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与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5
试谈广告词常用表达法中英文广告词是商业推广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精炼、简练的语言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关注,并让他们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信任和兴趣。
为了让广告更具吸引力,常用的表达法有以下几种:1. 超级拉风的(ultra-stylish)2. 绿色环保的(green and eco-friendly)3. 创新独特的(creative and unique)4. 无与伦比的(unparalleled)5. 质量卓越的(excellent quality)6. 最佳选择(best choice)7. 绝对安全的(absolutely safe)8. 独家特权的(exclusive privilege)9. 强大功能的(powerful functions)10. 巴黎时尚的(Parisian chic)11. 世界领先的(world-leading)12. 令人舒适的(remarkably comfortable)13. 高性能的(high-performance)14. 高端豪华的(high-end luxury)15. 可靠的(reliable)16. 时尚潮流的(fashion-forward)17. 一流的(first-class)18. 专业品质的(professional grade)19. 无与伦比的(unmatched)20. 经济实惠的(economical)21. 高度个性化的(highly personalized)22. 口碑良好的(well-reputed)23. 独一无二的(one-of-a-kind)24. 百分之百的满意率(100% satisfaction guarantee)25. 限时抢购(limited-time offer)26.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high-end and classy)除了常用表达法,广告词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情感词汇来增强吸引力,例如:1. 修辞手法:- 夸张修辞:比如"终极体验","史上最佳"等。
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duìbǐ)与翻译一、引言(yǐnyán)广告的主要文体功能是劝说,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对商品的生动描写,作为重要修饰手段的形容词在广告语篇中被大量使用。
Leech(1966)将形容词作为广告文体的最重要词汇特征,吴朋(2007)亦证实形容词在广告中的使用远高于其他文体。
然而,目前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语篇层面,在研究框架上,多以社会学、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等理论为背景,而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英汉广告双向平行语料库,聚焦广告文体最重要的词汇特征――形容词,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英汉对比概括英汉广告形容词的使用异同,寻找总结广告形容词的翻译策略,为汉英广告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我们首先创建了汉英广告语料库。
从商品类型出发,我们选择了“食品、化妆品和旅游”三类广告作为研究对象。
为提高对比的客观性,语料库包括文体对等语料库和双向平行广告两部分。
文体对等语料库主要选自报刊和网络,英文报刊如《新闻周刊》(Newsweek)、《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家的滋味》(Taste of Home)、《户外》(Outside)和《海岛旅游》(Islands)等,互联网广告主要来源于Yahoo。
双向平行语料库来自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商标和机场、景点等处的宣传手册。
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汉英广告形容词具有(jùyǒu)两点共性特征。
第一,汉英广告都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特别是褒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显化商品价值,以此突出产品优点和树立积极形象,如例(1)、例(2)。
“new,good,better,nice,fresh,rich,great,delicious”等词在英语广告中使用频繁。
同样(tóngyàng),汉语广告也偏爱用“新,好,顶,美”等形容词。
(1)a.Better choice,better living――Vitasoyb.维他奶,更好选择(xuǎnzé),更好生活――维他奶(2)凝聚新动力,文康展新姿――康乐(kānglè)及文化事务署第二,汉英广告都有大量由其他词类派生的或者新拟的形容词,如例(3)、例(4)。
中英广告修辞对比中英广告中的修辞比较常娇(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摘要:随着国际全球化,经济贸易日益增多,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广告的宣传,而我国的企业为开拓海外市场也需要凭借广告这块敲门砖。
如何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更快更好的融入彼此的市场,这需要一个契合点。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英广告中的应用的比较,分析其差异,探究其原因,以期对中英广告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广告;修辞;修辞手法;差异比较广告语言属于功能文体学的研究内容。
广告可分为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因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据统计,美国的每个普通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每天接触到的广告平均多达6000多条[2]。
它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增加对所推销商品的注意和兴趣,加深对这种商品的印象,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购买这种商品。
修辞手法在中西广告语言中运用地比较广泛,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中英广告的发展过程中国广告的萌芽出现在3000多年前,春秋时期,河南省登封县告咸镇出土的东周陶器上都印有“阳城”篆体文字样的标记,它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广告。
