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2.41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视力指标明显提升,眼压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眼压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阶段眼压升高、角膜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12%(1/32)低于对照组患者18.75%(6/32),(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效果显著,可推荐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应用效果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目前临床中主要以手术方案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操作,因此,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手术效果,针对白内障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1]。
本次研究重点为护理方案的选择,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纳入护理方案中,就其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以案例对象64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区间54-78岁,平均(61.11±3.29)岁,病程范围1-10个月,平均(4.85±1.33)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58-80岁,平均(61.17±3.31)岁,病程范围1-10个月,平均(4.79±1.29)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使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有章可循。
对于白内障患者,护理路径可以明确患者的入院评估、手术准备、手术后护理、术后康复等环节,并规定了每个环节中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时间节点,为护士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依据,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不确定性。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优化护理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通过护理路径的制定,护理人员可以提前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手术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和药品的使用,避免了因为资源不足或浪费而影响护理质量。
护理路径可以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等待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涉及到许多细节和操作步骤。
护理路径的制定可以明确每一步骤的要求,规范化护士的操作和护理过程,减少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一致的护理路径,不同的护士可以达到相同的护理效果,保证了护理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合作。
白内障手术是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需要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如眼科医生、护士、麻醉师、配镜师等。
护理路径的制定可以明确各专业的责任和协作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能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优化护理资源的配置,提高护理规范性和一致性,促进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合作。
护理路径也有助于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是非常有益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老年性白内障;临床效果Clinical nursing path analysis application value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Lily cha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ophthalmology Henan shangqiu, 476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sis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nile cataract patients. Method selection in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5, our hospital 60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each.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Aware of knowledge about health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for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aware of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ease patients' negative mood,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Senile cataract; Clinical effect白内障是一种临床常见致盲性疾病,伴随年龄增加,白内障发病率逐渐提高。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意义。
方法6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水肿、虹膜发炎、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虹膜发炎、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9,P<0.05)。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3.94%(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9,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对于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收获的满意度较高,适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价值白内障是一种眼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变为盲人,患者可能因为眼睛看不到而出现生命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1]。
在治疗期间护理治疗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变化。
通过临床护理可使患者的情绪稳定,有利于疾病康复,并且在护理效果方面得到较高的满意度[2,3]。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应用较广,临床效果较好。
21世纪医护人员不断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的应用,但经过多年努力后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较难应用于白内障患者,且少有文献报道该护理方法用于白内障患者并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观察组33例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2~11月收治的66例确诊为白内障患者,男36例,女30例。
纳入标准:①参与研究的患者经医生确诊为患有白内障;②患者在阅读知情书的情况下自愿签写同意书,并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存在质疑性,不愿参加研究的患者;②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神经异常)严重影响本次研究指标。
·临床医学·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对照组行基础干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
观察组具体内容为:①住院第一日为适应病房和医院环境,介绍责任护理人员,护士长和主管医师;制定医院制度;遵照医嘱,测定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食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食用维生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②住院第二日为执行术前长短期医嘱,测定生命体征,告知术前和术中的注意要点,完成手术的当天交接报告。
③住院的5~7日为护理工作,测定患者生命体巡视病房工作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目前在眼科学的不断创新发展下,足量的知识,技术,设备应用更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技术性和专业程度,促进眼科护理模式不断朝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更新。
因此在眼科护理的创新背景下,提升眼科护理能力成为目前主要面临的挑战。
158作者单位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00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将诊疗护理变得合理化和科学化,让病程进展按照流程科学控制,最终结果就是根据最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成本,提升护理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不仅仅能够提升医疗质量,还能合理确保医疗的安全性,从而推动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进行。
在本次研究中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这一数据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在入院和住院各个环节均予以规范化护理流程,同时护理人员细致观察,仔细询问,且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以及舒适的心理治疗。
综合以上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科学的治疗外,加以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护理区间的划分,更为科学地进行护理,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护理人员也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为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1]王煜逍.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2019,33(6):618-620.[2]李莎,朱群丽,高金荣.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5):165-166.[3]朱跃弟,姚琨,姚蕊莲. 中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 眼科新进展,2019,39(7):686-689.[4]刘晓庆.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眼科杂志,2019,27(4):339-342.[5]李晓悦,朱晓萍,尹小兵等. 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8):940-944.作者单位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出现髋内翻、关节僵硬等后遗症。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白内障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相
