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02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在下列汉字中,哪些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再写出几个类似的汉字吗?揭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对称轴。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二、导入新课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照镜子的游戏好吗?请拿出课前准好的镜子。
课件出示:游戏要求:两人一组,一名同学做动作,另一名同学与之一、猜一猜课件出示:师:你能猜猜这是什么的一半吗?师:你能想象一下这座房子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师:这是淘气根据轴对称画出的房子另一半,他画的对吗?课件出示:师:能具体说说淘气画的哪不对吗?同桌之间相互找找,再说说。
师:谁来说说呢?引导学生得出: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房子歪了。
……二、画出正确房子的另一半。
师:根据轴对称的特点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那么需要注意什么?师:那怎么画呢?引导学生得出: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铅笔画出正确的图形好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三、探究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课件出示:师:这又是谁的一半呢?师:你能想象一下,这棵松树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师:那么怎样利用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呢?师:这是个好办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左右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师: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想想我们怎么利用发现的这个特点来画图呢?分组交流。
反馈: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最后再顺次连接这些对称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画图的过程:师: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的图你能画出来吗?四、探究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课件出示: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教学。
轴对称图形是指图形中存在一条直线(对称轴),图形的两侧关于这条直线完全相同。
教学内容包括: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对称轴和图形对称的含义。
2. 识别轴对称图形: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指导学生掌握通过已知的半边图形,准确地画出其轴对称的另一半。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培养对称审美观。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确定:学生在判断对称轴的位置时可能会出现困难,需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来辅助理解。
2. 图形对称性的准确绘制:学生在绘制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直观教具: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实物模型,如剪纸、扑克牌等,以便直观展示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2. 画图工具:为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铅笔等画图工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图形绘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蝴蝶、建筑等,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新授:详细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通过教具演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观察和讨论,识别和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关键特征。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征和实例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包括识别轴对称图形、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等,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第6课时轴对称图形(2)课时目标导航教科书第34页例3及相关的练习。
1.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性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究对称轴的特征。
难点:在画对称图形时,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一、复习引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轴对称图形,认识了对称轴。
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找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先看这些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拿出你们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1:我是观察的。
学生2:我是通过折的方法知道的。
教师:不错,能用上自己的方法了。
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学生用学具对折的方法或是把图形放在方格纸上找出图形的对称轴,然后画出来。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画图形对称轴的过程。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3教师:同学们不但能找到对称轴,而且还能画出对称轴,真能干!但老师还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想让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我有一个轴对称图形,把它对折后是这个样子(课件显示例3中的图形),请你猜猜这个图形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可能回答:这个图形的另一半也是和这一半一样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北师大版我教学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内容是《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这是北师大版的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模型和一些彩笔和纸张,让学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入了一些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一些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然后,我讲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在板书设计上,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对应点。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题目:请学生自己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另一半。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
在课后反思中,我认为本节课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但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还是有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机会。
我还想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尝试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它们的另一半。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而让学生能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我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
在引入实践情景时,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蝴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存在一条对称轴,使得图形两部分完全重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经历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探索过程,掌握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画图方法,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想象、画一画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对应思想在图形中的作用。
3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丰富的图形世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归纳概括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具体步骤方法。
一、问题导入,引入新知通过动手剪一剪,复习什么是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投影学生的作品)师:同学巧手的杰作都是什么图形呢?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黑板上贴“轴对称图形”)师: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生: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它的对称轴。
师:那下面考考你的眼力,老师只给了图形的一半,你知道它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呢?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没有出现在动画片中的半个照片,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生:鹿晗,老师。
师:是不是鹿晗和老师呢?要想知道她们是谁,就要画补全它的另一半。
如何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呢?师:让我们带着神秘感走进今天的课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回顾旧知,体会对称点到对称轴之间等距离师:下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同学在课件上操作完成,其他学生在作业单上完成。
生:找2—3个同学说说对称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等。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合作学习要求:先想象一下这个图形像什么?然后单独完成单上的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二、新授1.画小房子图形的另一半。
师: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出示课件)生:是小房子的一半。
师: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得对吗?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淘气画的房子不对。
师:如果要你画,你在另一半里都要画什么?生:画屋顶、房体、门。
师:怎样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房子的门左边到对称轴有1格,右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1格。
学生在图上画出轴对称小房子的另一半。
2.画出轴对称图形树的另一半。
出示课件,方格纸上画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借助我们学过的轴对称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怎样画得又快又好?小组讨论,汇报。
生1:想象左边的图形是沿对称轴对折后的图形,把对折后的图形展开。
生2: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看每个端点到对称轴是几格,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按照左边图形的形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小组汇报中,教师边听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如果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提出质疑。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想出的方法画出小树的另一半。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提醒学生画图时用直尺。