北宋时期,印刷术的出现,为广告提供了新的形式。
在近代,广告有所发展却不均衡。
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才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在西方,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advertere, 意思是注意,诱导以及传播。
中古英语时代(约公元1300—1475年),演变成了Advertise, 其含义也随之衍化为“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3]。
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这时,广告一词便广泛地流行并被使用。
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直接推动了广告事业的进步。
二、修辞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修辞,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第一讲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你不理财,财不理你If you leave “Managing Money” alone,Money will manage to leave you alone中药材广告:“药材好,药才好。
”Only fine medicinal herbsMake fine herbal medicines“美的” 家电,美的全面、美的彻底Midea products are beautiful---beautiful from head to toe, beautiful inside out.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的未来。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long had a strong inclination towards innovation. As ancient Chinese sayings go, "Even an established nation like Zhou still regards self-renewal as its mission;" and "As heaven maintains vigor through movements, a gentleman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for self-perfection." What has happened shows that without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could not have come to where it is today, nor can it have a future.中阿建交40多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持续快速发展。
广告词汇英汉比照研究摘要:广告语篇目的是诱发受众购置欲望,最终到达盈利的目的,广告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分析发现英汉广告的用词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少许差异,本文拟就其共同之处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英汉广告;词汇比照;共同点广告是一种促销手段,又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过程,交际双方分别是广告的制作者和受众。
为了使广告产生更好的劝说效应,广告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词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英汉广告语篇的词汇运用共性大于差异。
一、口语化为了通俗易懂,英汉广告语言用词较简单,具有口语化倾向,常使用一些群众化的词汇,尤其在食品、饮料等为群众所消费的广告品中。
如:⑴gdtthelastdrp.(麦斯威尔咖啡广告)⑵顺滑咧。
(飘影洗发水广告)二、拟造新词一〕、英语广告1.自由合成法(3)giveatiextall,tallagdtie.(tiexath)(4)therangestestdrinkintherld.(rangestest)例(3)中tie+exellent=tiex.词缀ex-表示产品的优良性能,gdtie有双重含义:“愉快的时光〞或“准确显示时间〞。
例(4)中rangestest=range+st+-est,两个最高级st和-est加在range之后,用来强调橘汁的优良品质。
2.仿拟法(5)firstfall,beausenyplaitisthiker.sendfall,beauseit’sreier.thirdfall,beauseit’sstill100%naturalandreallygdfryu.frthfall,beauseteyplaittastesell.fifthfall,beause…ell,justbeause…(yplaitilk)例〔5〕中通过模仿firstfall,巧妙地创造了sendfall,thirdfall,frthfall,和fifthfall等短语。
汽车1.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亲不敬,熟生厌。
(Ford)2. 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 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T oyota ad.)3. we can't forge ahead by sticking to existing roads.奥迪汽车:开拓进取,来源于勇于创新。
(Audi)4. Harmony of style and performance set this new Mazda 6 a part.Qualities are at the heart of every Mazda.马自达:式样与性能的协调一致使新型马自达6与众不同。
质量是马自达的核心。
Mazda5. We would never say the new Audi A4 is the best in its class.We don’t have to.奥迪A4:我们根本不必说新型奥迪A4同类车中最好的。
没有这个必要。
new Audi A4:6. Honda:For the Road Ahead.本田:康庄大道。
7. Chevrolet:Future for my future.雪弗兰:未来,为我而来。
8. NISSAN: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NISSAN 汽车:生活就是一次旅行,祝您旅途愉快。