对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护理
质量和效果,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临床护理路径
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护理管理方法,是指在特定的临床情境下,由多学科
团队共同制定、不断完善、适时评估和调整的标准化、流程化和量化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实
施路径。
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评估:包括对患者年龄、病史、眼部结构、全身状况、视力、疼痛程度等方面
的护理评估,以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护理计划。
2.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护理计划,
明确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时限等。
3.护理实施:根据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术
后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操作和指导。
4.护理评估和调整:对护理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团队针对性地制订出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的护理计
划和护理实施方案,避免了对患者的过度干预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2.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焦虑情绪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护理方案,
为患者提供源源不断而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情绪,提高了
其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护理的应用将100例白内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病人50例。
对两组白内障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依照原来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
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状况和对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护理质量总评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
结论在对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措施;白内障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护理服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医院而言,不仅要为患者提供 ___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实践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2]。
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临床资料从我院xx年1月至xx年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69.4±3.8)岁;对照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70.1±4.0)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通过常规护理措施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并让患者定期参加白内障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1.2.2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临床护理路径,(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医院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该小组工作人员根据标准护理计划评估护理程序,全面、分析、总结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制定富含针对性的临床路径表。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眼科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结论:针对眼科白内障患者,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患者实际疾病情况或者手术具体方案来严格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流程与标准来执行。
同时,还需要患者配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路径表中的方案进行。
唯有如此,才能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下保证护理质量以及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速度。
针对白内障患者,对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更具有实用性,能够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少经济负担。
我院对部分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眼科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42~64岁,平均年龄为(57.34±2.58)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1~65岁,平均年龄为(57.12±2.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方案。
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一套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路径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从患者入院始就要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环境以及主治医生的相关资料,消除其陌生感。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很大影响。
针对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可以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时间,进一步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
初诊评估:在白内障患者的初次体检中,临床路径护理应先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设定入院目标、确定治疗方案、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背景、并进行入院前手术准备等,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
在患者的初诊评估中,应该注意到患者的耳聋、视力、语言障碍、精神状况等因素,以便为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
手术前准备:在白内障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临床路径护理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疾病解释和手术风险评估等,有利于患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手术情况,从而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尽快恢复健康。
其次,需要对患者进行涂药、冻存和麻醉等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术前准备充分,手术过程有序,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后护理:在白内障手术后,临床路径护理应实施一系列对症处理,如控制眼内压、减轻疼痛、生理警觉监测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帮助患者规范睡眠、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此外,在手术后的护理中,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短期复查计划和药物管理计划的规划,及时跟进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
出院管理:白内障患者的出院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流程化、以及患者康复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出院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营养、康复与锻炼等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以协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熟知出院后自我管理的方式及目标,并指导患者配合复查计划,及时跟进病情和健康状况。
总结:临床路径护理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它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减少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助力护理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围护,更好地达成预期的康复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眼科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出一系列详细的护理措施和时间安排,以达到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理工作,确保患者接受到规范、全面的护理服务。
1. 术前评估和准备在患者即将接受白内障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计划,制定出相应的术前护理方案,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出相关解释和指导。
这样可以在手术前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术中护理在白内障手术进行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眼科医生,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做好患者的仪器设备检查和信息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意外情况,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术后康复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后立即进行相关护理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这些护理方案应包括眼部术后伤口护理、眼部压力控制、眼部抗感染等内容,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护理操作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患者护理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规范护理操作,减少护理操作失误的发生。
在术前评估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路径要求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和记录,确保患者手术前的状态和相关信息都得到正确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