五年级《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愿意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昨天晚上我们又亲手制作了轴对称图形,谁愿意展示给一下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分享!看同学们已经能灵活制作轴对称图形了,那么你还能动手画出轴对称图形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P23 情景图1)图中画了什么?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个图形,他画的对吗?(1)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汇报指出错误之处。
(2)你能画出房子的另一半吗?学生动手尝试画。
(PPT演示,学生对照改正。
)2.(出示情景图2)你能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1)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完整的图形大概是?(2)学生尝试画,并和同桌交流画的过程。
(3)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课件示范,并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找出关键点——数准对称点——连接各点)(4)进行检验。
(看关键点和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5)结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
3. 完成课本P24的练习1。
4. 比较练习一问题和前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画图方法相同。
不同点:前两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对称轴在图形上。
练习一的问题给出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对称轴在图形之外。
三、达标测试1. 课本23页泡泡3。
2.练一练2题。
四、图片欣赏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哪些问题?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二)1. 找出关键点2. 数准对称点3. 连接各点[教学反思]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课件、平面图形的纸片、习题卡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昨天咱们匆匆见了一面,同学们的热情、活泼、自信,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李老师非常高兴,和咱们泰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的同学一起上这节课。
大家高兴吗?(高兴)。
同学们响亮地回答给了李老师不少的信心。
老师想问一下,2008年8月,我国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大家看奥运会比赛了吗?(看了)。
那你知道咱们中国获得了多少块金牌?(51块金牌)。
那你觉得我们在看奥运会的时候,什么时刻让你觉得最激动,最骄傲?(中国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国旗升起的时候。
)我想,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骄傲和自豪!好,现在咱们开始上课,好吗?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2008年8月,我国成功地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课件出示:奥运会开幕式图片)。
8月8日晚上,在北京的鸟巢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
当204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团依次步入会场时,全场为之沸腾。
(画面在姚明举着国旗,中国代表团入场时停住)。
师:同学们,大屏幕上飘扬着的是什么?生:中国的五星红旗。
2.师: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对于中国的国旗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
那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旗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旗帜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猜猜这是哪个国家的?(课件依次出示:加拿大国旗、以色列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旗、尼日尔国旗。
)师:如果把这些国旗图片看做一个个图形的话,你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拿出桌上的图案样片,试一试,看一看,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生汇报:如果从中间对折,两边会完全重合;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师:我们以前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33-36页“轴对称图形”和“练习八”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共安排了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八,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知识点一: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什么是对称轴。
知识点二: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知识点三:能利用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那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
依照本节内容的编排特点,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知识体会,并结合方格图,利用数方格等方法来判定某一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导学生说出判定的依据。
第二:注重教材所出现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看主题图,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白得把握轴对称图形。
第三:加强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查找对应点等方法,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白得对称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折纸的方法探究判定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能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依照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观看、操作等活动中,逐步明白得把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明白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能依照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用硬纸片剪正方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下面几幅图:1.同学们请看,上面这几幅图只有原图形的一半,你能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观看后回答:蜻蜓、蝴蝶、雪花2.同学们是依照什么来猜的呢?学生摸索后回答:回答推测:蜻蜓、蝴蝶和雪花差不多上轴对称图形,也确实是说这几幅图形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是一样的,因此能够想象得出这几幅图原先的模样。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隶属于图形与几何的模块范畴。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出示方格纸上的台灯图形,让学生寻找左右对称的点。
紧接着,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等数学活动,了解和掌握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同时,教材通过学生先想象再补全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画图步骤——“一找、二数、三描、四连线”。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学会找对称轴,本节课补全轴对称图形,学生更多地偏向于生活经验。
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运用性质补全轴对称图形,并且归纳作图步骤。
难点在于会找关键点并理解补全轴对称图形时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在找性质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的过程,深化知识的理解。
在补全轴对称图形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以小组XXX讨论的形式得出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一数等数学活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会找关键点并理解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3.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XXX思维能力;在欣赏补全图形所创造出美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并归纳作图步骤。
教学难点:会找关键点并理解补全轴对称图形时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在生活情境中引入课堂。
出示生活中的图形①观察: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前3个都是,第4个不是)②提问:第4个为什么不是?(对折之后,左右两边不会完全重合)③追问: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学生上来比划并把所有对称轴找到)【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情境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已有的经验,学生更加感兴趣,积极性更高,在课堂的一开始,抓住注意力。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书p34 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通过对折的方式来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行动中,感受图形中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用具:平面图形的卡纸,导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①课件出示图片。
②师问: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3张美丽的图片,这3张图片
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能来答复一下?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左右两边都一样。
师:你们是怎么确定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通过对折图片左右两边能重合。
师:非常好,你能上讲台给同学们来说一说他们怎么样重合的吗?
③学生上台演示。
④师生一起归纳: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局部能完全重合,我们
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齐读一遍〕
⑤课件出示下一张: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对称的呢?
学生思考后答复
⑥轴对称图形还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下一张:是以轴为对称的,这个
轴我们叫做对称轴。
⑦课件出示下一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是轴对称图形的,请分别画出它的对称轴。
(拿出你们的导学案一)
学生集体练习,师巡视。
⑧师指名学生答复,并展示优秀作品。
⑨师:看来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很不错,那下面老师继续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下一张:说一说下面的轴对称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
指名学生答复并上台演示。
师:看来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很深,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有信心吗?揭示课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①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能判断出什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如果老师只告诉你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
画图我们需要什么学习工具呢?生:直尺、铅笔
②课件出例如题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画图方法〕
要求:四人一起讨论,一人进行笔录。
〔写在导学案二例题1下面〕
一人进行汇报。
小组进行集体汇报。
设想:生1:在另一边画出和左边一样的图形。
生2:找一些关键的点。
在另一边画出对应的点在连线。
生3:和画平移后的图形一样。
(真厉害,用到了我们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思维)。
③课件演示画另一半的方法。
④师生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下一张
方法:1、找
2、数
3、点
4、连
5、查
⑤课件出示下一张:即时练习。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生:学到了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方法:1、找关键点
2、数格子
3、点对应点
4、连线
5、检查所画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