9. NISSAN:Shift the future尼桑:改变未来10. LEXUS: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perfection.雷克萨斯:不懈追求完美。
11. Buick:In Search of Excellence.别克轿车:志在千里!12. Mercedes-Benz:Engineered to move the human spirit.梅塞德斯-奔驰:人类精神的动力。
英汉广告对比及其翻译XX】H159XX】XX】1006-9682(20XX)11-0011-02 bstrct】Bsed on detiled comprison between English nd Chinese dvertisement in culture, lnguge nd focus, this pper probes into the tretment of culturl informtion inherent in the dvertisement trnsltion. Four trnsltion techniques of “cutting”, “mplifiction”nd “djustment”re lso put forwrd in the pper in order to chieve the better dvertising nd promotion effect.Key words】Comprison between English nd Chinese dvertisement dvertising trnsltion Culturl strtegies一、引言“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dvertere,意为“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广告的目标可归纳为CC,(wreness)、C(comprehension)、C(conviction)、(ction),即认知、理解、说服、行动。
也就是说,一篇好的广告必须新颖独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同时,人们必须能够理解其所传达的信息,否则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人们只有明白广告之所云,才会对其中的某些有益的信息感兴趣,并被接受广告中所宣传的事物,最终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某种行动。
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它不仅是供人“观赏”,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人们注意该广告商品,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导致购买行为。
汉英语言特征对比分析及翻译技巧——以品牌广告语为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世界多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国的商品逐渐进入世界范围。
广告语作为一种具有商业目的并将长期使用和出现的商业语言,在当代国际市场上翻译越来越普遍。
成功的广告语翻译不仅需要有华丽的文字来吸引消费者,还需要准确清晰地表达产品的功能效果。
要创作出成功的广告语翻译,就需要了解中英文广告语的特点和差异,从而探索和研究适用的翻译技巧。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探寻其于广告语翻译之间联系,以生活中常见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为案例进行翻译技巧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广告语;翻译;目的论一、目的论与广告语的联系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理论家维米尔和赖斯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
翻译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包括三种解释:目的语篇在其语境中试图达到的交际目的(如启发读者);通过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方法所达到的目的(例如,以接近原文的形式忠实地再现翻译风格);这是指目标文本的目的。
广告语翻译的目的是宣传产品,使目标读者了解产品,从而购买。
(Jawad,2006)在翻译广告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基于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大原则:明确广告语翻译的首要目的。
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性质,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源文本的意思用目的语传达出来,以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注意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Nord,2001)目的语的表达应遵循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信息得以准确传递,从而达到广告语的宣传目的;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和规范。
二、中文广告语的语言特征(一)押韵押韵的运用是中文广告语的最大特点之一。
押韵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把元音谐音的词放在句末,整个句子读起来具有节奏感,朗朗上口。
中国有一句体现了押韵的经典广告语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钻石)。
这句广告语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甚至小孩子都可做到口口相传。
这条广告语成功的关键在于句末“远”和“传”的押韵。
广告中四字词组的英译法对比研究
广告中经常用到四字词组,这种词组凭借简洁明了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传达广告的信息,并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记忆度。
在广告英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四字词组,它们与中
文四字词组的翻译方式有时相似,有时又不尽相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1. 形容词+名词
中文广告中常用的形容词+名词结构,在英文广告中通常通过加介词或连接词来表达。
例如:
中文广告:温和舒缓
英文广告:gentle and soothing
3. 动词+副词
中文广告:深层清洁
英文广告:deeply cleanses
中文广告:鲜亮妆容
英文广告:fresh makeup
中文广告:充满活力
