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试验是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崩解和溶出 的体外试验。
1、试验: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小规格, 一杯中置1片〕
温度:37℃±0.5℃ 转速:一般100或50rpm 介质:应以水,稀盐酸〔0.001-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值3-8〕为主,尽可能不加或少加分 散助溶剂〔或有机溶剂〕如加应有详细的筛选资料, 溶出/释放介质的体积应符合漏槽条件。
定释药特性〕,最后点〔大于75%,考察释药
肠溶制剂 胃酸中释放小于10%,pH值6.8磷酸缓冲液〔或7.5-
8.0磷酸缓冲液,结肠定位制剂〕中大局部或全部溶出。
溶出量测定方法 一般UV法、HPLC、显色法〔如红霉素衍生物制剂,
硫酸显色法,多肽类,茚三酮显色法.〕应进展方法学 研究〔线性、回收率、溶液稳定性〕胶囊剂应考察空 胶壳的干扰。
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溶出介质的选择,〔2〕 溶出介质体积 的选择,〔3〕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的 选择,〔4〕转速的选择,〔5〕溶出度测定 方法的验证,〔6〕 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 内〕,〔7〕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 原料药晶型的影响。
1、溶出介质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溶出介质首选水 ,其次是0.1mol/L盐
5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方法学验证内容与含量测定根本一样,应进展
专属性试验〔辅料、胶囊壳的干扰试验〕、线性试 验、回收率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
在方法学验证中,试验所用的溶媒应为溶出介 质,即应考察辅料、胶囊壳在溶出介质中的干扰, 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线性、回收率及稳定性等。
6、取样点和限度确实定: 通过溶出度均一性试验〔 考察同一批样品的溶
溶出度研究中还应注意溶出度试验仪的校正、 溶出介质的脱气以及在操作中要严格执行SOP, 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全面正确和客观地反映 药物的溶出情况。