师小结:
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
那么到了严寒的冬天它们又到哪里去觅食呢?它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
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做为食料(奶蜜)。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