英文广告:full of vitality
综上所述,中文和英文广告中的四字词组翻译方式并不完全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进行广告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广告的语境、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英汉广告语中形容词的使用之比较作者:涂少东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0期摘要各具特色的英语和汉语广告语其主要特点是简练生动,给人以语言美和艺术美的感受。
而形容词的积极使用英汉广告语都十分重视。
在分析两种广告词形容词的运用时,从词语的选择、词语的仿造、形容词的连用、辞格的运用四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许多地方的相同和迥异之处。
关键词英汉广告语比较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广告语在传递企业产品和经营理念的同时,也以其简洁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特点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语剔。
广告语在对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一方面极力的避免助词、介词、连词等虚词的出现而节约时间和费用;另一方面又用形容词等表现力强的实词来概括主题,加深受众印象。
形容词在表达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优点和独特之处有着其它词类无与伦比的形象客观性。
因此,形容词在广告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
同时,国际广告的需求和大量外文词汇的使用使得中文广告语中外语词汇的地位也日益显著。
所以,本文试通过对英汉广告语中形容词的对比来对形容词在英汉广告语中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些许见解。
1 词语的选择1.1常用词汇的选择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受众认识并理解某种产品或服务,扩大其感召力,广告语多采用带有口语特点的精心锤炼的形容词,它们一般比较自然、朴素、简洁、通俗,使所表达的信息一目了然地传递出来。
例如:Feel the new space. (三星电子)Good to the last drop. (麦斯威尔咖啡)The taste is great. (雀巢咖啡)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
(秦池酒)好空调,格力造。
(格力空调)伊思丽使我更美丽。
(伊思丽化妆品)其中“new”、“good”、“great”、“永远”、“好”、“美丽”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
英语词汇中用于广告的形容词有“good、new、fine、big、only、free、fresh、great、special、real、easy、clean、wonderful、chanming、comfortable、excellent、gentle、crisp、tender、rich、safe”等;汉语中常见的有“好、新、多、优、凉、美丽、漂亮、健康、真诚、温暖、幸福、永远、惊喜、精彩、自由、动人、干净、轻松”等。
从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商业广告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困难或误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及其反映的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例子。
1. Good morning/您好这是商业广告中常见的招呼语,中文中经常使用“您好”,而英文中则常见“Good morning”或“Hello”等招呼语。
中文中常强调尊重和客套,而英文更偏向于实用和简洁。
2. 优惠/Discount在中文广告中,优惠一词广泛使用,表示降价或给予特别的价格折扣。
而在英文广告中,Discount一词并不是太常用,常使用的是Sale或Special offer来表示打折优惠。
3. 请您留意/Please pay attention在中文广告中,经常会使用请您留意这种方式来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注意。
而在英文广告中,通常使用Please note来表示同样的意思,表达更加直接。
4. 火爆/Sizzling在中文广告中,常用火爆来形容热销商品或特别受欢迎的事物,突出它的热度和受欢迎程度。
而在英文广告中,通常会使用Sizzling这个词来形容一样的情况,突出其炙手可热的状态。
5. 独家专属/Exclusive在中文广告中,经常会使用独家专属来描述独有的产品或服务,强调它的独特性和独占性。
而在英文广告中,常使用Exclusive这个词,意味着特别的、独特的、仅供某个特定群体使用或购买。
6. 最佳选择/Best choice在中文广告中,经常用最佳选择来形容一种产品或服务,表示它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英文广告中,通常使用Best choice或Top choice来表示同样的意思,突出其优势和价值。
7. 只限今天/Only for today在中文广告中,会用只限今天这种表达方式来强调限时促销活动或特别优惠只在当天有效。
而在英文广告中,通常使用Only for today或Limited time offer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提醒读者或观众抓住时机。
英汉广告修辞特征及翻译差异摘要: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同文化下的广告语则有着本族文化的特点。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广告翻译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在进行英汉广告的翻译时,我们既要注意到两者之间语言上的差异,又要注意到两者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广告效果。
在汉语中,“广告”一词从字面上看,即广而告知的意思。
英语广告一词为advertise,来自拉丁文的advertere。
著名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给广告下了这样的定义: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
对于广告的定义有很多,但是综述起来,广告主要包含以下六个要素:第一,为非个人的信息传播,其对象是某些群体,甚至是整个公众;第二,有具体的广告主体为主题;第三,支付一定的广告费用;第四,内容为有计划地传播一定的商品或服务信息;第五,其手段为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来传递信息;第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以取得利润。
广告在策划上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声音、图画、图像、音响等,但在广告所采取的诸多形式中,语言始终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同时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的,是不能脱离社会而流传下去的,它是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之总和。
不同的语言有其固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或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思维方式,这无疑与使用一种语言群体的“文化知识”有关。
一、思维、行为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是社会文化产物。
长期的历史原因使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受儒教,道教,佛教影响,因此主张以人为本,而西方则受辩证唯物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主张以物本为主体。
中国文化讲阴阳平衡,追求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讲天人对立,征服自然。
由于宇宙观、世界观不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不同。
中国文化重群体意识,西方文化以个体意识为核心。
例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感慨,体现在广告语言上则是,中国的广告渲染集体取向,因此,我们在电视上或者海报上经常会看到老人长寿、子女孝顺、儿孙欢聚一堂等中国人爱看的喜庆场面,所以很多有关民生的商品广告等都以展现家庭亲情等画面为背景。
从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文化差异中英文化差异是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商业广告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文广告更注重情感色彩的营造,强调感性、亲和的交流方式。
而英文广告则更倾向于理性、直接的表达方式。
英文广告中常使用的"amazing"、"incredible"等形容词,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和出色之处。
而中文广告则更倾向于使用"人人称赞"、"无人能敌"等形容词,突出产品的社会认可度和市场地位。
二、语言表达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中英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在广告中的使用也有所差异。
中文广告常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的组合,以及词语的反复、重复来强调产品的优点和特性。
而英文广告则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注重句型的多样化和声音的押韵。
在中文广告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XX使您更自信,XX让您更美丽",强调产品能给人带来的改变和提升。
而在英文广告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XX makes you more confident, XX makes you more beautiful",注重强调产品的功效和效果。
三、文化符号商业广告在传递信息和吸引目标受众方面,经常使用各种文化符号。
中英商业广告中所使用的文化符号也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文广告中常使用的文化符号包括:红色、春节、精美的包装等,这些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喜庆和美好的意义。
而英文广告中常使用的文化符号包括:美国国旗、自由女神像、快乐的家庭等,这些符号在西方文化中代表了自由和幸福的意义。
四、语气和情感商业广告作为宣传和推销产品的媒介,语气和情感的表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语气和情感的表达上也有所不同。
多使用简单句或短语,言简意赅,简洁易懂Prefect time, prefect life.时刻完美人生。
(飞亚达钟表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雀巢咖啡双语广告)The legend unfolds in Singapore.传奇在新加坡开始了。
传奇始于新加坡。
(宾馆广告)Source of enchantment.诱惑之源。
(化妆品广告)桂林山水甲天下Guilin’s Scenery—World’s Fairy使用大众化口语体Fresh Up with seven-Up饮七喜,添精神“Aviation” Artificial Leather SuitcaseSelected materials, fine workmanship, modern designs, reasonable price, Various specifications. Order welcome.“航空牌”人造皮革箱,用料上乘,做工精细,款式新颖,价格合理,规格齐全,欢迎选购。
The joy of sets. Perfect coordination at practical prices.迷人的套服,完美的搭配,朴实价格。
套服迷人,搭配完美,价格实惠。
完美搭配,价格实惠。
广告语言中的形容词喜欢用比较级和最高级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a remarkable gel that can give your hair any look you want--- sleeker, fuller, straighter, curlier, more natural, even wet---without a drop of alcohol or oil.一种前所未有、不同寻常的发乳问世了。
它可以使您的头发随心所愿——更光滑,更蓬松,更平直,更卷曲,更自然,甚至保持湿度——不含任何酒精或油脂。
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与翻译一、引言广告的主要文体功能是劝说,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对商品的生动描写,作为重要修饰手段的形容词在广告语篇中被大量使用。
Leech(1966)将形容词作为广告文体的最重要词汇特征,吴朋(2007)亦证实形容词在广告中的使用远高于其他文体。
然而,目前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语篇层面,在研究框架上,多以社会学、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等理论为背景,而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英汉广告双向平行语料库,聚焦广告文体最重要的词汇特征――形容词,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英汉对比概括英汉广告形容词的使用异同,寻找总结广告形容词的翻译策略,为汉英广告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我们首先创建了汉英广告语料库。
从商品类型出发,我们选择了“食品、化妆品和旅游”三类广告作为研究对象。
为提高对比的客观性,语料库包括文体对等语料库和双向平行广告两部分。
文体对等语料库主要选自报刊和网络,英文报刊如《新闻周刊》(Newsweek)、《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家的滋味》(Taste of Home)、《户外》(Outside)和《海岛旅游》(Islands)等,互联网广告主要来源于Yahoo。
双向平行语料库来自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商标和机场、景点等处的宣传手册。
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汉英广告形容词具有两点共性特征。
第一,汉英广告都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特别是褒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显化商品价值,以此突出产品优点和树立积极形象,如例(1)、例(2)。
“new,good,better,nice,fresh,rich,great,delicious”等词在英语广告中使用频繁。
同样,汉语广告也偏爱用“新,好,顶,美”等形容词。
(1)a.Better choice,better living――Vitasoyb.维他奶,更好选择,更好生活――维他奶(2)凝聚新动力,文康展新姿――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第二,汉英广告都有大量由其他词类派生的或者新拟的形容词,如例(3)、例(4)。
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与翻译形容词是广告文体最重要的语言特征之一。
本文基于语料库,对汉英广告中的形容词的词法、句法和语义进行对比,并尝试概括汉英广告形容词的翻译策略。
研究发现:汉英广告中都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和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以及派生形容词和新拟的形容词。
汉语形容词多见于主谓结构,英语形容词多为定中结构,汉语形容词使用的量与度都远高于英语。
汉语广告英译时,需要采取结构变换、删减、由虚入实等手段。
标签:广告形容词对比翻译一、引言广告的主要文体功能是劝说,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对商品的生动描写,作为重要修饰手段的形容词在广告语篇中被大量使用。
Leech(1966)将形容词作为广告文体的最重要词汇特征,吴朋(2007)亦证实形容词在广告中的使用远高于其他文体。
然而,目前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语篇层面,在研究框架上,多以社会学、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等理论为背景,而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英汉广告双向平行语料库,聚焦广告文体最重要的词汇特征——形容词,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英汉对比概括英汉广告形容词的使用异同,寻找总结广告形容词的翻译策略,为汉英广告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我们首先创建了汉英广告语料库。
从商品类型出发,我们选择了“食品、化妆品和旅游”三类广告作为研究对象。
为提高对比的客观性,语料库包括文体对等语料库和双向平行广告两部分。
文体对等语料库主要选自报刊和网络,英文报刊如《新闻周刊》(Newsweek)、《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家的滋味》(Taste of Home)、《户外》(Outside)和《海岛旅游》(Islands)等,互联网广告主要来源于。
双向平行语料库来自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商标和机场、景点等处的宣传手册。
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汉英广告形容词具有两点共性特征。
第一,汉英广告都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特别是褒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显化商品价值,以此突出产品优点和树立积极形象,如例(1)、例(2)。
“new,good,better,nice,fresh,rich,great,delicious”等词在英语广告中使用频繁。
同样,汉语广告也偏爱用“新,好,顶,美”等形容词。
(1)a.Better choice,better living——Vitasoyb.维他奶,更好选择,更好生活——维他奶(2)凝聚新动力,文康展新姿——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第二,汉英广告都有大量由其他词类派生的或者新拟的形容词,如例(3)、例(4)。
创新性词汇和短语的使用能更吸引读者好奇和兴趣,因此在广告中备受青睐。
英语中部分派生形容词由动词演变而来,如形容词“crumby”由动词“crumble”演变而成,且以“y”结尾的后缀更亲切。
在形容巧克力时不用“chocolate”,而用“chocolaty”更能使听众想起巧克力丝滑、甜蜜和棕色的外表。
词汇创新还包括合成词,如“fast-acting,built-in bedrooms,self-assembly”等。
汉语特点是擅长用四字结构的词语,其形式有“名词+形容词”,如:历史悠久;“形容词+形容词”,如:玉洁冰清;“叠词”,如:飘飘然、甜蜜蜜等。
(3)With well-chosen materials,the product is made refinedly from high-quality pickled sour vegetables with special formula.(4)开古苦瓜下火凉茶,原料独特,配方精制,品质温和,口感自然,常饮生津止渴,清凉舒畅,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天然凉茶。
汉英广告形容词的使用差异有三。
首先,英语多为定中结构,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如例(3)中的“well-chosen materials”;而汉语广告中的形容词与中心语多为主谓结构,即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如例(4)中的“原料独特”。
笔者在汉英广告语料库中做了数据调查,将等长度的英语与等量的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文本中每100个英语单词会译成150个汉语词语(见表1)。
其次,如表1所示,虽然英汉广告中都倾向于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和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但汉语广告中形容词使用的量与级都远超英语。
最后,汉语广告中倾向于使用语义宽泛的抽象形容词,英语倾向于使用语义严格的具体形容词,因此汉译英时常呈现一对多的情况。
例如:(5)a.美丽的海滩→splendid beachesb.美丽的清境农场→Cijing farm with irresistible charmc.留下美丽的回忆→unforgettable visitd.美丽的绿树→lush treese.美丽的庭院→lovely yard三、汉语广告形容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基于汉英对比,我们认为汉语广告形容词英译需要通过变译来真正达到其交际目的,实现“劝说”功能。
我们概括为:句法变换、词类变换、删减和虚实变换四种翻译策略。
句法变换是广告形容词最常用的翻译手段。
因为汉语形容词主要作谓语,而英语主要作定语,所以汉译英时需要将汉语的“名词+形容词”结构搭配译成英语“形容词+名词”结构。
例如:(6)a.茶香持久,滋味浓烈而醇爽。
b.With lasting fragrance and strong taste.词类变换指形容词可转变成副词、名词、介词短语等其他词类或短语。
如例(7)中的“喜气洋洋的”被转译为副词“gaily”,例(8)中“多元化的”转译为介词短语“with the widest variety”。
(7)a.江岸上彩楼林立,彩灯高悬,旌旗飘摇,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
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风采奕奕;有的喷火吐水,威风八面。
b.High-rise buildings ornamented with colored lanterns and bright banners stand out along the river banks.On the river itself,gaily decorated dragon-shaped boats await their challenge,displaying their indiv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content. One boat wags its head and tail;another spits fire and sprays water.(8)a.百多年来,太古糖业努力不懈,精益求精,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的糖类产品。
b.In the past century,Taikoo Sugar has dedicated to bringing out the very best in sugars with the widest variety.再来看删减。
英语语言朴实、具体,而汉语语言华丽、夸张。
因此为避免汉语中繁琐或夸张的形容词,译者要对源语文本形容词进行分析,丢弃套话和过度修饰的部分,或者将泛指形容词转化成具体形容词。
例如:(9)a.条索紧结1重2实3,色泽绿4润5,栗香持久6,滋味鲜7浓8醇9爽10,汤色嫩11绿12清澈13,叶底嫩14绿15匀16亮17。
b.Tight and strong stripe.Colour is tender green,with persistent chestnut flavour,refreshing flavour,colour of the tea is tender green and clean,tender and even tea leaf.(10)a.冲泡后汤色橙1黄2明3亮4,香气清5纯6馥7郁8,滋味醇9爽10回甘11,饮之明12目清13心,具有去除油腻、延年益寿等独14特15功效!b.The color of water turns bright orange after rinsing,and with clear fragrance,taste of sweet & mellow,by drinking it,you may have special efficiency,such as clear the mind,deoiling and prolong your life,etc.(11)a.这里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
b.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12)a.该厂能生产大衣、西装、时装、衬衣、毛衣等不同类型服装的上千个花色品种纽扣,产品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
b.The factory can produce various new types of buttons in thousands of different designs for coats,suits,fashions,shirts and sweaters.从例(9)和例(10)中可以看出,两则广告在对中国茶的特点进行描述时,使用了“润”“醇”“郁”“回甘”等褒义形容词。
这些形容词有夸大事实、卖弄辞藻的嫌疑。
英语语言简单、朴实而具体。
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将广告中“重”“实”“橙”“纯”等重复或过度夸大的词省略。
译者若按其字面意思字对字翻译,一定会使读者感到十分困惑,甚至会怀疑茶的质量。
例(11)与例(12)则采取了合译的策略,将汉语中的多个形容词整合为英语中的单个形容词,如“various”“different”。
虚实变换是指形容词英译往往需要经历由虚入实的加工过程。
虚实变换常常需要将形容词的情态评价功能削弱、转换为具体信息表达的陈述功能,因此由虚入实不但需要译者准确把握形容词的汉英差异,而且需要了解商品的背景信息。
(13)a.茅台一开,满室生香;国酒茅台,源远流长。
b.Maotai a Vintage liquor.A VIP treat which diffuses the finest aroma;A national favor that won 1915 diploma.(Originated in 135 B.C.)例(13)中形容茅台酒的两个形容词“满室生香”和“源远流长”在功能上并不平行。
首先,所有的酒类商品都必须具有强烈的味觉魅力,所以“满室生香”可以说是所有酒类商品的共性特征,翻译时不能删减但也难以突显。
其次,因为中国人大多了解茅台的悠久历史,所以“源远流长”四字足以突显茅台酒的独有优势。
汉语两个四字格的平行结构更具韵律感和诗意,更加彰显了茅台酒的文化底蕴。
然而,对不了解茅台酒的英语国家受众而言,如果“源远流长”被直接译为“with a long history”,读者会感到两个修饰语都流于表面,虚而不实,难以达到广告的宣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